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超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保留残端重建术治疗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7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实施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保留残端重建术治疗,对照组实施关节镜下不保留前交叉韧带残端重建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6个月膝关节运动功能和本体感觉功能情况.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术后6个月观察组Lysholm评分、IKDC评分[(93.87±1.76)、(92.39±4.01)分]均高于对照组[(88.85±3.24)、(87.06±5.0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被动角度试验、本体感觉恢复阈值[(3.04±1.31)、(3.50±0.14)°]均低于对照组[(4.42±0.79)、(3.93±0.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行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保留残端重建术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促进膝关节本体感觉功能和运动功能恢复.
作者:吴登科;陆亚东;姜会枝;赵世阳;周卫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马来酸咪达唑仑片联合富马酸喹硫平治疗老年痴呆并发睡眠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老年痴呆合并睡眠障碍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富马酸喹硫平口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马来酸咪达唑仑片口服.两组均治疗4周.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价患者的睡眠质量,阿尔茨海默病病理行为评定量表(BEHAVE-AD)评价患者的病理变化,用精神状态检查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价患者的认知功能,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评价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PSQI共7分项,观察组睡眠障碍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其他分项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BEHAVE-AD各分项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改善较对照组更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MMSE与ADL评分均上升,但观察组较对照组上升明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马来酸咪达唑仑片联合富马酸喹硫平能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包蕾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联合检测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 1,HO-1)、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对食管癌的诊断价值及对放化疗疗效的反应.方法 选取鹤壁市人民医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00例行放化疗治疗的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随机选取同期体检的26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两组人员均在入院时及化疗后采集静脉血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血清HO-1、SCC检测.观察不同临床分期、病理分级食管癌患者血清HO-1、SCC表达,比较放化疗前后血清HO-1、SCC浓度变化.计量资料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ROC曲线分析肿瘤指标进行诊断准确性判断,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研究组血清HO-1、SCC表达随临床分期升高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血清HO-1随分化程度降低而减少,血清SCC表达随分化程度降低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血清HO-1、SCC在食管癌诊断方面具有一定应用价值,联合检测敏感性、特异性与药时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均高于单独检测;研究组放化疗后血清HO-1、血清SCC表达均低于放化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放化疗前后血清HO-1、SCC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食管癌患者血清HO-1、SCC在不同临床分期、病理分级之间表达存在一定差异,在一定情况下降低HO-1、SCC表达能阻止肿瘤细胞的增殖与转移.
作者:张国政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应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64 spiral spiral CT angiography,MS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4月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61例,分别予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angiography,DSA)检查和MSCTA检查,对比不同方法的诊断结果.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以手术病理结果为诊断金标准,MSCTA的诊断准确率为91.80%,与DS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同质量分级的图像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颅内动脉瘤患者予以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能够有效确保诊断准确率、且可进行重复操作,安全无创.
作者:谭晶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通过分析浦口区产妇孕前体重指数、孕期体重增长与妊娠结局的关系,开展孕期保健指导.方法 收集并回收浦口区《江苏省围产保健手册》,统计孕前体重、孕前体重指数等孕妇自身指标;统计出生体重、出生孕周等胎儿指标;记录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巨大儿产后出血、剖宫产发生率.分析孕妇消瘦组(BMI<18.4 kg/m2)、正常组(18.5kg/m2≤BMI<23.9 kg/m2)、肥胖组(BMI≥24 kg/m2)与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产后出血、巨大儿发病关系.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统计产妇资料399份,消瘦组45例,正常组292例,肥胖组62例;孕妇肥胖组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巨大儿发生率均高于消瘦组和正常组(均P<0.05),低体重组的孕妇年龄低于肥胖组.结论 做好孕期保健指导,控制孕前体重增长可有效降低妊高症、糖尿病和巨大儿的发生,降低剖官产率.
