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医务部的职能作用

赵升阳;杨前程;谭映军;韩宇平;杨波

关键词:科学, 发展观, 医务管理, 医院建设, 作用
摘要:医务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其管理能力直接影响医院发展.本文提出充分发挥医务部在医院建设中的作用,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引导,强化综合素质,更新管理理念,规范管理制度,改善管理手段,主动改革创新,拓宽发展渠道,构建和谐机制,优化发展环境.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科室实施效率管理和规范建设的目标策划

    效率包括效能(efficacy)和效果(effectiveness).效率的高低好差在很大程度上源于科室建设的目标规划,有了明确的发展方向,有了可行的科学路径,才能保障各项任务的管理实施.

    作者:胡娟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加强军队医院应急机动卫勤力量建设体会

    我院根据总部颁发的<军队医院机动卫勤分队建设暂行规定>,认真做好军事斗争卫勤保障准备,狠抓机动卫勤分队建设,周密计划,合理安排,严格训练,出色地完成了上级赋予的各项卫勤保障任务.

    作者:周国和;阳林俊;王凯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介入放射科医疗纠纷防范

    介入放射科是一门新兴边缘学科,融诊断与治疗为一体,以其微创、安全、高效等优点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华双一;张春林;纪文武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现代医院经济管理理论与方法

    本文对现代医院的经济管理理论与方法进行了讨论.医院是健康产业投资的主体,又是一个经济实体.根据医院剩余盈余的索取权和医院的服务目标,可分为政府公立医院、非营利性医院和营利性医院三类.本文还讨论了现代医院的概念和内涵、管理理念、医院绩效评价的矩阵分析框架和指标,并提出了提高医院绩效的几个管理措施.

    作者:胡善联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关于临床部建设与发展的几点思考

    福州总医院九五临床部原为一所三等乙级驻军医院,在编制体制调整中转隶福州总医院,成为福州总医院下属的临床部.面对新的形势任务转变,如何找准发展的定位,如何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值得思考与研究的问题.

    作者:高剑英;李平生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医务部的职能作用

    医务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其管理能力直接影响医院发展.本文提出充分发挥医务部在医院建设中的作用,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引导,强化综合素质,更新管理理念,规范管理制度,改善管理手段,主动改革创新,拓宽发展渠道,构建和谐机制,优化发展环境.

    作者:赵升阳;杨前程;谭映军;韩宇平;杨波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边疆军队医院发展的思考及对策

    本文就制约边疆地区军队医院发展深层次的原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着重从政策、军队医院的性质、特殊的地理环境、医疗纠纷的干扰等诸多方面提出看法.针对各方面的不利因素,总结了近几年来为加速医院建设所思考的问题和已经所采取的举措,取得了三年翻一番的可喜效果.

    作者:冯德元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以学科建设为中心的医院改革探讨

    我院医院从今年9月推行以三级分科、医护分开核算和推行无假日医院为核心的医院改革,医院学科建设得到加强,效率和效益指标都有明显提升.

    作者:王景明;安自力;彭东长;翟树悦;范水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军队医院临床医师战伤救治能力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本研究主要就临床医师在一个卫勤分队中(选拔)战伤救治能力的问题进行实证研究,构建了符合战时需求的临床医师战伤救治能力评估体系,为科学地评估医师战伤救治能力提供客观依据,为选拔卫勤救治人员提供参照标准[1,2].

    作者:李勇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对体系部队医疗保障模式的探索

    对新时期部队医院如何进行体系部队医疗保障方式的改变,适应部队的作训特点,解决边远地区部队医疗保障问题,发挥部队现有卫生资源的作用、提高部队卫生队的本级保障能力进行了探讨.介绍了依托基层单位卫生机构建立医院的接诊中心,分别负责地域内不同建制团营单位的做法.这种模式方便了官兵就医,有效减少了后送,对提高部队积极性、培养自我保障力起到了积极作用,使医护人员与部队加深感情、转变了服务意识,并且提高了医院效率,促进了分级救治的推行.

