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军字一号”工程网络布线系统的设计

马锡坤;刘安滨

关键词:“军字一号”工程, 网络, 布线
摘要:本文介绍了南京总医院“军字一号”工程网络布线系统工程设计,阐述了综合布线设计要领、设计标准,以及“军字一号”工程网络布线系统的设计要求。从医院信息管理要求出发,网络布线系统的设计要充分满足“军字一号”工程应用及将来发展的要求。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联勤体制下医院文化建设的思考

    发展与联勤相适应的医院文化建设,是当前医院管理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本文从探讨联勤体制下医院文化的特征与要求入手,就目前医院文化建设出现的误区进行了全面客观地剖析,并提出了狠抓医院文化意识,选准定位目标,开拓创新和分步实施医院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

    作者:卢放;唐运革;胡金明;朱正洪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发挥护理部管理职能提高聘用护士整体素质

    为适应新形势的转变,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人才,护理部发挥管理职能,采取“双控法”管理、把好聘用护士录用关、规范化培训关、竞争上岗关。结果:2000年与1999年相比较,聘用护士的监护技能和理论成绩有明显差异性(P<0.05 ),执业考试通过率增长33%。通过双控管理、严把三关使聘用护士的整体素质有明显提高。

    作者:林丹;黄荔红;李小京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护士的不良行为对病人的心理影响

    为探讨护士的不良行为对病人心理的影响,通过对护士的一些不良行为对病人的心理影响的分析,提请广大护理人员认识其危害性;并提出一些对策,以提高护理质量,使护士的形象更加完美。

    作者:王淑新;刁惠民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医院后勤保障社会化的改革实践与成效

    医院后勤保障社会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第89医院从客观实际出发,积极探索,逐步建立起医院后勤保障与医院规模、保障方式与服务需求相适应的新型保障体系。

    作者:张金升;陈宇俊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医学的人文属性与医院管理

    为探讨医学的人文属性与医院管理模式的关系,阐述了医学的人文社会科学属性,阐述了医院管理模式的三个转变,即:①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服务病人为中心的转变;②从技术设备主导型向医护人员主导型转变;③从科学管理模式向文化管理模式转变。

    作者:王德彦;尚秀花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整体护理模式中护士素质的再适应

    为探讨整体护理模式中护士素质的再适应问题,本文阐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对护士自身的工作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使护士素质与整体护理工作模式相匹配,必须提高护士素质,练好基本功,提高护理技能,把握护理信息,从根本上保证整体护理工作模式的有效实施。

    作者:周佳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适应市场经济塑造医院形象

    本文就医院如何主动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形势,努力设计和塑造医院良好形象,为病人提供令人满意的服务进行了较广泛、深入地探讨。首先阐述了医院形象的定义和特征;其次介绍了医院形象对医院的作用和影响;后,重点阐述了如何维护和塑造医院形象。

    作者:母泽林;刘友军;何宗健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当今医患关系的心理学浅析

    为探讨当今医患关系的心理学,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医患关系,并对如何解决医患关系中的问题提出对策,以保证医疗工作顺利开展。

    作者:陈文军;钟雷;马莉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军队医院健康教育与医院职能转变的思考

    在新形势下,军队医院面临着新的挑战[1]。21世纪健康观念的转变,生物医学模式向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医院服务功能的扩大,使得“医院只管看病”的传统观念正在受到改革浪潮的猛烈冲击。结合医院中心工作,向工作人员、患者和家属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水平,防患于未然,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策略。

    作者:卞金陵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用

    本文详细阐述了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要素,即:医疗质量管理的组织、医疗质量管理的标准、医疗质量的监控与评价和医疗质量评价结果的正确利用,并结合本院的工作实践,介绍了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主要做法:①健全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和网络,实现全员质量监控;②制定并完善了有关质量管理标准和办法,实行规范化管理;③实施全程、动态质量监控,精心组织质量考评等等。

