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岩;杨文东
目的 探讨舒利迭联合孟鲁司特治疗重度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1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74例,随机分为舒利迭组及联合组各37例,舒利迭组采用舒利迭治疗,50μg/250μg,2次/d,联合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孟鲁司特治疗,10 mg/次,1次/晚,疗程为3个月,疗程结束时进行疗效的评价.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哮喘症状评分、肺功能,哮鸣音改善及不良反应情况.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治疗4周、8周时,联合组哮喘症状评分[(1.7±0.8)、(1.1±0.6)分]明显低于舒利迭组[(2.2±0.9)、(1.7±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FVC、FEV1、PEF舒利迭组[(82.1±16.7)%、(79.6±10.2)%、(66.3±10.7)%]、联合组[(93.2±16.9)%、(87.0±12.5)%、(79.3±9.4)%]均比治疗前舒利迭组[(72.6±17.4)%、(76.6±11.2)%、(58.9±15.8)%]和联合组[(73.4±21.6)%、(79.7±12.8)%、(59.2±15.6)%]明显改善,但联合组改善程度优于舒利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利迭组所有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联合组有2例出现声音嘶哑,经对症处理后消失.结论 舒利迭联合孟鲁司特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可较快的控制重度哮喘的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且安全可靠,这为难治性哮喘提供了一个新的治疗途径.
作者:李瑞书 刊期: 2014年第16期
自上个世纪发现半胱氨酸和其衍生物到发现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血浆浓度和血管病变正相关以后,多项观察研究和荟萃分析认为Hcy是独立于经典危险因素的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因素.同时也有研究证实尽管补充B族维生素和叶酸降低Hcy水平,但不能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终末事件的发生率.现将近年来Hcy和急性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研究成果做一总结概括.
作者:成巍;常宜林;陈锦华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 全面掌握学生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客观地对学校卫生保健工作进行评价,提高学校卫生工作水平,为今后学校开展常见病防治工作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依据.方法 根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预防性健康检查管理办法》、《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办法》的规定要求,2013年9月—12月,对乐陵市全市中小学在校学生65512人进行健康体检,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全市中小学生视力低下、龋齿、沙眼、肥胖发病率分别为37.60%、16.48%、12.86%、16.39%.视力低下患病率中学生为74.94%高于小学生的17.62%,龋齿患病率小学生为20.06%高于中学生的9.80%,肥胖患病率小学生为18.45%高于中学生的12.53%.结论 对学生进行健康体检,有利于发现学生常见病,乐陵市中小学生的健康状况应引起重视,加强视力低下、龋齿、肥胖的防治,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作者:张之霞;潘翠萍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应用舒适护理干预对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控制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莱钢集团有限公司医院骨科行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干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术后各时间节点疼痛程度评分分别为[(0.65±0.13)、(1.68 ±0.42)、(3.24±0.79)、(3.12±0.83)、(2.87±0.77)、(2.02±0.23)、(1.14±0.17)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评分[(1.47±0.73)、(3.49±0.78)、(5.65±1.07)、(4.95±1.35)、(4.76±0.98)、(3.72±0.68)、(2.82±0.4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11.43%与2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为[(9.12±0.55)、(2.42±0.21)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3.72±2.21)、(4.88±1.9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干预有效地缓解了膝关节置换患者的术后疼痛,有利于关节功能康复,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
作者:张月华;邹延新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患者血糖控制对母婴妊娠结局影响.方法 通过比较观察2011年10月—2013年7月本院收治的98例GDM患者,根据血糖控制情况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妊娠结局情况、新生儿并发症情况,并记录终止妊娠方式及分娩时孕周情况.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出现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12.2%)、羊水过多(10.2%)、胎膜早破(4.1%)和感染(2.0%)、经阴道分娩(51.0%)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36.7%、26.5%、28.6%、18.4%、24.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合理控制GDM患者的血糖对母婴妊娠结局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郑翠华;张素玲 刊期: 2014年第16期
宫颈癌是全球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死亡率均有所上升,已成为严重危害女性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癌症之一,同时,也是第一个能用疫苗预防的癌症.预防性宫颈癌疫苗已于2006年在美国上市,目前已推广应用到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收到了显著的预防效果,但中国大陆地区至今没有推广应用.文中对当前应用的两种宫颈癌疫苗的有效性、安全性、保护作用等进行了概述,对我国推广应用的优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作者:常永生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对老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从2013年1月-5月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东院区中选取观察对象,50例血压正常,年龄≥80岁的体健老年人为A组;50例年龄≥80岁高血压患者为B组,给予口服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倍他乐克)23.75 mg,1次/d,两周后调整为47.5 mg,1次/d,共治疗8周.观察两组人群8周前后血压、心率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的各项指标的改变.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B组老年人SDNN、rMSSD、PNN50服药前[(121.8 ±18.1)ms、(22.3±6.8) ms、(4.1±4.2)%]较服药后[(134.6±18.3)ms、(26.9±10.6)ms、(7.5±6.1)%]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可降低老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提高心率变异性的指标,同时明显改善其心率变异性.
