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龄患者前列腺汽化电切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舒玉兰;康淑芳

关键词:前列腺汽化电切, 高龄患者, 围手术期护理
摘要:前列腺增生症是老年男性常见疾病之一,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递增,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VP)广泛应用于治疗前列腺增生症.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护理体会

    为促进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早日康复.降低其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我院护理部将早期功能锻炼及健康教育纳入常规护理中.并将此与此护理措施实施之前的纯常规护理比较,取得明显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章金枝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586例车祸重伤员车祸发生时间周期节律分析

    车祸即道路交通事故.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世界每年约126万人死于车祸.受伤1500万人.在我国,每年发生车祸120万起.死亡人数高达10.9万,居世界之首.车祸正在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和健康.我们对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02~2004年收治的586例车祸重伤员.运用时间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圆分布统计方法进行了车祸发生的周期节律分析,以探明车祸发生的峰值时间及高峰时间段,为医务人员提供抢救车祸伤员的警惕时间.

    作者:姜芸;焦卫红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断肢(指)再植术的计划护理

    以往护士对断肢(指)再植手术患者的护理.多噪取以医嘱为中心的任务护理.其工作重点是完成医嘱,而忽略患者个体差异,没有采取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心身全方位的护理.故使患者功能恢复与心理恢复不能同步,甚至造成心理障碍.直接影响生活质量.我院为了减少以上护理弊端.自2005~2006年对该类患者实施计划护理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范葵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老年下肢骨折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在老年下肢骨折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对200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分别实施预见性护理及常规护理.结果 预见性护理对患者的康复效果明显,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预见性护理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的康复及生活质量的提高有应用价值.

    作者:徐继红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癌症患者的情感障碍分析及心理干预

    近年来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正在逐年增加,成为常见的死因.癌症作为身心疾病,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和应对方式可通过影响机体的内分泌和免疫功能.进而影响癌症的发展和转归.采用支持性和行为干预等心理治疗方法.可使癌症患者的平均生存期延长[1].

    作者:李昱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米索前列醇阴道用药配伍米非司酮终止妊娠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阴道用药配伍米非司酮在早中期妊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本院近2年来收治的孕3个月~孕7个月之间要求终止妊娠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和分析.结果 米索前列醇阴道用药配伍米非司酮在早中期妊娠中安全有效,具有缩短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少、药物副反应等优点.结论 米索前列醇阴道用药配伍米非司酮在早中期妊娠中的应用可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在一定程度上可废弃传统之插管钳刮术及利凡诺羊膜腔引产术.

    作者:宋桂兰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硬膜外麻醉在急症休克病人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采用硬膜外麻醉对急症休克病人进行外科手术的安全性.方法 采取硬膜外麻醉小剂量分次给药,静脉快速输血补液、加用适量多巴胺静脉滴注维持循环稳定,必要时静注适量皮质激素和碳酸氢钠.结果 术中生命体征维持平稳.麻醉效果满意.结论 急症休克病人可选用硬膜外麻醉.

    作者:董莉萍;董谢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胸壁结核的外科治疗

    目的 总结胸壁结核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对117例胸壁结核患者实施胸壁结核病灶清除术.术后规则抗结核治疗12个月.结果 切口1期愈合113例,4例切口延期愈合,复发5例,治愈率95.7%.结论 彻底清除胸壁结核病灶并辅以规则抗结核治疗是胸壁结核的理想治疗方法.可以避免或减少术后复发.

    作者:王武明;付洪帆;张学钰;程吕欢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脑表面血管破裂后.血沼进入蛛网膜下腔<'[1]>.临床分自发性和外伤性两类.自发性又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其病因主要为先天性颅内动脉瘤及动静脉畸形的破裂等.本病情危重,如不及时正确处理,可导致脑疝而死亡.

    作者:童秋英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DR与CR临床应用的对比与分析

    目的 探讨DB的优点与局限性.方法 从DR的应用范围、摄影方式、X线的剂量、出图时间、图像质量、图像的调节与处理等方面与CR进行比较.结果 上述考察指标,DR均优于CR,但DR也存在不可避免的局限性.结论 尽量发挥DR与CR各自的优势.使数字化成像设备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作者:晏彬;罗来树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一起病原性大肠艾希氏菌食物中毒的调查

    目的 进一步了解发生食物中毒的原因和规律,找出食物中毒防治的相关措施.方法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实验室检验结果分析.结果 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验、流行病学调查确定这是一起病原性大肠艾希氏菌食物中毒.结论 依照WS/T8-1996<病原性大肠艾希氏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确定这是一起由于食品贮存不当导致细菌繁殖污染所致的病原性大肠艾希氏菌食物中毒.

    作者:李洁;代奇波;黄香蓬;黄江平;胡昌国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成年正畸患者的心理现状与护理对策

    由于社会竞争对人们外在形象的要求日益提高.许多在生长发育期因各种原因而错过矫正的成年人.为了牙齿和颜面的美观.来寻求正畸治疗的逐年增多.由于职业、经历、经济状况的不同.成年人对矫治时间、治疗费用、医生的素质与服务态度等要求与青少年不尽相同<'[1]>.因此探讨成人正畸患者的心理特点,同时实施心理护理,对增强其治疗信心.提高矫治效果,十分重要.

