学术投稿

急性腹痛200例临床回顾与分析

周建伟;李媛

关键词:急性腹痛, 诊治, 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 总结急性腹痛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急性腹痛的诊治水平.方法 收集我院急诊科2002年1月~2004年12月期间急性腹痛200例患者的资料,并对其诊治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200例急性腹痛的原因依次分别为:急性胃肠炎、泌尿系结石、胆道疾病、急性阑尾炎、尿路感染、肠粘连、肠梗阻、急性胰腺炎、宫外孕、细菌性痢疾、消化道穿孔、癔症、癫痫、肝脾破裂、心肌梗塞及其它病因不明疾病;内科急腹症占64%,外科急腹症占36%.诊断主要依据病史、体征、实验室检查及相关辅助检查,必要时行腹穿及肛诊等.结论 急性腹痛是急诊科常见的症状,应详细询问病史,仔细查体,注意缺乏典型症状和体征的病例,科学利用辅助检查和分析辅助检查结果,密切动态观察病情变化,尽早明确诊断,及时治疗,尽量避免误诊误治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气管切开在原发性脑干损伤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气管切开在原发性脑干损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我科于1998年1月~2006年12月共收治20例原发性脑干损伤的患者,其中伤后24h内切开1例,伤后24~72h内切开5例,72h~7d内切开4例,10例未切开.结论 在原发性脑干损伤治疗中,早期气管切开预防痰液堵塞气道,有效改善呼吸功能,降低脑耗氧量,纠正低氧血液,减轻继发性脑损害及全身多脏器功能衰竭,降低死亡率.

    作者:康平;朱晓忠;罗继珍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妇科手术患者性心理干预

    为接触妇科手术患者心理障碍,笔者对患者进行了心理干预,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1.1对象:20例患者年龄25~45岁,其中子宫全切除术11例,卵巢囊肿单侧附件切除术9例,大中专以上文化9例;初高中文化8例;小学文化3例;患者的家庭80%为3口之家,4~6人的家庭占20%;患者的丈夫文化程度基本与患者相同,夫妻感情较好的占70%,一般的占25%,较差的占5%.

    作者:张宝珍;胡兰新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新生儿窒息后血清CK-MB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后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同功酶(CK-MB)活性的变化及对评估心肌损害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新生儿窒息组80例(轻度窒息46例,重度窒息34例)、对照组20例,分别于生后第1、3、5、7d进行血清CK-MB水平检测.结果 窒息组血清CK-MB值在第1d达到高峰值,在(轻度窒息组第1d,重度窒息组第1、3d)时间点明显高于对照组,在第1、3d两个时间点重度窒息组又明显高于轻度窒息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血清CK-MB水平与窒息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血清CK-MB水平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及损害程度.

    作者:陈福建;丁克文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微创经皮膀胱取石术(附22例报告)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膀胱气压弹道碎石适应症、操作方法、疗效等.方法 回顾我院近两年来采取微创经皮膀胱碎石取石术治疗膀胱结石患者2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22例患者中小儿膀胱结石5例,男性成人17例;小儿结石直径均在2.6cm以上,成人结石直径为2~5cm,多发性结石18例.均一次取尽结石,住院3~8d,平均住院4.5d,术中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微创经皮膀胱碎石取石术适应于复杂性结石的患者,具有取石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操作方法简单、安全之优点.

    作者:王小勇;吴石萍;赖炳旺;叶正辉;谢作志;廖鹏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结膜反折法联合球结膜移植治疗胬肉

    目的 寻找治疗胬肉复发率更低的手术方法,同时对胬肉的病因作进一步的了解.方法 将2006年3月~2007年5月行胬肉手术的病人随机分成2组,一组采用胬肉切除后单纯球结膜移植,另一组采用胬肉切除后行结膜反折法联合球结膜移植,比较2组病人术后的复发率.结果 采用单纯球结膜移植治疗组,其复发率为11.1%,采用结膜反折法联合球结膜移植治疗组,其复发率为1.1%,2组病人复发率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结膜反折法联合球结膜移植比单纯球结膜移植更能降低胬肉术后的复发率,胬肉的发病可能与鼻侧泪阜的存在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余小红;徐吉燕;陈根云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颈髓损伤的早期诊治探讨

