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循证护理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干预研究

王清凤;谷欣

关键词:循证护理, 护理模式, 外科护理, 髋关节置换, 深静脉血栓
摘要: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9月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比较两组DVT发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DVT发生率为19.51%,观察组为2.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93,P<o.05).对照组总满意率为73.17%,观察组为90.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98,P<0.05).结论 循证护理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可有效减少DVT的发生并提高患者满意度及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复杂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复杂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2月-2013年8月收治的75岁以上复杂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26例.患者入院后均予以完善术前相关检查并常规术前备血,积极控制血糖、血压,处理原发病,加做肺功能、心功能、下肢血管功能检查,评估术前指标,采用择期手术.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无术中抢救或死亡病例.所有26例患者均获得临床随访,随访时间14 ~29个月,平均20.5个月,患髋均无明显疼痛.18例弃拐后恢复术前行走功能,6例需四脚助行器行走,2例不能独立行走,术后24 h内出现脑梗塞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按照Harris髋关节评分优良率为84.6%.结论 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高龄EvansⅢ、Ⅳ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下地早等优点,短期随访结果令人满意,长期随访结果仍有待观察.因此针对高龄患者需要严格的选择适应症,重视术前风险评估.

    作者:马锡才;李善会;吴相桥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6月收治的住院患者23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 17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护理管理.对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医疗纠纷发生情况及护理质量进行观察.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对照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7.69%,观察组为1.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74,P<0.05).对照组医疗纠纷发生率为6.84%,观察组为o.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检验,P <0.05).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为(87.23±3.05)分,观察组为(95.23±3.1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703,P<0.05).结论 加强患者的护理管理可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减少医疗纠纷,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玲利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细菌性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细菌性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6月-2013年10月收治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治疗措施,体温>38.5℃者口服对乙酰氨基酚退热.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痰热清注射液0.5 ml/(kg·d)治疗.两组均治疗7d.结果 治疗第3、6天,对照组咳嗽咳痰评分分别为(4.6±1.3)、(7.2±2.1)分,观察组分别为(7.4±1.8)、(8.7±2.6)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11%,观察组为90.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444,P<0.05).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能够通过激发患儿机体自身免疫力,激活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强对外来病原体的抵抗能力,进而发挥免疫-内分泌作用对抗疾病引起的炎症.

    作者:王海霞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社区综合干预对糖尿病前期人群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社区综合干预对糖尿病前期人群的效果.方法 选取社区糖尿病前期患者109例进行为期12个月的综合干预,观察干预前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HbA1c、血脂(TG、TC、HDL-C、LDL-C)等变化情况并分析转归.计量资料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回访率98.16%.干预12个月后,有47例血糖逆转至正常水平,逆转率43.92%;有6例进展成为2型糖尿病,占5.61%.干预前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分别为(6.57±0.50)、(8.76±2.49) mmol/L,干预后分别为(5.49±0.48)、(7.37±1.88) mmol/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干预前TG、TC、HDL-C分别为(2.22±0.57)、(5.87±1.09)、(0.95±0.28)mmol/L,干预后分别为(1.38±0.34)、(4.54-1.13)、(1.13±0.27) mmol/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社区综合干预,能降低糖尿病前期患者血糖及血脂,可改善其转归.

    作者:杨树国;韩伟祥;韩巧玲;杨俊英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2011-2013年天津市无瑕街社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天津市无瑕街社区2011-2013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手足口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使用Excel 2003整理导入数据库,采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13年,天津市无瑕社区累计报告手足口病例259例,平均发病率为271.64/10万.2011、2012和2013年发病数分别73、143和43例.2011年手足口病发病人群主要分布在华盛里、新袁村和大无缝,2012年主要分布在官房村、新袁村和大无缝,2013年主要分布在大无缝、华盛里和聚贤里.手足口病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从3月开始逐渐升高,5-7月为发病高峰,2011年9-11月有小幅反弹,产生了两个次高峰.5岁以下幼儿为主要发病人群.2011-2013年,5岁以下年龄组发病例数所占比例分别为95.9%、92.3%、83.7%,男性的发病率均高于女性.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为手足口病的主要发病人群,2011-2013年散居儿童占全部病例数的比例分别为50.7%、46.9%、60.4%,托幼儿童所占比例分别为46.5%、47.5%和30.2%.结论 手足口病已经成为了社区公共卫生的挑战之一,预防控制策略应考虑易感人群和季节发病高峰.

