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倍;陈英;沈迎春;费苛
目的 探讨信息化全程实时监控对手术安全质量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根据手术安全质量管理面临的问题,设计信息化管理系统并应用于实践.对实施信息化全程实时监控前后手术患者的质量数据做病例对照调查分析.结果 信息化监控后外科平均住院日较之前缩短3.1 d;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从3.86%下降到2.79%(P<0.001),其中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从0.8%下降到0.59%(p<0.01);手术死亡率由0.256%降低至0.128%(p<0.005).结论 建立健全手术安全质量信息化全程实时监管体系对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质量,保障手术安全具有现实意义.
作者:樊宏;胡剑超;阳红;张彦;谭旭芬;王乃俊;查正科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本文简明阐述医疗质量的概念和医疗质量管理的特点,在分析医疗质量管理的结构(要素、环节和终末三级质量)及其标准基础上,系统回顾医疗质量管理的主要模式及效用评价,并对未来医院质量模式展开展望和探索,提出质量文化、第三方评价和技术规范等质量管理发展的新思考.
作者:肖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本文分析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主要有:医患沟通不流畅、信息不对称、医疗费用贵、医疗风险少、患者期望高、媒体报道假等诸多因素;并提出应从信息、教育、管理、服务等方面人手,深入研究患者心理,强化医德医风建设,增强医务人员和患者的相互信任,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作者:孙胜;王林;王云兵;王谦;周俊奇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本文旨在探讨研究型医院资源结构的特征,为研究型医院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基于“二类卫生资源配置理论”与循证决策(1+n)模型体系(“模拟试验厅”)支持平台,采用系统动力学建模思想和方法,构建研究型医院资源结构模型,并以此模型为“政策试验厅”进行模拟干预与试验,获得研究型医院的资源结构、技术效率及内生性资源配置等基本结论.
作者:张鹭鹭;栗美娜;丁陶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总后勤部副部长和总后卫生部部长在2010年军队师级以上医院管理创新研讨会上的讲话,为加快推进研究型医院向纵深发展指明方向.一年来,在总后卫生部的指导下,解放军总医院重点抓以价值标准、规模标准、创新标准、融合标准和安全标准为内容的标准化建设;以规范医疗、安全医疗、集成医疗、温馨医疗为核心的医疗质量建设;以医疗质量管理、医疗安全管理、人财物精细化管理为重点的医院运营管理,取得较好成效.
作者:任国荃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内科医师对于患者参与的认知、态度、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整群抽取上海市4所三甲医院符合入选要求的心内科、呼吸科、消化科的160名医师.结果 认知部分平均得分为3.59±0.42分(满分5分),与学历呈正相关(B>0);态度部分平均得分为3.77±0.91分(满分5分),与医院相关,医院丙得分偏低(B<0);行为部分平均得分为3.09±0.33分,与认知、态度呈正相关,且与科室相关;呼吸科得分偏低(B<0).结论 内科医师对于患者参与用药安全的认知、态度及行为均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提高医师促进患者参与用药安全的行为,提高其认知和态度是关键.
作者:明星;周立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本文通过对卫生应急状态内涵的解读,明确卫生应急目的,以此为标准,提出以立法为支撑,明确分工,构建卫生应急体系;以信息建设为重点,科学监控,实现沟通顺畅;以应急需求为牵引,储备资源,确保有效供给;以针对性训练为方法,加强教育,提升应对效果的应对策略.
作者:马玉琴;贾彬莉;陈千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本文根据新时期军队医院建设特点及发展方向,对医院建设与管理中的发展规模、卫勤保障、学科建设、资源配置、医疗质量、科研创新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探讨,为军队医院提高建设及管理水平提供借鉴.
作者:王永清;李大鹏;张永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针对血液透析室存在管理环节不流畅、血透知识更新慢、患者依从性不高等问题,提出血透室规范化管理的四个环节:一是发挥团队作用;二是强化岗位责任制,重视不良事件和错误的报告;三是加强学习培训;四是重视患者随访.
