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秀;郭丽霞
不要以为手发麻只是单纯的手腕问题,应该从手发麻的根源上寻找元凶.造成手部酸麻、疼痛的疾病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痛风 临床显示,约有1%的手麻是痛风所致,这可能是因为尿酸蓄积在正中神经,压迫到正中神经而导致出现手麻疼痛问题.一过性脑缺血 这是引起老年人手发麻的常见原因.高血压、高血脂是老年常见病,高血压会引起血管痉挛,高血脂会引起血管硬化,加上老年人的血液黏稠度会增高,睡眠时血流又缓慢,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发生一过性脑缺血而致手发麻.因此,老年人要定期测血压、血脂、做血液流变学检查,如有高血压或高血脂,要及时进行治疗;平时多饮水,睡前服1~2片小剂量阿司匹林,还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尼莫西平、丹参、维脑路通等药,以降低血液黏稠度,防止血栓形成,改善脑供血,手发麻的现象便会消除.
作者:季卫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近日,经白求恩精神研究会、中国医师协会认真评选审核,原济南军区总医院超声诊断科主任董磊和甲状腺乳腺外科主任贺青卿双双荣获首届“白求恩式好医生提名奖”.今年52岁的董磊,入伍32年,从医31载,先后接诊20多万名患者,确诊5万多例患者的疑难杂症,挽救6000多位急危重症患者的生命.他把工作当事业,把患者当亲人,把付出当快乐,凭着一副小小的探头,书写了大医至诚的精彩人生.
作者:张侃;林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高血压与颈椎病,这两种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疾病竟暗藏瓜葛,让许多老年人因患上颈性高血压而吃足苦头.近几年来,随着颈椎病发病率持续增高,颈性高血压症也呈高发态势.高血压合并颈椎病患者,明显的症状就是头晕.严重的患者还会因为体位改变而发生晕厥,伴有颈部肌肉酸痛等不适症,服用降压药后效果不理想.这就需要患者弄清该病临床症状表现,平时多加防范.
作者:吕若琦 刊期: 2017年第06期
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目前60岁以上老年人已近两亿,中国社会进入了老年社会.面对暮年时光,有的老年人感慨来日不多,忧心忡忡;有的老人感到年迈体衰,满腹惆怅.有的老人却保持平和心态,以微笑面对夕阳红.微笑如霞.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傍晚,面对夕阳,老年人该静静微笑观赏,面容应该淡定祥和.正所谓“满眼儿孙身外事,闲梳白发对残阳”.以如此心态面对暮年,不知世间还有什么风景比夕阳红更令人感到温馨.微笑面对年轮,那是洒脱自如、幸福快乐的回味.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笑伴夕阳红,霞飞双颊润.如此心态,怎能不令人保持健康长寿呢?
作者:杜学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作为一名军嫂,我对《解放军健康》杂志颇为熟悉.大概从1998年来到济南开始吧,因爱人与文字打交道,时常会带一些报纸和杂志回家.别的看过也就过去了,唯有《解放军健康》杂志,让我孜孜以求,爱不释手.家里的书橱柜角,写字台床头,都有她的影子.
作者:丽坤 刊期: 2017年第06期
“新兵连3个月马上结束了,没有了新兵班长手把手的教导,一想到还有两年比新兵连还艰苦的生活,我就充满恐惧,该怎么办?”“我性格内向,有些自卑,新兵连时我就不太会和战友相处,正式下连,一想到要和那么多不熟悉的人在一起生活两年,我就很焦虑.”又到一年新兵下连季.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解放军第89医院心理门诊主任李宁告诉记者,不少新兵下连容易出现困惑、焦虑、恐慌、失落等不良心理反应.应当如何正确加以调适和疏导,使新战友带着“阳光心情”投入火热的连队生活?
