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思隽;谢勇
目的 比较米氮平和帕罗西汀对抑郁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65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米氮平组和帕罗西汀组,分别给予米氮平和帕罗西汀治疗,疗程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米氮平组和帕罗西汀组有效率分别为87.5%和87.8%,显效率分别为81.2%和78.8%.两者疗效相似.HAMD评分米氮平组治疗1周即显著下降、帕罗西汀组治疗4周时显著下降.米氮平组嗜睡、体重轻度增加者较多,而帕罗西汀组口干、食欲下降、头痛、失眠等发生率较高.结论 米氮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抑郁药物,不良反应轻.
作者:肖瑞林;孔令军;左小云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积极的护理支持对接受全脑放疗联合化疗的肺癌脑转移患者的治疗耐受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威猛(VM-26)为主的化疗方案联合全脑放疗治疗肺癌脑转移109例,在放化疗治疗期间给予心理护理、放疗化疗护理、对症护理等措施,观查患者的治疗毒性反应及耐受情况.结果 所有病例均完成治疗计划,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中位生存期为9.6个月,有效率61.7%,1年生存率47%,2年生存率11.7%.常见的毒性反应有骨髓抑制、胃肠道症状和脱发.结论 采取积极的护理支持能有效减轻肺癌脑转移的放、化疗毒性反应,提高患者的治疗耐受性.
作者:周钧莲;冯察华;张薛榜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联合使用局部亚低温及尼莫地平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62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入院30min即应用尼莫同注射液微量泵持续静脉输入,10~13μg/kg.h,24h持续,连续用药10~14d.同时联合局部亚低温治疗,使脑温控制在33~35℃,治疗时间为5~7d,对照组按常规治疗,治疗2周后监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及3个月后格拉斯哥预后分级进行评估及统计.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格拉斯哥评分,预后分级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局部亚低温状态下尼莫同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疗效显著.
作者:谭立宇;沈建忠;王继斌;肖瑾瑛 刊期: 2006年第10期
非霍奇金氏淋巴瘤化疗效果较好,用常规化疗方案可治愈30%~65%的病人[1].仍有部分病人对化疗无效或化疗后复发.EPOCH方案治疗复发性、难治性非霍奇金氏淋巴瘤(NHL),取得良好的效果,是目前公认的治疗效果较好的挽救方案[2].我科采用EPOCH方案治疗复发性、难治性非霍奇金氏淋巴瘤(NHL)2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崔新芸 刊期: 2006年第10期
胎盘早剥是一种严重的产科并发症,当胎盘早剥面超过胎盘面积的1/3时,称为重型胎盘早剥.重型胎盘早剥往往病情凶险,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母亲剖宫产率及产后出血率高,甚至可发生子宫卒中、DIC等并发症,危及母儿生命,因此,对胎盘早剥病情严密观察及时诊治,对改善母儿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本院收治的重型胎盘早剥病例,探讨重型胎盘早剥的急救及护理措施.
作者:梁彩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腺泡细胞癌(acinic cell careinoma,ACC)又称为浆液细胞癌,是涎腺中较少见的一种低度恶性肿瘤,好发于腮腺,偶见颌下腺及小涎腺.原发生于舌部的ACC十分罕见,在工作中我们遇到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卢新华;王洁;叶明华;夏刚;刘海涛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急性非梗阻性水肿型胆源性胰腺炎的概念及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急性非梗阻性水肿型胆源性胰腺炎137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全部患者均恢复顺利,痊愈出院,术后随访无复发.结论 急性非梗阻性水肿型胆源性胰腺炎经非手术治疗病情稳定后3~5d,再行胆囊切除为较合适的选择.
作者:廖传文;刘伟中;胡淑琴;张天顺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技术要点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MED治疗的6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结果 61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2个月~27个月,平均12.2个月.按Nakai等[1]评定标准,优良率为93.4%.结论 采用MED治疗损伤小、恢复快,是椎间盘手术微创化趋势.
作者:章柏平;巢少辉;邹澍;潘小峰;王灿斌;陈立富 刊期: 2006年第10期
高血压脑出血的危害极大,在急性脑血管病中约占20%~30%,病死率和致残率都很高,在应用CT以前,内科治疗的死亡率达到70%~80%.随着CT的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脑出血的诊断越来越准确、快捷;随着显微外科和立体定向技术的发展,脑出血越来越倾向于外科治疗,但是资料显示,手术治疗的死亡率仍达到3%~51%.对于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应该把握好各种治疗的适应症,并且结合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等,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才能取得比较好的疗效,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现将近年来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情况综述如下.
作者:赵玉林;李克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儿童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38例儿童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胃溃疡占5.26%,十二指肠溃疡占92.11%,复合溃疡占2.63%,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占65.79%.结论 儿童消化性溃疡致病因素呈多样性,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漏诊.
