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宝珍;胡兰新
目的 提高对小儿肺炎支原体(MP)肺炎的临床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 对2004年4月~2006年11月间59例确诊为MP肺炎住院患儿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1岁以下婴儿占44.1%,全部患儿均有持续发热伴刺激性咳嗽,早期无明显阳性体征,血清MP-IgM检测均为阳性.外周血白细胞大多正常(占76.3%),但血沉(67.8%)及CRP(40.7%)都升高.胸片以单侧大片絮状阴影计27例,占45.8%,呈斑点状阴影15例,占25.4%,呈间质性肺炎改变17例,占28.8%.25例(42.4%)有肺外合并症,发病时间小于7d者24例,大于7d者35例,58例用红霉素、阿奇霉素治疗效果良好,未发现耐药情况.结论 肺炎支原体已成为1岁以下婴儿肺炎的重要致病原,临床症状多样,症状多于体征,X线表现多于体征,血清MP-IgM检测,利于明确诊断.
作者:温勇晖;侯冰文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女中学生铁缺乏症患病情况,为预防缺铁性贫血提供依据.方法 按随机抽样原则,对南昌市3所中学300例13~16岁的女生进行问卷调查,并用光化学法测定血清铁蛋白(SF)、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红蛋白含量(Hb)和红细胞计数(RBC),通过检测结果及问卷调查分析了解女中学生铁缺乏状况及可能的原因.结果 缺铁性贫血(IDA)占4.7%,潜在性铁缺乏(SID)12.7%,血清铁蛋白水平处于较低水平的人数占32.7%.结论 南昌市女中学生缺铁性贫血比例不高,但SID是值得重视的隐匿人群,采取早期诊断,干预与综合防治可降低铁缺乏症的患病率,提高女中学生的整体健康水平.
作者:陈桃荣;龚巧珠;龚勤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外科急腹症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我院在10年来158例妊娠合并外科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妊娠合并外科急腹症时,因其急腹症的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而延误治疗时机.结论 需提高妊娠合并外科急腹症的警惕性,不同急腹症需不同对待.
作者:潘卫平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气管切开在原发性脑干损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我科于1998年1月~2006年12月共收治20例原发性脑干损伤的患者,其中伤后24h内切开1例,伤后24~72h内切开5例,72h~7d内切开4例,10例未切开.结论 在原发性脑干损伤治疗中,早期气管切开预防痰液堵塞气道,有效改善呼吸功能,降低脑耗氧量,纠正低氧血液,减轻继发性脑损害及全身多脏器功能衰竭,降低死亡率.
作者:康平;朱晓忠;罗继珍 刊期: 2007年第11期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大量人口的流动、性乱行为增加以及很多城市增长的性病发病,已成为促进艾滋病蔓延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现有流动人口约1.4亿人左右,而其中农民工约为1.2亿人,占流动人口的85%;由于这一特殊社会群体文化水平较低,艾滋病防治知识相对匮乏,自我防护意识差,且生理上正处于性活跃期,较易发生高危险的性行为.而且该人群一旦感染了艾滋病又极易将艾滋病由城市传入农村,导致艾滋病的流行.为了控制艾滋病的蔓延,预防农民工艾滋病感染和传播,是防止艾滋病的重要途径之一.
