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输血袋刺破后的补救方法

李玉华;朱月华

关键词:输血袋, 中国大陆, 治疗手段, 死亡, 经济损失, 护理人员, 操作常规, 补救方法, 美元, 临床, 疾病, 急救, 插针, 病人
摘要:输血作为临床上的一种治疗手段,常用于急救及疾病的治疗.在输血的过程中,由于护理人员心情紧张或违反操作常规,致使输血插针时刺破血袋.我院在工作中采用以下两种补救方法,收到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世界有8421例病人,死亡784例,痊愈6280例;中国大陆有5328人患病,死亡340人.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300亿美元.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雷贝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不良反应的观察

    雷贝拉唑作为新一代的质子泵抑制剂,85%通过非酶代谢.该药是目前唯一不完全依赖细胞色素P2C19酶基因型的质子泵抑制剂,因而它在所有PPI中,是唯一对各种基因型患者都能提供稳定,相同的抑酸效果的药物[3].

    作者:蔡红慧;高云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尿道下裂尿道成形术后尿瘘的治疗

    尿瘘是尿道下裂行尿道成形术后主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可达15%~30%[1].2000年2月至2002年5月,共收治外院及本院尿道下裂术后尿瘘21例.根据瘘口大小采用不同的修补方法,且所有病例均采用薇乔缝线(Coated Vicryl),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陈志展;崔苏萍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心肌肌钙蛋白TNT检测放疗所致心肌损伤的研究

    随着放疗技术的发展和先进放疗设备的应用,癌症病人的生存期限明显延长,生存质量明显提高.但我们发现,在经放疗后长期生存的癌症病人中,有一部分病人死于放射性心脏病.

    作者:王洪云;陈兴秀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5例眶骨膜炎性眶上裂综合征诊治分析

    眶上裂综合症,又名Rochon-Duvignoand综合征,首先由Hirschfeld(1858)描述报道.眶骨膜炎性眶上裂综合征多由非特异性炎症所致.本文收集1994年3月~2002年3月住院的5例分析如下.

    作者:於孝龙;陈文备;丁美萍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2例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目前临床上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我科根据胰激肽原酶(pancreatic kininogenase,PK)的药理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可能发病机理,于2000年1月起应用PK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2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伟勇;徐玉柱;徐更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贝复济在烧伤植皮创面中的应用体会

    Ⅲ°烧伤创面的治疗,面积稍大(TSAB>0.5%),均需要行自体皮移植术.这样在临床上有时就会存在自体皮源(供皮区)较少、与需植皮创面较大之间的矛盾.

    作者:杨锋;刘美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67例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67例患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伴有骨缺损时予以自体骨或异体骨植骨.结果57例随访6~30个月,平均16个月.按Merchant[2]评分标准,优良率87.7%.结论对移位的胫骨平台骨折宜积极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坚强固定以维持关节面的吻合关系和对线,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恢复膝关节屈伸功能,减少并发症,是治疗的一种较好方法.

    作者:李浩;邹鸿星;廖忠林;杨淮河;邵银初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一氧化氮在梗阻性黄疸大鼠肝、肾、肠组织损害中的意义

    目的了解一氧化氮(NO)在梗阻性黄疸大鼠肝、肾、肠组织中含量变化及意义.方法大鼠胆总管结扎后,分别于第1周内和第3周内应用Aminoguanidine(AG)抑制NO合成,同时应用生理盐水(NS)作对照,检测不同时段抑制NO合成后大鼠肝、肾、肠组织中NO和丙二醛(MDA)含量、肌酐清除率(Ccr)、血清总胆红素(T-BIL)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含量及肠系膜淋巴结细菌移位(BT)率的变化.结果胆总管结扎后,大鼠肝、肾、肠组织中NO含量明显升高,在胆总管结扎第1周抑制NO合成后,肝、肾、肠组织中NO含量明显下降,MDA含量明显升高,血ALT明显升高、Ccr明显下降、肠系膜淋巴结BT率明显升高;而在胆总管结扎第三周抑制NO合成后,肝、肾、肠组织中NO和MDA含量明显下降,血ALT明显下降、Ccr明显升高、肠系膜淋巴结BT率明显下降.结论NO在胆道梗阻引起的肝、肾、肠粘膜屏障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既有保护作用,又有损害作用.梗阻早期表现为对组织的保护作用,后期表现为对组织的损害作用.

