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双胎之一胎死宫内期待治疗的探讨

王晨;李馥玫

关键词:双胎, 胎死宫内, 处理
摘要:我院1996年1月~200年8月共收治双胎之一胎死宫内13例,现对其原因、处理及预后进行探讨.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前S1蛋白、HBcAg及HBV DNA相关性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前Si(Pre-S1)蛋白、HBcAg、HBV DNA及HBV其他标志物的关系及临床意义,为评判HBV复制和病情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与证据.方法对136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DNA应用微板核酸杂交法;HBcAg采用ELISA间接法,两种抗体包被,反应孔内裂解Dane颗粒的酶标技术直接检测Pre-S1及HBV其他标志物同时进行ELISA检测. 结果血清中Pre-S1、HBcAg、HBV DNA检出率在HBsAg、HBeAAg抗-HBc组合中高,分别为33.3%、74.6%、85.7%,与HBV-M其它组合比较P<0.01;HBeAg和HBcAg阳性组的HBVDNA、Pre-S1检出率高(91.7%、39.6%),其次为HBeAb和HBcAg阳性组;HBV DNA阳性组的Pre-S1、HBcAg检出率(27.5%、62.6%)明显高于阴性组(2.2%、8.9%),P<0.001;Pre-S1阳性血清中HBcAg与HBV DNA检出率为96.4%、89.3%,与阴性组比较P<0.001及P<0.05;Pre-S1、HBcAg与HBV DNA检出率在各临床类型患者中,除慢性肝炎HBV DNA检出率高,且统计学意义(P<.001)外,其它无特异性. 结论血清Pre-S1、HBcAg、HBV DNA和HBeAg均是反映乙肝病毒复制的敏感指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抗HBe的出现并不表示病毒复制停止,应参考其他病毒复制指标情况.乙型肝炎各临床类型HBV复制指标检出率仅HBVDNA具有特异性.

    作者:车达平;徐龙;张志成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胎头高浮的足月单胎初产妇分娩情况分析

    为探讨产时对胎头高浮的正确处理方法,笔者将本院分娩的足月单胎胎头高浮的初产妇病例234例与同期分娩的1352例胎头衔接的初产妇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胎头高浮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胎头衔接组(P<0.001),从阴道分娩的胎头高浮组第一产程时间比胎头衔接组长(P<0.05),胎头高浮组中剖宫产的产妇新生儿体重明显比阴道分娩的要大(P<0.001),胎头高浮的剖宫产指征中头盆不称占第一位,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丽娟;方菁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双胎之一胎死宫内期待治疗的探讨

    我院1996年1月~200年8月共收治双胎之一胎死宫内13例,现对其原因、处理及预后进行探讨.

    作者:王晨;李馥玫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五黄膏质量标准研究

    本文对五黄膏中黄芩、黄芪、防已进行了薄层色谱鉴别研究,结果表明方法简便、易操作、重现性好,无干扰;同时用薄层扫描法测定了黄芪中黄芪甲苷的含量,结果表明方法可靠、稳定、灵敏度高,其平均回收率为95.85%,RSD为1.25%.

    作者:欧阳爱军;黄慧成;万子杨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江西地区汉族人群3个STR基因多态性分布

    遗传学研究发现人类基因组DNA某些部位含有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0f repeats,STR),STR的高度多态性可为人类基因组DNA的识别提供重要标记,适用于民族演变、法医学个体指认与亲子鉴定以及骨髓移植等研究领域.

    作者:后平钦;李国良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ICU内嗜麦芽窄食单孢菌感染药物敏感性的研究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尤其广谱抗生素的应用,由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SM)引起的院内感染呈明显上升趋势,ICU是医院内感染的重灾区,其中SM引起的感染尤其突出.

    作者:洪军;刘水渠;吕火祥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南昌市致乏库蚊抗药性调查分析

    由于蚊类可传播疾病,它们的防治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化学防治仍然是防治蚊虫的重要措施之一,但是抗药性的产生严重影响了蚊虫的防治.

    作者:马红梅;柳小青;郭学俭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Microtetraspora sp转化美伐他汀至普伐他汀发酵条件的研究

    小四孢菌(Microtetraspora sp)在不同的转化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下,转化美伐他汀(Mevastatin)为普伐他汀(Pravastatin).在转化培养基A,初始底物浓度为500mg/L时,摇瓶发酵7d,转化率为50.14%,Pravastatin产量达260mg/L;在3L发酵罐中间歇补加底物和1~4g/L葡萄糖,培养11d,Pravastatin产量达375mg/L,转化率为45.2%.