作者:单丽艳;吴少萍;张雪娟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漯河周边地区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病变组织中HPV16E6、E7蛋白表达情况及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探讨HPV16E6和E7蛋白在NSCL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2010年3月—2011年6月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检测80例NSCLC标本和55例癌周对照组织中HPV16E6和E7蛋白的表达,并进行对比,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或确切概率法,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80例NSCLC组织中,HPV16 E6、E7、E6/E7蛋白的表达率分别为31.3%、33.8%和28.8%,55例癌旁组织中,HPV16E6、E7、E6/E7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4.5%、9.2%、7.3%.NSCLC组织中E6、E7和E6/E7蛋白共表达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以及肿瘤组织学类型无关,但与肿瘤分化以及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 HPV16E6和E7蛋白在NSCLC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杜华贞;李维山;宋文刚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心理护理为主导的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2012年1月—2014年3月,筛选98例伴发焦虑和(或)抑郁情绪的UAP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58例)和对照组(40例),干预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与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为主导的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干预前后(4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分值、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分值变化,以及临床疗效.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UAP患者伴发焦虑和(或)抑郁情绪的发生率为67.1%.干预后,干预组的SAS、SDS分值[(30.6±6.8)、(29.7±7.3)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53.7±9.9)、(52.9±9.4)分],也显著低于对照组[(45.9±9.1)、(44.8±8.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显效率43.1%及总有效率93.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0.0%和77.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UAP患者大多存在着焦虑抑郁情绪,心理护理为主导的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状态及提高临床疗效,是UAP患者治疗与康复的有效干预措施.
作者:刘岩;杨文东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本社区2006年6月—2012年8月经医院诊断为糖尿病足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社区护理干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经过社区护理干预后,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53.33%,两组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护理模式可有效预防和防治糖尿病足的发生,极大的促进了糖尿病足患者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彭贤娟;周红;吴海霞 刊期: 2014年第16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COPD)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的致残性疾病.传统功法集呼吸节律调节(吐纳气息)、肢体和身体活动、呼吸模式重建等作用于一身.推广使用传统功法,对改善COPD患者呼吸功能,提高其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重返社会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何姿蓉;彭洪莲;金荣疆;郭鸿;白新刚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 对BACTEC MicroMGIT系统在结核菌快速培养法中的应用进行相关评价.方法 选择2011年10月-2011年12月于本院住院以及门诊治疗的结核患者200例,对其结核杆菌进行培养.应用BBL MGITTM分枝杆菌快速培养管及其配套的BACTEC MicroMGIT荧光判读器检测结核杆菌,并与涂片以阳性率进行比较,与罗氏培养法的培养阳性率进行比较.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0份临床标本抗酸染色镜检法阳性率为15.50%,快速培养法阳性率为37.50%,罗氏培养法阳性率为24.00%.快速培养法、罗氏培养法与抗酸染色镜检结果进行比较,抗酸染色镜检法阳性检出率低于快速培养法与罗氏培养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快速培养法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罗氏培养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ACTEC快速培养法和罗氏培养法及抗酸染色镜检法相比,其具有阳性率高,且高效、简单以及易于操作等特点,成为目前较为理想的一种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方式.