    作者:刘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代谢综合征患者泌尿系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性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患者泌尿系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性.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代谢综合征患者426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清洁中段尿标本.以常规方法分离病原菌并进行药敏试验,统计代谢综合征患者泌尿系感染发生率、病原菌及耐药性.结果 426例患者中46例发生泌尿系感染,发生率为10.80%.46例MS合并泌尿系感染患者总共分离出48株病原菌,其中2例患者复合真菌感染,革兰阴性菌36株,革兰阳性菌10株,真菌2株.代谢综合征合并泌尿系感染患者感染的病原菌中主要的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粪肠球菌等,其比例分别为45.65%、10.87%、8.70%和17.39%,部分患者亦感染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不动杆菌属、粘质沙雷菌等.其中粪肠球菌等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等耐药率较高,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等革兰氏阴性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头孢噻吩、庆大霉素、哌拉西林、环丙沙星等的耐药率亦较高.结论 代谢综合征患者泌尿系感染主要的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等,病原菌对青霉素、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等常用抗菌药耐药率较高,因此临床上应尽早检出代谢综合征合并泌尿系感染患者感染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并选择合理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王亮;周明伟;杨昌俊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原发性肝癌肿瘤标志物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肿瘤标志物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2-8月收治的肝癌患者100例及正常体检者100例,将肝癌患者作为观察组,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进入院后,分别检测AFU(血清α-L-岩藻糖苷酶)、AFP(甲胎蛋白)、CHE(胆碱酯酶)、GGT(γ-谷氨酰基转移酶)、SF(铁蛋白)等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AFU、AFP、CHE、SF分别为(52.00 ±0.20)、(32.00±1.20)、(45.25±1.10)×103U/L、(252.00±1.20) μg/L,对照组分别为(32.00 ±1.20)、(18.00±0.10)、(5.25±1.10)×103U/L、(198.20 ±0.20) μg/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意义(t=164.399、116.264、257.130、442.233,均P<0.05).观察组AFU、AFP、CHE、SF检测阳性率分别为8.00%、44.00%、54.00%、57.00%,对照组分别为43.00%、70.00%、85.00%、87.0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32.241、13.792、22.668、22.321,均P<0.05).结论 检测肿瘤标志物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对原发性肿瘤的临床诊断与分析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扮演着必不可少的角色,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与可行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余晓敏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131I联合行为疗法在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131I联合行为疗法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合并2型糖尿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甲亢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两组患者根据自身糖尿病病情接受相应的降糖或胰岛素注射治疗.对照组患者选择口服药物治疗方式,甲硫咪唑30 mg/d,2~3次/d,口服.观察组行131I联合行为疗法,采用口服方式,剂量依据每克甲状腺131I剂量(MBp)×甲状腺质量(g)/甲状腺24 h 131I摄入率计算.分别于治疗前与治疗后1~3d进行血糖及甲状腺激素水平测定,观察指标为FPG、2hPG、FT3、FT4,并于治疗后2、4、6个月进行随访调查患者甲状腺功能,与治疗后甲状腺激素水平比较.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FPG、2hPG、FT3、FT4分别为(6.88±1.94)、(10.12±3.58) mmol/L、(6.33±2.65)、(2.57±1.09) ng/L,观察组分别为(6.70±2.03)、(8.51±3.11) mmol/L、(3.20±1.05)、(1.33±0.71)ng/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对照组甲状腺功能降低、甲亢复发发生率分别为18.4%、16.3%,观察组分别为2.04%、2.0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采用131I联合行为疗法治疗甲亢合并2型糖尿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糖及甲状腺激素水平,复发率较低,明显较常规疗法具有优势.

    作者:王旭红;张之农;刘元志;杨伟光;林杨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早期干预对预防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复发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早期干预对预防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早期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毛细支气管炎复发情况.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随诊1年,对照组毛细支气管炎复发率为66.7%,观察组为1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778,P<0.05).结论 定期随访,早期干预,可以大大降低毛细支气管炎复发率.

