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次性塑化液治疗有瘘型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观察

熊道行;杨辉

关键词:塑化液, 根尖周炎, 观察
摘要:目的 总结有瘘型根尖周炎的简便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58例成人磨牙进行的牙髓塑化加牙胶尖一次完成治疗有瘘型慢性根尖周炎的疗效.结果 经追踪观察2年以上,疗效成功的病例达82.75%.结论 牙髓塑化加牙胶尖充填可以有效的缩短有瘘型慢性根尖周炎的疗程,且操作简便易行.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选择性脾动脉栓塞治疗门脉性脾功能亢进12例体会

    目的 评价选择性脾动脉栓塞(partial splenic arterial embolism,PSE)治疗门脉高压性脾亢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3年5月~2006年8月收治的12例门脉高压性脾功能亢进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1~2周复查血常规,白细胞及血小板均明显升高,与术前相比,P<0.01差异有显著性,肝功能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变化,门脉横径较术前有缩小,大血流速度与流量均无明显变化,且门脉高压性食道胃底静脉破裂出血情况得到缓解,术后脾脓肿发生1例,无手术死亡.结论 PSE治疗门脉高压性脾亢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新的治疗方法.

    作者:文新元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异长春花碱致静脉反应预防体会

    目的 总结预防研究抗肿瘤药物异长春花碱致静脉反应的护理经验.方法 使用抗肿瘤药物异长春花碱治疗的病人,对照组:采用经外周穿刺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预防组:复方黄连油湿纱布外敷局部.结果 126例确诊恶性肿瘤病人静脉使用异长春花碱对照组和预防组无差异.结论 两组方法均有良好的预防作用,而复方黄连油剂外敷成本低,减轻了病人的医疗负担,且无禁忌症,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龚珍珠;王霞;熊建萍;谭美莲;娄朝霞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滴用糖皮质激素对眼压的影响

    目的 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患者滴用糖皮质激素对眼压的影响.方法 将101例(101只眼)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分为3组,分别滴用碘必殊、百力特或迪非滴眼液1个月,观察视力、眼内反应、眼压和前房角变化.结果 3组患者术后1个月视力恢复满意,眼内反应轻,眼压无增高,3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均P>0.05).3组手术后眼压均低于术前,差异有显著性(分别F=3.401,3.721和2.826,均P<0.05),3组内随滴用眼药水时间延长,眼压呈下降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分别F=0.133,1.386和0.582,均P>0.05).前房角手术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 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手术后1个月内,滴用糖皮质激素是有效和安全的,与滴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效果一样.

    作者:钟丘;朱白蕾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挫压伤断指再植的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挫压伤断指再植的适应症和条件.方法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对血管、神经、肌腱修复行断指再植12例13指.结果 再植13指成活12指坏死1指,成活率92.3%.结论 充分把握适应症,应用精巧的显微外科技术,术前、术中、术后妥善处理和术后合理、科学的康复锻炼是断指再植成活和功能恢复缺一不可的条件.

    作者:孙溢欣;郭锋;刘瑞荣;寇勋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小儿静脉输液引起护患纠纷的原因及防范对策探讨

    目的 通过对小儿静脉输液引起护患纠纷常见原因的分析,探讨预防和减少纠纷的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2002年9月~2006年3月期间,发生在我院因静脉输液引起的37例护患纠纷的临床资料.结果 37例纠纷中除与药品、器材质量有关外,主要与核心制度落实不到位和医患沟通不畅有关.结论 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增强护士的责任心、强化输液过程中的服务意识、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加强医患沟通等是预防和减少纠纷的根本所在.

    作者:李小兰;孙庆宁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心房颤动伴间歇性预激综合征1例心电图分析

    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是危险的心律失常之一,易与心房颤动伴室性心动过速相混淆.本室近发现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绮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附513例报告)

    目的 总结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VP)治疗前列腺增生(BPH)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TUVP治疗513例BPH患者,观察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手术并发症、术前及术后IPSS、QOL、Qmax的差异.结果 513例均手术成功,手术时间25~110 min,平均60min,术中出血30~190 ml.术后随访3~24个月,IPSS由术前平均29.60分降至术后6.70分,QOL由术前平均4.30分降至术后1.50分,Qmax由术前平均8.60 ml/s升至术后19.60 ml/s,3项指标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结论 TUVP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安全性高,恢复快,是手术治疗BPH的优选方法.

    作者:赖小兵;袁源湖;廖国栋;林坤泉;肖松子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疏血通注射液,然后进行疗效观察.并通过实验室检查评价疏血通注射液对尿蛋白、血浆白蛋白和凝血功能的作用.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其血浆白蛋白、尿蛋白、Fg、FⅡa、Fxa、AFⅢa等实验室检查指标,治疗组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亦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可降低血液的高凝状态,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疗效显著.

    作者:刘圣山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诊断

    目的 及早明确恶性胸腔积液诊断,可延长患者生命.方法 分析48例恶性胸腔积液的检查过程.结果 48例确定为恶性胸腔积液.结论 对比相关检查指标可明确恶性胸腔积液诊断,有效地提高患者生存时间及生活质量.

    作者:伍丽萍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血液标本检验的质量控制管理

    目的 总结血液标本检验的质量控制管理经验.方法 对检验人员资质;建立实验SOP文件;血液标本采集、接收;检验试剂;检验用仪器设备;检验工作环境;检验操作;检验原始记录;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等9个方面进行血液标本检验的质量可得到控制.结果 血液标本检验的质量控制,做到有序化、规范化、标准化.结论 有序化、规范化、标准化操作为临床提供了安全可靠的血液及血液制品.

