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有柄石韦中总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

董倩倩;程丹丹;辛晓伟;高德民

关键词:有柄石韦, 总黄酮, 提取工艺, 正交试验
摘要:目的 优选有柄石韦中总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方法 以芦丁为对照品,超声时间、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设计正交试验,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 佳提取方案:60%乙醇,料液比1∶8,超声15min,回流提取30 min.结论 实验验证,该工艺提取效果较好,可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食品与药品杂志相关文献
  • HPLC测定中草药育发类化妆品中非法添加的米诺地尔

    目的 建立检测中草药育发类化妆品中非法添加米诺地尔的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梯度洗脱法.色谱柱:Shimadzu Shim-pack VP-ODS柱(150 mm×4.6 mm,4.6 μm),柱温35℃.流动相A:甲醇,B:水,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31 nm.结果 0.201~50.360 μg/mL范围内,米诺地尔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高、中、低3个水平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7%(RSD=2.5%),96.9%(RSD=1.3%)和96.6%(RSD=1.3%).结论 该方法准确可靠,专属性强.

    作者:龚越强;吕冠欣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玫瑰花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目的 研究玫瑰花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 采用Fenton体系和连苯三酚自氧化法评价玫瑰花多糖的体外抗氧化能力,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多糖浓度与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结果 玫瑰花多糖清除·OH和O2-·的能力与浓度呈较明显的量效关系.结论 玫瑰花多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是天然有效的抗氧化剂.

    作者:刘红燕;王妮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衍生化气相色谱法测定亚麻胶的单糖组成

    目的 采用衍生化气相色谱法(GC)测定亚麻胶的单糖组成.方法 从亚麻粕中提取纯化得亚麻胶,经酸水解、衍生化后,用气相色谱分析.结果 亚麻胶样品中鼠李糖、阿拉伯糖、岩藻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2.13%,6.83%,4.30%,12.70%,3.75%,10.15%,15.30%.结论 亚麻胶主要由鼠李糖、阿拉伯糖、岩藻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7种单糖组成,以半乳糖含量高.

    作者:张兰;王星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中药治疗恶性肿瘤的发展趋势及亟需解决的一些问题

    恶性肿瘤发病率有升高的趋势,给国家和个人造成了沉重的医疗负担.通过有效的治疗方式,提高治愈率,延长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是目前医疗界面临的重要挑战.中医药在治疗肿瘤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和作用,且在临床上应用日趋广泛,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通过严格的基础和临床试验,有效的临床疗效评价体系,完善的不良反应上报及预警机制,以明确中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一步拓宽中药抗肿瘤治疗的应用范围,以使治疗效果逐步得到世界医疗界的公认.

    作者:牛潞芳;李秀玉;李静;姬广辉;付本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单因素考察黄芪多糖提取条件

    目的 考察不同提取方式和不同因素水平对黄芪多糖提取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苯酚-硫酸法,以多糖含量为指标,考察提取方式、料液比、提取时间、醇沉浓度对黄芪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 黄芪多糖的佳提取工艺为:超声提取70min,料液比1∶20,70%乙醇沉淀.结论 不同提取方式和不同因素水平对黄芪多糖提取效果有显著影响,本研究为黄芪多糖提取工艺的进一步优化和药材质量评价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刘杨;包华音;王婷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透明质酸在食品中的应用

    本文介绍了透明质酸的口服吸收机制、保健功效和在各国食品行业中的应用情况,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

    作者:宋永民;丁厚强;郭学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α-氰基丙烯酸-2-甲氧基乙酯的合成工艺和性质研究

    目的 合成α-氰基丙烯酸-2-甲氧基乙酯,并研究其性能.方法 以氰乙酸、乙二醇单甲醚和多聚甲醛为原料,经酯化、Knoevenagel缩合和裂解反应合成α-氰基丙烯酸-2-甲氧基乙酯,考察催化剂用量、带水剂对反应收率的影响,测定该物质的剪切强度和黏度.结果 目标化合物经核磁共振氢谱、气相色谱-质谱、红外光谱等确证其化学结构,催化剂为对甲苯磺酸,用量2.32%,带水剂分别为环己烷和石油醚(60~90℃),反应收率好,总收率65.6%.结论 α-氰基丙烯酸-2-甲氧基乙酯的剪切强度为18.21MPa,黏度为5.3 mPa.s,适于用作医用胶,而且本工艺简单,合成收率高,适于工业化生产.

    作者:张雷;栗雪艳;李晶;史志伟;曾仑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头孢菌素C发酵过程中豆油酶解条件的优化

    目的 提高头孢菌素C的产量.方法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豆油的酶解条件,检测酶解后豆油对头孢菌素C产量的影响.结果 豆油的佳酶解条件为水油比0.93,酶解温度43.32℃,酶量0.18%.豆油的酶解率达高83.29%.以此条件下酶解的豆油为碳源时,头孢菌素C的终产量提高了51%.结论 以酶解后的豆油为碳源时,头孢菌素C的产量明显提高.