作者:罗威;符艳;肖红茂 刊期: 2007年第11期
舌是一个肌性器官,参与语言、吞咽等各种重要而复杂的生理功能,舌处在温暖潮湿易感染的环境中,所以进行修复再造整复要求较高,技术难度较大[1].我科于2006年6月~2007年9月对舌癌患者行舌癌扩大切除即刻行舌再造术6例,均采用前臂桡侧游离皮瓣修复舌体、口底缺损.现就围手术期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查春红;李群;黄江红;饶坚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的治疗效果.方法 分析2000年4月~2006年1月的28例膀胱内单发肿瘤患者采用TURBT治疗,由远到近依次施行瘤体及瘤蒂切除,切除范围应包括肿瘤周围1~2cm的正常黏膜,切除深度达肌层,手术后常规留置Foley双腔尿管.结果 手术时间为5~30min,术中出血少,术后留置尿管1~2d,不需膀胱冲洗.术后随访,肿瘤复发3例,其中原位复发1例,异位复发2例,异位复发中1例死亡.复发率10.7%.结论 TURBT治疗膀胱内单发肿瘤具有操作简单、损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王磊;李克功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脑卒中发生部位与抑郁的关系.方法 重点记录150例脑卒中病人卒中部位,分别在各病例0.5个月,1个月,6个月应用SDS抑郁自量表进行评分,同时应用MADS量表总分与单项分.结果 左右基底节,左右额颞叶发生抑郁症更多.结论 神经科医生可根据卒中发生的部位及早进行心理及药物干预,以提高病人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作者:傅婷霞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总结颌面外伤致伤原因、年龄、性别分布及治疗方法、结果、体会.方法 对我科360例颌面外伤住院病例进行了临床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软组织损伤均清创缝合,颌骨骨折均根据病情采用外固定法、内固定法、联合固定法及其他方法达到恢复正常咬(牙合)殆关系目的.结论 软组织损伤均早期清创缝合,尽量保留外部组织.对于骨折应早期复位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可以早期活动,有利于骨折愈合.
作者:刘海涛;卢新华;叶明华;夏刚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思密达、西咪替丁、鱼肝油滴剂联合治疗小儿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40例口腔溃疡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基础病治疗相同,治疗组取思密达、西咪替丁粉末加鱼肝油滴剂调匀成糊状,涂抹溃疡面,对照组用锡类散,适量涂于溃疡面.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7.2%,对照组总有效率7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 思密达、西咪替丁、鱼肝油联合治疗小儿口腔溃疡疗效显著,方法简便,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肖祎;舒智源;叶乐荣;胡敏;张凯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细辛脑雾化吸入与静脉滴注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13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雾化组和静滴组等3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雾化组和静滴组分别加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和静脉滴注细辛脑治疗.结果 雾化组和静滴组在咳嗽、喘憋症状及肺部喘鸣音体征消失时间和住院天数方面分别明显短于对照组(均为P<0.05),而雾化组与静滴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细辛脑雾化吸入与静脉滴注佐治毛细支气管炎均疗效显著.
作者:李翠霞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痔疮患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及出血、排便不尽感,致使术后不仅造成患者恐惧、腹胀、便秘,大便滞留在肠腔内,而且影响伤口愈合.传统治疗大多采用开塞露肛门给药,但效果不佳.本科结合患者的情况,采用术后第一天排便前用生理盐水500~1000ml清洁灌肠减轻了痔疮患者术后排便疼痛、出血、排便恐惧等症状,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英娥;洪卫祥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运用多排螺旋CT曲面重建技术对输尿管结石病人进行评估,评价其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我院2005年7月~2006年10月收治的22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在多排螺旋CT扫描后进行了曲面重建.结果 所有病例曲面重建图像均能显示扩张的肾盂、输尿管及输尿管梗阻末端管腔内高密度结石影和结石部位输尿管管壁情况.讨论 螺旋CT扫描诊断输尿管结石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准确率96%.曲面重建图像可以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对轴位平扫及多平面重建图像有重要的补充作用,同时对于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谭永忠;黄余忠;余华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Forsus矫治器矫治恒牙早期安氏Ⅱ类Ⅰ分类错合的效果.方法 采用Forsus推杆矫治器对12个下颌后缩安氏Ⅱ类Ⅰ分类错合青少年患者进行治疗,平均年龄12.6±1.1岁.治疗前后分别摄头影X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结果 X线片显示Forsus矫治器均刺激了下颌的生长,增加了患者的前面高.上颌第一磨牙远中移动并压低,覆合.覆盖减少,患者咬合均达安氏Ⅰ类关系,并且侧貌得到改善.结论 Forsus矫治器对于恒牙早期Ⅱ类Ⅰ分类错合的患者矫治效果明显.Forsus矫治器既可刺激下颌骨的生长同时又可抑制上颌骨的生长.