    作者:钱榕;黄智君;彭继红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主动脉夹层应用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的护理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又称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指主动脉内膜破裂,血液从内膜破裂处进入主动脉中膜,使中膜分离,并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形成血肿和主动脉壁的二层分离状态[1].

    作者:李昱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82例卵巢性肿瘤的超声诊断与病理对照分析

    目的 通过对82例卵巢性肿瘤的超声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相对照,分析图像与病理组织的相关性及误诊的原因,以进一步提高超声对此病的诊断率.方法 对82例卵巢性肿瘤(即囊腺瘤61例、囊性畸胎瘤21例)患者,采用超声诊断仪观察肿块的部位、大小、形态、包膜、及内部回声等情况,作出诊断,并与术后病理诊断分析.结果 在82例卵巢囊性肿瘤中,超声诊断良性囊腺瘤43例(52.39%),交界性囊腺瘤8例(9.75%),恶性囊腺瘤10例(12.19%),囊性畸胎瘤21例(25.61%).符合43例,占52.38%.基本符合35例,占42.63%.不符合4例,占4.88%.总符合率达95.12%(78/82).结论 超声图像表现特征与病理性质有良好的相关性.可作为囊腺瘤(良性、交界性、恶性囊腺瘤)、囊性畸胎瘤诊断首选方法.

    作者:舒丽清;许志辉;刘江;韩建荣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250例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00例早孕妇女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实行无痛人工流产术,对照组实行无麻醉人工流产术.观察术中镇痛效果、宫口松弛程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人流综合征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镇痛效果确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在宫口松弛程度、人流综合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观察项目中,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术镇痛效果肯定,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陈桂英;陈萍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及微血管生成在判断原发性肝癌转移潜能中意义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微血管密度(MVD)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相互关系及其意义.方法 使用免疫组化MaxvisionTM二步法检测原发性肝癌的VEGF表达和用CD34标记微血管密度,在400倍显微镜下计数.结果 50例原发性肝癌中其表达VEGF阳性率为52.0%,VEGF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的大小、肝门淋巴结转移,肿块卫星灶密切相关.VEGF阳性表达率与病理分级、病理分型无关.MVD值增高肿瘤的大小、肝门淋巴结转移,肿块卫星灶密切相关.MVD值增高与原发性肝癌的分级、分型无关.结论 VEGF和MVD在肿瘤的生长浸润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联合检测原发性肝癌的VEGF的表达与MVD值是判断原发性原发性肝癌转移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作者:罗庆丰;黄传生;高玟;涂侃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一次性塑化液治疗有瘘型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总结有瘘型根尖周炎的简便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58例成人磨牙进行的牙髓塑化加牙胶尖一次完成治疗有瘘型慢性根尖周炎的疗效.结果 经追踪观察2年以上,疗效成功的病例达82.75%.结论 牙髓塑化加牙胶尖充填可以有效的缩短有瘘型慢性根尖周炎的疗程,且操作简便易行.

    作者:熊道行;杨辉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18例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治体会

    目的 总结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1年2月~2004年11月收治的18例十二指肠损伤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治愈15例,死亡3例,术后并发症6例.结论 掌握十二指肠损伤的临床特点,提高术中探查的准确率,根据伤情选择合理的术式,建立有效的十二指肠引流减压配合营养支持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作者:徐广飞;张炳东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腹腔镜在泌尿外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附119例报告)

    目的 评价腹腔镜在治疗肾上腺、肾脏、精索静脉曲张、乳糜尿等泌尿系统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经腹腔及后腹腔途径对119例肾上腺疾病、肾脏疾病、精索静脉曲张、乳糜尿等疾病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结果 114例获得成功,中转开放手术5例,无严重并发症,疗效满意.结论 经腹腔镜行肾切除术、肾上腺肿瘤切除术、肾囊肿去顶术、乳糜尿肾蒂淋巴管结扎术、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等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黎源;孟栋良;黄海鹏;饶芝兰;金松柏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新生儿监护室早产儿两种留置胃管法的效果分析

    目的 比较NICU早产儿经口和经鼻两种留置胃管方法的效果.方法 将60例入住MCU需置胃管的早产儿随机分为经鼻组和经口组,所有病例SPO2>95%,比较两种胃管置入方法的一次成功率及恶心症状发生率,采用监护仪监测置胃管前后SPO2的变化,并采用DAN评分标准,评价患儿疼痛表达得分情况.结果 经口组置胃管一次成功率100%,高于经鼻组70%,差异有显著意义;经口组置胃管恶心症状发生率61.9%,低于经鼻组86.7%,但差异无显著意义;经口组置管后SPO2下降程度低于经鼻组,差异有显著意义;经口组DAN评分得分低于经鼻组,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经口胃管置入法明显优于经鼻胃管置入法.

    作者:张淑英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断指再植术后患者的观察与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断指再植术后患者的观察要点、护理经验及功能锻炼方法.方法 对断指再植术后患者加强心理护理、饮食护理、体位护理、局部观察、用药护理等针对性护理.结果 经过有效的护理后,再植136指,成活127指,成活率为93.38%.结论 护士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细致的观察方法,可提高断指再植成活率.

    作者:郑春英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CR系统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评价计算机乳腺钼靶摄片在乳腺病X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别随机抽取80例女性患者双侧乳腺利用CR及传统屏/胶乳腺X线摄影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CR检查检出乳腺正常40只,乳腺增生76只,良性肿瘤41只,乳腺癌3只.X线平片检出乳腺正常42只,乳腺增生75只,良性肿瘤37只,乳腺癌2只,性质待定4只.CR系统成象质量及照射剂量方面明显优越于X线平片.废片率为0.结论 乳腺CR摄片明显优越于X线平片,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新技术.

    作者:戴洪新;黄宏亮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