    作者:任强;赵林;刘新利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关节镜清理术配合玻璃酸钠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关节镜清理术配合注射玻璃酸钠(施沛特)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膝关节疼痛、局部压痛、关节肿胀和活动障碍等临床表现量化,并作为疗效评价指标.治疗组60例先在关节镜下行关节镜清理术,术后同时每周应用玻璃酸钠2mL关节腔内注射;对照组30例仅用玻璃酸钠2mL关节腔内注射,均5周1疗程.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51.7%,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治疗组治愈率40.0%,总有效率80.0%,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且治疗组各项观察指标治疗前后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关节镜清理术配合注射玻璃酸钠疗效显著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陈小兵;师磊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QuEChERS/UPLC-MS测定火锅调料中罂粟壳(粉)的研究

    目的 建立检测火锅调料中非法添加罂粟壳(粉)的方法.方法 样品经QuEChERS方法提取、净化后,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仪(UPLC-MS),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通过色谱、质谱条件优化及方法学考察,建立了高效、准确检测火锅调料中非法添加罂粟壳(粉)的方法.结果 本方法的线性范围为:那可丁2.470~49.405ng/mL,r=0.9994;罂粟碱2.090~41.804 ng/mL,r=0.9995;蒂巴因2.042~40.840 ng/mL,r=1.000;可待因11.287~225.733ng/mL,r=0.9996;吗啡10.420~208.400 ng/mL,r=0.9999.那可丁、罂粟碱、蒂巴因、可待因、吗啡的检测限分别为0.21,0.33,0.31,10.37,4.11 μg/kg.回收率78.4%~100.6%.结论 本方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可用于检测火锅调料中的罂粟壳(粉).

    作者:李航;贺亚玲;陈小泉;王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石通胶囊中绿原酸含量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结石通胶囊中绿原酸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C18柱(250 mm×4.6 mm,5 μm),乙腈-0.5%磷酸溶液(7∶93)为流动相,柱温3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26 nm.结果 绿原酸在0.020 42~1.0210 μg范围内,峰面积与进样量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00%,RSD2.54%(n=9).结论 该方法重复性、准确性良好,可用于测定结石通胶囊中绿原酸含量.

    作者:甘勇强;罗轶;甘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有柄石韦中总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

    目的 优选有柄石韦中总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方法 以芦丁为对照品,超声时间、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设计正交试验,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 佳提取方案:60%乙醇,料液比1∶8,超声15min,回流提取30 min.结论 实验验证,该工艺提取效果较好,可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董倩倩;程丹丹;辛晓伟;高德民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α-淀粉酶水解对芭蕉芋淀粉理化性质的影响

    目的 酶法水解为芭蕉芋淀粉进行改性,提高芭蕉芋淀粉的应用价值,扩大于其在食品工业的应用范围.方法 以芭蕉芋淀粉为原料,采用α-淀粉酶水解制备酶解淀粉,结合热失重(TGA)技术考察α-淀粉酶水解对芭蕉芋淀粉热稳定性和其他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 与原淀粉相比,酶解淀粉的溶解度和膨胀度、吸水度和吸油度增大;透光率和冻融稳定性降低;TGA结果表明,α-淀粉酶水解不改变芭蕉芋淀粉的组成成分,且酶解芭蕉芋淀粉的分解温度较高,表明其热稳定性增加.结论 通过α-淀粉酶酶解法可制备满足工业需要的改良芭蕉芋淀粉.

    作者:王成;荣玉芝;李虎;唐亚芳;王正武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不同破壁方法对丙酮酸激酶活性的影响

    目的 研究4种不同处理方法对纤维堆囊菌中丙酮酸激酶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分别采用液氮研磨法、石英砂研磨法、超声波法和溶菌酶法将纤维堆囊菌细胞破壁,然后分别测定丙酮酸激酶的酶活性,比较酶活性及操作难易度.结果 石英砂研磨条件下酶活性小,超声波破碎和液氮研磨酶活性相近,溶菌酶法高;溶菌酶法耗时间长,其他3种相近.结论 超声波破碎法成本低,效率高,是首选的方法.

    作者:王晓娜;赵林;李灿;任强;刘新利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微丸压片法制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

    目的 制备单硝酸异山梨酯微丸缓释片,考察体外释放度.方法 制备单硝酸异山梨酯微丸,包衣后压制缓释片,通过考察不同包衣材料、丸芯大小、压片压力及包衣增重对缓释片体外释放度的影响,筛选并确定佳处方.结果 按优化处方制备的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体外释放度与市售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体外释放度一致.结论 制备的制剂处方合理,工艺可行,体外释放度与市售片一致.

