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江;周争轶;陈寿华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COPD)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的致残性疾病.传统功法集呼吸节律调节(吐纳气息)、肢体和身体活动、呼吸模式重建等作用于一身.推广使用传统功法,对改善COPD患者呼吸功能,提高其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重返社会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何姿蓉;彭洪莲;金荣疆;郭鸿;白新刚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本社区2006年6月—2012年8月经医院诊断为糖尿病足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社区护理干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经过社区护理干预后,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53.33%,两组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护理模式可有效预防和防治糖尿病足的发生,极大的促进了糖尿病足患者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彭贤娟;周红;吴海霞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患者血糖控制对母婴妊娠结局影响.方法 通过比较观察2011年10月—2013年7月本院收治的98例GDM患者,根据血糖控制情况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妊娠结局情况、新生儿并发症情况,并记录终止妊娠方式及分娩时孕周情况.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出现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12.2%)、羊水过多(10.2%)、胎膜早破(4.1%)和感染(2.0%)、经阴道分娩(51.0%)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36.7%、26.5%、28.6%、18.4%、24.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合理控制GDM患者的血糖对母婴妊娠结局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郑翠华;张素玲 刊期: 2014年第16期
自上个世纪发现半胱氨酸和其衍生物到发现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血浆浓度和血管病变正相关以后,多项观察研究和荟萃分析认为Hcy是独立于经典危险因素的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因素.同时也有研究证实尽管补充B族维生素和叶酸降低Hcy水平,但不能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终末事件的发生率.现将近年来Hcy和急性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研究成果做一总结概括.
作者:成巍;常宜林;陈锦华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 对BACTEC MicroMGIT系统在结核菌快速培养法中的应用进行相关评价.方法 选择2011年10月-2011年12月于本院住院以及门诊治疗的结核患者200例,对其结核杆菌进行培养.应用BBL MGITTM分枝杆菌快速培养管及其配套的BACTEC MicroMGIT荧光判读器检测结核杆菌,并与涂片以阳性率进行比较,与罗氏培养法的培养阳性率进行比较.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0份临床标本抗酸染色镜检法阳性率为15.50%,快速培养法阳性率为37.50%,罗氏培养法阳性率为24.00%.快速培养法、罗氏培养法与抗酸染色镜检结果进行比较,抗酸染色镜检法阳性检出率低于快速培养法与罗氏培养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快速培养法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罗氏培养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ACTEC快速培养法和罗氏培养法及抗酸染色镜检法相比,其具有阳性率高,且高效、简单以及易于操作等特点,成为目前较为理想的一种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方式.
作者:谢兵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与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2011年10月-2013年12月就诊且资料完整的MS患者122例为MS组,另从同期体检的个体中按照年龄相仿、性别相同的原则挑选健康个体122例作为对照组.根据血常规检测结果中的中性粒细胞计数和淋巴细胞计数结果计算出患者的NLR.对照组与MS组临床特征的比较采用Wilcoxin配对检验(差值呈偏态分布的资料)或配对t检验(差值呈正态分布的资料),分类资料的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法分析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NLR对MS的鉴别效率.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的比较采用Delong等提出的方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MS组患者高血压的发病率、空腹血糖水平、甘油三酯水平、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和NLR[75/47、(8.2±1.9)、(3.3±4.0)mmol/L、(7.66±1.73)× 109/L、(5.39±1.34)× 109/L、3.03±1.48]明显增高(均P<0.05),淋巴细胞计数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2.09 ±0.97)×109/L、(0.87±0.36) mmol/L]则明显降低(均P<0.05).符合四条诊断标准的MS患者,中性粒细胞计数和NLR明显高于符合三项诊断标准的患者(均P<0.05).白细胞计数和淋巴细胞计数在两组患者之间的区别则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上述四个参数中,以NLR的曲线下面积大,与其他三个参数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NLR可以反映MS病情,其与MS的关联强度可能高于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