作者:谢兵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手术创面冲洗液脱落癌细胞阳性率与临床因素的关系,为术中应用吡柔比星杀灭脱落癌细胞的临床价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2012年6月-2014年1月期间119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60)和对照组(n=59),对两组患者手术创面冲洗液分别进行脱落癌细胞检查,并将结果与临床因素对比分析;而后试验组应用吡柔比星冲洗,对照组仅用蒸馏水冲洗;之后,观察手术创面冲洗液中脱落癌细胞的阳性率,计数资料采用,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19例患者脱落癌细胞阳性率为36.97%,试验组38.33%、对照组35.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脱落癌细胞阳性率与病理分期、肿瘤大小、有无 淋巴结转移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用吡柔比星再次冲洗后,脱落癌细胞阳性率为6.6%,对照组为2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手术结束前,应用吡柔比星冲洗手术创面,能有效杀灭术中脱落癌细胞,对病期晚、有淋巴结转移患者尤为必要.
作者:亓春玲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泰安妇女百年月经初潮年龄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面对面调查询问登记对山东省泰安地区妇女进行调查,共调查1万人,按20岁为一个年龄组分组,共分为5个组,分别为80岁以上、60~79岁、40~59岁、20~39岁、20岁以下组,计算平均初潮年龄,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泰安地区妇女月经初潮呈现出年龄变小的趋势,且各组数据[(17.1±1.38)、(15.6±1.33)、(15.1±1.48)、(13.2±1.64)、(12.9±1.71)岁]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山东泰安地区妇女初潮年龄有逐渐变小的趋势,现平均已达12.9岁,与发达国家水平相近,分析原因可能与建国、改革开放、生活及文明程度提高有关.
作者:齐海燕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胜利油田社区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相关行为生活方式.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以胜利油田滨州工作区某社区抽取18岁以上常住居民3 471人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率和构成比的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本社区居民超重人数为1 261人,超重率36.61%,肥胖人数542人,肥胖率为15.74%.居民吸烟人数为751人,吸烟率为21.81%,其中男性吸烟人数为736人,吸烟率为50.72%,女性吸烟人数15人,吸烟率仅为0.75%.本社区居民饮酒人数有1 132人,居民饮酒率为32.87%,其中男性饮酒人数为1 049人,饮酒率为72.29%,女性饮酒人数83人,饮酒率为4.16%.饮食方面较为突出的是豆奶制品摄入不足,经常吃咸食、蔬菜水果摄入不足和不吃早餐等问题.结论 本社区居民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较为突出,特别是超重肥胖和饮酒的问题.
作者:刘维量;窦伟洁;李志华;钟传茂;许国星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对症状性颈动脉完全闭塞患者实施血管再通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且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09年1月— 2012年2月期间神经内科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对其中40例进行颈动脉闭塞血管再通术,失败8例,予以剔除,剩余32例列入观察组,药物治疗组80例列为对照组,对两组的日常行为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进行比较,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进行统计,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共进行颈内动脉闭塞血管再通术40例,成功32例,手术成功率为80.00%;2组随访结果为,32观察组患者中,死亡1例,失访2例,80例对照组病例中,死亡6例,其中4例死于脑梗死,2例死于肺炎,失访4例;观察组患者Barthel指数在随访3个月、6个月、1年及2年时的功能预后评分的平均秩次均低予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为应变量,以患者的基本情况,包括吸烟、介入治疗、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糖尿病、高血压等为自变量,进行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NIHSS评分与治疗方式(介入或药物)入选方程,表明Barthel指数评分与患者是否吸烟、NIHSS评分情况及治疗方式具有显著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症状性颈动脉完全闭塞患者实施血管再通术的介入性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同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吸烟与NIHSS评分不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而介入治疗则有利于患者预后.
