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不同手术方法的治疗体会

杨杰;袁晓兵;刘庆芳;陈小平;肖锋;吴俊波

关键词: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 手术方式, 疗效
摘要: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的2种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原发出血部位均为基底节出血意识状况在Ⅱ-Ⅳ的高血压脑出血病人69例,35例采取骨瓣开颅血肿清除,34例采取微创血肿穿刺碎吸纤溶引流手术方法.结果 69例病人3个月后Glasgow Outcome Scale(GOS)在3分以上者48例,半年后GOS在3分以上者55例,死亡6例.结论 微创血肿穿刺碎吸纤溶引流术首选于意识Ⅱ-Ⅲ级者;对意识Ⅳ级者,首选骨瓣开颅.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在小儿斜视矫正术中的应用

    斜视矫正术是小儿眼科常见的外眼手术,现在认为斜视患儿接受手术的年龄越早越好.通常手术时间在1 h以内,但疼痛刺激较强.我院自2002年起在小儿斜视矫正术全麻中镇痛药仅选用强效的瑞芬太尼,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陶晓三;邓捩根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高压氧综合治疗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高压氧综合治疗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我院自2002年7月~2006年7月收治的重症脑损伤282例随机分成两组,比较HB0组和常规治疗组的治疗结果.结果 HB0组治疗总有效率93.9%,对照组81.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HBO是治疗重症颅脑损伤的有效方法.

    作者:吉淑香;陈春辉;周开良;李建国;叶朝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曲美他嗪治疗初发劳力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曲美他嗪治疗初发劳力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初发劳力型心绞痛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20 mg 3次/d,共4周.观察两组治疗期间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消耗量,对两组治疗前后6 min步行试验(6MWD)、超声心动图(UCG)和Holter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硝酸甘油消耗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两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6 min步行试验和24 h内心肌缺血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5);治疗后的两组间比较显示曲美他嗪进一步提高患者的6MWDI(P<0.05)和LVEF(P<0.05),降低LVESVI(P<0.05)、LVEDVI(P<0.05)及24h内心肌缺血次数(P<0.05);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初发劳力型心绞痛患者常规药物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可减少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和硝酸甘油消耗量,提高患者心功能,增加运动耐量.

    作者:付晓华;马彬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观察

    目的 比较连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泵(CSⅡ)和静脉连续输注胰岛素(CⅦ)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效果.方法 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对照组予持续静脉滴注胰岛素,两组均按常规给予补液,纠正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抗炎等.比较两组治疗后平均血糖、平均胰岛素用量、尿酮体转阴平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及达到靶血糖值平均时间.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及餐后2 h血糖监测的数值,两组血糖均得到较好控制,但CSⅡ组优于CⅦ组(P<0.05),而且CSⅡ组的胰岛素用量明显少于CⅦ组(P<0.01),CSⅡ组的尿酮体转阴时间及达到靶血糖值控制时间较CⅦ组显著缩短(P<0.01),低血糖发生率CSⅡ组与CⅦ组相比,低血糖发生率减少(P<0.05).结论 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诺和灵R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结果显示与胰岛素持续静脉点滴治疗相比,其降血糖的效果更佳,低血糖的发生率更低,尿酮阴转的时间、血糖达标时间更短,是目前抢救治疗DKA与DK较好的治疗措施.

    作者:吴海波;郑海飞;曹晓华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7.5%高渗氯化钠溶液治疗失血性休克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高渗氯化钠溶液治疗失血性休克的效果.方法 对46例失血性休克的病人分别用7.5%高渗氯化钠溶液(治疗组)和传统的平衡液(对照组)复苏,进行随机分组治疗与观察.结果 治疗组输入7.5%高渗氯化钠溶液后5~10 min即起作用,血压恢复正常,脉搏减慢,维持正常血压时间平均为42 min.对照组在输入平衡液后15~20 min血压渐回升,60 min后血压恢复正常,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后作电解质钾、钠、氯测定.治疗组在治疗后钾无明显改变,钠、氯增高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7.5%高渗氯化钠溶液治疗失血性休克具有产生作用的速度快、维持血压平稳、用量少、安全性大等优点.