    作者:章爱群;徐小玲;姜家贤;马丽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FCM石蜡包埋涎腺粘液表皮样癌细胞DNA含量样品的制备

    采用10例涎腺粘液表皮样癌石蜡包埋组织标本,以Hedley报道的方法为基础,进行单细胞悬液样品的制备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经反复实验,每例组织块必须经切片、托蜡、水化、漂洗、消化、离心等过程,具体针对,严格操作.10例涎腺粘液表皮样癌上机测定成功,DNA组方图峰形锐利,CV值小.

    作者:何琳;汪庆余;唐维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03年5月~2004年5月CHF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76例,给予口服胺碘酮(商品名可达龙)1年.结果 治疗2周后总有效率88.2%.18例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消失.QTc由(410±38)ms增至(496±62)ms(P<0.01),治疗1年后总有效率94.7%,20例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消失,QTc由(408±42)ms增至(516±72)ms(P<0.01).结论 胺碘酮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有效的药物之一,而副反应轻,使用安全.

    作者:付华宾;彭志群;胡孟泉;黄爱英;孙丽萍;刘小兰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血小板反复输注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血小板反复输注效果.方法 对57例各类疾病患者,输注血小板前、后24h,以伞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并计算校正血小板增高指数(Corrected Count increment)值.输注后24h CCI≥4.5×10<'9>/L为输注有效,CCI<4.5×10<'9>/L为输注无效.结果 血小板输注有效率,1次输注,有效率84%,2~3次输注有效率67%,4~5次输注,有效率45.7%,6次以上输注,有效率42.9%.结论 首次输注血小板有效率达84%,而反复输注血小板的患者,由于产生同种免疫,随输注次数增多,有效率降低.

    作者:万唐;刘华;廖勇;姚卿武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康莱特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康莱特联合国产长春瑞滨+顺铂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对2004年~2007年6月符合本研究的64例住院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3例,对照组31例,两组均接受NP方案化疗,进行2周期化疗,观察治疗两组近期疗效.进行生活质量(KSP)评分.结果 两组近期疗效(CR+PR)虽无统计学意义,而治疗组在化疗后消化道副反应及血液学毒性分级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康莱特联合N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较好,毒副反应轻.

    作者:刘晖群;刘敏知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PFN钉治疗股骨粗隆骨折(附24例报告)

    目的 评价PFN钉治疗股骨粗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通过对2003年6月一2007年4月采用PFN钉治疗的24例股骨粗隆骨折病例进行随访.对每一例的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并发症进行分析,评价该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 所有病例皆获满意疗效.骨折的平均愈合时间为12.9周,参照Sanders髋关节创伤后的功能评分标准,优良率达95.8%,术中平均出血246ml,无并发症.结论 PFN钉是治疗股骨粗隆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苏如洪;齐文光;张飞高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儿童胆脂瘤型中耳炎54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儿奄胆脂瘤型中耳炎的特点和手术方式.方法 回顾分析1999年1月~2005年1月我院收治的54例儿童胆脂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病例术后随访1~5年,单纯乳突根治术10例,术后9例干耳;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14例,再发2例:开放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30例,术后28例干耳.35例同期耳甲腔成行术.结论 儿童胆脂瘤型中耳炎具有较强侵袭性的特点.病变范围大.早期难以得到及时诊断及治疗.手术方式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在彻底清楚病灶的基础上尽可能保存或提高听力.同期行鼓室成形术是可行的.耳甲腔成行术可缩短干耳时间.

    作者:卢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高频刺激右心耳引起家兔慢性心房颤动

    目的 探讨以高频率起搏刺激右心耳建立家兔慢性心房颤动模型的方法.方法 20只家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为假手术组.植入起搏电极但不起搏;实验组10只家兔予开胸植入双极电极并予以(800次/min)刺激右心耳30d,4h/d,术后定期监测起搏、心房颤动的发生情况,同时测定起搏前及房颤发生后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均完成了实验,术后第7d,7只(70%),兔发生了房颤,2周时共有8只(80%)发生了房颤并能稳定维持(与对照组比较,P<0.01),30 d时仍示房颤,其余2只兔至30d时仍呈起搏心律;对照组则未发生任何心律失常情况.AERP缩短,AERP频率适应不良,与基础状态相比有显著意义.结论 长期高频率起搏刺激家兔右心耳是建立慢性房颤模型的有效方法.

    作者:陈仁华;刘元庆;彭景添;肖成伟;欧阳长生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氯诺昔康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冻结期肩周炎手法松解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氯诺昔康复合丙泊酚用于冻结期肩周炎手法松解治疗中的麻醉效果、肩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及术后镇痛效果.方法 拟行手法松解治疗的冻结期肩周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45例.Ⅰ组:肌间沟臂丛麻醉组.于前中斜角肌肌间沟处注射1%利多卡因10ml/.Ⅱ组:氯诺昔康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组,先后静脉注射氯诺昔康8mg和丙泊酚1.5-2.5mg/kg.观察两组麻醉效果和肩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对两组患者术后1h、2h、4h、6h四个时点静息状态下肩周局部疼痛分别进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比较疗效.结果 两组麻醉效果、肩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和术后各时点(VAS)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诺昔康复合丙泊酚用于冻结期肩周炎手法松解治疗的麻醉效果和肩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更好,并能较好地缓解松解术后肩关节周围局部疼痛.

    作者:姜山鸢;李海华;陈翔;马阑骏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