作者:吴俭;金国强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总结睾丸扭转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睾丸扭转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5例术前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诊断并经手术证实,符合率100%.4例扭转时间短或扭转不完全者经手术复位后保留了睾丸,7例(64%)坏死睾丸予以切除.结论 CDFI是首选的辅助检查方法,确诊后应积极行手术探查,扭转<360°,且<24h者经手术复位有机会保留睾丸;扭转>360°>24h者应切除患侧睾丸.
作者:付强;钟志刚 刊期: 2006年第10期
动脉导管末闭(PDA)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约占先心病的10~15%,男女比例约1:3.病情视分流量大小而不同,分流量大者易引起肺动脉高压及心衰.介入治疗为动脉导管末闭患者提供了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1].现报道1例动脉导管末闭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介入治疗情况.
作者:吴友平;王梦洪;彭景添;张智亮;迟海波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患者脉压(收缩压和舒张压之差PP)与脂蛋白α[Lp(α))]的关系.方法 对192例老年ISH患者以PP分组PP≥60mmHg为观察组,PP<60mmHg为对照组;同时检测血清甘油三酯(TG)、胆固醇(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Lp(α)的水平,并观察PP与Lp(α)的关系.结果 老年ISH患者中观察组Lp(α)明显大于对照组,脉压与Lp(α)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老年ISH患者Lp(α)的水平与脉压关系密切,同是老年人心脑血管事件的预测因子和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重视老年人Lp(α)的检测.
作者:尹绢;邱元芝;胡坚;魏群;宁芳;徐轶 刊期: 2006年第10期
输精管结扎术是男性节育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了大限度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男性结扎术在大范围内应用,5年来我站对输精管结扎术后并发症的预防进行回顾性调查,共发现术后异位粘连1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德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留置输尿管内支架后患者有何症状,症状与留置的时间是否有关,耐受性如何.方法 调查问卷法,对排除下尿路病变,留有输尿管内支架的183例患者,于术后派发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 留置输尿管内支架后常见的症状为尿频(66%)、尿急(59%)、腰痛(66%)、排尿疼痛(尤以终末时为甚)(57%)及血尿(61%).结论 多数患者的症状不随时间的延长而加重;大多数患者留置内支架后,耐受良好,对生活质量仅有轻中度影响.
作者:钟东亮;单炽昌;郭彬;刘冠炤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髌骨纵行骨折的微创治疗方法.方法 对9例髌骨纵型骨折采用闭合复位中空镙钉内固定法治疗.结果 9例膝关节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 闭合复位中空镙钉内固定治疗髌骨纵行骨折是有效可行的微创技术.
作者:胡海军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乙肝病毒Pre-S1、S2抗原检测在乙肝诊断的作用及临床价值.方法 对384例乙肝患者采用FQ-PCR法和ELISA法对HBV DNA、二对半、Pre-S1、Pre-S2抗原进行检测,并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84例HBV患者血清中的HBsAg、HBeAg、HBcAb患者阳性率高,其HBV DNA、Pre-S1、Pre-S2分别是87.6%、61.2%和77.7%.与对照组比较,P<0.01.(2)乙肝各项指标与HBV DNA、Pre-S1、Pre-S2结果显示HBeAg高,分别是87.6%、61.2%和77.7%;HBeAg组:HBV DNA与Pre-S1比较,经x2检验,P<0.01,结果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 HBV DNA、PreS1和PreS2抗原与HBV呈不同程度相关性,是病毒感染、复制的指标,对临床上判断HBV复制和疾病预后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詹克勤;吴杰敏;洪智海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血浆内皮素(ET)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在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患者病程中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41例AOPP患者(轻度患者不包括在内)分别在中毒后第1d、第2d、第5d及恢复期(12~14d)采集静脉血3ml和2ml,测定ET及CGRP.以50例健康着为对照.结果 在41例治愈患者中,ET在中、重两组均于中毒后第1d达高峰,随后缓慢下降.CGRP在中、重两组于第1d降至低,随后缓慢上升.两者均在恢复期恢复正常.结论 (1)ET与CGRP水平与AOPP中毒程度及病情转归相关.(2)ET水平在治疗过程中稳定下降提示预后良好,而持续上升提示预后不良.CGRP水平在治疗过程中稳定上升提示预后良好,而持续下降提示预后不良.
作者:汤旭惠;徐荣;樊考林;王和平;陈军宁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二维超声(BUS)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相结合在诊断及鉴别诊断胆囊癌中的价值.方法 通过对经病理证实的41例胆囊癌患者的二维超声图像表现及病变区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依据二维超声声像图的表现胆囊癌可分为5型,彩色多普勒显像可在病变部位检测出异常血流回声.结论 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相结合在胆囊癌的早期诊断及胆囊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罗晋;洪涛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对于E抗原阴性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孕妇孕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观察能否阻断HBV宫内感染.方法 研究组对E抗原阴性HBV感染的孕妇自妊娠28周、32周、36周各肌肉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00Iu. 结论 研究组和对照组新生儿宫内感染率进行统计学检查,差异无显著意义.
作者:姚力诺;郑九生 刊期: 200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