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85例宫外孕患者的术中抢救配合

熊凤香

关键词:宫外孕, 术中配合
摘要:我院于2004年6月~2006年6月收治宫外孕急诊手术病人85例,经手术抢救治疗,全部治愈,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前臂桡侧游离皮瓣移植修复舌癌术后缺损的围手术期护理

    舌是一个肌性器官,参与语言、吞咽等各种重要而复杂的生理功能,舌处在温暖潮湿易感染的环境中,所以进行修复再造整复要求较高,技术难度较大[1].我科于2006年6月~2007年9月对舌癌患者行舌癌扩大切除即刻行舌再造术6例,均采用前臂桡侧游离皮瓣修复舌体、口底缺损.现就围手术期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查春红;李群;黄江红;饶坚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脐血IgE水平与婴幼儿过敏性疾病的关系

    目的 探讨先天免疫因素与婴幼儿过敏性疾病的关系.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法(ELLSA)对410份脐血IgE(CB-IgE)进行检测,根据不同检测结果将他们分为4组:CB-IgE<0.35ku/L为A组,0.35ku/L≤CB-IgE<0.9ku/L为B组,0.9ku/L≤1.3ku/L为C组,CB-IgE≥1.3ku/L为D组.然后对4组婴儿进行随访以观察他们发生过敏性疾病的关系.结果 A组患过敏性疾病共18例(14.7%),B组患过敏性疾病共48例(26.6%),C组患过敏性疾病40例(54.7%),D组患过敏性疾病10例(76.0%).4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49.8,P<0.01).结论 脐血IgE增高的新生儿其日后发生哮喘等过敏性疾病的几率增多.CB-IgE越高,以后越容易出现过敏性疾病,特别是CB-IgE≥0.9IU/L者应视为过敏性疾病的高危儿及重点随访对象,需早期干预.

    作者:项曙光;夏桂英;刘建耀;吴银姿;叶宝青;韩红芬;韩丽琴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分娩时会阴Ⅲ度裂伤的预防与处理

    会阴Ⅲ度裂伤是产妇阴道分娩过程中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将增加产妇身体上和精神上的痛苦,助产士应做好积极预防.本文收集了我科1996年8月~2006年2月发生的会阴Ⅲ度裂伤10例临床资料,回顾分析会阴Ⅲ度裂伤的原因,探讨其预防措施下处理方法.

    作者:王筱雯;黄慧英;陈爱慧;罗文娟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两种进针法对皮下瘀斑的比较

    低分子肝素钠又称吉派林,具有抑制体内、体外血栓和动静脉血栓的形成,主要用于不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塞的治疗.用药途径通常选择腹壁皮下注射,因为腹壁皮下血管、淋巴管丰富,易于吸收,但在临床应用中皮下瘀斑仍是其常见的副反应.为了解决局部皮肤瘀斑问题,我们对注射方法进行了改进和总结,现报告如下:

    作者:江花;董小芳;李蔚;胡孟泉;董一民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病人血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测定的意义

    目的 了解血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测定在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病人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伴有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病人(A组)和不伴有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病人(B组)各40例进行PCT、C-反应蛋白(CRP)的测定.PCT采用半定量固相免疫测定法来测定,CRP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结果 A组病例PCT阳性率明显高于B组病例,A组病例CRP明显高于B组病例;预后差者(死亡或未愈)PCT阳性率明显高于预后好者,但其CRP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虽然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病人PCT阳性率不高,但是PCT测定可作为判断预后的客观依据之一.CRP不能提示预后.