作者:王振凤;韩家裕;胡成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与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2011年10月-2013年12月就诊且资料完整的MS患者122例为MS组,另从同期体检的个体中按照年龄相仿、性别相同的原则挑选健康个体122例作为对照组.根据血常规检测结果中的中性粒细胞计数和淋巴细胞计数结果计算出患者的NLR.对照组与MS组临床特征的比较采用Wilcoxin配对检验(差值呈偏态分布的资料)或配对t检验(差值呈正态分布的资料),分类资料的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法分析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NLR对MS的鉴别效率.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的比较采用Delong等提出的方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MS组患者高血压的发病率、空腹血糖水平、甘油三酯水平、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和NLR[75/47、(8.2±1.9)、(3.3±4.0)mmol/L、(7.66±1.73)× 109/L、(5.39±1.34)× 109/L、3.03±1.48]明显增高(均P<0.05),淋巴细胞计数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2.09 ±0.97)×109/L、(0.87±0.36) mmol/L]则明显降低(均P<0.05).符合四条诊断标准的MS患者,中性粒细胞计数和NLR明显高于符合三项诊断标准的患者(均P<0.05).白细胞计数和淋巴细胞计数在两组患者之间的区别则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上述四个参数中,以NLR的曲线下面积大,与其他三个参数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NLR可以反映MS病情,其与MS的关联强度可能高于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
作者:季娜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 探析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syndrome,ARDS)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3年12月ARDS患者90例,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1)收集入院病人的原始数据;(2)对患者出现的低氧血症进行干预及纠正,提升机体输送氧能力,避免组织缺氧;对ARDS预后的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析其预后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90例ARDS患者存活60例,死亡30例,死亡率33.3%.25 ~50岁者死亡率10.0%;51 ~78岁者死亡率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机械通气者死亡率17.6%,未进行机械通气者死亡率53.8%,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感染者死亡率59.5%,非感染者死亡率1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基础疾病者死亡率40.3%,无基础疾病者死亡率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etadata object description schema,MODS)者死亡率90.3%;无合并MODS者死亡率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51 ~78岁、未进行机械通气、感染者、有基础疾病、合并MODS者死亡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RDS的预后与年龄、机械通气、感染、基础疾病、合并MODS等因素密切相关.
作者:叶敏球;黄跃清;黄丹菊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单核细胞膜表面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HLA-DR及CD14+在肺炎患儿实施治疗前后表达的改变情况.方法 按病情严重程度将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60例肺炎患儿分为轻型肺炎组(35例)和重型肺炎组(25例).于治疗前后使用流式细胞仪对两组患儿单核细胞膜表面HLA-DR及CD14+进行检测,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治疗前,轻型肺炎组CD14+表达率为(5.38±2.29)%,HLA-DR表达率为(66.47 ±10.35)%;治疗后该组CD14+表达率为(4.83±1.62)%,HLA-DR表达率为(70.25±9.72)%.治疗前重型肺炎组CD14+表达率为(1.82±1.52)%,HLA-DR表达率为(46.52±11.35)%;治疗后该组CD14+表达率为(4.83±1.59)%,HLA-DR表达率为(69.62±6.9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儿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抗原HLA-DR表达率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肺炎组治疗前HLA-DR及CD14+表达率均低于轻型肺炎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14+与HLA-DR可作为反映肺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具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
作者:马书献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痰浊中阻型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0年1月-2014年1月的68例痰浊中阻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治疗组3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两组均4周为1个疗程,两个疗程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中医临床症状及血压变化,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两组治疗后血压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且治疗组总有效率88.9%,对照组总有效率68.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眩晕、头痛、头重如裹、胸闷等中医临床症状方面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痰浊中阻型高血压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谢金萍 刊期: 2014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