作者:欧阳志强;陈路;伍军 刊期: 2007年第11期
镁离子(Mg2+)是体内第四多阳离子,细胞内第二多阳离子.Mg2+是神经末梢突触前释放乙酰胆碱(Ach)所必需的离子,可引起与钙通道阻滞剂相同的效应.现就镁在麻醉中的应用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程芳;刘功俭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鹰潭市新生儿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后接种率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取多阶段分层抽样和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809例儿童,通过查阅接种征和询问儿童监护人调查接种率、首针及时率极其影响因素.结果 809例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为91.7%,首针及时率为84.3%;鹰潭市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后,接种率和首针及时率逐年提高;儿童出生场所、居住地、是否流动儿童等都是影响乙肝疫苗接种率和首针及时率的因素.结论 为提高乙肝疫苗接种率,应当尽量提高住院分娩率,同时加强对留守儿童和农村儿童的预防接种管理.
作者:周任兵;赵翔;郭娓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羟基喜树碱(HCPT)加卡介苗(BCG)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 将86例行经尿道膀胱镜下肿瘤电切术(TUR)的浅表性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A组:HCPT加BCG组(50例)和B组:HCPT组(36例),前者术后6h内采用HCPT灌注加小剂量BCG维持,后者单用传统HCPT灌注.观察两组患者的肿瘤复发和毒副反应情况.结果 经12~69个月,平均34个月随访,A组5例患者肿瘤复发,B组9例患者肿瘤复发,两组复发率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A组患者毒副反应发生率为6%,B组为5.5%.结论 TUR术后即刻膀胱灌注HCP加小剂量忧BCG维持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临床使用安全可靠.
作者:万明发;李赟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比较翼状胬肉单纯性切除术、翼状胬肉结膜下转移法及自体角膜缘移植并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MMC)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 96例(117眼)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3组,Ⅰ组24眼行单纯性翼状胬肉切除术,Ⅱ组56眼行翼状胬肉结膜下转移法,Ⅲ组37眼行自体角膜缘移植并术中使用MMC.术后随访6~36个月,比较各组患者翼状胬肉术后复发情况.结果 Ⅰ组24眼中8眼复发,复发率33.3%;Ⅱ组56眼中17眼复发,复发率30.3%;Ⅲ组37眼中2眼复发,复发率5.4%.Ⅰ组与Ⅲ组比较(P<0.05),Ⅱ组与Ⅲ组比较(P<0.05),差异均具有显著性.结论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并术中应用MMC可有效地降低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率,是目前治疗翼状胬肉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作者:周华;严蓓莉;徐向东;吴惠春;刘能新;龙瑞清 刊期: 2007年第11期
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是心内直视手术的一种主要手段,随着体外循环(CPB)技术的进步,心肌保护措施和心脏外科技巧的不断完善和提高,心脏直视手术的死亡率和并发症逐渐下降.然而,肺损伤仍是CPB术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1],几乎所有接受CPB患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肺功能减退.本综述的目的旨在探讨CPB肺损伤的发病机制及其防治措施,更好的提高CPB手术成功率.
作者:喻秋平;万于华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后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同功酶(CK-MB)活性的变化及对评估心肌损害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新生儿窒息组80例(轻度窒息46例,重度窒息34例)、对照组20例,分别于生后第1、3、5、7d进行血清CK-MB水平检测.结果 窒息组血清CK-MB值在第1d达到高峰值,在(轻度窒息组第1d,重度窒息组第1、3d)时间点明显高于对照组,在第1、3d两个时间点重度窒息组又明显高于轻度窒息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血清CK-MB水平与窒息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血清CK-MB水平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及损害程度.
作者:陈福建;丁克文 刊期: 200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