    作者:施肖红;钱小英;叶环;郑加永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28例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拉米夫定在救治重型肝炎中的作用与疗效.方法 拉米夫定100mg,口服,1次/d.结果 随着患者HBV-DNA的下降,全部28例病人中,有20例患者病情得到有效缓解,肝功能恢复正常或好转,好转率为71.4%.结论 慢拉米夫定可抑制乙肝病毒复制,阻断病情进展,缩短病程,提高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刘晓俊;张雪女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并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观察

    目的 比较翼状胬肉单纯性切除术、翼状胬肉结膜下转移法及自体角膜缘移植并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MMC)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 96例(117眼)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3组,Ⅰ组24眼行单纯性翼状胬肉切除术,Ⅱ组56眼行翼状胬肉结膜下转移法,Ⅲ组37眼行自体角膜缘移植并术中使用MMC.术后随访6~36个月,比较各组患者翼状胬肉术后复发情况.结果 Ⅰ组24眼中8眼复发,复发率33.3%;Ⅱ组56眼中17眼复发,复发率30.3%;Ⅲ组37眼中2眼复发,复发率5.4%.Ⅰ组与Ⅲ组比较(P<0.05),Ⅱ组与Ⅲ组比较(P<0.05),差异均具有显著性.结论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并术中应用MMC可有效地降低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率,是目前治疗翼状胬肉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作者:周华;严蓓莉;徐向东;吴惠春;刘能新;龙瑞清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急性腹痛200例临床回顾与分析

    目的 总结急性腹痛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急性腹痛的诊治水平.方法 收集我院急诊科2002年1月~2004年12月期间急性腹痛200例患者的资料,并对其诊治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200例急性腹痛的原因依次分别为:急性胃肠炎、泌尿系结石、胆道疾病、急性阑尾炎、尿路感染、肠粘连、肠梗阻、急性胰腺炎、宫外孕、细菌性痢疾、消化道穿孔、癔症、癫痫、肝脾破裂、心肌梗塞及其它病因不明疾病;内科急腹症占64%,外科急腹症占36%.诊断主要依据病史、体征、实验室检查及相关辅助检查,必要时行腹穿及肛诊等.结论 急性腹痛是急诊科常见的症状,应详细询问病史,仔细查体,注意缺乏典型症状和体征的病例,科学利用辅助检查和分析辅助检查结果,密切动态观察病情变化,尽早明确诊断,及时治疗,尽量避免误诊误治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作者:周建伟;李媛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85例宫外孕患者的术中抢救配合

    我院于2004年6月~2006年6月收治宫外孕急诊手术病人85例,经手术抢救治疗,全部治愈,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熊凤香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第四脑室肿瘤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

    目的 探讨四脑室常见肿瘤的MRI表现和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的20例四脑室肿瘤的MRI表现、好发年龄、发病部位.结果 检出髓母细胞瘤8例,室管膜瘤5例,胶质瘤3例,脉络膜乳头状瘤2例,表皮样囊肿1例,脑膜瘤1例.结论 MRI检查在四脑室内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价值很大,可以作为首选手段,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发病年龄、肿瘤的来源对肿瘤的定性帮助很大.

    作者:王晨;徐友妹;江新华;张华;石小玲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小剂量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腰麻在前列腺电汽化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小剂量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和常规布比卡因腰麻在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双盲分为两组.0.75%布比卡因1.6ml组(对照组n=30)和0.75%布比卡因0.8ml加0.005%芬太尼0.4ml复合脑脊液至1.6ml组(实验组n=30),观察两组用药后的MAP和HR变化,运动阻滞程度,术中感知操作和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MAP比实验组下降更加显著,两组分别有8例和1例需麻黄碱处理(P<0.05),实验组Bromage评分集中在3~4分,而实验组大部分病例为2~3分,对照组术中均不能感知手术操作,实验组有20例可感知手术操作,但无痛感,两组恶心、呕吐、瘙痒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小剂量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腰麻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小,运动阻滞程度轻,术后患者能及早运动,不良反应少.

    作者:陈良泉;林国雄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妊娠合并外科急腹症158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外科急腹症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我院在10年来158例妊娠合并外科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妊娠合并外科急腹症时,因其急腹症的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而延误治疗时机.结论 需提高妊娠合并外科急腹症的警惕性,不同急腹症需不同对待.