作者:钟先阳;童俊容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本文用辩证的方法分析大部分医院学科人才建设现状,其主要矛盾是人才资源的缺乏与浪费并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提出立足现有学科人才、积极建立虚拟学科人才队伍,搭建多种专业平台、解决“两虎相争”的人才内耗,建立善任敢免机制、促进人才队伍有效新陈代谢,构建研究型医院学科人才体系的哲学思维.
作者:赵升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医院招聘工作不仅是医院广纳贤才的过程,同时也是医院对外公关,促进医院良好形象建设的过程.本文针对当前招聘工作中存在的影响医院形象的问题,结合医院2011年招聘工作经验,提出促进医院形象建设的招聘对策建议.
作者:朱伟;罗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应用SWOT分析法对军队医院转型升级中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系统分析,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正确的服务方向,实行管理与服务转型升级,采取多种措施实行人才队伍升级,实施差异化战略,发挥军队医院品牌优势等对策.
作者:朱世和;王庆林;向月应 刊期: 2011年第12期
为确保手术安全和手术质量,预防医疗事故发生,加强对各手术科室和医师的手术管理,根据《军队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本文结合医院管理实际,介绍手术分级管理的组织构成、实施工作及其成效.这在有效防范手术风险,提高手术质量方面进行尝试,同时通过利用医院信息系统实施手术分级管理,提高医疗及管理质量.
作者:吴再新;周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为了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实施品牌战略已势在必行.只有通过找准定位、强化质量、以人为本、科研创新、充实人才、美化环境塑造良好的医院品牌,才能引领医疗市场的良性竞争,才能造福于社会、造福于人民,才能在医疗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谢平初;黄少平;王冬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基层党组织“公推直选”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内民主的新实践成果之一.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党委在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中,试点“公推直选”换届成功,有效地调动广大党员和群众参与党内民主建设的积极性,扩大了党的群众基础.本文对在医院基层党支部换届选举中试行“公推直选”的经验进行总结,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旨在为新形势下深化医院党组织民主建设、改革干部选任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作者:徐倍;陈英;沈迎春;费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分析健康体检中心制度建设与工作室的数量及功能、布局及流程的关系,强调工作室制度与规范管理是健康体检中心制度建设的重点,提出健康体检中心应注重制度的形成机制和执行保障机制的建设.
作者:邱耀辉;黄喜顺;吴义森;兰宇频;曾妍妍;王义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绩效管理体系的完善,改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激发员工积极性,提高医疗质量和医疗水平.方法 分析存在的问题,借鉴成熟的平衡计分卡绩效管理理论和KPI方法,提出以BSC理论为基础的KPI绩效管理体系设计方法,有效应用于医院管理实践.结果 依据医院管理模式及实际情况,建立以临床、医技、护理、职能等四个职系的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分类、分层的三级KPI绩效考核体系.结论 绩效体系的实施使得存在的问题得到明显改善,并在实践应用中不断总结,得出有效推行绩效管理体系的关键因素.
作者:王东;刘笑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医疗质量是医院发展的生命线,是实现医院跨越的立足点.本院依托全军医院深入开展“医疗质量管理年”活动之际,从完善质量体系、规范医疗技术、强化能力素质、落实规章制度、开展优质服务,以及防范医疗风险等方面人手,加强医院管理,规范医疗行为,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全面提升医院整体水平与长效发展态势.
作者:胡月静;刘轶宁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本文总结第九届全军医院管理专业委员会成立以来的主要工作,分析新时期军队医院管理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提出全军医院管理专业委员会充分发挥智囊、纽带、引领和协调四项职能作用,并从理论体系、标准体系、创新体系、学科人才建设体系、智慧智能管理体系、文化价值体系等方面对加快推进研究型医院建设进行探讨.
作者:李书章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本文采用系统化思考方法,对中国公立医院重组作了探讨.通过建立管理能力、法人治理和社会责任整合框架,重点论述:社会责任是公立医院的核心目标,法人治理是实现目标的前提,管理能力是实现目标的基本保证,利益相关者是连接管理、治理和责任的核心.只有在整合框架下全面、统筹地分析公立医院改革和重组所涉及到的外部环境影响,内部各利益团体博弈的干扰,才能保证重组顺利实施,并终实现公立医院的使命和责任.
作者:李斌;任荣明 刊期: 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