    目的 总结重度颅脑损伤合并颈髓损伤的病例的诊治经验.方法 对2004年7月~2007年5月我科收治合并颈髓损伤的重型颅脑损伤7例患者给予对症治疗,同时结合颈椎牵引及早期手术.结果 5例治疗效果良好,2例死亡,其中1例死于严重肺部感染,另1例死于中枢性呼吸衰竭.结论 颅脑外伤合并颈髓损伤的治疗原则上应在颈部有效固定制动的前提下先控制颅高压,必要时行开颅血肿清除术.

    作者:郑团圆;罗林;吴兆平;唐尤佳;杨枫;方松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血友病乙患者全髋置换手术围术期处理1例

    血友病乙是一种以Ⅸ因子缺乏为特征的X连锁隐性遗传性凝血机制障碍性疾病.这类病人的手术有潜在危险性,需要有足够的重视并给予积极的替代治疗,才能顺利度过手术关.现将我院1例施行全髋置换手术病人的围术期处理经过报告如下.

    作者:李晓华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经乳晕径路腔镜甲状腺手术的护理体会

    腔镜甲状腺手术是微创外科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其利用内镜手术图像放大和远距离操作的特点使手术更安全、手术切口微小化并隐藏起来,达到颈部无手术瘢痕的美观效果.我院于2003年6月开展此项手术,至2006年12月共完成经乳晕径路腔镜下甲状腺手术51例,术后取得良好疗效,现将其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涂发妹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细辛脑雾化吸入与静脉滴注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细辛脑雾化吸入与静脉滴注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13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雾化组和静滴组等3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雾化组和静滴组分别加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和静脉滴注细辛脑治疗.结果 雾化组和静滴组在咳嗽、喘憋症状及肺部喘鸣音体征消失时间和住院天数方面分别明显短于对照组(均为P<0.05),而雾化组与静滴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细辛脑雾化吸入与静脉滴注佐治毛细支气管炎均疗效显著.

    作者:李翠霞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59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 提高对小儿肺炎支原体(MP)肺炎的临床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 对2004年4月~2006年11月间59例确诊为MP肺炎住院患儿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1岁以下婴儿占44.1%,全部患儿均有持续发热伴刺激性咳嗽,早期无明显阳性体征,血清MP-IgM检测均为阳性.外周血白细胞大多正常(占76.3%),但血沉(67.8%)及CRP(40.7%)都升高.胸片以单侧大片絮状阴影计27例,占45.8%,呈斑点状阴影15例,占25.4%,呈间质性肺炎改变17例,占28.8%.25例(42.4%)有肺外合并症,发病时间小于7d者24例,大于7d者35例,58例用红霉素、阿奇霉素治疗效果良好,未发现耐药情况.结论 肺炎支原体已成为1岁以下婴儿肺炎的重要致病原,临床症状多样,症状多于体征,X线表现多于体征,血清MP-IgM检测,利于明确诊断.

    作者:温勇晖;侯冰文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Graves病131碘治疗后甲状腺功能减退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病)131碘治疗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的相关因素.方法 1935例甲亢患者行131碘治疗,观察各影响因素并记录完整,5年内随访,对可能与甲减有关的多个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年龄、甲状腺大小、自体免疫、24h吸131碘率、131碘剂量、治疗次数等因素与甲减发生相关.结论 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精确计算和调整给药剂量、合理应用ATD治疗,是治愈甲亢、降低甲减发生率的关键;定期随访和补充甲状腺激素是减少甲减的重要措施.

    作者:张青;刘寄尘;关晏星;熊立跃;叶斌华;徐向芝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胆内瘘的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胆内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年8月~2004年8月胆内瘘12例病人的诊治情况.结果 本组12例均行手术治疗,治愈10例,好转1例,死亡1例.随访6~24个月,平均18个月,均未发生胆管炎,B超检查未发现胆管结石和胆管狭窄.结论 胆内瘘有较多的并发症和较高的死亡率,诊断要及时,需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应根据胆内瘘的具体情况而定.