作者:李宁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编辑同志:我是一名普通白领,工作、生活都很有规律,下班后回家,喜欢宅在家里看电视.周末和朋友出门吃饭、看电影,一直认为自己身体健康.但近体检发现今年2 9岁的我体质年龄是33岁,骨骼密度低于同龄人的正常指数,骨折风险则是年轻成人的1.8倍.请问:像我这样的年轻人,也会患上骨质疏松症吗?
作者:李艳鸣 刊期: 2017年第06期
长途行军防脚起泡起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脚底汗湿,表皮软化,足掌长时间着力和摩擦,促使局部组织液渗出而形成.具体表现为磨、挤、硌、捻4点,可概括为4句话:袜破有折磨出泡,鞋子过小挤出泡,鞋里进砂硌出泡,走路歪扭捻出泡.行军途中鞋袜不宜过紧,过紧会导致局部血流不畅,热量无法顺利到达脚部,反而不利于保暖和长途行军.
作者:张永秀;郭丽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洗澡可能会要人命,这绝非耸人听闻.据媒体报道,日本每年因洗澡不当而导致死亡的人数高达1.4万,其中约九成是65岁以上的老人,而且冬天发生的意外多.我国虽没有类似统计,但因洗澡不当而导致意外的事件时有发生.洗澡直接导致死亡的几率虽小,但错误的洗澡方法确实对健康有影响.
作者:贾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什么样的人格适合个体与群体的发展,是人类十分关注的问题,也是长期以来一直在被广泛探讨的国际尖端课题.“健全人格”是一个表达人的本质存在状态的新时代概念.概括来说,健全人格的理想标准就是人格的生理、心理、道德、社会各要素完美地统一、平衡、协调,使人的才能得以充分发挥.对于自身而言,其基本特征主要包括积极客观的自我认识,正视现实,对他人对社会具有理性认知,有健康的体魄、愉快乐观的情绪体验和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有良好、稳定、协调的人际关系,独立的自我意识,有责任感和创造力,努力为自己的未来而奋斗等等.
作者:李雪祺 刊期: 2017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随着年龄的增大,身体各个器官组织的功能呈逐年下降趋势,身体随之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失眠就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对此,老年人要特别注意预防,掌握方法,以便于减轻或消除失眠症状,确保自己休息好、身体棒.找到适合的生物钟.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生物钟,老人与青年人不同之处在于,青年人为应付工作不得不强行改变睡眠时间和生活习惯.老年人特别是退休之后则完全有条件使自己全身心放松,有足够时间摸索适合自己的睡眠周期,然后,据此形成有规律的生物钟.
作者:任万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国防和军队建设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这个共襄盛会的金秋时节,我们强烈感受到的是强军伟业前所未有的时代步伐.5年的砥砺奋进刻骨铭心,5年的辉煌业绩令人惊叹.从思想政治建设,到实战化军事训练;从国防和军队改革,到正风肃纪、反腐惩恶;从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到向科技创新要战斗力……5年间,人民军队实现了政治生态重塑、组织形态重塑、力量体系重塑、作风形象重塑,人民军队重整行装再出发,在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作者:贾少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糖尿病对中老年人来说较常见,治疗糖尿病很重要的一条是注意科学饮食,特别对食材选用要严格控制.蔬菜青菜可作为糖尿病患者主要食物,多吃可以减少饭量.慈姑对糖尿病有益处,可以用来烧汤或做菜吃.红小豆对糖尿病有好处,它的做法很多,可以变着花样吃,但不能放糖.南瓜对糖尿病也有好处,可以把它和红小豆、海带加在一起炖菜吃.
