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绮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咯血的病因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09例咯血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及临床资料.结果 96例咯血患者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明确病因诊断,炎症、肿瘤、结核、支气管扩张是其四大主要病因.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咯血病因诊断重要手段,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熊政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0~3个月小婴儿引起心律失常的病因及预后.方法 本组26例患儿均为新生儿科及儿内科的住院患儿,在治疗原发病基础上应用心肌营养药物,补液、补钾及纠正水电紊乱、酸碱失衡,室上性心动过速者使用洋地黄知己或普罗帕酮进行治疗;心动过缓者给予阿托品.结果 治疗4~14 d后,治愈18例,好转6例,自动出院2例.16例出院后6个月随诊无心律失常发作.结论 小婴儿心律时常无症状者占多数,常在生后常规体检或在其它疾病就诊时发现,且多数为功能性.新生儿引起心律失常的病因以感染、缺氧为主要因素,而1~3个月的小婴儿常因先天性心脏病和电解质紊所致.未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小婴儿在0~3个月时出现心律失常时预后均良好.
作者:阳斌;黎瑞春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在治疗复发性泪囊炎中的应用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11例复发性泪囊炎患者行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随访6~12个月.结果 11例患者一次手术成功8例,占72.7%;2例第二次手术后成功;手术总成功率为90.9%.结论 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操作简单、快捷、微创,是治疗复发性泪囊炎的理想方法.
作者:钟琳娜;梁素虹;赖明亮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治疗单纯性小肠粘连的可行性和适应症.方法 对2001年5月~2006年2月单纯性小肠粘连27例病人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者.手术时间28~103 mom,平均55min,平均出血量约30.7ml.术后27例经随访1~3年,均未发生粘连性腹痛或肠梗阻,亦无其它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粘连松解术具有创伤小,腹腔暴露机会少、手术安全性更高,手术时间更短、脏层腹膜干扰轻等特点[1].而且使术后肠粘连复发的机会更少,是治疗单纯性小肠粘连的较好术式.
作者:余德元;陶绪雄;扈东红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肝衰竭病人MARS人工肝治疗的佳时机、治疗次数、每次治疗时间及疗效.方法 将接受MARS治疗的肝衰竭病人152例,按MARS治疗的次数分为单次MARS治疗组42例,多次MARS治疗组60例,内科治疗对照组50例.观察MARS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变,对比分析MARS治疗前及治疗6,7,8h的相关实验室数据,比较单次MARS治疗组、多次MARS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生存率,以及死亡病例的特点.结果 MARS人工肝治疗能有效改善肝衰竭病人的临床症状,明显提高病人的生存率(P<0.05),无明显合并症者治疗效果好,连续多次的MARS治疗病人的预后可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出现多个并发症时,无论MARS人工肝治疗还是内科加强治疗,病死率均明显增加.MARS治疗时间6,7,8h在毒素的清除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MARS治疗时机应尽量选择早期无并发症时,特别危重的病人应进行多次MARS人工肝治疗,间歇期不应过长(24~48 h),每次MARS治疗的时间以6h为宜.
作者:何江龙;陈士彬;张伦理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激光虹膜周边切除术对青光眼患者角膜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Topcon SP-2000P型电脑角膜内皮显微镜对63例(81眼)青光眼患者进行激光术前、术后1d、1周及1个月的角膜厚度(CT)和角膜内皮细胞密度(ECD)及形态观察.结果 角膜内皮细胞形态无显著性改变.角膜厚度及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亦无显著性改变.结论 激光虹膜周边切除术对角膜内皮细胞无损伤,不会造成角膜中央部内皮细胞形态改变和密度降低.激光虹膜周边切除术对青光眼是一种简便而有效的治疗手段,是安全可靠的.
作者:刘永琰;周琼;曾莉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肝脏损害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发生情况以及与疾病临床参数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0年1月~2004年12月浙江省宁海中医院内科明确诊断40例HFRS继发肝脏损害患者的病例资料,结合文献分析.结果 5年期间在我院诊断为HFRS共52例,40例继发有肝脏损害,男22例,女18例.所有病例均有转氨酶升高,合并总胆红素升高5例.其中发热期20例、休克/少尿期10例、多尿期6例、恢复期4例.结论 HFRS继发肝损常发生于疾病早期,早期给予护肝治疗可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符震球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及早明确恶性胸腔积液诊断,可延长患者生命.方法 分析48例恶性胸腔积液的检查过程.结果 48例确定为恶性胸腔积液.结论 对比相关检查指标可明确恶性胸腔积液诊断,有效地提高患者生存时间及生活质量.