    作者:付娟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108例报告

    目的 总结应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108例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2月~2006年6月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108例腹股沟疝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时间平均42 min,术后6 h病人可下床活动,伤口疼痛轻微.术后发生尿潴留5例,阴囊积液2例,伤口皮下积液2例,腹股沟部异物感8例.术后随访96例,仅1例复发.结论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一种符合人体生理解剖的手术方法,且手术操作相对简便,损伤轻,恢复快,术后复发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温培标;温作增;韩必亮;姜旭勉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托吡酯治疗小儿难治多发性抽动症18例疗效观察

    目的 验证托吡酯治疗儿童难治性多发性抽动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18例诊断为难治性多发性抽动症患儿予托吡酯到治疗量,采用YGTSS及副反应量表,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评估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托吡酯对运动抽动发作控制14例(78%),发声抽动控制13例(72%),多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的分数均显著降低(P<0.001),不良反应少.结论 托吡酯治疗多发性抽动疗效肯定副反应轻.

    作者:阳斌;吴晓明;胡列普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护士长在骨科健康教育中的管理技巧

    健康教育是护士针对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社会的适应能力等方面进行的教育.在美国,护理人员从学校到临床均系统地接受健康教育理论和方法的学习,护士的健康教育理念已成为工作行为准则.我国护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较晚,护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较简单,教育时机把握不够,缺乏个性化教育.

    作者:梁轶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RNA干扰抗HBV的研究进展

    RNA干扰是由长的双链RNA(double-stranded RNA,dsRNA)引发的降解与之同源的信使RNA(messager RNA,mRNA)的过程,dsRNA进入真核细胞,在胞浆内经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icer作用,被切割成21-23bp的大小的小分子干扰RNA片段(smallinterfering RNAs,siRNAs),siRNAs与核酶复合物结合从而形成所谓的RNA诱导沉默复合物(RNA-induced silencing complex,RISC).

    作者:张玉波;张伦理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高热惊厥95例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高热惊厥的复发因素及后患症预防.方法 分析我院2003年2月~2006年5月收治的95例首次发生高热惊厥的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29例复发,复发率30.53%;复发因素与首次发作年龄、体温、惊厥持续时间有关;高热惊厥大多预后良好,少数因反复发作可转为癫痫.结论 加强健康教育,普及高热惊厥有关预防知识,可减少复发.

    作者:伍玉香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局部PUVA治疗白癜风52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局部PUVA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白癜风102例随机分为局部PUVA治疗组和0.1%甲氧沙林液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效果,进行临床疗效判定.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69.23%,总有效率88.46%,均明显优于对照组(30%,6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局部PUVA治疗白癜风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陈玉红;刘守岗;胡志勇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心脏直视手术中抑肽酶过敏性休克2例

    抑肽酶(Aprotinin)是一种广谱蛋白酶抑制剂.临床上广泛用于心胸外科、肝移植外科以及骨创伤外科等对血小板的保护和对纤溶系统的抑制,而达到减少围手术期的失血和对异体血的需求.约有0.7%~5.8%患者在使用抑肽酶时发生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1].本院自2005年7月~2006年6月在心脏直视手术中,2例患者出现了抑肽酶过敏性休克,经及时抢救,未出现任何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作者:曾金;李萍萍;黄一丹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胎儿颞下颌关节盘血液供应的研究

    目的 采用微血管造影、组织学切片和显微解剖学观察手段,分别研究了4~10个月胎龄的胎儿颞下颌关节盘血液供应.结果 关节盘的血供主要来源于关节囊血管网和穿过关节盘的血管分支.双板区血管丰富,主要来自于颞浅动脉的关节后支、鼓室前动脉分支和关节囊血管网.前带由颞深后动脉、翼外肌动脉的分支以及关节囊血管网供应.前后带血管无直接交通.关节盘中间带无血管分布.关节盘血管与滑膜毛细血管相交通.

