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枣庄市献血者ALT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王宜涛;赵燕;刘军;张新红

关键词:献血者, ALT, 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 了解本地区献血者ALT阳性率,进一步分析影响主要因素,为血液筛选的提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4年4-11月调查2 759名献血者一般资料和初筛ALT阳性率情况.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ALT的影响因素采用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 759名献血者,ALT初筛阳性人数157名,阳性率为5.69%.不同性别、年龄、BMI、饮酒情况、睡眠状况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女性、年龄≥45岁是影响ALT升高的保护因素(OR=0.683,95% CI为0.507~0.832;OR =0.518,95%CI为0.327~0.926),而年龄在25~、35~,超重,肥胖,经常饮酒,经常失眠是影响ALT升高的危险因素(OR=1.917,95%CI为1.403 ~2.106;OR =2.315,95%CI为1.714~2.722;OR =1.378,95% CI为1.146 ~2.592;OR =2.100,95% CI为1.632~2.735;OR=1.986,95% CI为1.536 ~2.357;OR =2.132,95% CI为1.553 ~2.516).结论 枣庄市献血者ALT初筛阳性率处于较高水平.献血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饮酒情况、睡眠状况是影响ALT升高的主要因素.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浅析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 分析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分组对比的方法,选取2014年4-11月我院收治韵97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A组(n =485)和B组(n =485),A组采用10 mg/kg利巴韦林+5%葡萄糖注射液治疗,B组采用0.7 ml/kg热毒宁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治疗,疗程3~7d,比较2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B组总有效率为99.58%,A组总有效率为58.76%,两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具有临床使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王磊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社会挫败应激模型的研究进展

    抑郁症一直是临床公认难以治愈的疾病之一,其病因仍然没有统一的治疗标准,而现有的抗抑郁药物对抑郁症的治疗也未能达到完全有效.因此,建立有效的动物模型来模拟人类抑郁症的相关症状,来阐明其可能的病因及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探讨社会挫败应激范式的建立过程及其导致的与抑郁相关的行为学改变可能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作者:桂舒佳;田绍文;谢明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三维彩超对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三维彩超对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3月-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280例作为病例组,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的26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对其颈动脉行三维彩超检查,测量其血管的管径大小、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观察血管的斑块情况等.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病例组的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值为(78.32±14.38)cm/s、舒张末流速(end-diastolic volume,EDV)值为(22.17±4.48) cm/s和颈总动脉(common carotid artery,CCA)内径值为(6.83±0.64) mm,均显著高于对照组[(56.33±11.26)、(26.36-±5.17) cm/s、(6.06 ±0.58) 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例组颈动脉异常率为23.21%(65/2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6.15% (42/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21,P<0.05).三维彩超检查的灵敏度为87.86%;特异度为66.15%.结论 采用三维彩超能有效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且其灵敏度高,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疗效评价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李成耀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床边责任模式护理在老年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析床边责任模式护理在老年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3年4月-2014年12月收治的83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2).对照组采用心内科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施行床边责任模式.比较两组病情稳定时间与住院时间、患者护理前后对疾病认知程度、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与护理满意度.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病情稳定时间与住院时间分别为(2.1±0.7)、(5.4±1.2)d,均短于对照组(2.7±0.8)、(6.6±1.4)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观察组对护理计划、疾病基本常识、用药相关事项、饮食与活动安排、治疗与预后情况的认知度分别为80.9%、83.3%、90.5%、95.2%、88.1%,均高于对照组的61.0%、63.1%、65.8%、70.7%、68.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12.23%;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6%,高于对照组的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床边责任模式护理在老年心血管内科患者中的应用利于患者更快恢复及对疾病认知的提高,避免不良事件,护理满意度高,应用价值大.

    作者:张艳芳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肝素抗凝血浆在生化检验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生化检验时肝素抗凝血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自愿受试的生化检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血6ml,注入真空肝素抗凝血浆试管作为血浆组、注入真空普通试管作为血清组,分别行生化分析.测定对比两组K+、CK-MB、Na+、CK、CI-、LPS、CO2、LDH、GLU、CR等水平.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血浆组K+、CO2、LDH、Na+、GLU水平分比为(3.81±0.33)、(22.87±2.86) mmol/L、(165.4±35.27) U/L、(137.76±3.33)、(5.28±1.35) mmol/L,与血清组的(4.08±0.34)、(24.30±2.51) mmol/L、(178.5±28.73) U/L、(135.92±3.21)、(4.67±1.31) mmol/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浆组LPS、CI-、CK-MB、CR、CK分别为(96.34±29.19) U/L、(102.00±2.59) mmol/L、(14.02±4.84)U/L、(57.49±7.30) μmol/L、(150.81±41.70) U/L,与血清组的(96.21±29.30)U/L、(101.91±2.50) mmol/L、(14.09±4.83) U/L、(57.48±7.31) μmol/L、(150.71±41.81)U/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临床检验主要标本目前仍为静脉血清,但因各种因素均可对标本产生影响,故检测的数据并非均可作为临床诊断疾病参考的准确依据,取肝素抗凝血浆应用,可使检验过程时效性、准确性提高,在生化检测中,此技术具有较高可行性,需引起各级部门的重视.