    作者:杨英阁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门急诊口服莫西沙星片治疗轻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门急诊口服莫西沙星片治疗轻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9月1日-10月31日门急诊收治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70例,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6例.所有患者均给予退热、化痰、止咳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口服莫西沙星片(拜复乐)0.4 g,1次/d,对照组静脉滴注头孢曲松针(罗氏芬)2.0 g+阿奇霉素针(希舒美)0.5 g,1次/d,两组均治疗7~10d.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88.2%,对照组为8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72 h退热率为55.9%,对照组为58.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分别为(3.2±1.2)、(6.8 ±3.4)d,对照组分别为(5.3±3.4)、(10.9 ±4.5)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医疗负担为(466±255)元,对照组为(1 850±531)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对照组为11.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服莫西沙星对于门急诊轻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医疗费用较低、患者易于接受的治疗方案,值得推广.

    作者:桂峰;艾芬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丹皮酚脂质体制备方法分析

    目的 分析丹皮酚脂质体的制备方式及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方法 试验中应用正交试验优选处方进行,丹皮酚脂质体采用薄膜-超声法制备,注意观察脂质体的粒径和形态,并经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丹皮酚含量的测定.结果 优选佳处方大豆处方/胆固醇=4/1,大豆卵磷脂/丹皮酚=10/1,维生素E的使用量为0.1%,制备得来的丹皮酚质体平均粒径为359.2 nm,粒径均一,呈圆球形,包封率和渗漏率分别为71.5%、1.6%.结论 丹皮酚脂质体的制备具有较高的包封率,且渗漏率低,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靳庆霞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足月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产妇及新生儿分娩结局分析

    目的 分析足月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产妇及新生儿的分娩结局.方法 选择2006年5月-2014年11月做检查的孕妇206例,其中合并子宫肌瘤的孕妇77例作为肌瘤组,正常妊娠未合并肌瘤孕妇129例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的分娩结局.产妇方面:分娩方式、先兆流产、胎膜早破、胎位异常情况;新生儿:宫内窘迫、早产及窒息发生情况.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肌瘤组剖宫产率为61.0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瘤组自然分娩率、阴道助产率分别为16.88%、16.8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0.47%、31.0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肌瘤组先兆流产、胎膜旱破、胎位异常发生率分别为22.08%、14.29%、19.4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88%、3.10%、4.6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肌瘤组新生儿宫内窘迫、早产、窒息发生率分别为16.88%、28.57%、10.3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10%、4.65%、0.7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足月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孕妇剖宫产率、先兆流产、胎膜早破、胎位异常发生率及新生儿宫内窘迫、早产及窒息发生率升高,提示临床分娩时对合并子宫肌瘤孕妇要多方面考虑,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陈丽丽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对血糖控制情况的影响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对血糖控制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4月-2014年3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采用综合干预,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对照组采用常规宣教.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血糖控制理想率为70.4%,对照组为40.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600,P<0.05).结论 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可改善对血糖的控制.

    作者:张蕾;乔时秀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2005-2012年甲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2005-2012年全国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甲肝疾病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 利用中国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数据,进行甲肝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5-2012年甲肝的报告发病率分别为5.64/10万、5.52/10万、5.87/10万、4.24/10万、3.30/10万、2.64/10万、0.59/10万、1.81/10万;报告病例主要集中在河南、广东、四川、云南、贵州、新疆、甘肃;甲肝的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30~50岁;甲肝发病的主要职业分布在家务待业、退离人员、农民、散居儿童、学生等.结论 中国2005-2012年甲肝报告发病数(率)逐年下降,表明以甲肝疫苗预防接种为主的预防控制措施成效显著;加强甲肝监测,及时发现、调查、处理甲肝聚集性病例,可有效控制甲肝疫情爆发.

    作者:孙艳萍;李博;梁晓夏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优质护理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腹胀便秘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腹胀便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两组患者均采用以下脐贴进行腹胀便秘的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住院及其出院指导模式,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观察组为95.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75,P<0.05).对照组总满意率为86.67%,观察组为10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64,P<0.05).结论 优质护理应用于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不但能够有效的改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腹胀便秘,而且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崔艳超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院内感染标准化创建对社区医务人员手卫生的影响

    目的 分析院内感染标准化创建工作对社区医务人员手卫生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2年2-7月226次及2012年8月-2013年1月233次具有洗手指征的场景作为研究对象,分析院内感染标准化创建工作实施前后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情况.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干预前手卫生执行率、合格率分别为57.0%、51.3%,干预后分别为82.8%、84.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37.441、56.671,均P<0.05).干预后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执行情况在直接接触患者前、从污染部位移到清洁部位、摘手套后、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处理药物或配餐前(84.3%、73.7%、85.0%、85.3%、82.6%、81.0%)均较干预前(52.1%、37.5%、30.4%、62.5%、52.4%、47.1%)有显著提高(均P<0.05).结论 标准化创建工作的实施,有助于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的掌握及手卫生的执行,从而有利于降低院内感染率.

