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碧瑛
目的 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动脉出血的防治经验,方法 分析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32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腹腔镜胆囊切除动脉出血5例,使用电凝、钛夹止血成功.结论 胆腔镜胆囊切除创伤小、恢复快,术中出血一般可止住,必要时可中转开腹止血.
作者:朱跃光;孟伟文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乙肝病毒Pre-S1、S2抗原检测在乙肝诊断的作用及临床价值.方法 对384例乙肝患者采用FQ-PCR法和ELISA法对HBV DNA、二对半、Pre-S1、Pre-S2抗原进行检测,并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84例HBV患者血清中的HBsAg、HBeAg、HBcAb患者阳性率高,其HBV DNA、Pre-S1、Pre-S2分别是87.6%、61.2%和77.7%.与对照组比较,P<0.01.(2)乙肝各项指标与HBV DNA、Pre-S1、Pre-S2结果显示HBeAg高,分别是87.6%、61.2%和77.7%;HBeAg组:HBV DNA与Pre-S1比较,经x2检验,P<0.01,结果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 HBV DNA、PreS1和PreS2抗原与HBV呈不同程度相关性,是病毒感染、复制的指标,对临床上判断HBV复制和疾病预后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詹克勤;吴杰敏;洪智海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总结睾丸扭转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睾丸扭转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5例术前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诊断并经手术证实,符合率100%.4例扭转时间短或扭转不完全者经手术复位后保留了睾丸,7例(64%)坏死睾丸予以切除.结论 CDFI是首选的辅助检查方法,确诊后应积极行手术探查,扭转<360°,且<24h者经手术复位有机会保留睾丸;扭转>360°>24h者应切除患侧睾丸.
作者:付强;钟志刚 刊期: 2006年第10期
胎盘早剥是一种严重的产科并发症,当胎盘早剥面超过胎盘面积的1/3时,称为重型胎盘早剥.重型胎盘早剥往往病情凶险,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母亲剖宫产率及产后出血率高,甚至可发生子宫卒中、DIC等并发症,危及母儿生命,因此,对胎盘早剥病情严密观察及时诊治,对改善母儿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本院收治的重型胎盘早剥病例,探讨重型胎盘早剥的急救及护理措施.
作者:梁彩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介绍新生儿监护室(NICU)开展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30例的应用经验.方法 选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1.9Fr中心静脉导管,从外周静脉穿刺将导管置于上腔静脉.结果 平均置管时间(18.6±9.8945)d,术中无一例出现合并症.结论 PICC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深静脉置管技术,操作简单,易掌握,合并症少,保留时间长,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张淑英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的疗效.方法 采用颞动脉抽血,用微量输液泵经外周静脉输血.结果 血清间接胆红素换出率为59.4%,经换血后均痊愈出院.结论 经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方便、实用、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吴锦梅 刊期: 2006年第10期
自20世纪40年代抗生素问世以来,细菌耐药问题逐渐显现,且日益严重.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是一种临床上重要的条件致病菌,主要感染医院内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具有天然及获得的多重耐药特性.PA所致感染常为难治性感染甚至致死性感染,已成为临床抗感染治疗的重大课题.
作者:肖声平;刘仁树 刊期: 2006年第10期
无偿献血是不需任何报酬的一种自愿行为,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精神体现,1998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实施,我国将推行无偿献血制度.几年来,由于各级政府的重视及社会各界人士的积极参与,无偿献血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全省无偿献血占临床用血比例从1998年的1%提高到2004年的70%,省直医疗用血95%来自无偿献血,还有5%比例是有偿供血,这些比例的缺口表现在冬、夏两季.如采用有偿献血者的血液,他们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冒名顶替、频繁采血,不仅血液质量低下,而且容易传播血源性疾病.为保障临床用血的需要和安全,解决淡季无偿献血的紧缺问题就非常重要.
作者:周保凤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锁骨钩钢板在肩锁关节全脱位及锁骨远端不稳定骨折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1年9月~2005年9月,我院收治肩锁关节全脱位及锁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手术病人31例,行切开复位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结果 31例病人经6个月~4年随访,有2例患者术后出现肩关节上抬疼痛,内固定物取出后肩关节上抬功能恢复;其余患者肩关节功能良好.肩关节功能功能恢复优良率为100%.结论 锁骨钩钢板对肩锁关节全脱位及锁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疗效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井根;刘建庭;赖章贤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二维超声(BUS)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相结合在诊断及鉴别诊断胆囊癌中的价值.方法 通过对经病理证实的41例胆囊癌患者的二维超声图像表现及病变区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依据二维超声声像图的表现胆囊癌可分为5型,彩色多普勒显像可在病变部位检测出异常血流回声.结论 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相结合在胆囊癌的早期诊断及胆囊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罗晋;洪涛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天保宁对高血压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含量的影响.方法 58例高血压病患者被随机分为天保宁治疗组和普通治疗组,服药前及服药后1个月检测血浆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含量.结果 天保宁治疗组血浆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低于普通治疗组.结论 天保宁能明显降低高血压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含量.