作者:季娜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应用舒适护理干预对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控制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莱钢集团有限公司医院骨科行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干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术后各时间节点疼痛程度评分分别为[(0.65±0.13)、(1.68 ±0.42)、(3.24±0.79)、(3.12±0.83)、(2.87±0.77)、(2.02±0.23)、(1.14±0.17)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评分[(1.47±0.73)、(3.49±0.78)、(5.65±1.07)、(4.95±1.35)、(4.76±0.98)、(3.72±0.68)、(2.82±0.4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11.43%与2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为[(9.12±0.55)、(2.42±0.21)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3.72±2.21)、(4.88±1.9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干预有效地缓解了膝关节置换患者的术后疼痛,有利于关节功能康复,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
作者:张月华;邹延新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对老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从2013年1月-5月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东院区中选取观察对象,50例血压正常,年龄≥80岁的体健老年人为A组;50例年龄≥80岁高血压患者为B组,给予口服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倍他乐克)23.75 mg,1次/d,两周后调整为47.5 mg,1次/d,共治疗8周.观察两组人群8周前后血压、心率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的各项指标的改变.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B组老年人SDNN、rMSSD、PNN50服药前[(121.8 ±18.1)ms、(22.3±6.8) ms、(4.1±4.2)%]较服药后[(134.6±18.3)ms、(26.9±10.6)ms、(7.5±6.1)%]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可降低老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提高心率变异性的指标,同时明显改善其心率变异性.
作者:单丽艳;吴少萍;张雪娟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漯河周边地区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病变组织中HPV16E6、E7蛋白表达情况及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探讨HPV16E6和E7蛋白在NSCL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2010年3月—2011年6月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检测80例NSCLC标本和55例癌周对照组织中HPV16E6和E7蛋白的表达,并进行对比,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或确切概率法,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80例NSCLC组织中,HPV16 E6、E7、E6/E7蛋白的表达率分别为31.3%、33.8%和28.8%,55例癌旁组织中,HPV16E6、E7、E6/E7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4.5%、9.2%、7.3%.NSCLC组织中E6、E7和E6/E7蛋白共表达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以及肿瘤组织学类型无关,但与肿瘤分化以及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 HPV16E6和E7蛋白在NSCLC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杜华贞;李维山;宋文刚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影响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并发小儿支气管哮喘(哮喘)的相关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0年9月— 2014年3月收治的1 955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对患儿并发哮喘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 955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有88例并发哮喘,发病率约4.5%,患儿并发哮喘时的主要病原体为鼻病毒(rhinovirus,RV),阳性例数构成比为33.0%、其次为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阳性例数构成比为2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1.563,P<0.05)、过敏体质(OR =4.137,P<0.05)、哮喘家族史(OR =3.890,P<0.05)、RV(OR=3.757,P<0.05)、RSV(OR =2.732,P<0.05)与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发生哮喘呈正相关,而年龄>3岁(OR =0.553,P<0.05)呈现负相关.结论 男性、低龄(年龄≤3岁)、过敏体质、哮喘家族史、RSV及RV感染是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并发哮喘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当针对危险因素加强感控措施以减少患儿哮喘的发病率.
作者:张慧娟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北流市其它感染性腹泻病的流行特征,为有效控制感染性腹泻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2011-2013年北流市辖区内医疗卫生机构报告及外地报本地的其它感染性腹泻病资料、暴发疫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和其它相关调查资料.采用Excel和SPSS13.0软件对4 514例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3年间北流市共报告其它感染性腹泻病4 514例,无死亡病例报告,年均发病率106.94/10万,明显高于2010年全国报告发病率(55.93/10万),高于2009 ~2011年广西报告其它感染性腹泻病年均发病率50.71/10万.3岁以下婴幼儿占全部报告发病总数的72.86%,其中1岁以下小儿占全 部报告发病总数的63.49%.每年8月至来年1月是其它感染性腹泻疫情的发病高峰.3年共报告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暴发4起.结论 北流市近年其它感染性腹泻以3岁以下儿童腹泻为主,应高度重视儿童监测工作.