作者:连承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编辑同志:前几天,我到食堂吃饭时,不知什么原因,对那些平常吃起来喷香可口的饭菜,忽然闻不到味道了.请问:这就是所谓的“嗅觉失灵”吗?对于这种病,我该怎么办?解放军某部 李帅李帅同志:人的鼻子是个非常敏感的嗅觉器官,正常情况下它能够觉察到各种物质发出的气味.但当人体不适或发病时,就会出现嗅觉障碍、嗅觉减低、嗅觉丧失等嗅觉失灵.嗅觉失灵是鼻部常见疾病,易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嗅觉失灵是由鼻腔血管瘤、急慢性副鼻窦炎、高位鼻中枢偏曲及其他鼻腔肿瘤等疾病而引起的.随着疾病的治愈,多数患者的嗅觉可恢复如初.肿瘤切除后等情况严重的,可能导致患者永久丧失嗅觉.嗅觉失灵的病因不同,治疗的方法也不同.
作者:俞益萍 刊期: 2017年第06期
临别的渡口,我把一朵黄菊做成书签,悄悄放进你远航的行囊.从此,你的名字犹如九月的阳光,照亮了我心底的忧伤.北疆的荒漠,料峭的朔风中,是否也有灿烂的菊?宁静的夜晚,一弯新月挂在林梢.我仿佛看到南宋那美丽的女词人,吟诵着“人比黄花瘦”的诗行,深情款款如约而至.亭上,那只盛满浊酒的杯子也瘦成了一枝轻盈,风吹来,碰翻了一地的呓语和光阴.
作者:高峨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冬季是流感多发的季节,随着天气渐冷,许多父母纠结是否给宝宝接种流感疫苗.现在,我们对流感疫苗进行分析,帮助家长做出正确的选择.为什么要接种流感疫苗流感疫苗是由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中国流感中心认可的当年流行的流感病毒株,通过健康鸡胚培养,经灭活、纯化、裂解再纯化后获得的有效成分混合而成.它能使人体内的抗体平均增加4倍以上,因此,接种流感疫苗被认为是目前世界公认的预防流感为有效的措施.
作者:芮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痛风是血中尿酸浓度过高引发的病变,并且是突然发作且极易复发,同时伴有剧烈疼痛的关节炎性疾病,痛风往往同时伴发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据统计,痛风患者中,伴发高血压的人群高达67.96%,伴发高血脂症的占51.46%,伴发糖尿病的占3.05%.此病原为中老年男性高发疾病,但是近年来由于饮食习惯、不良的生活方式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由于嗜好“海味”、烟酒而加入了痛风患者的队伍,发病率目前已达到千分之三,且越来越低龄化,男性的发病几率比女性高出20倍,这与男性饮酒过多有关.
作者:邢晓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进入冬季后,气温逐渐降低,人们往往都喜欢把家里的门窗关得严严实实的,生怕冷风钻进来.这样冷风和寒气是被挡在了室外了,屋子里也暖和了,但是同时也产生了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室内空气的流通性随之变差了,室内空气污染加重了.此外,由于天气寒冷,人们待在室内的时间大幅度增多,户外活动的时间大为减少,致使室内污染物给人体造成的伤害更多更大,尤其是室内空气污染物会抑制人的免疫力,刺激呼吸道黏膜,使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率大幅度增高.那么,在冬天我们该如何防止室内空气污染呢?
作者:乔友青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编辑同志:我每天上班都是舒舒服服地坐着,不干什么体力活,也不需要很费脑子,但为什么总是莫名其妙地感到累呢?请问:感觉累也是病吗?遇到这种情况,我该怎么办?北京读者 蒋女士蒋女士:你遇到的问题,是由专家所谓的“情绪劳动”引起的.如:空姐付出热情,护士付出热心,医生付出冷静,等等.如果情绪劳动跟内心感受一致,就不会觉得辛苦;如果情绪糟糕,还要强装笑颜、假装开心,那么就会感觉累.这种累是情绪过劳的表现,伴随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和易激惹、焦虑、神情沮丧等心理状态,以及尿频、食欲减退、头昏头痛、睡眠差等躯体症状.对长期负面情绪,不应一味控制,而应积极调节,使情绪劳动成本降低,使自己轻松愉快地工作和生活.
作者:周军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