作者:周小红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屈光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2016年进行玻璃体腔注药手术的ROP患者26例50眼作为观察组,进行回顾性分析,选取无视网膜病变的早产儿26例52眼作为对照组.根据手术次数将ROP组分为单次手术治疗组(32眼)和多次手术治疗组(18眼).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及单次手术治疗组与多次手术治疗组的屈光状态及远视情况.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远视的发生率(80.00%)低于对照组(86.54%),且生理性远视的发生率(87.50%)低于对照组(95.56%),近视的发生率(14.00%)高于对照组(3.8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散光的发生率(30.00%)高于对照组(1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次手术治疗组远视的发生率(8 1.25%)高于多次手术治疗组(77.78%),单次手术治疗组生理性远视的发生率(75.00%)高于多次手术治疗组(61.1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近视的发生率(9.38%)低于多次手术治疗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次手术治疗组散光的发生率(1 8.75%)低于多次手术治疗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OP玻璃体腔注药手术及多次反复手术对患儿远视及近视的发生影响不大,对散光的发生影响较大,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ROP安全有效.
作者:孙爽;孙先桃;卢跃兵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回顾分析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合并横纹肌溶解综合症(Rhabdomyolysis,RM)的临床预后情况.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DM合并RM患者52例,收集患者的基线人口统计学资料并检测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reatine phosphokinase,CPK)、乳酸脱氢酶(Actic dehydrogenase,LDH)、血肌红蛋白(Haemoglobin, MB)、尿素氮(Urea nitrogen,BUN)、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和血电解质水平,计算肾小球滤过率(Glo 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出现急性肾衰(Acute renal failure,AKI)的患者采取综合治疗的同时进行床旁滤过治疗,并记录和随访预后情况.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DM合并RM患者,感染为常见,占63.5%,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DKA)占44.2%,高渗(Hyperosmolar hyperglycemic state,HHS)占15.4%,乳酸酸中毒(Diabetic lactic acidosis,DLA)占3.8%,部分患者可同时存在两种以上的病因;AKI组感染、DLA患者比率高于非AKI组(P<0.05);AKI组患者的CPK、LDH、MB、BUN、sCr水平均高于非AKI组(均P<0.05),而GFR水平低于非AKI组(P<0.05);预后方面,AKI组患者中,5例死亡(占35.7%),且5例死亡患者均合并感染,2例合并DLA;非AKI组中,无死亡患者.存活患者随访半年,除6例原有糖尿病肾病患者恢复至原肌酐水平外,其余患者肾功能恢复正常,CPK及MB水平也恢复正常.结论 DM合并RM以感染为常见,一旦出现AKI病情重,病因为感染或乳酸酸中毒时,病死率高.
作者:刘曙艳;杨波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家庭康复训练模式联合音乐疗法对孤独症患儿自我效能感及护理满意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孤独症患儿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音乐疗法干预,观察组采用家庭康复训练模式联合音乐疗法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孤独症治疗评定量表(ATEC)、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变化,并比较护理满意率.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ATEC各项目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95.45%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庭康复训练模式联合音乐疗法应用于孤独症患儿,干预效果显著,可提高患儿自我效能感及护理满意率.
作者:黄培红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探究腹腔镜与开腹解剖性肝切除对肝细胞癌患者术后肝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肝细胞癌患者64例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手术治疗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行开腹解剖性肝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肝功能及预后效果.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引流管置留时间、住院时间均高于观察组,手术时间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ALT、DBIL、TBIL、AST水平均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及疾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腹腔镜与开腹解剖性肝切除术对肝细胞癌患者肝功能均具有较好的改善效果,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恢复更快,安全性更高.
作者:易超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缺血性脑梗死患者8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康复组和常规组各44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治疗,康复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训练,对比两组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治疗后康复组NIHSS、ADL评分[(11.1±2.7)、(72.4±18.5)分]均优于常规组[(19.3±4.5)、(55.5±12.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康复组上、下肢FMA评分[(28.6±4.7)、(29.4±4.6)分]均优于常规组[(18.8±3.4)、(19.1±4.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康复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高于常规组的7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临床疗效显著,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恢复.
