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鹰潭市新生儿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后接种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周任兵;赵翔;郭娓

关键词:乙肝疫苗, 接种率, 首针及时率, 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 了解鹰潭市新生儿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后接种率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取多阶段分层抽样和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809例儿童,通过查阅接种征和询问儿童监护人调查接种率、首针及时率极其影响因素.结果 809例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为91.7%,首针及时率为84.3%;鹰潭市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后,接种率和首针及时率逐年提高;儿童出生场所、居住地、是否流动儿童等都是影响乙肝疫苗接种率和首针及时率的因素.结论 为提高乙肝疫苗接种率,应当尽量提高住院分娩率,同时加强对留守儿童和农村儿童的预防接种管理.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胰腺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作用,为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探索新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1984~2004年两个10年时期的265例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方案和结果做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 采用中西医方法为主的非手术治疗方案,关键时配以手术治疗,后时期的并发症及死亡率等均低于前时期的治疗方案.结论 在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方案中以中西医结合为主的非手术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应严格掌握手术的适应症.

    作者:杨建东;汤旭惠;何礼荣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体外循环肺损伤机制及围手术期的肺保护

    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是心内直视手术的一种主要手段,随着体外循环(CPB)技术的进步,心肌保护措施和心脏外科技巧的不断完善和提高,心脏直视手术的死亡率和并发症逐渐下降.然而,肺损伤仍是CPB术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1],几乎所有接受CPB患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肺功能减退.本综述的目的旨在探讨CPB肺损伤的发病机制及其防治措施,更好的提高CPB手术成功率.

    作者:喻秋平;万于华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弥可保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弥可保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的疗效.方法 经临床检查和眼底血管荧光造影诊断为CSC的患者86例(86眼),分为弥可保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43眼),并对治疗前后的眼底、视力及眼底血管荧光造影等进行比较.结果 弥可保治疗组总有效率为55.9%,视力提高率69.8%,血管造影荧光素渗漏消失率53.5%;对照组分别为23.3%、30.2%和25.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弥可保治疗CSC可快速修复其视网膜外层组织.

    作者:程凯尧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水溶性壳聚糖对肝癌细胞生长抑制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壳聚糖对肝癌细胞SMMC7721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MTT法研究了不同浓度水溶性壳聚糖对肝癌细胞株SMMC7721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 水溶性壳聚糖可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在一定范围内(50~400mg/L)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 水溶性壳聚糖对肝癌细胞的生长有抑制,并且呈剂量依赖关系.

    作者:周晚霞;黄国华;周南进;杨慧;俞红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妇科手术患者性心理干预

    为接触妇科手术患者心理障碍,笔者对患者进行了心理干预,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1.1对象:20例患者年龄25~45岁,其中子宫全切除术11例,卵巢囊肿单侧附件切除术9例,大中专以上文化9例;初高中文化8例;小学文化3例;患者的家庭80%为3口之家,4~6人的家庭占20%;患者的丈夫文化程度基本与患者相同,夫妻感情较好的占70%,一般的占25%,较差的占5%.

    作者:张宝珍;胡兰新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血友病乙患者全髋置换手术围术期处理1例

    血友病乙是一种以Ⅸ因子缺乏为特征的X连锁隐性遗传性凝血机制障碍性疾病.这类病人的手术有潜在危险性,需要有足够的重视并给予积极的替代治疗,才能顺利度过手术关.现将我院1例施行全髋置换手术病人的围术期处理经过报告如下.

    作者:李晓华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出血(附5例报告)

    目的 探讨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后继发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和分析我院2003年2月~2007年5月应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1311例术后并发出血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5例的资料.结果 5例中4例一次性治愈,1例3d后再次行栓塞治疗后治愈.5例患者栓塞后出血立即得到控制.出血原因:1例肾动脉损伤,3例假性动脉瘤,1例动静脉瘘.术后无一例发生栓塞后综合症、异位栓塞现象及其他介入治疗并发症.5例术后1个月复查肾图、IVU和B超声,患肾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术后无明显肾功能损害.结论 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是MPCNL术后出血治疗的首选方法,安全性高,疗效好.

