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中
胎膜早破为产科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与难产及感染密切相关.为探讨胎膜早破对母婴影响,现将我院136例胎膜早破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杨晓文 刊期: 2003年第05期
1粘附分子概述细胞粘附分子是一类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相互结合的重要活性物质,它在维护正常组织的稳定、介导炎症细胞的迁移、血栓的形成以及肿瘤转移等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它主要包括选择素家族、整合素家族、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作者:季宪飞;黄亮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开放性胫骨骨折是常见骨折,多由高能创伤所致,骨折移位明显,且软组织损伤重,因此复位难度大,内固定困难,愈合时间长,容易发生感染,并发症发生率高.其治疗方法的选择尤为重要,彻底清创、尽可能减少骨膜剥离保留血运、良好的固定是决定疗效的关键.我院从1995年10月~2002年5月应用双关节单臂外固定架固定治疗开放性胫骨骨折31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兰树华;聂燕;王济纬;张立岩;季卫平;周盛源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升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手术,由于病变部位及手术操作的要求,对体外循环方法及心肌保护有其特殊要求,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我院2002年5月至12月对5例升主动脉夹层动瘤病人施行了外科手术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就体外循环方法报告如下.
作者:余翠莲;万于华;吴起才;陈干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心脏大血管损伤是战时、交通事故或灾难医学中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1994~2002年收治了心脏大血管损伤15例,重点介绍有关救治经验.
作者:王一明;章小庆;刘承兵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近年来,随着老年慢性疾病患者生存期的延长,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以及激素、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日益的增多,真菌病的发病率不断增加,深部真菌感染更成为老年患者所面临的重大威胁.其中真菌的发病率以呼吸系统占首位,真菌中以念珠菌常见,曲霉菌、隐球菌文献报道也不少.现对我院内科肺部真菌感染1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作者:张莉;梁辉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我院门诊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软化并扩张宫颈后行钳刮术,用于孕10~15周自愿要求终止妊娠且不便住院观察者.该方法使钳刮术易于操作,同时减轻受术者的痛苦,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可降低住院率,收到良好效果.
作者:陈宁宁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提高对肺结节病的认识和诊断符合率.方法对1990~2001年诊治的6例结节病患者的临床误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和结论肺结节病临床表现不典型,胸部X线及CT常表现为肺门增大,以双侧肺门肿大为主,易误诊为肺结核或肿瘤.经纤维支气管镜活检或皮肤粘膜、淋巴结活检可确诊.肺结节病多见青中年成人,女性发病率高,临床症状不典型,在诊断上要结合临床表现、胸片以及纤维支气管镜、皮肤粘膜、淋巴结活检进行病理检查.
作者:邓西平;包红;李清华;刘冬明;易清萍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动态血压监测(ABPM)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无创性诊断技术,可以定量反应血压总体状况和波动规律.目前对冠心病患者血压、心率变化与心电图ST段压低为表现的心肌缺血关系的研究甚少.本研究旨在通过二者相关性研究,探讨冠心病患者血压改变与动态心电图所示心肌缺血变化是否存在相关性.
作者:丁春平;张梅玲;杨静;欧阳莉;欧阳庆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多发性颅内血肿患者病情重、变化快,早期诊断尤为重要.伤后患者出现一侧瞳孔散大,对侧肢体偏瘫,常代表脑疝形成,但同时出现同侧锥体征或偏瘫时,则要考虑是否存在多发性血肿.
作者:杨枫;罗林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为观察硝苯地平与谷维素、维生素B1治疗小儿神经性尿频的效果,2000年4月~2002年4月笔者应用硝苯地平与谷维素、维生素B1治疗小儿神经性尿频50例,效果显著,现分析如下.
作者:李德仁;李慧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医药学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临床医学的进步,但滥用药物现象亦日趋频繁,由此引起的毒副作用日见增多,特别是药物性急性粒细胞缺乏症(简称粒缺).该症为血液科急症,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现将我院1990年1月~2002年12月收治粒缺35例分析如下:
作者:李方枚;周智;徐三安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药物反应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的现象,随着药物新品种的不断增加,药物反应的类型和表现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由于临床症状的复杂多样性,极易被误诊.现就一药物所致全身剥脱性皮炎误诊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梁必峻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我院自1995年以来共收治脾肿大伴外伤性脾破裂的病例16例,手术切除肿大破裂的脾脏,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周小宁 刊期: 2003年第05期
高血压脑出血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常见病.随着CT在基层医院的普及提高了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机会和成功率.我院自1997年5月~2002年5月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28例,效果理想,现报告如下:
作者:曹建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患者,男,61岁,上腹部饱胀不适半年,近半月加剧,时有隐痛、呃逆,解棕褐色大便,纳差,乏力.原有胃病史.体格检查:形体消瘦,面色苍白,心肺正常,上腹部可触及-3×7cm包块,压痛不明显.实验室检查:HB7.0g/L,RBC3.6×109/L,大便潜血试验阳性.B超、胸片正常.
作者:陈文林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我省农村地区,尤其是边远贫困山区的防疫工作面临较大困境,乡镇卫生院大部分效益差,个别的甚至面临倒闭,由于防疫人员的报酬与医院效益紧密相连,导致相当一部分防疫人员因报酬低甚或无报酬而没有工作积极性,严重地影响了防疫工作.
作者:王东海;涂秋风;郭世成;万学渊;何伟;邹秋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据统计儿童白内障行囊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后100%可发生后发障,而且大多数患儿后囊膜机化较严重,没有很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徐国芬;鲍才良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对ALI患者的疗效.方法ICU收治的ALI患者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前列腺素E1,观测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72h的血气分析指标并分别计算氧合指数,比较1周后的有效率.结果前列腺E1能明显提高ALI患者的PaO2、SaO2和氧合指数(P<0.01).总有效率达82.6%.结论前列腺素E1能有效提高ALI患者的氧合功能,为一种治疗ALI的理想药物.
作者:黎清标;刘新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为总结使用小切口开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体会,笔者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2年10月我院应用小切口开窗手术治疗8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优良率达96.3%.现报告如下:
作者:方毅;陈文明;黄华伟;彭小龙 刊期: 200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