作者:王振坤;许梁洁;孙成铭;孙纪伟;张丹;都亚楠;吴平荣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探究半夏白术天麻汤在颈性眩晕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9月收治的颈性眩晕患者10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眩晕症状评分、眩晕残障程度[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和疼痛程度[视觉模拟法(VAS)评分]、椎-基底动脉血流收缩期流速峰值差异.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治疗后,两组眩晕症状、DHI、VAS评分均降低(均P<0.05),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椎-基底动脉血流收缩期流速峰值均升高(均P<0.05),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半夏白术天麻汤可减轻颈性眩晕患者疼痛,增加其躯体舒适度并其缓解临床症状,有利于椎-基底动脉血流加快,对颈性眩晕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何保军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调查不同季节出生的新生儿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浓度,探讨不同季节与新生儿高促甲状腺素血症(high thyrotropinemia,HT)发病率的关系.方法 2015年3月-2017年2月采集128 962名新生儿足跟血,制成滤纸血片检测促甲状腺素浓度,进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congenital hypothyroidism,CH)筛查的同时,依据新生儿促甲状腺激素结果,筛查高促甲状腺素血症,统计不同季节出生的新生儿高促甲状腺素血症假阳性率和发病率,并进行比较.多个样本间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春、夏、秋、冬季高促甲状腺素血症假阳性率分别为0.91%、0.61%、1.10%、2.07%,各季节间高促甲状腺素血症假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春、夏、秋、冬季高促甲状腺素血症发病率分别0.11‰、0.19‰、0.22‰、0.24‰,各季节高促甲状腺素血症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不同季节对高促甲状腺素血症发病率无影响.
作者:邓俊耀;蒙娟;吕玉德;巫玉峰;胡卫;秦盛贝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奥马哈系统在髋部骨折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髋关节骨折患者14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70例)和治疗组(7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治疗组参照奥马哈系统行延续性护理,对比患者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3个月比较患者的髋关节功能、生活质量、自我效能和奥马哈KBS评分.计量资料比较采用重复测量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出院后1个月、3个月,治疗组Harri评分、生活质量、自我效能,环境领域、生理领域、健康行为领域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奥马哈系统应用于延续性护理,可明显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尽快恢复关节功能.
作者:武琳燕;董静云;毛彦翠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探究西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4月-2017年3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以阿卡波糖片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西格列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血脂[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水平、胰岛β细胞功能(homeostasis modelassessment for beta cell function,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insulin resistance index,HOMA-IR)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96%)高于对照组(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G、TC、FBG、2hPG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HOMA-IR、HOMA-β指标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00%)低于对照组(14.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能显著提高2型糖尿病临床治疗效果,改善血糖、血脂水平,提高胰岛β细胞功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较高.
作者:李婵娟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中药配方颗粒在临床的应用及发展趋势.方法 随机抽取2016年3月-2017年6月收集的中药配方颗粒处方800张,进行回顾性、描述性分析.利用Excel统计处方,分析处方涉及的药物功效及常用剂量.结果 处方病人合计有800例,男性占61%(488例),女性占39%(312例),其中患儿较多,占总数的93%.处方涉及129种中药配方颗粒,所含药物种类30种,解表药种类多(9种),补虚药和利水药较少(各3种);从药物的使用率来看,使用率高的是桑叶(95.56%),常用剂量6 g,连翘、芦根、陈皮、炒牛蒡子、生甘草、川贝母、瓜萎、茯苓、麸炒枳壳、金银花、天花粉的常用剂量符合国家规定的剂量范围.结论 中药配方颗粒具有方便、安全、有效等特点,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是新医疗技术不可缺少的一项.
