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帅陆;何旬;陆利霞;熊晓辉
对国内外果蔬加工的新趋势,果蔬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作一综述.
作者:王希敏;孟秀梅;刘昌衡;刘健敏 刊期: 2007年第03期
21世纪以来,国际人类基因组单倍型图谱计划的开展和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促进了基因与疾病的研究和新药的发展.文章综述了近年来重大疾病病因的研究进展,表明了新药研究开发的新趋势.
作者:陈执中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圣剑润滑洁康露是以透明质酸钠为主要成分的人体润滑剂,主要用作性生活的润滑剂,适用于因内分泌改变、更年期、妇科手术或精神因素等所致的阴道干涩,以及外阴营养障碍、外阴瘙痒等各种原因引起的干涩症状;也适用于妇科检查时阴道扩张器的润滑.
作者:杨素珍;赵文刚;吴世德;王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不同发酵条件对绿色木霉产复合木聚糖酶性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固体发酵培养方式,通过改变发酵条件,包括碳源、氮源的种类、浓度及接种量,测定相应条件下发酵产物的酶活性来确定发酵工艺.结果 绿色木霉产酶的佳碳源为玉米芯和麸皮(4∶6);氮源为硫酸铵(4%);接种量为1×107个孢子/g培养基.30℃固体培养70 h,发酵后用无菌水(pH 5.0)28 ℃浸提3 h测定酶活性.结论 在优化的培养条件下,木聚糖酶的高酶活性达到267 U/g.
作者:苏移山;张晓元;朱希强;郭学平;凌沛学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筛选并鉴定黏细菌.方法 用多菌灵抑制霉菌等真菌的生长,加热除去不耐热的杂菌,低温冷冻除去可能存在的蠕虫及不耐反复冻融的细菌;鉴定时用VY/4培养基、纤维素培养基、WCX培养基等.结果 根据菌株的子实体结构、菌落形态、营养细胞和黏孢子形态等特征,有3株菌初步鉴定为嗜细菌群的囊球黏细菌属(Angiococcus).结论 得到3株黏细菌新菌株.
作者:刘冰花;李小红;汴国宁;熊世娟;李红霞;余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高温灭菌对黄芪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考察灵芝在含黄芪基质的生长情况.方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芪多糖、总黄酮和总皂苷的含量.结果 高温处理后测得多糖和黄酮含量分别增大了56.3%和43.8%,黄芪皂苷含量降低了63.2%.黄芪固态发酵前10 d菌质多糖含量变化剧烈,30 d后多糖含量基本不变,从而确定为发酵终点.结论 高温灭菌对黄芪有效成分含量有一定影响,灵芝在含黄芪基质长势良好.
作者:郁帅陆;何旬;陆利霞;熊晓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用反向高效液相(RP-HPLC)法测定滇黄芩和黄芩中黄芩苷和黄芩素的含量.方法 乙腈(含1.0%甲酸)-1.0%甲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274 nm,柱温30 ℃.结果 在精密度,重现性,稳定性实验中,保留时间和峰面积的RSD均小于2%;加标回收率分别为100.7%和100.5%,RSD为1.78%和1.85%;黄芩苷在0.102~2.04μg之间,黄芩素在0.72~14.40 μg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结论 此实验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
作者:熊春媚;郭亚东;马银海;廖宇;张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制备喷昔洛韦微乳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 用假三元相图法确定微乳处方,考察其形态、粒径分布及对喷昔洛韦的溶解性.结果 微乳处方组成为:油酸乙酯4%,吐温-8030%,PEG 4001 5%,水51%,所得O/W型微乳澄清透明,平均粒径为34.8 nm.结论 微乳制备方法简单,可明显提高喷昔洛韦的溶解度.
作者:祝伟伟;翟光喜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提取石榴皮色素和果胶的工艺.方法 用索氏提取法提取色素,酸提取乙醇沉淀法制取果胶.结果 提取红色素的佳工艺条件是:以50%乙醇为提取剂,料液比1∶4,提取温度80 ℃;残渣经过酸提取乙醇沉淀法制取果胶.结论 工艺简单可行.