    作者:李霞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个体化心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的健康影响

    目的 探讨个体化心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的健康影响.方法 在本院待产分娩单胎的188例初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94例.对照组实施产科基础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结合产妇个性特征、身体健康状态及心理状态等评估情况,给予综合的个体化心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初产妇心理干预前后的希望水平及产后7d、产后42 d随访调查的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dinburgh postnatal depression scale,EPDS)评分情况.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干预后,对照组Herth评分总分及其他分项得分[(32.29±3.02)、(10.79±1.81)、(11.01±1.22)、(10.84±1.33)分]明显低于干预组[(35.84±4.07)、(12.87±1.69)、(13.88±2.47)、(13.21±2.0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产后6周内发生抑郁症4例(4.3%),明显低于对照组发生抑郁症18例(1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863,P<0.05).2组产妇产后7及42 d回访EPDS评分[(8.95±2.67)、(8.46±2.31)分与(5.34±1.76)、(4.92±1.03)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能明显增强初产妇心理应激水平,降低产后抑郁的患病率,有利提高母婴生存质量,促进产妇产后健康状况的快速恢复,是对产妇、家庭、社会都具有积极意义的治疗方式.

    作者:屈晓敏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血清免疫学变化

    目的 分析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o)gren's syndrome,PSS)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血清免疫学改变.方法 选择2011-2014年本院收治的PSS患者86例,依据患者是否伴有周围神经病变分为2组,观察组25例:合并周围神经病变;对照组61例:单纯PSS.分析两组患者血清免疫学指标.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累及周围神经的比例为29.1% (25/86).观察组血清TNF-α水平为(31.91±7.73) 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5.26±5.32)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86,P<0.05).观察组患者为20.0% (5/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6%(1/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SS患者有一定比例累及周围神经,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血清TNF-α水平及SSA、SSB双阳性比例增高.

    作者:易兴无;张平平;周楠;樊红芳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后路减压钉-棒内固定术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对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采用后路减压钉与棒内固定术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择取2013年2月-2014年8月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60例进行临床分析,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采用单纯后路减压治疗,观察组30例,采用后路减压钉与棒内固定术联合治疗,采用疼痛日本矫形外科协会标准(Japanese orthopaedi association scores,JOA)评分评估患者的疼痛情况,计量资料以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优良率(63.33%)明显高于对照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依次为(138.02±11.30) min、(669.50±14.07)ml、(11.70± 1.38)d,对照组依次为(153.78±9.47) min、(719.60±4.50)ml、(13.31±1.48)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JOA评分为(2.02±0.59)分,低于对照组的(2.29±0.7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采用后路减压钉与棒内固定术联合治疗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长安;李军;袁文旗;周立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鼻腔硅胶片夹层法在鼻中隔矫正术后应用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鼻腔硅胶片夹层法在鼻中隔矫正术后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在本院行全身麻醉鼻中隔矫正术的患者64例,随机分为A(n =30)、B组(n=34),A组行鼻中隔矫正术后行双侧鼻腔膨胀海绵填塞;B组行鼻中隔矫正术后用硅胶片固定鼻中隔,鼻腔不填塞.术后对患者主观不适感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评定.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64例患者均一次性手术成功,切口愈合好,术后随访1年,患者均无明显鼻塞、头痛等症状,两组各有1例患者术后发生鼻中隔血肿,清理鼻中隔内积血后以少量油纱条填塞后治愈,所有患者均未发生鼻中隔穿孔、鼻中隔摆动及外鼻畸形等并发症.B组患者术后鼻塞及鼻胀闷感、头痛、吞咽困难、咽痛、睡眠质量评分[(1.65±0.85)、(1.18±0.80)、(0.91±0.62)、(0.68±0.12)、(1.68±0.73)分]均低于A组[(4.30±1.02)、(3.57±1.01)、(4.01±0.87)、(1.37±0.77)、(3.43±1.2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硅胶片夹层法较填塞法能明显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舒适度.