作者:吕逵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吉非替尼联合同步放疗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型晚期非小细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疗效、不良反应及生存情况.方法 将2008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型晚期非小细肺癌患者分为同步组60例和序贯组38例,同步组采用吉非替尼联合同步放疗治疗(吉非替尼250 mg/d),而序贯组采用先服用吉非替尼直至疾病进展,再进行放疗.统计两组的疗效、不良反应、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1年生存率和2年生存率,利用R×C表的x2检验和2×2表的x2检验分析相关数据.结果 在同步组中出现缓解(partial re-sponse,PR)、进展(progress of disease,PD)、有效(response rate,RR)和疾病控制(disease control rate,DCR)的比例分别为76.67%、1.67%、86.67%和98.33%,而在序贯组出现PR、PD、RR和DCR的比例分别55.26%、15.79%、65.79%和84.21%.有消化道反应的患者在同步组和序贯组的比例分别为68.33%和47.37%,而有转氨酶升高的患者则分别为23.33%和5.26%.患者出现PR、PD、RR、DCR、消化道反应、转氨酶升高和2年生存率在同步组与序贯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和进展的构成比在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EGFR突变型晚期非小细肺癌采取吉非替尼联合同步放疗的方案是可取的.
作者:刘清壮;江丹贤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不同修复体修复根管治疗后的尖牙的牙冠渗漏情况.方法 将2013年起收治的60颗上尖牙随机分成A、B、C、D4组,每组15颗.所有牙齿完成根管治疗后,根管充填材料切至髓室底的高度.A、B组的髓腔入口分别补上复合体Dyrct、光聚合树脂TPH;C、D两组髓腔入口分别以玻璃离子体Ketac-fil、和临时填补材料Cav-iton作基底,补上光聚合树脂TPH,保证2.5mm深,所有牙齿置于染色剂中7d,接受50个冷热循环,将牙齿沿着长轴分开,在显微镜下,测量牙冠的渗漏深度及各修复物深度.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各组渗透深度两两比较,A组与B组、C组与D组比较渗漏深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组与A组、D组与A、C组与B组、D组与B组比较渗漏深度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由此研究七天短期的视察显示,光聚合树脂TPH作为前牙根管治疗修复后体时,使用玻璃离子体Ketac-fil或临时填补材料Caviton做基底,有助于避免牙冠微渗漏进入基底以下的根管部分.
作者:刘洋洋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 全面掌握学生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客观地对学校卫生保健工作进行评价,提高学校卫生工作水平,为今后学校开展常见病防治工作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依据.方法 根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预防性健康检查管理办法》、《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办法》的规定要求,2013年9月—12月,对乐陵市全市中小学在校学生65512人进行健康体检,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全市中小学生视力低下、龋齿、沙眼、肥胖发病率分别为37.60%、16.48%、12.86%、16.39%.视力低下患病率中学生为74.94%高于小学生的17.62%,龋齿患病率小学生为20.06%高于中学生的9.80%,肥胖患病率小学生为18.45%高于中学生的12.53%.结论 对学生进行健康体检,有利于发现学生常见病,乐陵市中小学生的健康状况应引起重视,加强视力低下、龋齿、肥胖的防治,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作者:张之霞;潘翠萍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单核细胞膜表面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HLA-DR及CD14+在肺炎患儿实施治疗前后表达的改变情况.方法 按病情严重程度将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60例肺炎患儿分为轻型肺炎组(35例)和重型肺炎组(25例).于治疗前后使用流式细胞仪对两组患儿单核细胞膜表面HLA-DR及CD14+进行检测,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治疗前,轻型肺炎组CD14+表达率为(5.38±2.29)%,HLA-DR表达率为(66.47 ±10.35)%;治疗后该组CD14+表达率为(4.83±1.62)%,HLA-DR表达率为(70.25±9.72)%.治疗前重型肺炎组CD14+表达率为(1.82±1.52)%,HLA-DR表达率为(46.52±11.35)%;治疗后该组CD14+表达率为(4.83±1.59)%,HLA-DR表达率为(69.62±6.9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儿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抗原HLA-DR表达率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肺炎组治疗前HLA-DR及CD14+表达率均低于轻型肺炎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14+与HLA-DR可作为反映肺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具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
