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睾丸扭转的诊断与治疗(附11例报告)

付强;钟志刚

关键词:睾丸扭转, 诊断, 治疗
摘要:目的 总结睾丸扭转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睾丸扭转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5例术前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诊断并经手术证实,符合率100%.4例扭转时间短或扭转不完全者经手术复位后保留了睾丸,7例(64%)坏死睾丸予以切除.结论 CDFI是首选的辅助检查方法,确诊后应积极行手术探查,扭转<360°,且<24h者经手术复位有机会保留睾丸;扭转>360°>24h者应切除患侧睾丸.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化疗联合宫腔镜治疗宫颈妊娠的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宫颈妊娠护理体会.方法 对2005年7月~2006年6月之间收治的5例化疗联合宫腔镜治疗宫颈妊娠的患者的护理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5例患者均手术成功,痊愈出院.结论 宫颈妊娠患者经过化疗,在宫腔镜直视下行钳刮术+电凝,效果显著,妥善护理,可获满意疗效.

    作者:张碧瑛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病人围手术期护理与康复指导

    目的 促进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病人术后顺利康复,减少并发症,从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方法 对3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制订术前、术后护理及康复锻炼指导.结果 30例患者通过心理护理、患肢护理、并发症护理以及康复锻炼指导,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 通过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病人围手术期耐心讲解教育,严密观察病情,精心护理,调动病人积极配合治疗,可促进痊愈,减少并发症.

    作者:梁轶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天保宁对高血压病患者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的影响

    目的 观察天保宁对高血压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含量的影响.方法 58例高血压病患者被随机分为天保宁治疗组和普通治疗组,服药前及服药后1个月检测血浆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含量.结果 天保宁治疗组血浆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低于普通治疗组.结论 天保宁能明显降低高血压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含量.

    作者:王永光;匡永东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E抗原阴性孕妇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预防母婴传播的临床观察

    目的 对于E抗原阴性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孕妇孕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观察能否阻断HBV宫内感染.方法 研究组对E抗原阴性HBV感染的孕妇自妊娠28周、32周、36周各肌肉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00Iu. 结论 研究组和对照组新生儿宫内感染率进行统计学检查,差异无显著意义.

    作者:姚力诺;郑九生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儿童消化性溃疡3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儿童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38例儿童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胃溃疡占5.26%,十二指肠溃疡占92.11%,复合溃疡占2.63%,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占65.79%.结论 儿童消化性溃疡致病因素呈多样性,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漏诊.

    作者:吴俭;金国强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手术体会

    先天性上睑下垂是整形外科常见的眼部畸形,多是由于提上睑肌发育不全或支配它的运动神经功能不全所致.长期不予矫正可影响视力.临床多表现为平视时上睑不能充分提起,眼睑掩盖瞳孔的一部或全部,须耸额扬眉或仰头以提高上睑视物,多需要手术治疗予以矫正.常用的手术方法有提上睑肌缩短术、额肌瓣转移悬吊术和阔筋膜额肌悬吊术3种[1].我院自2001年8月~2005年12月手术修复先天性上睑下垂48例,术后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袁敬东;胡琼华;刘志礼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动脉出血的防治

    目的 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动脉出血的防治经验,方法 分析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32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腹腔镜胆囊切除动脉出血5例,使用电凝、钛夹止血成功.结论 胆腔镜胆囊切除创伤小、恢复快,术中出血一般可止住,必要时可中转开腹止血.

    作者:朱跃光;孟伟文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铜绿假单胞菌主动泵出系统与细菌多重耐药

    自20世纪40年代抗生素问世以来,细菌耐药问题逐渐显现,且日益严重.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是一种临床上重要的条件致病菌,主要感染医院内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具有天然及获得的多重耐药特性.PA所致感染常为难治性感染甚至致死性感染,已成为临床抗感染治疗的重大课题.

    作者:肖声平;刘仁树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椎间盘镜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

    目的 探讨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技术要点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MED治疗的6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结果 61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2个月~27个月,平均12.2个月.按Nakai等[1]评定标准,优良率为93.4%.结论 采用MED治疗损伤小、恢复快,是椎间盘手术微创化趋势.

    作者:章柏平;巢少辉;邹澍;潘小峰;王灿斌;陈立富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输精管结扎残端异位粘连原因诊治体会

    输精管结扎术是男性节育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了大限度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男性结扎术在大范围内应用,5年来我站对输精管结扎术后并发症的预防进行回顾性调查,共发现术后异位粘连1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德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长托宁与垂体后叶素治疗肺结核咯血临床比较

    目的 观察长托宁治疗肺结核咯血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58例肺结核咯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在有效的常规抗结核治疗下,其中使用长托宁治疗31例为治疗组,使用垂体后叶素治疗27例为对照组,疗程4d,进行对照及统计学处理.结果 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67.7%和90.3%,对照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0.4%和92.6%,两组间疗效比较无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存在统计学差别(P<0.05),在心血管不良反应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 长托宁治疗肺结核咯血安全有效,其疗效与垂体后叶素相似,副作用少,尤其适用于伴有心肺慢性疾病患者,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海勇;李丹;刘素芝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化疗药物致过敏性休克的抢救及护理附3例报道

    化疗是恶性肿瘤患者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化疗作为全身性的治疗措施能够有效控制肿瘤的生长、扩散和转移,对于妇科恶性肿瘤的治疗,尤其是对于无法手术切除以及术后肿瘤复发等晚期患者的治疗中,化疗具有其他治疗方法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一些化疗高度敏感的妇科恶性肿瘤化疗甚至可以达到治愈疗效.

