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联合高频电切术治疗胃息肉效果观察

刘明军

关键词:胃息肉, 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 高频电切术, 胃蛋白酶原, 血清胃泌素
摘要:目的 观察胃息肉患者采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与高频电切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收治的116例胃息肉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58例,采用高频电切术治疗;观察组58例,采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对比术后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胃蛋白酶原(PG)及血清胃泌素-17(G-17)水平.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89.66%)高于对照组(75.86%),并发症发生率(1.72%)低于对照组(13.79%),PGR及G-17水平提高幅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联合高频电切术治疗胃息肉效果确切.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冲洗液温度控制对接受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应激反应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冲洗液温度控制对接受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应激反应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4月-2016年5月收治的泌尿系结石患者10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常温冲洗,观察组采用30~35 ℃冲洗液冲洗.对比两组术中失血量、血小板计数和寒颤发生率,对比治疗前后应激反应及凝血功能.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及重复测量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术中、术后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体温及MAP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术后FIB、APTT、T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术后血小板计数高于对照组,失血量及寒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冲洗液的温度控制在30~35℃时,不会对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的凝血功能造成影响,同时能够有效改善应激反应,减少术中失血量及寒颤发生率.

    作者:赵青丽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腹腔镜下胆道镜联合钬激光治疗胆总管结石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腹腔镜下胆道镜联合钬激光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胆总管结石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3例.观察组给予腹腔镜下胆道镜联合钬激光治疗,对照组给予腹腔镜下胆道镜治疗.记录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记录两组结石残留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120.7±15.4)min、(90.4±20.5)ml、(7.13±2.05)d]与对照组[(200.7±20.9)min、(240.7±50.2)ml、(11.95±2.41)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结石残留率(6.06%)低于对照组(2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胆道镜联合钬激光治疗胆总管结石可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出血量,降低结石残留率,且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建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替加环素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替加环素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替加环素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血清细胞因子、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4.44%)较对照组(62.22%)高,细菌清除率(91.11%)较对照组(71.11%)高(均P<0.05);治疗后,两组PCT、WBC、CRP、IgA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IgM、IgG水平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替加环素可提升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的治疗效果,提升机体免疫功能.

    作者:付志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3月进行超声诊断的46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46例前来体检的人员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观察两组的股动脉、腘动脉内-中膜厚度,下肢动脉内径(股动脉、腘动脉、胫后动脉、足背动脉),以及下肢血管病变发生率.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股动脉内-中膜厚度、腘动脉内-中膜厚度[(1.22±0.23)、(1.12±0.19)mm]与对照组[(0.73±0.34)、(0.72±0.18)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的血流量高于观察组,血管内径大于观察组,频谱宽度较之观察组更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血管闭塞、血栓、内膜增厚及斑块、50%以上血管狭窄等下肢动脉硬化发生率[21.74%、8.70%、82.61%、41.30%]均高于对照组[0.00%、0.00%、8.70%、6.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对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的诊断效果显著,为后续治疗提供诊断依据.

    作者:董莹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纤支镜联合氨溴索肺泡灌洗在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并探讨床旁纤支镜联合氨溴索肺泡灌洗在排痰障碍的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ke-associated pneumonia,SAP)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2月SAP住院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床旁纤支镜联合氨溴索肺泡灌洗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第3、7及14天动脉血气指标、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linical pulmonary infection score,CPIS)及外周血炎性因子指标.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及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治疗3~7 d后,观察组PaO2(78.50±11.25)mm Hg高于对照组(65.46±1 1.16)mm Hg,PaCO2(43.56±3.52)mm Hg低于对照组(53.35±4.85)mm H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7~14d后观察组IL-6(35.40±11.31)pg/ml、hs-CRP(5.86±1.57)mg/L、PCT(0.31±0.15)ng/ml、TNF-α(33.21±3.78)pg/ml均低于对照组[(42.21±13.08)pg/ml、(12.15±2.45)mg/L、(0.86±0.13)ng/ml、(53.42±9.63)pg/ml],观察组CPIS评分(1.05±0.38)分、住院天数(16.77±1.63)d少于对照组[(2.25±0.88)分、(23.50±3.06)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 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在抗感染、氧疗等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床旁纤支镜联合氨溴索肺泡灌洗术,可减轻炎性反应对肺组织的损伤,改善患者肺功能,缩短住院天数.

    作者:张遂甫;段冲亚;连广学;包磊;陈晓平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普罗布考联合替罗非班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普罗布考联合替罗非班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1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7例.对照组给予替罗非班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给予普罗布考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实验室相关指标、心功能及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GSSG、cTnI、hs-CRP、TIMI分级情况及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等指标相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CO、LVEF、NO等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普罗布考联合替罗非班治疗可有效改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心功能,减少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改善TIMI分级情况.

