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肾移植术后急性肾小管坏死的观察与护理

徐晓跃

关键词:肾移植, 急性肾小管坏死, 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急性肾小管坏死的护理.方法 问顾分析10例同种异体尸体肾移植术后并发急性肾小管坏死患者的护理资料.结果 9例移植肾功能恢复正常,1例因合并急性排斥反应和左心衰竭死亡.结论 细致的心理护理、严密的病情观察、及时合理的医护措施等,是处理该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高龄上尿路结石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

    目的 总结高龄患者上尿路结石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 采用输尿管肾盂切开取石术、肾造瘘术、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110例高龄上尿路结石患者.结果 输尿管肾盂切开取石术治疗78例,痊愈76例,发生并发症6例;肾造瘘术20例,痊愈20例;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12例,痊愈12例.发生并发症率5.46%,无死亡.结论 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积极治疗并存病症,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和恰当的术后治疗,对提高高龄患者上尿路结石患者的治愈率,降低并发症率和死亡率有显著效果.

    作者:刘各亮;王俊;周宇;谢仁先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82例卵巢性肿瘤的超声诊断与病理对照分析

    目的 通过对82例卵巢性肿瘤的超声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相对照,分析图像与病理组织的相关性及误诊的原因,以进一步提高超声对此病的诊断率.方法 对82例卵巢性肿瘤(即囊腺瘤61例、囊性畸胎瘤21例)患者,采用超声诊断仪观察肿块的部位、大小、形态、包膜、及内部回声等情况,作出诊断,并与术后病理诊断分析.结果 在82例卵巢囊性肿瘤中,超声诊断良性囊腺瘤43例(52.39%),交界性囊腺瘤8例(9.75%),恶性囊腺瘤10例(12.19%),囊性畸胎瘤21例(25.61%).符合43例,占52.38%.基本符合35例,占42.63%.不符合4例,占4.88%.总符合率达95.12%(78/82).结论 超声图像表现特征与病理性质有良好的相关性.可作为囊腺瘤(良性、交界性、恶性囊腺瘤)、囊性畸胎瘤诊断首选方法.

    作者:舒丽清;许志辉;刘江;韩建荣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小儿脑瘫高危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小儿脑瘫发病的高危因素,为预防脑瘫提供参考.方法 对172例小儿脑瘫高危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72例脑瘫患儿有高危因素的154例(89.53%),18例原因不明(10.46%),相关高危因素分3期,胎儿期(产前)13例(7.5%),分娩期(产时)71例(42.1%),新生儿期(产后)70例(41.6%).结论 脑瘫发病高危因素主要集中在分娩期和新生儿期,积极预防各种致病的高危因素,可降低脑瘫的发病率.

    作者:饶林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与药物副作用的关系

    目的 探讨腹腔镜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原因.方法 选择400例在静吸复合麻醉下腹腔镜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静滴先锋Ⅴ组,静滴左氧氟沙星组.结果 后组术后24h内恶心呕吐例数明显少于前组(P<0.01).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与药物副作用相关.

    作者:罗卫庆;盛伟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妇产科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I converting enzyme,ACE)是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以及缓激肽系统的重要成分,主要作用为激活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灭活缓激肽,在调节血管张力,维持血压稳定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作者:黄淑晖;刘淮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药物联合心理治疗与单纯药物治疗抑郁症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抗抑郁药物联合心理治疗抑郁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58例门诊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分为两组,即试验组(抗抑郁药加心理治疗)和对照组(单用抗抑郁药治疗,疗程8周.用汉米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评定疗效及康复情况.结果 治疗的第1、2周末,药物治疗合并心理治疗组HAMD减分率明显高于单纯药物治疗组(P<0.05),表明对抑郁症病人早期进行心理干预有明显的治疗作用,而第4、8周末的减分率无明显差异(P>0.05)表明终疗效两者无明显差别.治疗的全程,药物治疗联合心理治疗组ITAQ评分均与单纯药物治疗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第1、2周末则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心理治疗对抑郁症病人的康复有重要意义.结论 在抗抑郁药物治疗的同时,早期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抑郁症的精神症状,提高其服药依从性及生存质量.