    作者:周红英;尹泽群;李汉萍;李隆玉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10kg以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呼吸道护理

    目的 总结10kg以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呼吸道护理经验,减少肺部并发症.方法 对40例10kg以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通过正确使用呼吸机,适时吸痰,严密消毒隔离措施,肺部体疗,气道温湿化,药物超声雾化,加强营养等措施.结果 本组40例中死亡2例,主要原因为严重低心排和呼吸系统并发症.呼吸道并发症10例,包括呼吸道感染6例,气管出血1例,二次气管插管3例.结论 呼吸道护理是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护理的重要环节.

    作者:付美娇;徐凤兰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献血淡季无偿献血现状分析与对策

    无偿献血是不需任何报酬的一种自愿行为,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精神体现,1998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实施,我国将推行无偿献血制度.几年来,由于各级政府的重视及社会各界人士的积极参与,无偿献血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全省无偿献血占临床用血比例从1998年的1%提高到2004年的70%,省直医疗用血95%来自无偿献血,还有5%比例是有偿供血,这些比例的缺口表现在冬、夏两季.如采用有偿献血者的血液,他们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冒名顶替、频繁采血,不仅血液质量低下,而且容易传播血源性疾病.为保障临床用血的需要和安全,解决淡季无偿献血的紧缺问题就非常重要.

    作者:周保凤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米氮平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目的 比较米氮平和帕罗西汀对抑郁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65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米氮平组和帕罗西汀组,分别给予米氮平和帕罗西汀治疗,疗程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米氮平组和帕罗西汀组有效率分别为87.5%和87.8%,显效率分别为81.2%和78.8%.两者疗效相似.HAMD评分米氮平组治疗1周即显著下降、帕罗西汀组治疗4周时显著下降.米氮平组嗜睡、体重轻度增加者较多,而帕罗西汀组口干、食欲下降、头痛、失眠等发生率较高.结论 米氮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抑郁药物,不良反应轻.

    作者:肖瑞林;孔令军;左小云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CT定位下选择性肺段、叶切除术治疗支气管扩张症21例体会

    目的 探讨病变范围累及一叶以上的支气管扩张的诊断及外科手术方法选择.方法 我院对21例病变范围累及一叶以上的支气管扩张症患者,采取术前以HRCT检查明确支气管扩张的诊断以及病变累及部位.手术为尽量切除主要病变和充分保留正常肺组织而采取了选择性肺段、叶切除术.结果 本组病人术后均恢复良好出院,随访3~12个月,咳嗽、咳痰消失治愈者16例,5例咳嗽、咳痰明显好转,术后均无咯血再发.结论 HRCT检查可替代传统的支气管造影而作为支气管扩张的术前诊断手段,对于病变范围累及一叶以上的支气管扩张患者采取选择性肺段、叶切除术可获得良好手术疗效.

    作者:潘朝阳;漆滨;崔少庸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的疗效.方法 采用颞动脉抽血,用微量输液泵经外周静脉输血.结果 血清间接胆红素换出率为59.4%,经换血后均痊愈出院.结论 经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方便、实用、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吴锦梅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机械通气治疗氯化钡中毒呼吸衰竭4例分析

    我院2006年5月~6月收治因误食工业用盐腌制的咸鸭蛋而致氯化钡中毒患者4例,现将机械通气救治呼吸衰竭的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廖兴文;姚胜元;王娟萍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HBV DNA,Pre-S1和Pre-S2抗原检测对诊断乙型肝炎患者的意义

    目的 评价乙肝病毒Pre-S1、S2抗原检测在乙肝诊断的作用及临床价值.方法 对384例乙肝患者采用FQ-PCR法和ELISA法对HBV DNA、二对半、Pre-S1、Pre-S2抗原进行检测,并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84例HBV患者血清中的HBsAg、HBeAg、HBcAb患者阳性率高,其HBV DNA、Pre-S1、Pre-S2分别是87.6%、61.2%和77.7%.与对照组比较,P<0.01.(2)乙肝各项指标与HBV DNA、Pre-S1、Pre-S2结果显示HBeAg高,分别是87.6%、61.2%和77.7%;HBeAg组:HBV DNA与Pre-S1比较,经x2检验,P<0.01,结果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 HBV DNA、PreS1和PreS2抗原与HBV呈不同程度相关性,是病毒感染、复制的指标,对临床上判断HBV复制和疾病预后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詹克勤;吴杰敏;洪智海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阴茎根部包皮微创环切术235例体会

    目的 探讨包皮过长切除的佳方式.方法 在局部麻醉下行阴茎根部皮肤环切术235例.结果 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少,痛苦轻.结论 对临床常见的单纯性包皮过长采用阴茎根部皮肤环切术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术式.

    作者:虞锡东 刊期: 2006年第10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