    作者:赵星星;郝贵周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抗癌药物拉帕替尼两个杂质的合成

    目的 合成抗癌药物拉帕替尼的两个杂质.方法 以N-[3-氯-4-[(3-氟苄基)氧基]苯基]-6-碘喹唑啉-4-胺为起始原料,经Suzuki偶联反应,得到N-[3-氯-4-[(3-氟苄基)氧基]苯基]-6-[(5-甲酰基)呋喃-2-基]-4-喹唑啉胺,直接与还原剂NaBH(OAc)3反应,得到特定杂质N-[3-氯-4-[(3-氟苄基)氧基]苯基]-6-(5-羟甲基呋喃-2-基)-4-喹唑啉胺;起始原料经Suzuki反应后,与2-甲砜基乙胺反应,在NaBH(OAc)3作用下得粗品,经制备液相分离,得到另一特定杂质双[[5-[4-[[3-氯-4-[(3-氟苄基)氧基]苯基]氨基]喹唑啉-6-基]呋喃-2-基]甲基][2-(甲磺酰基)乙基]胺.结果 两个目标物经质谱(MS),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确证其化学结构.结论 合成的两个杂质可作为拉帕替尼质量控制对照品,本工艺操作可行,原料易得.

    作者:王长斌;夏晓君;刘亚方;刘文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相关因素

    目的 临床总结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实施术前告知、术后措施,更好地预防皮下积液发生,促进创面愈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2014年3月乳腺癌手术126例,查找皮下积液相关因素:加压固定、负压引流、患肢保护、肥胖等环节.结果 术前健康教育及术后护理措施到位,患者的依从性增高,可减少术后皮下积液发生.结论 乳腺癌术后常规护理外使用梯度枕促进静脉淋巴回流,促进皮瓣周围血液供应,术前练习向健侧翻身起床方法,提高术后患者依从性,降低皮下积液发生几率.

    作者:刘海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大豆肽粉对低白细胞大鼠白细胞及NK细胞的影响

    目的 观察大豆肽粉对环磷酰胺模型大鼠及正常大鼠白细胞数量及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 40只大鼠根据白细胞总数随机分为4组:模型对照组,低、中、高3个剂量组.各组动物均腹腔注射环磷酰胺造成白细胞减少模型,模型对照组动物给予蒸馏水,各实验组动物给予不同剂量的大豆肽粉溶液,连续10d,于第4,6,8,10天测定各组大鼠白细胞数量,实验结束时测定NK细胞活性.随机将30只正常大鼠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中、高剂量组.空白对照组动物给予蒸馏水,各实验组动物给予不同剂量的大豆肽粉溶液,连续10d.于第4,6,8,10天测定各组大鼠白细胞数量,实验结束时测定NK细胞活性.结果 高剂量大豆肽粉能明显增加模型大鼠白细胞总数;中、高剂量大豆肽粉能提高模型大鼠NK细胞活性,高剂量大豆肽粉能提高正常大鼠NK细胞活性.结论 大豆肽粉对环磷酰胺模型及正常大鼠有正向免疫调节作用.

    作者:卢连华;周连奎;谢玮;高伟;郭婕;姚文环;颜燕;杨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法罗培南钠片的制备及体外溶出研究

    目的 优化法罗培南钠片的制备工艺.方法 采用湿法制粒工艺制备法罗培南钠片,以自制片与原研制剂体外溶出的相似因子(f2)为考察指标,用正交设计进行处方优化.结果 按优化后工艺制备的法罗培南钠片在4种溶出介质中与原研制剂溶出相似因子分别为86,76,74,81.结论 自制片与原研制剂在不同溶出介质中的溶出行为相似.

    作者:陈小伟;郝贵周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乙基纤维素用于渗透泵片包衣的处方研究

    目的 研究乙基纤维素(EC)用于渗透泵包衣对药物释放的影响.方法 以EC和醋酸纤维素(CA)复合材料为控释衣膜,制备格列吡嗪双层渗透泵控释片,以自制片与市售对照药的体外释药数据的相似因子f2以及释药速率作为评价指标,考察EC∶CA比例、包衣增重、EC型号等因素对药物体外释放的影响.结果 确定优处方为包衣增重10%,EC与CA比例1∶10,EC型号100cp,其体外释药特征与对照基本一致.结论 通过EC和CA混合包衣,可实现药物控释,有效地降低包衣增重,缩短包衣时长.

    作者:曹心珂;刘杰;颜志文;袁振海;董爱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食品与药品杂志

食品与药品杂志

主管:山东省药学科学院

主办:山东省生物药物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