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凯;洪华章;袁喜红;王俊
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是危险的心律失常之一,易与心房颤动伴室性心动过速相混淆.本室近发现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绮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肝衰竭病人MARS人工肝治疗的佳时机、治疗次数、每次治疗时间及疗效.方法 将接受MARS治疗的肝衰竭病人152例,按MARS治疗的次数分为单次MARS治疗组42例,多次MARS治疗组60例,内科治疗对照组50例.观察MARS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变,对比分析MARS治疗前及治疗6,7,8h的相关实验室数据,比较单次MARS治疗组、多次MARS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生存率,以及死亡病例的特点.结果 MARS人工肝治疗能有效改善肝衰竭病人的临床症状,明显提高病人的生存率(P<0.05),无明显合并症者治疗效果好,连续多次的MARS治疗病人的预后可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出现多个并发症时,无论MARS人工肝治疗还是内科加强治疗,病死率均明显增加.MARS治疗时间6,7,8h在毒素的清除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MARS治疗时机应尽量选择早期无并发症时,特别危重的病人应进行多次MARS人工肝治疗,间歇期不应过长(24~48 h),每次MARS治疗的时间以6h为宜.
作者:何江龙;陈士彬;张伦理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微血管密度(MVD)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相互关系及其意义.方法 使用免疫组化MaxvisionTM二步法检测原发性肝癌的VEGF表达和用CD34标记微血管密度,在400倍显微镜下计数.结果 50例原发性肝癌中其表达VEGF阳性率为52.0%,VEGF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的大小、肝门淋巴结转移,肿块卫星灶密切相关.VEGF阳性表达率与病理分级、病理分型无关.MVD值增高肿瘤的大小、肝门淋巴结转移,肿块卫星灶密切相关.MVD值增高与原发性肝癌的分级、分型无关.结论 VEGF和MVD在肿瘤的生长浸润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联合检测原发性肝癌的VEGF的表达与MVD值是判断原发性原发性肝癌转移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作者:罗庆丰;黄传生;高玟;涂侃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手术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4月~2005年8月进行的3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胆总管探查或取石术8例,联合阑尾切除术10例,联合肝囊肿开窗术6例,联合肾囊肿去顶术4例,联合肠粘连松解术4例.结果 32例联合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无并发症.手术时间35~120min,术后恢复肛门排气时间平均为(32.8±17.8)h,术后1~4d患者下床活动,住院时间未行T管引流者3~5d,行T管引流者17~24d.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手术应正确选择手术适应证和手术顺序,方能安全有效地处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腹部病变.腹腔镜联合手术减轻了本需开腹作联合手术的腹部创伤,经济有效.
作者:王恺;邹书兵;王刚;黄明文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对小儿静脉输液引起护患纠纷常见原因的分析,探讨预防和减少纠纷的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2002年9月~2006年3月期间,发生在我院因静脉输液引起的37例护患纠纷的临床资料.结果 37例纠纷中除与药品、器材质量有关外,主要与核心制度落实不到位和医患沟通不畅有关.结论 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增强护士的责任心、强化输液过程中的服务意识、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加强医患沟通等是预防和减少纠纷的根本所在.
作者:李小兰;孙庆宁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腹主动脉瘤手术前后的护理.方法 密切观察8例腹动脉瘤患者的病情变化,根据他们疾病的特点分别从加强术前术后病情观察、心理、饮食、卫生宣教、预防感染等几个方面进行护理.结果 8例患者除1例因术前瘤体破裂抢救无效死亡之外,其余患者均安全渡过手术危险期.结论 针对患者疾病的特点,采取适宜的护理措施是保证病人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杨丽霞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疏血通注射液,然后进行疗效观察.并通过实验室检查评价疏血通注射液对尿蛋白、血浆白蛋白和凝血功能的作用.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其血浆白蛋白、尿蛋白、Fg、FⅡa、Fxa、AFⅢa等实验室检查指标,治疗组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亦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可降低血液的高凝状态,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疗效显著.
作者:刘圣山 刊期: 2006年第12期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I converting enzyme,ACE)是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以及缓激肽系统的重要成分,主要作用为激活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灭活缓激肽,在调节血管张力,维持血压稳定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作者:黄淑晖;刘淮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CT导引下经皮穿刺注射无水酒精治疗肾囊肿的疗效.方法 对CT导引下穿刺治疗肾囊肿8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愈率为66.3%,总有效率为95.9%,未发现有出血、感染、剧痛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CT导引下经皮穿刺注射无水酒精治疗肾囊肿,方法简便易行,疗效确切,可作为肾囊肿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邓平根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在治疗复发性泪囊炎中的应用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11例复发性泪囊炎患者行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随访6~12个月.结果 11例患者一次手术成功8例,占72.7%;2例第二次手术后成功;手术总成功率为90.9%.结论 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操作简单、快捷、微创,是治疗复发性泪囊炎的理想方法.