    作者:李侃;郭中孟;罗明辉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YAG激光泪道疏通联合置管术治疗鼻泪管阻塞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YAG激光泪道疏通联合置管术治疗鼻泪管阻塞的效果.方法 1%地卡因表面麻醉结膜、泪道及下鼻道,扩张泪点后将探针按常规泪道探通法插至鼻泪管阻塞部位,引入导光纤维,击穿阻塞处,将硬膜外麻醉导管插入泪道并留置1~2个月.结果 本组病例35例(40只眼)随访3个月,治愈率为92.5%.结论 YAG激光泪道疏通联合置管术治疗鼻泪管阻塞,操作简单,创伤小,能恢复近似鼻泪管的管状结构,远期效果满意.

    作者:邱艳飞;何建中;赖伟;钟敏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3种剖宫产术式的临床比较

    目的 探讨优化腹膜外剖宫产术式和减少手术并发症的方法.方法 100例有剖宫产手术指征的孕妇随机分为3组:半腹膜外组50例,腹膜外组50例,腹膜内组50例.半腹膜外组采用半腹膜外剖宫产术式,腹膜外组采用腹膜外剖宫产术式,腹膜内组采用腹膜内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式.结果 半腹膜外组胎儿娩出困难需产钳助产率为4%,腹膜内组为4%,腹膜外组为30%,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半腹膜外组一过性血尿发生率为4%,腹膜内组为2%,腹膜外组为26%,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半腹膜外组手术时间为(21.5±1.6) min,腹膜内组为(19.5±2.3) min,腹膜外组为(26.4±1.7) min,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半腹膜外组和腹膜外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排气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在新生儿1分钟Apgar评分5~7分、新生儿平均体重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半腹膜外剖宫产术同样具有腹膜外剖宫产术的不干扰腹腔脏器,术后反应轻,并发症少的优点,还有手术方法简单,胎儿娩出迅速,膀胱损伤小,能探查附件等优点.

    作者:罗文群;焦雅静;张明英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注射用清开灵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56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清开灵冻干粉针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单盲对照法,把116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使用清开灵冻干粉针,对照组使用利巴韦林注射液,然后分别观察疗效.结果 通过3~4 d的治疗后症状消失及减轻的病例数治疗组均多于对照组,无效的病例数少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4.64%.结论 清开灵冻干粉针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有明显的疗效.

    作者:陶艳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小儿静脉输液引起护患纠纷的原因及防范对策探讨

    目的 通过对小儿静脉输液引起护患纠纷常见原因的分析,探讨预防和减少纠纷的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2002年9月~2006年3月期间,发生在我院因静脉输液引起的37例护患纠纷的临床资料.结果 37例纠纷中除与药品、器材质量有关外,主要与核心制度落实不到位和医患沟通不畅有关.结论 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增强护士的责任心、强化输液过程中的服务意识、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加强医患沟通等是预防和减少纠纷的根本所在.

    作者:李小兰;孙庆宁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激光虹膜周边切除术对角膜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激光虹膜周边切除术对青光眼患者角膜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Topcon SP-2000P型电脑角膜内皮显微镜对63例(81眼)青光眼患者进行激光术前、术后1d、1周及1个月的角膜厚度(CT)和角膜内皮细胞密度(ECD)及形态观察.结果 角膜内皮细胞形态无显著性改变.角膜厚度及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亦无显著性改变.结论 激光虹膜周边切除术对角膜内皮细胞无损伤,不会造成角膜中央部内皮细胞形态改变和密度降低.激光虹膜周边切除术对青光眼是一种简便而有效的治疗手段,是安全可靠的.

    作者:刘永琰;周琼;曾莉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应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应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足月妊娠ASAⅠ~Ⅱ级,初产妇80例随机分为2组.镇痛组40例采用腰-硬联合阻滞;对照组40例不用任何镇痛方法.观察两组镇痛方法和分娩方式.结果 镇痛组与对照组比较,镇痛效果有显著差异性(P<0.05),镇痛组剖宫产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 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应用于分娩镇痛具有用药剂量小、浓度低、起效快、镇痛完全、可控性强,对产妇和胎儿无不良影响,剖宫产率低,产妇乐意接受等优点,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张诗渊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115例围手术期病人抗菌药物应用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本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方法 随机抽查2006年6月本院手术病历115份,对用药品种、用药频度、用药时间、用药疗程、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等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手术病例应用抗菌药物比例为100%,涉及抗菌药物37个品种,应用较多的品种依次为: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喹诺酮类等;不合理用药病例数占总病例数63%,不合理用药发生频次较多的原因依次为:用药时机、用药疗程、联合用药、用药频数等.结论 应规范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提高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水平.