    作者:林晓昕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红霉素与阿奇霉素不同给药途径下治疗MP感染患儿的效果对比探讨

    目的 探讨红霉素与阿奇霉素不同给药途径下治疗呼吸道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1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MP感染患儿123例,随机均分为A组、B组和C组,各41例.A组予以阿奇霉素序贯治疗,阿奇霉素10 mg/(kg·d)静脉滴注3~5d,序贯阿奇霉素颗粒剂10mg/(kg·d)口服4d,B组予以阿奇霉素静滴治疗,阿奇霉素静脉滴注10 mg/(kg·d),5~7d,C组予以红霉素静滴治疗,红霉素30 mg/(kg·d)静脉滴注,2次/d,7~14d,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6%,显著高于B组的82.93%和C组的63.41%,且B组显著高于C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B组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罗音消失时间、MP-IgM转阴时间以及住院时间[(3.38±1.09)、(3.52±1.22)、(5.21±0.88)、(5.51±1.23)、(5.78±1.83)、(5.94±2.19)、(15.11±3.19)、(15.57±3.87)、(5.33±2.78)、(6.15 ±3.09)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均相比于C组显著缩短[(4.73±1.15)、(10.19±1.18)、(11.79±2.23)、(23.24±2.23)、(11.92±3.42)d],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的不良反应率为7.32%,显著低于B组的26.83%和C组的51.22%,且B组显著低于C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阿奇霉素序贯治疗MP感染疗效显著,优于阿奇霉素或者红霉素静脉滴注治疗,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苗智莹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佐治儿童化脓性脑膜炎后遗症癫痫的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佐治儿童化脓性脑膜炎后遗症强直-痉挛发作性癫痫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1~6岁化脓性脑膜炎后遗症强直-痉挛发作性癫痫患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患儿于入院后给予口服抗癫痫药物控制强制-痉挛发作,急性发作时刺激人中穴或者应用苯巴比妥钠静脉推注缓解急性发作,直至症状消失2年后停药.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NGF肌内注射,1支/次,1次/d,4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为86.7%,高于对照组的6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GF佐治儿童化脓性脑膜炎后遗症强直-痉挛发作性癫痫疗效肯定,能显著提高临床治愈率.

    作者:杨英阁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枣庄市献血者ALT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目的 了解本地区献血者ALT阳性率,进一步分析影响主要因素,为血液筛选的提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4年4-11月调查2 759名献血者一般资料和初筛ALT阳性率情况.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ALT的影响因素采用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 759名献血者,ALT初筛阳性人数157名,阳性率为5.69%.不同性别、年龄、BMI、饮酒情况、睡眠状况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女性、年龄≥45岁是影响ALT升高的保护因素(OR=0.683,95% CI为0.507~0.832;OR =0.518,95%CI为0.327~0.926),而年龄在25~、35~,超重,肥胖,经常饮酒,经常失眠是影响ALT升高的危险因素(OR=1.917,95%CI为1.403 ~2.106;OR =2.315,95%CI为1.714~2.722;OR =1.378,95% CI为1.146 ~2.592;OR =2.100,95% CI为1.632~2.735;OR=1.986,95% CI为1.536 ~2.357;OR =2.132,95% CI为1.553 ~2.516).结论 枣庄市献血者ALT初筛阳性率处于较高水平.献血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饮酒情况、睡眠状况是影响ALT升高的主要因素.

    作者:王宜涛;赵燕;刘军;张新红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安神定志方合并丁螺环酮治疗地西泮依赖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安神定志方合并丁螺环酮治疗地西泮依赖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2012年7月——2014年12月符合入组标准的90例地西泮依赖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单独给予丁螺环酮治疗,起始剂量为10mg/d,一周内逐渐加量至30 mg/d.研究组联合安神定志方每日2剂水煎取汁300ml口服,治疗8周.于治疗1、4、8周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rty scale,HAMA)评定疗效,治疗8周末采用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评定安全性.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研究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7.8%、88.9%;对照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7.8%、64.4%,两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1、4、8周末HAMA评分研究组[(18.3±6.8)、(13.5±4.7)、(9.3±3.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0.6±2.9)、(16.3±2.8)、(13.3±2.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与单用丁螺环酮相比,安神定志方合并丁螺环酮治疗地西泮依赖疗效肯定,临床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而轻微.

    作者:窦建军;苟汝红;董江波;邹永江;徐德会;赵长苓;刘芹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研究半夏泻心汤加味针对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90例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多潘立酮治疗,10 mg/次,3次/d;观察组患者给予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1剂/d,早晚分服;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变化情况.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5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症状积分分别为(0.84±0.19)、(1.97±0.24)分,均低于治疗前的(2.67±0.23)、(2.66-±0.2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半夏泻心汤治疗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较好,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任江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治疗癫痫的效果和安全性

    目的 分析丙戊酸与拉莫三嗪联合应用于癫痫治疗的效果.方法 2011年3月-2014年8月间本院共纳入132例癫痫患者进行入组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66例,给予常规丙戊酸治疗,(20~30)mg/(kg·d),2次/d,共治疗6个月,观察组66例,给予丙戊酸和拉莫三嗪(初始计量为每次25 mg,1次/d,随后每一周增加25 mg,连续增加剂量4周,共治疗6个月)联合用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发作次数及不良反应,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3.93%,对照组为75.76%,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发作次数分别为(5.34±1.22)、(3.44±0.95)次,对照组分别为(3.88±1.04)、(1.95±0.81)次,观察组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6%,对照组为24.24%,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拉莫三嗪和丙戊酸联合应用于癫痫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重视和推广应用.