    作者:刘冰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个性化护理干预在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个性化护理干预在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86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症状消失时间、护理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发热、咳嗽症状消失时间[(7.13±1.65)、(6.45± 1.54)d]短于对照组[(8.67±2.03)、(8.27±2.1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3.02%高于对照组69.7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0%低于对照组27.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干预应用于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可缩短患儿症状消失时间,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改善治疗效果.

    作者:邢志娟;张子云;徐帅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低分子肝素钠联合地屈孕酮治疗先兆流产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钠联合地屈孕酮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4月收治的先兆流产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地屈孕酮治疗,观察组实施低分子肝纳素联合地屈孕酮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指标、疗效及安全性.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血清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血小板水平[(1.62±0.21)g/L、(213.11±29.89)×109/L、(3.54±0.27)μg/L]均低于对照组[(1.81±0.21)g/L、(232.10±31.49)×109/L、(4.01±0.32)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4.29%)高于对照组(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钠联合地屈孕酮治疗先兆流产疗效显著,可降低血清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及血小板水平,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李清云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真菌感染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的真菌感染检验结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328例.收集所有患者尿液标本,采用自动细菌鉴定仪对患者尿液病原菌进行鉴定,使用药敏试剂条进行药敏试验,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328例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中检测出真菌11.59%(38/328),以白色念珠菌为常见,占36.84%(14/38),而热带念珠菌占31.57%(12/38),光滑念珠菌占13.16% (5/38);所有真菌对两性霉素B和制霉菌素均无耐药性,对唑类抗真菌药物、热带念珠菌和白色念珠菌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其中热带念珠菌对酮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三者的耐药性均为8.33%,而白色念珠菌对上述三种真菌药物耐药性均为7.14%.结论 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真菌感染以热带念珠菌和白色念珠菌为常见的病原菌,两者对唑类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较高.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及不合理使用是造成感染的主要原因,故临床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时,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给予合适的抗菌药物,并控制给药剂量.

    作者:胡瑞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控策略分析

    目的 探讨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控策略.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普外科手术患者3450例,逐一查阅手术记录单、病程记录、体温单、医嘱单、辅助检查单等,确定影响因素分析指标,主要包括性别、年龄、肥胖、内科感染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切口分类、抗生素使用情况及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手术部位感染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采用x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3450例手术患者发生手术部位感染170例,发生率为4.93%.表浅切口感染129例,占75.88%;深部切口感染30例,占17.64%;器官腔隙感染11例,占6.47%.手术部位感染的致病菌居前三位的依次为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奇异变形杆菌,分别占25.29%、18.82%、16.4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与性别、内科感染、术前使用抗生素均无关(均P>0.05).年龄越大、肥巴胖、合并糖尿病、切口分类越高、手术时间越长、切口长度越长,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越高(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肥胖、合并糖尿病、切口分类、手术时间是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与患者年龄、肥胖、合并糖尿病、切口分类、手术时间有关,可针对以上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从而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徐晶芳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在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在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青光眼患者9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小梁切除术,观察组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比较两组应用效果.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术后1个月、5个月,观察组眼压值为[(21.23±3.39)、(16.63±2.38)mm Hg]低于对照组[(23.45±3.41)、(19.78±2.54)mm Hg];观察组浅观察组前房发生率为4.17%低于对照组18.75%;并发症发生率为8.33%低于对照组22.9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有助于促进患者术后眼压恢复,降低并发症和浅前房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庞彦利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丹参酮Ⅱ A联合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丹参酮Ⅱ A联合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心力衰竭(Olute heart failure,AHF)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AHF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左西孟旦注射液,连续使用24 h;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连续使用7d.记录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脑钠肽(BNP)水平、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平均心率、左心室射血分数(LEVF)及每搏输出量(SV)、左心室舒张末直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SDD)等指标,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病死率及再入院率.结果 治疗24 h后,两组BNP、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平均心率、SV、LEV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LVEDD、LVES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3.3%优于对照组70.0%(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LEVF、LVEDD、LVESD均优于治疗前且优于治疗后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病死率及再住院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丹参酮ⅡA联合左西孟旦可显著改善AHF患者的临床症状,一定程度的逆转左心室肥厚.

    作者:李秀芳;张如幸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晚期肺癌癌痛患者院外延续性护理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晚期肺癌癌痛患者院外延续性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6月收治的晚期肺癌姑息治疗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院外延续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后1月内、3月内及6月内疼痛VAS评分变化及镇痛药物临时增加使用频率,统计干预前及干预后6个月匹兹堡睡眠质量变化情况.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1月内、3月内及6月内疼痛VAS评分低于同期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1月内、3月内及6月内镇痛药物临时增加使用频率低于同期对照组(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匹兹堡睡眠质量优于干预前及干预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晚期肺癌癌痛患者实施有效的院外延续性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疼痛评分,减少镇痛药物使用频率,提高睡眠质量.