    作者:张学军;车向新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肺炎克雷伯氏菌分布及细菌耐药性分析

    肺炎克雷伯氏菌作为多重耐药菌株之一,如对氨苄青霉素耐药性很高,严重影响了感染的控制,加大了临床治疗难度.笔者将2004年1月~2006年4月我院67例肺炎克雷伯氏菌培养阳性结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赖小美;郭有能;肖黎莉;李海红;陈敏;李林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胸部高分辨率CT在诊断原因不明咯血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螺旋CT机对原因不明咯血患者的诊断效果.方法 应用高分辨率CT机对胸部进行检查,以寻找其咯血原因,明确诊断.结果 为肺结核、肺癌、支气管扩张、肺炎等临床诊断提供了明确的依据.结论 CT检查安全可靠,可作为原因不明咯血患者的重要检查手段.

    作者:伍丽萍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腹腔镜脾切除治疗小儿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护理

    目的 总结腹腔镜脾切除治疗小儿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7例ITP儿童,术前重视心理护理,密切观察出血情况,及时准确用药并观察不良反应;术后做好呼吸道护理,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时观察处理并发症.结果 7例患儿术后72 h血小板均上升至100×109/L,并发腹腔出血1例,肺部感染2例,经积极处理好转;术后8~10 d出院.结论 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是确保手术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

    作者:饶爱华;吴暑霞;李巧平;潘爱秀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相关研究

    目的 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关系及意义.方法 分别在发病后第2、7、14d检测血清hs-CRP含量,观察并记录病例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1)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中hs-CRP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2)进展型卒中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高于同时期的完全型卒中患者,且血清hs-CRP含量与神经功能损害程度相关.结论 血清hs-CRP水平变化可作为评判缺血性脑卒中病变稳定程度及预后的指标之一.

    作者:李晓白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鼻咽癌放疗过程中血浆EBV DNA水平的动力学研究

    目的 探讨过程中鼻咽癌患者外周血EBV DNA水平的动态变化规律及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 运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动态检测22例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血浆EBV DNA水平,放疗期间每周第1d检测1次;临床观察放疗过程中鼻咽部肿瘤消退情况与外周血EBV DNA水平变化的关系.结果 放疗完成2周时,血浆EBV DNA阳性率及拷贝数较前显著下降,其余各周之间阳性率及拷贝数均无明显差异.放疗过程中血浆EBV DNA水平变化表现为三种动力学曲线形式.每周临床观察鼻咽肿块消退情况发现:随着放疗剂量增加,鼻咽肿块逐渐缩小,血浆EBV DNA水平逐渐下降.结论 放疗过程中血浆EBV DNA水平变化与鼻咽癌患者临床疗效关系密切,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袁霞;李金高;敖帆;龚晓昌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经纤支镜微波治疗中央型肺癌26例分析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下微波组织凝固治疗中央型肺癌的价值.方法 26例中央型肺癌患者按纤支镜介入治疗常规准备.插入纤支镜到达病变部位后,将微波同轴天线经纤支镜活检孔插入,尖端插入或紧贴治疗部位,调节微波功率为40~65 w,持续时间为10~15 s/次,行多点烧灼.同时配合鳄口钳清除焦化坏死或游离的组织.1次/5~7 d,3~5次为1疗程.结果 显效:纤支镜见瘤体缩小60%以上14例(54%);有效:瘤体缩小>30%,<60%者8例(31%);无效4例(35%).结论 经纤维支气管镜微波治疗中央型肺癌为一种操作简单、安全、见效快的姑息性治疗.

    作者:柯昌林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眼内激光在视网膜血管病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眼内激光在视网膜血管病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的疗效性.方法 将眼内激光应用于70例(70眼)视网膜血管病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眼内光凝方式:全视网膜光凝49眼,局限性视网膜光凝21眼.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6个月,67眼均视网膜复位,未见新鲜出血、渗出及新生血管.术后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1眼术后2个月再次发生玻璃体积血,2眼术后3个月荧光造影可见局限性无灌注区和荧光渗漏.术中2例发生医源性视网膜裂孔.结论 眼内激光可以提高视网膜血管病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成功率.

    作者:侯晓映;周奇鸣 刊期: 2006年第11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