    作者:袁源湖;刘佛林;邹晓峰;肖日海;伍耿青;王晓宁;吴玉婷;龙大治;刘敏;徐辉;杨军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病例报告1例及文献复习

    隐源性机化性肺炎在临床上较少见,容易误诊.本文报告1例此病例并复习相关文献,以引起重视,提高本病的早期诊断率.

    作者:董利民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气管切开在原发性脑干损伤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气管切开在原发性脑干损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我科于1998年1月~2006年12月共收治20例原发性脑干损伤的患者,其中伤后24h内切开1例,伤后24~72h内切开5例,72h~7d内切开4例,10例未切开.结论 在原发性脑干损伤治疗中,早期气管切开预防痰液堵塞气道,有效改善呼吸功能,降低脑耗氧量,纠正低氧血液,减轻继发性脑损害及全身多脏器功能衰竭,降低死亡率.

    作者:康平;朱晓忠;罗继珍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脑胶质母细胞瘤的MRI诊断

    目的 分析胶质母细胞瘤的MR表现,提高MR对其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5例胶质母细胞瘤的MRI资料.结果 额叶肿瘤8例,额叶并侵入邻近脑叶17例肿瘤,颞叶肿瘤5例,颞枕叶沿侧脑室后角及三角部生长侵犯侧脑室并于侧脑室内形成瘤灶6例,额叶跨胼胝体生长累及对侧脑叶5例,多发性胶质母细胞瘤4例.形态多不规则,肿瘤长径约1.5~9.5cm,平均约6.2cm;根据MR表现该肿瘤分三型,分别是囊变坏死型、出血型和多发型,增强扫描均有明显强化.结论 胶质母细胞瘤具有特征性MR表现,形态不规则、信号不均匀、囊变坏死、跨中线结构生长、扩散不受限及增强扫描强化明显且不均匀强化,根据这些征象可提示诊断.

    作者:熊爱华;余日胜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痔疮术后早期清洁灌肠护理疗效观察

    痔疮患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及出血、排便不尽感,致使术后不仅造成患者恐惧、腹胀、便秘,大便滞留在肠腔内,而且影响伤口愈合.传统治疗大多采用开塞露肛门给药,但效果不佳.本科结合患者的情况,采用术后第一天排便前用生理盐水500~1000ml清洁灌肠减轻了痔疮患者术后排便疼痛、出血、排便恐惧等症状,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英娥;洪卫祥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食管癌近期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吉西他滨+顺铂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可评价疗效的晚期食管癌病人31例,吉西他滨,d 1,8,1000 mg/m2静脉滴注;顺铂,d 1~3,80mg/m2;21 d为一个周期.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可评价疗效者31例,其中CR1例(3.2%),PR 16例(51.6%),总有效率为54.85%.毒副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治疗有效的病人进食困难和胸痛均缓解.结论 吉西他滨+顺铂治疗晚期食管癌可获得较高疗效,临床获益率高,毒副反应能耐受,为晚期食管癌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作者:蒋为民;李春来;丁剑午;胡蓉环;兰琼玉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FOLFOX4方案治疗36例老年晚期胃癌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观察FOLFOX4方案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36例老年晚期胃癌患者接受艾恒联合氟尿嘧啶、亚叶酸钙治疗,艾恒85mg/m2,静脉滴注,d1,亚叶酸钙200mg/(m2.d),静脉滴注,d1,2,氟尿嘧啶400mg/m2,静脉推注,d1,2,氟尿嘧啶600mg/m2,持续输注22h,d1,2,每2周重复,14d为1周期.完成3个周期后判定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16例,疾病稳定(SD)11例,疾病进展(PD)8例,有效率(CR+PR)47.2%(17/36),毒副反应以骨髓抑制、感觉神经毒性为主,白细胞下降发生率为47.2%,神经毒性发生率50.0%,无Ⅳ度毒副反应.结论 FOLFOX4方案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疗效高,其不良反应能够耐受.