    作者:杨艳霞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牛磺酸熊去氧胆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戊型肝炎感染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牛磺酸熊去氧胆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戊型肝炎感染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4月-2015年8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戊型肝炎感染患者90例,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保肝治疗和恩替卡韦口服.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牛磺酸熊去氧胆酸口服.两组均用药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疗效、住院时间和病死率.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胆红素(TBI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均低于对照组,白蛋白(ALB)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3%高于对照组77.8%,观察组死亡率4.4%低于对照组17.8%,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牛磺酸熊去氧胆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戊型肝炎感染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肝功能.

    作者:夏华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培养介入专科护士对提升介入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介入专科护士的培养对提升介入手术室护理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介入专科护士20名作为研究对象,2016年10月-2017年2月对这20名介入专科护士进行专科培养,比较其培训前后理论和技能考核成绩以及医生和患者对培训前后介入手术室护理质量的评价.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培训后介入专科护士知识及技能考核成绩由原来各项平均分80分左右上升至平均分90分左右;培训后医生和患者的满意度分别上升至97.14%、91.00%,优于培训前的80.00%、79.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介入专科护士进行专科培养,可有效提高护士的护理相关知识,提升介入手术室护理质量.

    作者:贾少健;任伟;禹菲菲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ICU危重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ICU危重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行气管切开术的ICU危重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采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对照组采用传统气管切开术.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前插管时间、术后ICU滞留时间、28d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前插管时间、术后ICU滞留时间[(8.65±4.32)、(6.32±2.94)、(10.62±4.61)min]均低于对照组[(23.41±9.87)、(9.24±3.78)、(16.72±5.73)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28 d病死率(29.50%)低于对照组(54.5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1.36%)低于对照组(65.9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治疗ICU危重患者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以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作者:程亚丽;周丽娟;丁欢欢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天津地区大学生自闭症相关知识认知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天津地区大学生群体对于自闭症相关知识的认知现状.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使用自编问卷“大学生自闭症认知度调查”对天津地区302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统计方法为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本研究中,73.84%的大学生表示没有接触过自闭症儿童,接触途径主要为新闻广播、报刊媒体宣传和影视作品等,分别占39.40%和35.1%;病因主要是缺乏家庭关爱和大脑神经系统损伤,分别占78.81%和77.81%;症状主要是心理障碍和社会交往障碍,分别占76.49%和79.14%;对自闭症儿童态度情况较为乐观积极.结论 天津地区在校大学生对自闭症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较低,应提高其对自闭症预防与干预方面的知识水平.

    作者:李星宇;李丽雅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6年仪器设备配置情况

    目的 了解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6年仪器设备配置情况.方法 收集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青岛市预防医学研究院)药械科资产清单及实验室2016年的仪器设备使用记录表,将数据整理录入Excel表,采用SPSS 16.0统计分析.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分析和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有仪器设备1 331台(件),均配给了相应的业务科室,2004年新购置设备量多,为191台(件);将实验室仪器按价格分组后,不同组间的仪器检测样品数和使用次数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青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6年仪器设备种类较多,且配置合理.

    作者:邵宇涵;蒋欣;苏娅;宋显超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联合高频电切术治疗胃息肉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胃息肉患者采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与高频电切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收治的116例胃息肉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58例,采用高频电切术治疗;观察组58例,采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对比术后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胃蛋白酶原(PG)及血清胃泌素-17(G-17)水平.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89.66%)高于对照组(75.86%),并发症发生率(1.72%)低于对照组(13.79%),PGR及G-17水平提高幅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联合高频电切术治疗胃息肉效果确切.

    作者:刘明军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疏血通联合美托洛尔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观察

    目的 探究疏血通注射液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7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予以硝酸酯类药物、他汀类药物、β受体阻断剂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治疗组基础上予以疏血通注射液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血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水平变化情况.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30%(36/37)高于对照组75.68%(28/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MMP-9、sICAM-1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MMP-9、sICAM-1水平、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及红细胞聚集指数[(23.82±3.34)μg/L、(613.71±60.54)ng/ml、(2.04±0.73)g/L、(37.51±5.62)%、(4.00±0.39)]均低于对照组[(29.85±5.32)μg/L、(693.92±68.61)ng/ml、(2.68±0.69)g/L、(44.08±6.74)%、(4.35±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与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可明显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有效降低血清MMP-9、sICAM-1水平,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王云春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