作者:王永光;匡永东 刊期: 2006年第10期
先天性上睑下垂是整形外科常见的眼部畸形,多是由于提上睑肌发育不全或支配它的运动神经功能不全所致.长期不予矫正可影响视力.临床多表现为平视时上睑不能充分提起,眼睑掩盖瞳孔的一部或全部,须耸额扬眉或仰头以提高上睑视物,多需要手术治疗予以矫正.常用的手术方法有提上睑肌缩短术、额肌瓣转移悬吊术和阔筋膜额肌悬吊术3种[1].我院自2001年8月~2005年12月手术修复先天性上睑下垂48例,术后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袁敬东;胡琼华;刘志礼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髓过氧化物酶(MPO)作为炎症性肠病病情活动监测指标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别观察了15例IBD活动组患者[(其中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C)10例,活动期克罗恩病(CD)5例],15例IBD非活动组患者病人(其中缓解期UC10例,缓解期CD5例),12例对照组患者结肠粘膜病理变化,按Oshitani评分标准和D'haens评分标准进行UC和CD组织学评分,测定结肠黏膜MPO活性.结果 IBD活动组、IBD非活动组病理组织评分均比对照组高,IBD活动组病理组织评分亦较IBD非活动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IBD活动组、IBD非活动组肠粘膜MPO活性均较对照组高,IBD活动组MPO活性较IBD非活动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PO活性与IBD病情活动程度呈正相关,可作为IBD病情活动的监测指标.
作者:徐萍;徐东升;陈江;吕农华;王崇文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沐舒坦联合万托林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方法 124例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予沐舒坦+万托林雾化吸入;对照组予a-糜蛋白酶+地塞米松镇雾化吸入.结果 治疗组在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方面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经t检验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讨论 沐舒坦联合万托林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显著.
作者:杨群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对于E抗原阴性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孕妇孕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观察能否阻断HBV宫内感染.方法 研究组对E抗原阴性HBV感染的孕妇自妊娠28周、32周、36周各肌肉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00Iu. 结论 研究组和对照组新生儿宫内感染率进行统计学检查,差异无显著意义.
作者:姚力诺;郑九生 刊期: 2006年第10期
非霍奇金氏淋巴瘤化疗效果较好,用常规化疗方案可治愈30%~65%的病人[1].仍有部分病人对化疗无效或化疗后复发.EPOCH方案治疗复发性、难治性非霍奇金氏淋巴瘤(NHL),取得良好的效果,是目前公认的治疗效果较好的挽救方案[2].我科采用EPOCH方案治疗复发性、难治性非霍奇金氏淋巴瘤(NHL)2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崔新芸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血浆内皮素(ET)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在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患者病程中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41例AOPP患者(轻度患者不包括在内)分别在中毒后第1d、第2d、第5d及恢复期(12~14d)采集静脉血3ml和2ml,测定ET及CGRP.以50例健康着为对照.结果 在41例治愈患者中,ET在中、重两组均于中毒后第1d达高峰,随后缓慢下降.CGRP在中、重两组于第1d降至低,随后缓慢上升.两者均在恢复期恢复正常.结论 (1)ET与CGRP水平与AOPP中毒程度及病情转归相关.(2)ET水平在治疗过程中稳定下降提示预后良好,而持续上升提示预后不良.CGRP水平在治疗过程中稳定上升提示预后良好,而持续下降提示预后不良.
作者:汤旭惠;徐荣;樊考林;王和平;陈军宁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毁损肺行一侧全肺切除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76例毁损肺一侧全肺切除术围术期治疗.结果 术中麻醉诱导大咯血5例,术中16例曾发生血压下降,经对症治后恢复正常,术后Ⅱ进胸止血4例,脓胸支胸瘘8例(5例为主支气管结核残端阳性,2例为多发耐药,1例为中度营养不良),单纯性脓胸1例,心律失常38例(窦性心动过速23例,房性早搏5例,房颤4例,室性早搏4例,室上速2例),痰窒息1例2次,术后呼吸衰竭行气管切开2例.结论 肺功能对于判断能否耐受一侧全肺切除固然重要,但不是唯一的因素.双腔插管全麻可提高手术安全性.术中分离粘连,解剖肺门,按先易后难的原则,配合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不但可以缩短手术时间,而且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术后很多并发症是可以预防和降低其发生率,一旦出现并发症,只要及时正确处理,可大大降低围术期死亡率.
作者:郑任珊;马镛;熊汉鹏;付洪帆;韩斌德;陈中书;王武明;凌东进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阿昔洛韦针剂的副作用之一--血尿发生.方法 门诊带状疱疹病人,排除肝肾功能不全、免疫功能低下、此前未使过任何药物者,共68例.治疗用阿昔洛韦针剂500mg加入生理盐水注射液500ml中,静脉点滴,每日2次.观察用药前后或发现血尿停药后尿常规变化.结果 68例病人有不同程度血尿发生.停药后血尿可消失.结论 为防止血尿和肾脏损害的发生,在使用阿昔洛韦针剂前后,观察尿常规变化,可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作者:陶振华;程献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在前列腺疾病中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价值.方法 用Bayer公司生产的ACS:180 plus全自动化学发光仪测定血清PSA的含量,用B超仪测量前列腺体积并计算PSAD值.结果 PSA、PSAD在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变化幅度较大,分布差异显著,以PSA>4ng/ml为阳性,PSAD>0.15ng为阳性,对前列癌诊断阳性率分别是87.5%和79.2%,两者联合诊断阳性率达95.8%.结论 PSA和PSAD联合应用对前列腺疾病的诊断具有一定临床价值,特别是比单一PSA检测诊断前列腺癌价值提高阳性率.
作者:付洪平 刊期: 200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