    作者:潘卫平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镁在麻醉中的应用进展

    镁离子(Mg2+)是体内第四多阳离子,细胞内第二多阳离子.Mg2+是神经末梢突触前释放乙酰胆碱(Ach)所必需的离子,可引起与钙通道阻滞剂相同的效应.现就镁在麻醉中的应用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程芳;刘功俭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Vitapex糊剂根充根管的疗效观察

    目的 比较Vitapex糊剂加牙胶尖、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加牙胶尖充填根管后反应和疗效.方法 将289个患牙随机分为Vitapex糊剂组和氧化锌糊剂组.两组在行常规根管治疗术基础上,分别采用Vitapex糊剂加牙胶尖和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加牙胶尖充填根管.观察术后1周内疼痛发生情况以及术后1年的疗效.结果 Vitapex糊剂组术后疼痛发生率较氧化锌糊剂组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年Vitapex糊剂组疗效高于氧化锌糊剂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Vitapex糊剂加牙胶尖充填根管可以有效减少术后疼痛反应,与氧化锌糊剂加牙胶尖比较,远期疗效无明显差异.

    作者:熊轶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高频超声在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中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技术在诊断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高频彩超检查64例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经抗炎治疗10d后复查超声,观察治疗前后肠系膜淋巴结的变化情况.结果 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典型声像图特征:右中、下腹部见数枚大小不等椭圆形低回声结节,治疗10d后复查,肿大淋巴结明显缩小,由治疗前12.2±0.61/5.9±0.41mm缩小到64±0.60/3.3±0.34mm(纵横径,P<0.01).结论 高频超声在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中可作为首选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作者:吴锡新;林纪光;金国信;虞上勇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疝囊超高位结扎术联合内环修补术在小儿斜疝中的应用

    1998年1月~2005年7月我院采用小切口行超高位结扎并内环修补术治疗内环口宽大的小儿斜疝89例,效果满意,无复发.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患儿89例,男87例(97.8%),女2例(2.2%);年龄6月~9岁,平均5岁;右侧斜疝63例(70.8%),左侧斜疝17例,双侧斜疝9例(10.1%);均为可复性疝.

    作者:王志刚;杨桂梅;朱新文;邓晓敏;李红浪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脑卒中部位与抑郁症发生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脑卒中发生部位与抑郁的关系.方法 重点记录150例脑卒中病人卒中部位,分别在各病例0.5个月,1个月,6个月应用SDS抑郁自量表进行评分,同时应用MADS量表总分与单项分.结果 左右基底节,左右额颞叶发生抑郁症更多.结论 神经科医生可根据卒中发生的部位及早进行心理及药物干预,以提高病人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作者:傅婷霞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气囊导尿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24例

    目的 探讨气囊导尿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气囊导尿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患者24例(简称尿管组),与传统胸导管闭式引流23例(简称胸管组),在基本临床资料、疗效、并发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尿管组气胸的总治愈率为91.6%,与胸管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气囊导尿管闭式引流可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缩短肺复张时间、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P<0.05).结论 应用气囊导尿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操作安全简便,疗效满意,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谢晓明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shouga脉冲YAG激光治疗慢性泪囊炎114例报告

    目的 总结脉冲YAG激光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114例124眼进行脉冲YAG激光探通治疗.结果 随访1~6年行泪道冲洗患者,不通畅35例38眼(30.64%),通畅79例86眼(69.36%).结论 该手术方法具有手术时间短、费用低、无疼痛、无出血、不开刀,无需住院等优点,适合基层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罗能明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经乳晕径路腔镜甲状腺手术的护理体会

    腔镜甲状腺手术是微创外科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其利用内镜手术图像放大和远距离操作的特点使手术更安全、手术切口微小化并隐藏起来,达到颈部无手术瘢痕的美观效果.我院于2003年6月开展此项手术,至2006年12月共完成经乳晕径路腔镜下甲状腺手术51例,术后取得良好疗效,现将其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涂发妹 刊期: 2007年第11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