作者:石梅;李中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芦荟是一种集药用、食用、美容和观赏于一体的重要经济植物,以其独特的功效和广泛的用途受到国内外的重视.研究芦荟的文献也较多,现将近年芦荟通便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春玲;赵秀兰;厉保秋 刊期: 2007年第03期
随着生物技术、纳米技术以及物理技术等的发展,脂质体作为一种药物载体也有了长足的进步.脂质体的靶向治疗与药物控释以及药效持续时间是其研究的重点和热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阿霉素、两性霉素B等药物已经制备成脂质体并且上市.现主要对脂质体靶向治疗恶性瘤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钱皓;凌沛学;王凤山;张天民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对新型植物型、动物型、微生物型和海洋生物型食品防腐剂的特点和应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我国新型、安全、高效、天然食品防腐剂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作者:赵电波;陈必春;张小利;白艳红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克隆并表达黄杆菌肝素酶Ⅱ(HepⅡ)的基因.方法 通过PCR从黄杆菌基因组DNA中扩增出黄杆菌HepⅡ的基因,经验证后插入到表达质粒pET-28a上构建表达载体,重组质粒转化E.coli BL21(DE3)进行蛋白质表达.结果 成功地将PCR扩增得到的测序正确的HepⅡ基因构建人pET-28a载体上,重组质粒转入E.coli BL21(DE3)后表达产物经SDS-PAGE凝胶电泳鉴定得到目的蛋白,测活显示重组HepⅡ具有活性.结论 克隆并成功表达了黄杆菌HepⅡ基因.
作者:傅文彬;余晓;赵健;范立强;李素霞;袁勤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以苹果原浆为主要原料,研究制作苹果果肉饮料的工艺和配方.方法 对操作要点、工艺参数及各种辅料添加量进行对比实验.针对饮料易沉淀的问题,研究了饮料的稳定性.结果 苹果果肉饮料配方苹果原浆45%,白砂糖7.5%,果葡糖浆2.5%,酒石酸0.011%,苹果酸0.020%,抗坏血酸0.05%,黄原胶0.06%,羧甲纤维素0.05%,乙基麦芽酚百万分之5~10,香精:18088#0.003%,10057#0.006%.结论 苹果果肉饮料工艺和质量都有所提高.
作者:王文亮;孙宏春;李海雷;张奇志;孙守义;王守经;阎安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蛋白质组学与免疫学分析方法结合形成了一门新学科,即免疫蛋白质组学.现从免疫蛋白质组学的由来、方法、技术要点以及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并针对其局限性提出展望.
作者:韩晨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提高大豆蛋白质水解度的方法.方法 比较加热、超声波、酸、碱处理对大豆蛋白质水解的影响,探讨大豆蛋白质酶解前处理的可行性.结果 经加热、超声波、酸、碱处理,大豆分离蛋白质的水解度都有所增加,经加热和超声波处理的水解度增加尤为明显,比不经前处理酶解的水解度提高7%~8%.结论 酶解前处理合理可行.
作者:胡春林;潘月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小檗碱是中药黄连的主要成分,具有降血脂的功能.现对小檗碱降血脂的分子机制、动物实验及临床疗效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明智强;陈洪源;谢佳乐;杨勇;陈恋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参考近年国内外关于根系分泌物研究的文献,对植物根系分泌物的成分及其在改善营养胁迫、缓解金属毒性,对根系微生物的影响、化感和连作障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刘军;温学森;郎爱东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测定成熟中国鲎黄色结缔组织中氨基酸的含量.方法 用反相液相色谱法.结果 鲎黄色结缔组织中氨基酸总含量为79.04 mg/g;各种氨基酸中,含量较高的是谷氨酸、异亮氨酸、天冬氨酸、亮氨酸和甘氨酸,占总含量的63.26%,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占总含量的43.55%.结论 反相液相色谱法可用于测定鲎黄色结缔组织中氨基酸含量.
作者:魏京广;代建国;金刚;霍光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海洋生物是抗肿瘤活性物质的重要来源.迄今为止,已从海洋生物中分离得到许多化学结构新颖的抗肿瘤活性物质,可以归为肽类、大环内酯、多糖、生物碱、萜类、聚醚等类型,有望开发成新型抗癌药物.本文从海洋天然活性产物的主要化学类型及其生理活性方面,对目前国内外海洋抗肿瘤活性物质的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王淑媛;王素英 刊期: 200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