    作者:周鹃;范贵增;黄筱萍;印培民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降结肠代食道术治疗食道中段癌3例

    降结肠代食道术可取足够长一段肠管用于治疗而不必作血管吻合,初行此术时手术时间较长,但熟练后可大大缩短手术时间.

    作者:李大林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尤靖安预防尖锐湿疣复发的疗效观察

    尖锐湿疣是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所致的上皮不同程度增生性病变,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据统计、近15年尖锐湿疣的患者人数增长了近10倍,居性传播疾病之第二位[1].

    作者:陈虹洁;白曼丽;邹路德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综合性医院医院感染直接经济损失病例对照研究

    医院感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据Weinstein[1]报道,1995年美国医院感染共耗费45亿美元;国内吕宝成报道,按我国的感染率推算,每年医院感染耗费100亿人民币,远远超出我国每年卫生事业的投资[2].

    作者:黄名琛;李福太;陈丽霞;沈燕如;赖云英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1例突发性胸腺肽过敏性休克与抢救

    胸腺肽系增强免疫药,我国目前的胸腺肽从猪胸腺中提取,在临床上使用较多,其副作用主要是局部过敏反应,但笔者曾遇到该药引起过敏性休克并抢救成功1例,现介绍如下:

    作者:潘琼云;王宇;吴修钧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输卵管系膜内血管缝扎法在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输卵管系膜内血管缝扎法在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中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地分析2001年5月至2003年4月间在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中采用输卵管系膜内血管缝扎法和常规方法止血后的临床疗效.结果缝扎组止血失败率,输卵管阻塞率,宫内妊娠率,异位妊娠率均优于常规组.结论输卵管系膜内血管缝扎法有效,治疗效果好.

    作者:刘湘萍;杨晓文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高位胆管狭窄诊治的体会

    高位胆管狭窄手术难度大,处理不当,会产生严重的并发症,再次手术则成为为胆道外科棘手的问题.我院近几年来对高位胆管窄32例,采用高位肝门胆管纵形切开,以肝胆管盆式、空肠Roux-Y吻合术,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奕德荣;李莉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超声引导经皮脾穿刺针吸活检诊断脾肿块性病变

    超场引导经皮脾穿刺针吸活检的报道不多[1,2],本文就1992年6月至2002年8月期间,11例应用超声引导经皮穿刺针吸活检的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曾传美;曾林胜;曹洪敏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凝血酶精制的新方法

    凝血酶制剂是从猪血中提取凝血酶原,再经激活、精制、冻干,用于临床各科止血、尤其是止渗血的特效药.早先对粗提物精制采用弱阳离子交换树脂,精制品的单位活性及比活性低.

    作者:陈文建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大孔树脂精制硫酸小诺霉素的工艺研究

    硫酸小诺霉素系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是通过生物发酵提取分离而制得.小诺霉素生物发酵提取混合液中含有C1a与C2b两种组分,其中C2b为小诺霉素,C2b的纯度直接影响硫酸小诺霉素的成品质量.

    作者:郭慧玲;胡志方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幽门螺杆菌的根治与胃食管反流病的关系

    我们对127例慢性胃炎患者行幽门螺杆菌(Helipcobacter pylori,HP)根治治疗,观察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tses,GERD)发病率的变化,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越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纳络酮、多巴胺联合应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疗效观察

    为探讨纳络酮、多巴胺联合应用对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疗效及对其对动脉血气变化的影响,我们选择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84例,随机分成纳络酮、多巴胺联合应用治疗组42例和常规综合治疗对照组40例,分析其治疗前后疗效及动脉血气的变化,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晋湘;彭朝华;李云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思瑞康与氯氮平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

    目的比较思瑞康和氯氮平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将67例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成2组,思瑞康组36例,氯氮平组31例,治疗观察12周,分别于入组前,服药后4周、8周、12周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阴性症状量表(SANS)、临床疗总评量表(CGI)评定疗效,治疗中需处理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1)思瑞康组总有效率为66.5%,氯氮平组67.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第4周、8周和12周,思瑞康组及氯氮平组的治疗前后SANS降分有显著差异(P<0.01),思瑞康组与氯氮平组治疗前后比较SANS降分无显著差异(P<0.05).(3)TESS评定显示,思瑞康的副反应发生率低于氯氮平,且程度低.结论思瑞康和氯氮平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均有效,思瑞康可用于不能耐受氯氮平副反应的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

    作者:周平良;龚发金;范长发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