    作者:李翔;邓觐云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经乳晕径路腔镜甲状腺手术的护理体会

    腔镜甲状腺手术是微创外科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其利用内镜手术图像放大和远距离操作的特点使手术更安全、手术切口微小化并隐藏起来,达到颈部无手术瘢痕的美观效果.我院于2003年6月开展此项手术,至2006年12月共完成经乳晕径路腔镜下甲状腺手术51例,术后取得良好疗效,现将其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涂发妹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微创经皮膀胱取石术(附22例报告)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膀胱气压弹道碎石适应症、操作方法、疗效等.方法 回顾我院近两年来采取微创经皮膀胱碎石取石术治疗膀胱结石患者2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22例患者中小儿膀胱结石5例,男性成人17例;小儿结石直径均在2.6cm以上,成人结石直径为2~5cm,多发性结石18例.均一次取尽结石,住院3~8d,平均住院4.5d,术中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微创经皮膀胱碎石取石术适应于复杂性结石的患者,具有取石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操作方法简单、安全之优点.

    作者:王小勇;吴石萍;赖炳旺;叶正辉;谢作志;廖鹏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鹰潭市新生儿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后接种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鹰潭市新生儿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后接种率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取多阶段分层抽样和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809例儿童,通过查阅接种征和询问儿童监护人调查接种率、首针及时率极其影响因素.结果 809例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为91.7%,首针及时率为84.3%;鹰潭市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后,接种率和首针及时率逐年提高;儿童出生场所、居住地、是否流动儿童等都是影响乙肝疫苗接种率和首针及时率的因素.结论 为提高乙肝疫苗接种率,应当尽量提高住院分娩率,同时加强对留守儿童和农村儿童的预防接种管理.

    作者:周任兵;赵翔;郭娓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腔静脉后输尿管影像学诊断新方法的应用

    目的 探讨腔静脉后输尿管影像学诊断方法.方法 对4例疑似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疾病患者于其尿道膀胱镜下置入双J管后行CT薄层扫描.结果 CT平扫可见双J管绕行了腔静脉后,证实诊断的正确性.结论 输尿管置入双J管后行CT薄层扫描可较为准确地诊断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畸形.

    作者:王志军;徐兹江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肝素液对脑梗患者留置针封管浓度比较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以其操作简单,适用于任何部位的穿刺,同时减轻了病人反复穿刺的痛苦,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在临床上深受护患欢迎.但静脉留置针留置过程可发生套管堵塞、液体外渗、静脉炎、套管脱出等并发症[1],而影响留置时间,为防止静脉留置导管堵塞,延长置管时间,减少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和不必要的费用,我院于2006年1月~2007年3月对住院的70例脑梗输液患者采用不同浓度肝素封管液封管,对静脉留置导管堵管情况进行了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涂春媛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脐血IgE水平与婴幼儿过敏性疾病的关系

    目的 探讨先天免疫因素与婴幼儿过敏性疾病的关系.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法(ELLSA)对410份脐血IgE(CB-IgE)进行检测,根据不同检测结果将他们分为4组:CB-IgE<0.35ku/L为A组,0.35ku/L≤CB-IgE<0.9ku/L为B组,0.9ku/L≤1.3ku/L为C组,CB-IgE≥1.3ku/L为D组.然后对4组婴儿进行随访以观察他们发生过敏性疾病的关系.结果 A组患过敏性疾病共18例(14.7%),B组患过敏性疾病共48例(26.6%),C组患过敏性疾病40例(54.7%),D组患过敏性疾病10例(76.0%).4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49.8,P<0.01).结论 脐血IgE增高的新生儿其日后发生哮喘等过敏性疾病的几率增多.CB-IgE越高,以后越容易出现过敏性疾病,特别是CB-IgE≥0.9IU/L者应视为过敏性疾病的高危儿及重点随访对象,需早期干预.

    作者:项曙光;夏桂英;刘建耀;吴银姿;叶宝青;韩红芬;韩丽琴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羟基喜树碱联合卡介苗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羟基喜树碱(HCPT)加卡介苗(BCG)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 将86例行经尿道膀胱镜下肿瘤电切术(TUR)的浅表性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A组:HCPT加BCG组(50例)和B组:HCPT组(36例),前者术后6h内采用HCPT灌注加小剂量BCG维持,后者单用传统HCPT灌注.观察两组患者的肿瘤复发和毒副反应情况.结果 经12~69个月,平均34个月随访,A组5例患者肿瘤复发,B组9例患者肿瘤复发,两组复发率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A组患者毒副反应发生率为6%,B组为5.5%.结论 TUR术后即刻膀胱灌注HCP加小剂量忧BCG维持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临床使用安全可靠.

    作者:万明发;李赟 刊期: 2007年第11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