    作者:华长江;郭爱勇;汪勇;张卫兵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基层军医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结构模型研究及激励对策

    本文对基层军医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及离职意向进行实证研究,运用因子分析法验证了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的经典三因素模型,并对各因素进行分析探讨,找出影响基层军医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的因素并提出改进建议,为军队决策管理提供有益参考.

    作者:句泳;郭强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战伤救护模式在成批伤病员救治中的实践与思考

    在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突发事件发生率逐年上升,成批伤病员抢救己成为医院急诊工作一项重要内容.我院地处沿海城市城乡结合部,又是工厂企业密集区,每年因各种工伤、交通事故、火灾、爆炸和中毒等造成的成批伤病发生率较高.1995年以来我院采取平战结合方式,应用军事医学发展中成功经验,以战伤救护模式组织各种成批伤病员抢救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陈建洪;黄德华;黄建红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现代医学模式对医患关系的影响

    1 现代医学模式下医患关系的变化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发展,与这种全新的医学模式相适应,出现了共同参与型的医患关系新模式,医患双方共同参与到整个医疗活动当中,共同应付、战胜疾病,解除病人的痛苦,促进病人的健康[1].医患之间有大致相等的主动权和其他权利,共同参与、相互协商,来决定医疗行为的实施过程,有利于提高疗效和融洽医患关系,提高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唐圣春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军队医院适应医疗服务体制改革的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某些方面也取得了进展,但出现的医疗卫生资源的使用效率不高和资源分配结果不公平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军队医院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推动医院全面建设,以适应当前改革的需要.

    作者:胡安恒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780名住院病人对医疗服务满意度的调查分析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2005年4月15日、7月15日、10月15日在我院住院的地方病人共808人,占当时地方住院病人总数的93.30%.其背景状况(职业、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收入)与全年住院病人比较无显著性差异(x2检验:P>0.05).

    作者:朱光君;李京力;石巧荣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论新时期军队医院加强应急能力建设

    为了适应新时期军事斗争、反恐打击及自然灾害、重大疫情、事故的救护的需要,军队医院应着力加强应急能力的训练,提高医护人员在战时战伤救护、和平时期灾难抢救中的应急反应能力,切实提高新时期军队医院卫勤保障能力.

    作者:应可满;夏挺;姜新莉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患者在院精神需求分析与干预

    关注患者在院精神需求是医学模式转变、人性化服务、构建和谐医院、创立医院品牌的需要.近年来,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通过分析并从诊疗环境、文化氛围、医患沟通、温馨服务、合理医疗等方面采取了许多干预措施,为满足患者在院精神需求做了有益的探索.

    作者:郭继卫;张宏雁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高原地区军队医院为兵服务的做法与成效

    青藏兵站部地处青藏高原,广大官兵常年工作在海拔4 000米青藏线上,生活环境恶劣,官兵身心易受损害,为确保官兵的健康,我院结合高原部队特点,积极探索出一系列为高原部队服务方法,经过十余年的实践,成效显著.

    作者:周俊奇;王谦;王希;胡湘林;叶平安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应用TOPSIS法综合评价军队人员卫生服务需要量

    目的:寻求军队人员卫生服务需要量综合评价方法,为合理组织卫生服务和优化军队卫生资源配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TOPSIS法对西北地区不同军兵种、不同类别军队人员的6项主要卫生服务需要量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该区陆军人员卫生服务需要量高,空军人员次之,总装人员低.按人员类别分析,现役人员中士官的卫生服务需要量高,其它依次为团以下干部、义务兵和师以上干部.结论:TOPSIS法应用于评价军队人员卫生服务需要量方法简便,结果真实可靠、易于解释,适宜推广应用.

    作者:郭鹏飞;郭强;汤明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军队医院聘用制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招聘与管理探讨

    军队医院聘用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是指符合国家、军队规定的卫生专业技术岗位所需条件,由社会聘用到军队医疗机构的医、药、护、技、工程、研究岗位工作的合同制非军队人员.军队医院对社会人力资源的需求日见突出,其招聘及管理工作应依据国家、军队有关法规,维护受聘人员和聘任单位双方的合法权益,坚持按需设岗、择优聘用、同岗同酬和规范化管理.

    作者:许红民;丹子军;孙学刚;于莹 刊期: 2005年第06期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主管: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第二军医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