作者:伍丽萍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经B超引导建立经皮肾通道在经皮肾穿刺钬激光碎石术中的适应性及安全性.方法 在B超引导下对63例肾结石患者建立经皮肾通道行经皮肾穿刺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结果 60例一次性穿刺成功,2例两次穿刺成功,术后均解除结石梗阻,总的结石清除率达85%,1例中转开放手术;无一例发生大出血,器官损伤和尿漏等并发症.结论 在B超引导下经皮肾穿刺钬激光碎石治疗肾结石具有创伤小、安全、简便、成功率高等优点,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顾萍;黎源;林伟;孟栋良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小儿脑瘫发病的高危因素,为预防脑瘫提供参考.方法 对172例小儿脑瘫高危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72例脑瘫患儿有高危因素的154例(89.53%),18例原因不明(10.46%),相关高危因素分3期,胎儿期(产前)13例(7.5%),分娩期(产时)71例(42.1%),新生儿期(产后)70例(41.6%).结论 脑瘫发病高危因素主要集中在分娩期和新生儿期,积极预防各种致病的高危因素,可降低脑瘫的发病率.
作者:饶林 刊期: 2006年第12期
主动脉夹层又称主动脉夹层分离或剥脱性内膜血肿,是指各种原因造成的主动脉中层囊性坏死而形成血肿,一旦内膜撕裂,主动脉内血液流入主动脉壁内,并沿主动脉壁内膜下剥离,是一种较少见急性发病的致命性疾病.
作者:李新民;杨鹏午;张鹏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VP)治疗前列腺增生(BPH)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TUVP治疗513例BPH患者,观察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手术并发症、术前及术后IPSS、QOL、Qmax的差异.结果 513例均手术成功,手术时间25~110 min,平均60min,术中出血30~190 ml.术后随访3~24个月,IPSS由术前平均29.60分降至术后6.70分,QOL由术前平均4.30分降至术后1.50分,Qmax由术前平均8.60 ml/s升至术后19.60 ml/s,3项指标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结论 TUVP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安全性高,恢复快,是手术治疗BPH的优选方法.
作者:赖小兵;袁源湖;廖国栋;林坤泉;肖松子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的防治经验.方法 分析采用腹腔镜行胆囊切除术6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发生胆管损伤3例,经中转开腹全部修复治愈.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创伤小,恢复快,术中损伤胆管应及时中转开腹修复.
作者:朱跃光;孟伟文;王文卿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变应性鼻炎合并鼻腔结构异常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48例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钩突肥大、泡状中鼻甲等鼻腔结构异常的患者行鼻内镜下微创手术矫正治疗,术后换药清理鼻腔,观察变应性鼻炎症状体征变化.结果 术后变应性鼻炎的症状体征逐渐得到改善,随访观察半年至2年,其中显效18例,有效2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5.4%.结论 鼻腔结构异常是变应性鼻炎发病及症状加重的原因之一,鼻内镜下微创手术矫正鼻腔异常结构,重建生理性呼吸通道,同时手术及鼻腔填等也降低了神经兴奋性,经随访观察疗效是肯定的.
作者:董春光;徐恒光;肖祥 刊期: 2006年第12期
阿奇霉素(azithromycin)为目前世界上唯一已上市的15元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其抗菌谱与红霉素相似但抗菌作用更强,突出的优点就是血浆半衰期长(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中半衰期长的,约41h),每日只需给药1次.
作者:谭和平;雷招宝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应用AF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2001年3月~2006年3月采用该方法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例患者术后获随访3~20个月,平均8个月;伤椎前缘高度及Cobb's角均较术前改善(P<0.01).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A级4例,术后3例无恢复;B~D级病人均有1~2级恢复.结论 应用AF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可获满意的脊柱矫形、良好的椎管减压和神经功能恢复的疗效.
作者:叶强;肖隆艺;钟响明;赖伟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挫压伤断指再植的适应症和条件.方法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对血管、神经、肌腱修复行断指再植12例13指.结果 再植13指成活12指坏死1指,成活率92.3%.结论 充分把握适应症,应用精巧的显微外科技术,术前、术中、术后妥善处理和术后合理、科学的康复锻炼是断指再植成活和功能恢复缺一不可的条件.
作者:孙溢欣;郭锋;刘瑞荣;寇勋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鱼腥草阻断甲1型流感病毒诱导MDCK(Madin-Darby canine kidney MDCK)细胞程序化死亡(凋亡)的效果.方法 采用姬姆萨染色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annexinV/PI染色流式细胞技术测定.结果 1病毒感染组MDCK细胞凋亡百分率显著高于其它组(P<0.01);2试验组分别与药物对照和细胞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该研究提示甲1型流感病毒可诱导MDCK细胞凋亡,而鱼腥草能阻断甲1型流感病毒诱导MDCK细胞凋亡.
作者:杨慧;李剑琦;杨斌;冷红文;何士勤;俞红;周南进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疏血通注射液,然后进行疗效观察.并通过实验室检查评价疏血通注射液对尿蛋白、血浆白蛋白和凝血功能的作用.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其血浆白蛋白、尿蛋白、Fg、FⅡa、Fxa、AFⅢa等实验室检查指标,治疗组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亦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可降低血液的高凝状态,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疗效显著.
作者:刘圣山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MRI诊断多发性梗死的经验.方法 26例患者均行MRI及CT检查,分析所有患者的CT及MRI的资料.结果 MRI的病灶显示率达100%,CT检查显示反达38.5%.结论 MRI是诊断MS为的检查方法.
作者:刘君正 刊期: 200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