    作者:陈江波;徐海芳;王昆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黄体酮胶囊对早期先兆流产的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黄体酮胶囊对早期先兆流产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早期先兆流产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接受黄体酮注射治疗,20 mg/次,肌内注射,2次/d;观察组接受黄体酮胶囊口服治疗,2粒/次,2次/d.7d为一个疗程,可根据症状变化持续用药,直至症状消失.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治疗前后血清孕酮水平变化情况.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保胎成功率为92.9%,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痛缓解时间、止血时间、腰酸缓解时间分别为(3.35±1.10)、(3.90±1.01)、(3.11±1.02)d,对照组分别为(4.10±1.25)、(6.70 ±2.72)、(8.24 ±2.50)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血清孕酮水平分别为(41.50±3.80)、(32.35±2.90) ng/ml,均高于治疗前的(18.52±3.74)、(18.51±3.80) 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孕酮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体酮胶囊用于治疗早期先兆流产,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潘军线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地塞米松联合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地塞米松与尿激酶联合应用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两组均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植入术治疗,对照组给予胸腔注入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给予地塞米松与尿激酶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胸水总排出量、胸膜厚度、胸水消失时间、FEV1、FVC水平,胸膜粘连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09%,高于对照组的65.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胸水总排出量、胸膜厚度、胸水消失时间、FEV1、FVC分别为(3 515.5±488.4)ml、(1.5 ±0.6)mm、(12.2±3.0)d、(91.3±2.9)%、(96.5±2.8)%;对照组分别为(2 837.5±512.2)ml、(1.9 ±0.5)mm、(18.3±2.5)d、(83.0±2.8)%、(86.2±2.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胸膜粘连发生率分别为6.82%、4.55%,均低于对照组的22.73%、31.8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植入术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同时配合地塞米松与尿激酶联合胸腔注入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并有助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于会敏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动机性访谈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动机性访谈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来本院外科就诊的12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法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式,干预组实施动机性访谈干预,用自行设计问卷就甲状腺功能亢进相关知识和自我管理行为等方面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干预后3个月及6个月:两组患者饮酒、吸烟人数比较,对照组分别为19例、7例和18例、5例,干预组分别为12例、2例和10例、3例,干预组人数少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自我效能得分比较,对照组分别为(63.73±3.17)、(75.32±2.58)分;干预组分别为(76.27±3.59)、(89.32±3.26)分,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行为依从性得分比较,对照组(23.03 ±0.17)、(32.45 ±1.21)分,干预组分别为(29.31±1.25)、(36.49±1.15)分,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动机性访谈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减少由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的并发症发生,降低医疗费用.

    作者:王欣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动力髋螺钉与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3月-2014年11月本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8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PFNA组42例、DHS组42例.DHS组术中给予动力髋螺钉,PFNA组术中给予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效果;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Harris评分情况;患者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PFN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65.0±7.3) min、(165.9±25.0) ml]均显著低于DHS组[(103.9±14.7) min、(415.9±42.6)nn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FNA组优良率88.10%均显著高于DHS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术后3个月两组Harris评分[(72.3±7.1)、(55.7±6.3)]分均高于术前[(45.0±6.2)、(45.2±6.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动力髋螺钉比较,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更好.

    作者:崔书豪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院校合作对高职护生适应临床实习的影响

    目的 提高高职护生临床实习的适应能力.方法 以高职护生为研究对象,将2012级普通专科护理3个班181人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实验组90人和对照组91人,实验组在实习前2周由院校紧密合作,严格制定培训计划,从法规制度、护士礼仪、沟通技巧、理论、实践、案例、职业防护等全方位进行培训及考核;对照组常规由学校组织的实习前2周集中训练护理技能操作及考核.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良好的医德医风实验组96.67%,对照组81.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团结协作精神实验组97.78%,对照组75.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好的护患沟通实验组87.78%,对照组65.9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评判性思维能力实验组83.33%,对照组46.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技能操作实验组93.33%,对照组80.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护生在态度、知识、技能等方面适应临床实习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院校合作系统培训可提高高职护生临床实习的适应能力.

    作者:郑爽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