作者:马书献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 探究Ivor-Lewis手术治疗胸段食管鳞癌疗效及其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研究对象为2008年1月-2010年12月就诊的102例胸段食管鳞癌患者,患者均接受Ivor-Lewis手术治疗,采用自编问卷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患者临床资料以找出影响Ivor-Lewis手术治疗胸段食管鳞癌效果及其预后的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对患者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在本研究入组的102例患者中,54例尚存活,3年生存率为52.9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个数、基础疾病种数和癌细胞分化程度是影响食管鳞癌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 Ivor-Lewis手术治疗胸段食管鳞癌患者临床疗效确切,在临床工作中,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加强体育锻炼,增加患者免疫力,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李伟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痰浊中阻型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0年1月-2014年1月的68例痰浊中阻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治疗组3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两组均4周为1个疗程,两个疗程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中医临床症状及血压变化,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两组治疗后血压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且治疗组总有效率88.9%,对照组总有效率68.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眩晕、头痛、头重如裹、胸闷等中医临床症状方面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痰浊中阻型高血压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谢金萍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 利用奥马哈系统对出院的老年脑卒中患者进行健康问题评价,为进一步的社区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3年8月接受治疗的3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出院1周内社区护士要电话预约脑卒中患者,出院后1~2周内接受了培训的社区护士选择合适的时间点展开家访活动,并根据奥马哈系统进行健康问题评估.结果 脑卒中患者健康问题主要分布在健康相关行为领域和生理领域,分别为44.80%和32.58%,各个领域的首次认知、行为和状况(knowledge-behavior-status,K-B-S)评分结果均不高.结论 奥马哈系统在出院的老年脑卒中患者健康问题评价时有其独特的应用价值,可以为进一步的社区护理提供依据,值得推广.
作者:黄文静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芪药消渴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6月-2013年6月期间 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芪药消渴胶囊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加服芪药消渴胶囊,3次/d,6粒/次,疗程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胰岛素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FBG、2h PBG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FBG、2h PBG水平分别为(4.34±1.01)、(7.12±1.91) mmol/L,低于对照组的(5.98±2.20)、(8.09±1.73)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FIN及2h INS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的FIN及2h INS水平分别为(8.76±2.54)、(35.26±11.52) mIU/L,对照组为(12.32 ±4.42)、(46.52±1.51) mIU/L,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为81.7%,对照组为63.3%,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芪药消渴胶囊能明显降低患者血糖,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糖尿病的全身症状.
作者:何斯;何政希;赵子钧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 探析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syndrome,ARDS)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3年12月ARDS患者90例,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1)收集入院病人的原始数据;(2)对患者出现的低氧血症进行干预及纠正,提升机体输送氧能力,避免组织缺氧;对ARDS预后的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析其预后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90例ARDS患者存活60例,死亡30例,死亡率33.3%.25 ~50岁者死亡率10.0%;51 ~78岁者死亡率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机械通气者死亡率17.6%,未进行机械通气者死亡率53.8%,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感染者死亡率59.5%,非感染者死亡率1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基础疾病者死亡率40.3%,无基础疾病者死亡率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etadata object description schema,MODS)者死亡率90.3%;无合并MODS者死亡率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51 ~78岁、未进行机械通气、感染者、有基础疾病、合并MODS者死亡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RDS的预后与年龄、机械通气、感染、基础疾病、合并MODS等因素密切相关.
作者:叶敏球;黄跃清;黄丹菊 刊期: 2014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