    作者:邱爱华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LASIK手术与术后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至今已有20余年的发展历史,是目前先进的屈光手术方法之一,治疗近视眼具有安全、术后疼痛轻、视力恢复快等优点,尤其适合高度近视的治疗.随着对LASIK手术研究的深入开展,病例的不断积累,LASIK对眼的影响及安全性问题越来越引起关注.近年来已有不少学者报道了LASIK术后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病例.是LASIK手术与术后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是否有相关性尚有一定的争议.

    作者:黄琴;周琼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疝囊超高位结扎术联合内环修补术在小儿斜疝中的应用

    1998年1月~2005年7月我院采用小切口行超高位结扎并内环修补术治疗内环口宽大的小儿斜疝89例,效果满意,无复发.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患儿89例,男87例(97.8%),女2例(2.2%);年龄6月~9岁,平均5岁;右侧斜疝63例(70.8%),左侧斜疝17例,双侧斜疝9例(10.1%);均为可复性疝.

    作者:王志刚;杨桂梅;朱新文;邓晓敏;李红浪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脐血IgE水平与婴幼儿过敏性疾病的关系

    目的 探讨先天免疫因素与婴幼儿过敏性疾病的关系.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法(ELLSA)对410份脐血IgE(CB-IgE)进行检测,根据不同检测结果将他们分为4组:CB-IgE<0.35ku/L为A组,0.35ku/L≤CB-IgE<0.9ku/L为B组,0.9ku/L≤1.3ku/L为C组,CB-IgE≥1.3ku/L为D组.然后对4组婴儿进行随访以观察他们发生过敏性疾病的关系.结果 A组患过敏性疾病共18例(14.7%),B组患过敏性疾病共48例(26.6%),C组患过敏性疾病40例(54.7%),D组患过敏性疾病10例(76.0%).4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49.8,P<0.01).结论 脐血IgE增高的新生儿其日后发生哮喘等过敏性疾病的几率增多.CB-IgE越高,以后越容易出现过敏性疾病,特别是CB-IgE≥0.9IU/L者应视为过敏性疾病的高危儿及重点随访对象,需早期干预.

    作者:项曙光;夏桂英;刘建耀;吴银姿;叶宝青;韩红芬;韩丽琴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水溶性壳聚糖对肝癌细胞生长抑制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壳聚糖对肝癌细胞SMMC7721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MTT法研究了不同浓度水溶性壳聚糖对肝癌细胞株SMMC7721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 水溶性壳聚糖可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在一定范围内(50~400mg/L)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 水溶性壳聚糖对肝癌细胞的生长有抑制,并且呈剂量依赖关系.

    作者:周晚霞;黄国华;周南进;杨慧;俞红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28例报告

    目的 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的治疗效果.方法 分析2000年4月~2006年1月的28例膀胱内单发肿瘤患者采用TURBT治疗,由远到近依次施行瘤体及瘤蒂切除,切除范围应包括肿瘤周围1~2cm的正常黏膜,切除深度达肌层,手术后常规留置Foley双腔尿管.结果 手术时间为5~30min,术中出血少,术后留置尿管1~2d,不需膀胱冲洗.术后随访,肿瘤复发3例,其中原位复发1例,异位复发2例,异位复发中1例死亡.复发率10.7%.结论 TURBT治疗膀胱内单发肿瘤具有操作简单、损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王磊;李克功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85例宫外孕患者的术中抢救配合

    我院于2004年6月~2006年6月收治宫外孕急诊手术病人85例,经手术抢救治疗,全部治愈,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熊凤香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急性胰腺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作用,为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探索新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1984~2004年两个10年时期的265例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方案和结果做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 采用中西医方法为主的非手术治疗方案,关键时配以手术治疗,后时期的并发症及死亡率等均低于前时期的治疗方案.结论 在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方案中以中西医结合为主的非手术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应严格掌握手术的适应症.

    作者:杨建东;汤旭惠;何礼荣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病例报告1例及文献复习

    隐源性机化性肺炎在临床上较少见,容易误诊.本文报告1例此病例并复习相关文献,以引起重视,提高本病的早期诊断率.

    作者:董利民 刊期: 2007年第11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