    作者:罗志强;黄明文;杨成义;蒋筱强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微泵连续输注阿曲库铵在老年人全身麻醉中的应用

    随着医疗条件的不断改善和人口健康状况的良性发展,手术患者的年龄有逐渐高龄化的趋势.由于肝肾等生理功能的下降,接受全身麻醉的老年患者在肌肉松弛剂的应用上应慎重选择.我院近期采用微泵持续输注阿曲库铵应用于70岁以上老年患者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汪卫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CT导向下肾囊肿穿刺硬化治疗(附4例报告)

    随着现代影像技术的发展,肾囊肿由原外科手术治疗,目前已基本被微创的介入治疗技术所代替.我院从2001年2月至2003年2月先后利用CT导向下肾囊肿硬化治疗4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熊雪峰;曾芹;朱闽湘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电视胸腔镜胸腺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

    2002年8月至2003年2月,采用电视胸腔镜胸腺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5例,报告如下.

    作者:柳阳春;熊乐平;谢爱民;车建华;章晔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诊治我省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中医务人员零感染的体会

    2003年5月3日,我省首例输入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在吉安县人民医院临床诊断.经过省、市、县专家组同志精心治疗,患者于5月30日痊愈出院,住院期间及出院后未出现医务人员感染及疫情的扩散,笔者就几方面的工作谈谈体会.

    作者:刘小青;彭德禄;游润德;刘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全人类联手对付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从2002年11月始,已波及32个国家和地区,至2003年6月9日WHO公布:全世界有8421例病人,死亡784例,痊愈6280例;中国大陆有5328人患病,死亡340人.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300亿元美元.

    作者:余健民;吴西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妇产科术后输尿管损伤的诊断与治疗(附7例报告)

    目的探讨妇产科术后输尿管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结合文献复习,回顾性总结7例妇产科术后输尿管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结合病史及临床症状,7例均经B超、IVU、膀胱镜检查而明确诊断.其中3例行输尿管膀胱吻合术,3例行输尿管梗阻松解术,1例置输尿管导管引流并留置导尿后治愈.结论早期诊断并早期手术修复妇产科术后损伤的输尿管,能获得满意的疗效,有利于对肾功能的保护.

    作者:蒋叔凯;彭作峰;刘洪生;宋乐明;石贞平;杨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呼吸机经口鼻面罩辅助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20例临床观察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患者在一定诱发因素下如感染、心衰、气候骤变等,常出现Ⅱ型呼衰致病情加重,临床上常规用抗感染,解痉,平喘,强心,利尿,使用呼吸兴奋剂等常规治疗往往不理想.

    作者:栾燕;王小莲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176例创伤性血气胸处理

    1995年12月~2001年12月,我科收治创伤性血气胸17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彭春林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江西省首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报告

    目前认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一种由变异的冠状病毒引起的具有较强传染性的特殊肺炎,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nme,SARS).

    作者:张伟;蓝允重;陈美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口服小剂量米非司酮临床疗效观察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巧克力囊肿)是育龄妇女中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以手术和内分泌治疗为主,但难以根治,复发率高.近年来,我院对卵巢巧克力囊肿要求保留卵巢功能或生育功能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后,口服小剂量米非司酮,取得一定的临床效果,现将其疗效和副作用报告如下:

    作者:兰彩娇;兰美莲;金淑美;单丽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性包块130例分析

    我院从1998年1月至2002年12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性包块130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国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FQ-PCR检测解脲支原体及其药物敏感试验的临床应用

    PCR技术应用方式有多种,在一般试验检测中,对PCR反应后产物的分析主要还是以琼脂糖或聚丙烯酰胺电泳为主,操作繁琐费时,FQ-PCR检测技术近年来才研制成功,融汇了PCR技术的核酸高效扩增,探针杂交技术的高敏感高精确定量的优点,完全闭管操作,仪器直接读取PCR荧光信号的变化以获得定量的结果,并能克服常规PCR仅能定性不能定量,采用溴乙锭对人体有害及污染环境等缺点.

    作者:万琼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