作者:赵鸣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探究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并一期缝合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6年3月收治的16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各40例.Ⅰ组实施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并一期缝合,Ⅱ组实施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联合T管引流,Ⅲ组实施传统开腹手术并一期缝合,Ⅳ组实施传统开腹手术联合T管引流.比较四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Ⅰ组和Ⅱ组术中出血量[(61.82±25.16)、(60.13±26.28)ml]少于Ⅲ组、Ⅳ组[(180.62±34.65)、(176.24±35.89)ml](均P<0.05);Ⅰ组和Ⅱ组手术时间[(160.54±65.78)、(162.43±63.54)min]长于Ⅲ组、Ⅳ组[(106.36±42.68)、(110.64±10.28)min](均P<0.05);Ⅰ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1.61±0.52)、(4.26±1.23)d]短于Ⅱ组、Ⅲ组、Ⅳ组[(2.53±0.81)、(8.43±3.15)d]、[(3.76±1.13)、(12.78±3.56)d]、[(3.89±1.42)、(13.01±2.79)d](均P<0.05);Ⅰ组总并发症发生率(5%)低于Ⅱ组(20%),Ⅲ组总并发症发生率(7%)低于Ⅳ组(25%)(均P<0.05);Ⅰ组与Ⅲ组、Ⅱ组与Ⅳ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胆总管结石患者实施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并一期缝合,具有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安全性较高.
作者:杨国防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缩宫素联合气囊助产对产妇产程、分娩方式及结局分娩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7月收治的产妇13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观察组产妇利用缩官素联合气囊助产,对照组产妇仅使用缩宫素,对比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以及分娩结局.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以及总产程的时间[(246.34±78.16)、(42.35±19.67)、(268.69±87.71)min]均较对照组[(369.53±86.42)、(66.43±31.28)、(415.96±107.65)min]短,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70.77%)高于对照组(49.23%),剖宫产率(21.54%)较对照组(38.46%)低(均P<0.05);观察组发生胎儿窘迫、软产道损伤、产后出血、新生儿Apgar评分<8分的情况均较对照组少(均P<0.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8.84±0.92汾]较对照组[(8.39±0.68)分]高(P<0.05).结论 缩官素联合气囊助产可有效缩短产程,降低剖官产率,减少胎儿发生窘迫、产妇产后出血、软产道损伤等情况发生,提高新生儿Apgar评分.
作者:陶娟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鼓楼区学龄前儿童肥胖危险因素,为后期社区干预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性别、年龄作为匹配因素,采用1∶2个体匹配病例对照研究,随机抽取2015-2016年于徐州市鼓楼区妇幼保健所体检的学龄前肥胖儿童80例,并筛选同期体检的体重正常学龄前儿童160例作为对照,利用自制的调查问卷进行儿童肥胖危险因素的调查.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中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数据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学龄前儿童高出生体重、作息不规律、出生母乳喂养、母亲肥胖、孕期体重增长过快、开展家庭干预共计6项指标是学龄前儿童肥胖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出生母乳喂养(OR=0.607,P=0.013)和开展家庭干预(OR=0.261,P<0.001)是学龄前儿童肥胖发生的保护因素,而母亲肥胖(OR=4.176,P<0.001)是学龄前儿童肥胖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出生母乳喂养、母亲肥胖、开展家庭干预与鼓楼区学龄前儿童肥胖发生密切相关.
作者:杨文峰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治疗中使用长期吸入低浓度一氧化氮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4月收治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7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一氧化氮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观察组治疗前后各指标变化情况.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给氧时间、辅助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颅内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视网膜病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二氧化氮浓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铁血红蛋白浓度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患儿长时间低浓度吸入一氧化氮可缩短患儿辅助通气时间、给氧时间及住院时间,患儿并发症发生少,二氧化氮浓度无明显增加,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田启运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颅脑CT与磁共振检查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7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2例,分别使用CT及MRI检查诊断,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检出率及两种检查方式在不同发病时间的诊断结果.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MRI检查检出率(93.06%)高于CT检查检出率(68.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在发病12 h内、12~24 h内检出率(85.00%、93.55%)高于CT检查(50.00%、64.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颅脑CT与MRI均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而MRI早期检出率明显高于CT检查,对于早期诊断意义更大.
作者:李俊涛 刊期: 2017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