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秀;任煜琛
目的 评价锥体束征对锥体系统受损判断的价值,研究锥体束征在不同测评者间的一致性.方法 选择45例锥体束受累的脑梗死或脊髓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查Babinski征、Chaddock征、Oppenheim征、Gordon征和双划征.4名参加测评者为不了解患者病情的医师,对同一患者的检查均在同一天完成.选择肌力好转的脑梗死患者复查.通过Kappa检验评价锥体束征在不同医师间的一致性并比较各种病理征的阳性率.采用Kappa检验,Kappa值为1表示几乎完全一致,为0表示几乎没有一致性,低于0.4表示一致性较差,大于0.75表示一致性良好.结果 Babinski征在不同测评者间的一致性为高,kappa值为0.7756,其次为双划征(0.7544).在受累范围大的完全性和部分性前循环梗死患者,各种病理征的Kappa值均高于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肌力≤4级的患者中各种病理征的Kappa值均高于肌力>4级的患者.脑梗死患者的Kappa值高于全部患者的Kappa值.Babinski征和双划征的阳性率高.结论 各种病理征在不同检查者间具有中度到较好的一致性,Babinski征和双划征是可靠的病理征.病变范围、肌力和疾病类型对检查者间的一致性存在影响.
作者:姜蓉;徐俊伟;赵赛;方齐;王红菊;王学峰;李海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上皮钙粘素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胃癌组织浸润和转移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 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癌组织及胃良性病变中E-cadherin和MMP2表达情况.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E-cadherin在胃癌中的表达低于胃部良性病变,在淋巴结转移组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在浸润组的表达低于无浸润组的表达(P<0.05),在胃癌低分化组的表达低于高中分化组(P<0.05).MMP2在胃癌中的表达高于胃部良性病变,在淋巴结转移组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在浸润组的表达高于无浸润组的表达(P<0.05),在胃癌低分化组高于高中分化组(P<0.05).同时,两者在胃癌中的表达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 胃癌中存在E-cadherin下调和MMP2上调且两者具有相关性,两者的联合测定有助于判断胃癌患者的病期及预后.
作者:尹奎夫;郭玲;张艳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临床资料患者,男,36岁,2012年3月在维修家电时,因电瓶内硫酸不慎倒在外生殖器处,致Ⅲ度烧伤创面不愈,1周后入院治疗.查:阴茎背部可见皮革样变,颜色发黑,形成焦痂,无痛觉,肿胀明显,创面面积为整个阴茎背部的2/3,为Ⅲ度烧伤.入院后,全身应用抗生素和局部换药,创面焦痂脱落,炎性分泌物多,有臭味.伤后14 d,在硬膜外麻醉下,行阴茎背侧焦痂切除,阴茎腹侧包皮翻转移植修复术.探查中见烧伤损伤已深达阴茎海绵体层,切除全部坏死组织,止血,多次冲洗,切痂后创面面积为:4 cm×7 cm.
作者:李桦;朱小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影像学检查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特点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140例肋骨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各种检查方法发现肋骨骨折数分别为:胸部平片140例,发现骨折274处,可疑6处;透视下点片43例,骨折129处;CT15例,骨折54处.结论 胸部平片结合电视透视下切线位点片,可显著提高肋骨骨折诊断的阳性率,而多层螺旋CT对一些细微骨折、隐匿性骨折的定性、定位诊断,具有明显优势.
作者:徐爱华;季军;张玲俐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实施社区综合管理及家庭保健员参与管理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与效果.方法 将2010年11月-2011年10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2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观察组建立社区全科医生团队实施社区综合管理,并对观察组的家庭进行保健员一户一人培训;对照组在进行常规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上按照传统的方法进行管理,干预期限12个月.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总知晓率观察组100.00%,对照组6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47,P<0.05);糖尿病自我行为管理改变情况、躯体各项临床指标变化情况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综合管理与家庭保健员参与的糖尿病综合管理模式,不仅能够增加患者对疾病的防治能力,还能够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有效地控制和解决糖尿病患者的健康问题.