    作者:苏长安;曾赣惠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鼻内窥镜术后术腔粘连的原因分析

    目的 总结鼻内窥镜术后粘连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其处理经验.方法 分析338例内窥镜鼻窦手术的临床资料,对发生粘连的原因进行分析,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1)本组病例发生粘连32例,粘连发生率为9.16%;(2)各粘连类型按发生率高低依次是筛窦腔粘连闭塞、中鼻甲与鼻腔外侧壁粘连、中鼻甲与鼻中隔粘连、下鼻甲与鼻中隔粘连,未见有中鼻甲与下鼻甲粘连;(3)感染型病变、病变严重、中鼻甲气化、中鼻甲病变、手术不够熟练和随访处理经验不足以及不按时随访等的粘连发生率较高.结论 术前充分认识上述相关因素,提高手术技巧,正确处理中鼻甲,术后按时随访和及时解除粘连是减少发生的关键所在.

    作者:刘强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氨茶碱联合肾上腺素抢救心跳骤停3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对心跳骤停患者早期联合应用氨茶碱与肾上腺素进行复苏的疗效.方法 将心跳骤停患者6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1例),所有病例均于心跳骤停后常规给予清除呼吸道异物、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吸入氧浓度为80%),心脏按压、除颤、建立静脉通道和心电监护等复苏措施,观察组反复给予肾上腺素(肾上腺素1mg静注,3~5 min后重复使用),同时给予氨茶碱快速静注(0.5g/次,3~5 min后重复使用,大剂量为1.0g);对照组反复给予肾上腺素(肾上腺素1mg静注,3~5 min后重复使用).观察两组患者心电活动及自主循环恢复率,不同时间点存活情况及出院存活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心电活动及自主循环恢复率、不同时间点存活率及出院存活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联合应用氨茶碱和肾上腺素对心跳骤停的复苏疗效优于单纯使用肾上腺素,有助于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

    作者:付晓华;周国平;朱茄英;马彬;陈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一次性塑化液治疗有瘘型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总结有瘘型根尖周炎的简便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58例成人磨牙进行的牙髓塑化加牙胶尖一次完成治疗有瘘型慢性根尖周炎的疗效.结果 经追踪观察2年以上,疗效成功的病例达82.75%.结论 牙髓塑化加牙胶尖充填可以有效的缩短有瘘型慢性根尖周炎的疗程,且操作简便易行.

    作者:熊道行;杨辉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的预防和处理

    目的 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的防治经验.方法 分析采用腹腔镜行胆囊切除术6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发生胆管损伤3例,经中转开腹全部修复治愈.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创伤小,恢复快,术中损伤胆管应及时中转开腹修复.

    作者:朱跃光;孟伟文;王文卿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浅谈多发性硬化(MS)的MRI诊断(附26例报告)

    目的 总结MRI诊断多发性梗死的经验.方法 26例患者均行MRI及CT检查,分析所有患者的CT及MRI的资料.结果 MRI的病灶显示率达100%,CT检查显示反达38.5%.结论 MRI是诊断MS为的检查方法.

    作者:刘君正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血液标本检验的质量控制管理

    目的 总结血液标本检验的质量控制管理经验.方法 对检验人员资质;建立实验SOP文件;血液标本采集、接收;检验试剂;检验用仪器设备;检验工作环境;检验操作;检验原始记录;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等9个方面进行血液标本检验的质量可得到控制.结果 血液标本检验的质量控制,做到有序化、规范化、标准化.结论 有序化、规范化、标准化操作为临床提供了安全可靠的血液及血液制品.

    作者:钱榕;黄智君;彭继红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鼻内窥镜在复发性泪囊炎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在治疗复发性泪囊炎中的应用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11例复发性泪囊炎患者行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随访6~12个月.结果 11例患者一次手术成功8例,占72.7%;2例第二次手术后成功;手术总成功率为90.9%.结论 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操作简单、快捷、微创,是治疗复发性泪囊炎的理想方法.

    作者:钟琳娜;梁素虹;赖明亮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