    作者:尚秀花;程传苗;王海燕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军字一号”工程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质量是医院的生命。护理质量是医院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取决于护理人员的文化素质与护理技术水平,更直接依赖于护理工作管理水平;尤其是护理工作质量的管理方法,它是提高医院整体护理水平的基础[1,2]。随着我院“军字一号”工程的上网运行及系统软件在护士工作站的应用,不仅使常规的护理程序发生了转变;同时,也相应地改变了护理工作质量的管理方法、内容及标准。如何采取适用于网络信息护理发展的需求,科学有效、严谨完善的管理办法,是保证网络模式下护理工作质量,提高新形式下护理质量管理的新课题。

    作者:李艳萍;潘桂荣;彭晓丹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护士长在形象管理中的作用

    为探讨护士长在特色管理中的作用,本文阐述了护士长在护理管理中要注重形象管理及特色管理,做到工作热情,技能全面;管理创新,连创佳绩;善于团结,知人善任;全面管理,主动工作。

    作者:米继民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积极稳妥地推进医院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

    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是我军三项改革的重点内容。第169医院积极稳妥地推进医院后勤保障的社会化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其具体作法是:①努力在职工思想观念创新上求发展;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是我军三项改革的重点内容。第169医院积极稳妥地推进医院后勤保障的社会化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其具体作法是:①努力在职工思想观念创新上求发展;②着力在改革关键项目上求突破;③正确处理好中心工作与教育效果的关系,改革发展与部队稳定的关系。②着力在改革关键项目上求突破;③正确处理好中心工作与教育效果的关系,改革发展与部队稳定的关系。

    作者:周国和;周面生;何柏身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医技科室质量要求及质量控制原则

    本文从标准化管理的角度阐述了医技科室质量要求及质量控制原则。认为医技科室的质量管理将遵循现代医院质量管理思想,以与国际接轨为目标,以质量建设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以让患者满意为目的,建立完善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实现全面的质量管理。

    作者:谢平初;黄少平;陆龙;嵇芸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医疗质量实时控制系统的研究和设计

    医疗质量是评价医院整体水平的重要标准,是医院管理工作的核心。提高医院质量管理手段,把医疗质量管理置于医疗过程中的环节质量控制,是当前医院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提出了医疗质量实时控制的概念,并对建立医院医疗质量实时控制系统,实现医疗服务过程的环节质量实时监测和控制的意义、内容和方法步骤进行了初步研究和设计,力求通过系列工作,从医院管理的角度,研究和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新模式。

    作者:石青龙;董军;朱士俊;胡德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进修医生临床教学的组织与管理

    为探讨进修医生的临床教学工作的组织与管理,本文阐述了:①健全教学组织,严格管理制度;②建立和完善良好的运行机制;③加强进修人员政治教育和行政管理;④加强学术交流,营造钻研业务的深厚氛围。

    作者:方立;王莉萍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加强实习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加强对临床实习的管理,提高临床实习质量,为医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是教学医院的一项重要任务。多年来,我院为各类院校培训了临床医技、护理系各类实习人员数百名,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均圆满完成了临床教学任务。现就我院对实习的教学管理工作谈几点浅见[1-5]。

    作者:阳新安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军队医院推行社区护理初探

    社区护理是现代护理观发展的需要。它是预防、医疗、保健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适应医院后勤社会化保障的有效举措。社区护理将使护士承担初期预防、保健教育、康复服务、筛检、个案管理、转介和追踪等服务职能。医院应组织专门队伍,在基层医疗单位培养兼职骨干,利用退休人员组成编外社区护理队伍。

    作者:李丽娜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医院技术管理系统在医院调控中的应用价值

    本文介绍了“医院技术管理系统”的开发及运行环境、数据结构、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在医院调控中的应用价值等。

    作者:张明;吴学贵;郭文虎;霍仲厚;李云波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军队医院参与地方高等医学教育的实践及研究

    军队医院挂靠地方医学院校,并作为其附属医院,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及承担医学生后期临床课,国内尚属少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军队医院要想谋求发展,必须依据自身条件,与驻地医学院校联合,才能达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目的。部队医院利用良好的医德医风,严格的组织纪律,规范的管理和较好的军营氛围及教学条件,有助于培养高素质的跨世纪医学人才。

    作者:田荣春;任渝江;董学新;黄晓欣;袁凤仪;龙漫红 刊期: 2001年第02期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主管: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第二军医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