    作者:马静;王瑛;穆春凯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直观式教学法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降低学生学习倦怠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直观教学法对《人体解剖学》课程产生学习倦怠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我院2011级护理专业学生56人做为被试对象,于大一第一学期开学后的第6周,首先采用大学生学习倦怠调查量表进行测试,旨在了解学生进行该课程学习倦怠的现状.该量表共20道题目,分为3个维度,即情绪低落、行为不当、成就感低.量表采用5级评分,理论低值为20分,高值为100分,学习倦怠的3个维度的得分越高,表明学习倦怠程度越高,后的统计指标为总分和3个因子.然后采用直观教学法进行教学.具体包括:在实验室直接运用标本、模型教学,辅以挂图以及影像设备教学.运用上述各种直观式教学方法至8周后,采用大学生学习倦怠调查量表重复测试,以观察比较实施该教学方法前后对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干预效果.对2次测评学习倦怠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进行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直观式教学法实施前后护理专业学生学习倦怠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分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直观式教学法实施后,学生的学习倦怠各维度得分显著下降.结论 护理专业学生对学习《人体解剖学》课程产生的学习倦怠,采用直观式教学法具有良好的干预效果.

    作者:庞传武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微波凝固法治疗宫颈炎的临床价值及可行性研究

    目的 探讨微波凝固法治疗宫颈炎的临床价值及可行性.方法 选择2012年5月-2013年4月收治的宫颈炎患者120例纳入本研究,根据宫颈糜烂程度分为A组(Ⅰ度糜烂)35例、B组(Ⅱ度糜烂)48例、C组(Ⅲ度糜烂)37例.三组均接受微波凝固法治疗.比较三组疗效、不良反应.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A组、B组、C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0%、83.33%、78.38%,与A组对比,B组、C组总有效率明显较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C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0.00%、41.67%、40.54%,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采用微波凝固法治疗宫颈炎症可取得满意的疗效,其中Ⅰ度宫颈糜烂效果更好,治疗期间不良反应轻微,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应重视对宫颈炎症的早期治疗.

    作者:樊亚楠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南阳市农村137例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评价农村艾滋病患者接受国家免费抗病毒治疗的效果.方法 抽取南阳市宛城区溧合乡卫生院2005年9月-2013年10月建立档案收治的137例艾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此期间所有患者进行了免费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从治疗方案、CD4+T淋巴细胞计数及患者症状等方面评价抗病毒治疗效果.结果 该组患者抗病毒治疗1年后,2006年CD4细胞分组<200个/mm3的人数比例由33%减少至19.8%,350~500个/mm3的组人数构成比由19.7%增加至31.8%,效果显著.经6年间逐年统计分析该乡纳入免费抗病毒治疗,CD4细胞计数逐年上升,从基线平均值253个/mm3上升到治疗满6年后平均值480个/mm3.治疗后每年的CD4细胞计数与基线CD4细胞计数均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国家实行免费抗病毒治疗后,以艾滋病定点乡卫生院为依托的基层医疗服务在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方面已经起到了显著效果.

    作者:赵俊杰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临床技能培训中心的建设及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临床医生基本技能水平的高低能反映其实践工作能力,要提高工作能力,技能水平的提高是关键,而技能水平的提高又需要反复的技能训练,目前由于患者维权意识和伦理道德要求的提高以及医学模式的加速转变,社会科技的进步发展,使得单纯依靠病人做为学习和训练对象的传统临床技能训练模式已接受新的挑战.为此临床实践教学资源显为短缺,使得新生代医护人员的临床实践日益受到局限,而医学生的成长及临床新技术的开展又需要大量实践训练机会,为克服理论教学和临床实践之间的脱节现象,我院结合本院实际情况,整合已有资源,引进系列医学模型和培训设备,建成了我市配置高端,全面,具人性化,模块化,现代化的临床技能培训中心.以便医学生及临床医学人员进行临床技能训练,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作者:鲍颖;唐杰;陈悦霞;刘峰;梁茂华;张秀英;王金燕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