作者:钟琳娜;梁素虹;赖明亮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普理灵疝装置在老年人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28例使用美国强生公司生产的普理灵疝装置(Prolene Hernia System,PHS)进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老年腹股沟疝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全组患者术后疼痛轻微,无切口血肿、感染及异物排斥反应发生.术后不需拆线,3~7 d出院,平均术后住院时间4d.全组病人随访疗效满意,无疼痛、硬结,未见复发以及异物排斥、睾丸萎缩等后遗症.结论 PHS集Lichtenstein、Rutkow、Stoppa术式优点于一体,更符合人体生理解剖结构,尤其适合老年疝及巨大疝的治疗.
作者:周凯;洪华章;袁喜红;王俊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高龄患者上尿路结石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 采用输尿管肾盂切开取石术、肾造瘘术、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110例高龄上尿路结石患者.结果 输尿管肾盂切开取石术治疗78例,痊愈76例,发生并发症6例;肾造瘘术20例,痊愈20例;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12例,痊愈12例.发生并发症率5.46%,无死亡.结论 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积极治疗并存病症,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和恰当的术后治疗,对提高高龄患者上尿路结石患者的治愈率,降低并发症率和死亡率有显著效果.
作者:刘各亮;王俊;周宇;谢仁先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治疗单纯性小肠粘连的可行性和适应症.方法 对2001年5月~2006年2月单纯性小肠粘连27例病人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者.手术时间28~103 mom,平均55min,平均出血量约30.7ml.术后27例经随访1~3年,均未发生粘连性腹痛或肠梗阻,亦无其它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粘连松解术具有创伤小,腹腔暴露机会少、手术安全性更高,手术时间更短、脏层腹膜干扰轻等特点[1].而且使术后肠粘连复发的机会更少,是治疗单纯性小肠粘连的较好术式.
作者:余德元;陶绪雄;扈东红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患者滴用糖皮质激素对眼压的影响.方法 将101例(101只眼)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分为3组,分别滴用碘必殊、百力特或迪非滴眼液1个月,观察视力、眼内反应、眼压和前房角变化.结果 3组患者术后1个月视力恢复满意,眼内反应轻,眼压无增高,3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均P>0.05).3组手术后眼压均低于术前,差异有显著性(分别F=3.401,3.721和2.826,均P<0.05),3组内随滴用眼药水时间延长,眼压呈下降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分别F=0.133,1.386和0.582,均P>0.05).前房角手术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 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手术后1个月内,滴用糖皮质激素是有效和安全的,与滴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效果一样.
作者:钟丘;朱白蕾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鼻内窥镜术后粘连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其处理经验.方法 分析338例内窥镜鼻窦手术的临床资料,对发生粘连的原因进行分析,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1)本组病例发生粘连32例,粘连发生率为9.16%;(2)各粘连类型按发生率高低依次是筛窦腔粘连闭塞、中鼻甲与鼻腔外侧壁粘连、中鼻甲与鼻中隔粘连、下鼻甲与鼻中隔粘连,未见有中鼻甲与下鼻甲粘连;(3)感染型病变、病变严重、中鼻甲气化、中鼻甲病变、手术不够熟练和随访处理经验不足以及不按时随访等的粘连发生率较高.结论 术前充分认识上述相关因素,提高手术技巧,正确处理中鼻甲,术后按时随访和及时解除粘连是减少发生的关键所在.
作者:刘强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急性肾小管坏死的护理.方法 问顾分析10例同种异体尸体肾移植术后并发急性肾小管坏死患者的护理资料.结果 9例移植肾功能恢复正常,1例因合并急性排斥反应和左心衰竭死亡.结论 细致的心理护理、严密的病情观察、及时合理的医护措施等,是处理该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作者:徐晓跃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芬太尼复合瑞芬太尼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 ASAⅠ-Ⅱ级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病人4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芬太尼-瑞芬太尼组(RF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分别用瑞芬太尼1μg/kg、芬太尼3μg/kg,麻醉维持均为瑞芬太尼0.1~0.4 μg(kg·min).观察血流动力学、麻醉苏醒情况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RF组在术后苏醒期血流动力学改变、VAS评分方面优于R组;清醒、拔管时间与R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芬太尼诱导复合瑞芬太尼维持麻醉能满足手术麻醉深度,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能很快清醒并拔管,可减轻瑞芬太尼麻醉术后的急性疼痛.
作者:龚海霞;戴寒英;高素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原因.方法 选择400例在静吸复合麻醉下腹腔镜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静滴先锋Ⅴ组,静滴左氧氟沙星组.结果 后组术后24h内恶心呕吐例数明显少于前组(P<0.01).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与药物副作用相关.
作者:罗卫庆;盛伟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检查对肺不张病因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07例肺不张患者纤支镜检查的临床资料.结果 107例肺不张患者明确病因,其中肺癌69例,炎症21例,结核15例,痰栓2例.结论 纤支镜检查是肺不张病因诊断重要手段,肺癌、炎症、结核为肺不张3大主要病因.
作者:刘键;栾燕;胡小平;刘庆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清开灵冻干粉针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单盲对照法,把116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使用清开灵冻干粉针,对照组使用利巴韦林注射液,然后分别观察疗效.结果 通过3~4 d的治疗后症状消失及减轻的病例数治疗组均多于对照组,无效的病例数少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4.64%.结论 清开灵冻干粉针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有明显的疗效.
作者:陶艳华 刊期: 200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