作者:冯彪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为脑血管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1年1-8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6例为脑梗死组,随机选择同期门诊体检中心的49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HPIgG阳性率、动脉硬化指数(AI)和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差异.两组间计量资料比较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用x2检验,使用Iogistic回归分析控制影响因素对检测指标的影响,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脑梗死组患者HPIgG阳性率(89.13%)、AI(6.27±0.38)、IMT(2.78 ±0.35)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HP感染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可能是通过影响血脂代谢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导致脑梗死的发生.
作者:周广安;张福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行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我院收治的22例患者在局麻下,在“C”型臂X线机透视引导下接受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术前进行心理疏导、手术体位耐受训练,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术部炎性反应,指导进行康复训练等有效护理干预方法.结果 2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疗效显著,未出现并发症,优良率93.3%.结论 经皮穿刺椎体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是安全有效的微创技术.
作者:张萍;李进;周新月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饮酒与慢性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多阶段等比例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胜利油田滨州工作区某社区抽取18岁以上常住居民3 471人作为调查对象进行慢性病相关问卷调查.结果 本社区居民饮酒率为32.87%(标化率为21.54%),其中男性饮酒率为72.29%(标化率为58.80%),女性饮酒率为4.16%(标化率为3.13%),男性高于女性(x2=766.39,P<0.05).饮酒人群慢性病患病率高于不饮酒人群,饮酒年限越长,慢性病患病率越高(x2趋势=127.95,P<0.05),饮用高度白酒慢性病患病率高,而饮用葡萄酒患病率低(x2=40.39,P<0.05),随着饮酒频率的增加,慢性病患病率呈现“~”型,以“10次以上/周”患病率为高,“小于3次/周”为低(x2趋势=17.61,P<0.05),平均每次饮酒量越高,慢性病患病率越高,但是“平均每次饮用400ml以上”人群患病率有所下降(x2趋势=4.00,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是否饮酒(OR=1.81)、饮酒年限(OR=1.30)、饮酒频率(OR=1.42)、平均每次饮用量(OR=1.26)均是慢性病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被调查社区居民饮酒率较高,应加强饮酒人群的健康教育,控制饮酒,以降低与饮酒有关的慢性病患病率.
作者:窦伟洁;刘维量;钟传茂;许国星;李志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对术后尿潴留患者的有效疗法.方法 按先后顺序将2012年2-8月收治的278例术后尿潴留患者分为4组,分别为热敷组70例、热滚动按摩组70例、指压穴位组69例、流水组69例,比较4组的效果.结果 热敷组、热滚动按摩组、指压穴位组30 min内排尿成功率分别为90.00%、95.65%、98.55%,均高于流水组(64.29%).结论 热敷法、热滚动按摩法、指压穴位法对术后尿潴留患者有很好的疗效,尤其指压穴位法简单、经济、实用、值得推广.
作者:卢清丽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为切实解决农村老百姓看病不方便问题,宁阳县医疗集团在县乡村医疗机构建立起县乡村三级远程诊疗系统,强化县乡村三级医疗保健网功能,弥补城市三甲医院与县级二级医院之间的远程会诊未能满足乡村医疗机构需要的不足,基本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离乡、大病不出县.通过该项目远程诊疗模式的应用,除了很好地解决了农村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外,还可以对群众进行广泛地健康宣传教育,加强与群众的沟通,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真正响应国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号召.
作者:吴绍震;王凡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冠脉血流的变化规律.方法 选取2011年7月-2012年8月在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51例冠心病患者为观察组,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51名健康人员为对照组,后将两组人员的冠脉血流指标进行检测及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收缩期血流峰值、舒张期血流峰值、冠脉血流速率储备、收缩期流速时间积分及舒张期流速时间积分[(13.11±1.23)cm/s、(26.45±3.22) cm/s、2.60±0.21、2.18±0.29、8.42±1.31]均低于对照组,而观察组中NYHA分级Ⅳ级及急性心肌梗死型患者上述指标均低于其他患者(均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冠脉血流呈现较差的状态,对其检测有利于了解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及心功能分级.
作者:魏贵红;刘纪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一氧化碳(CO)中毒早期临床抢救中大剂量地塞米松的应用效果.方法 分析20例CO中毒患者早期、多次使用地塞米松静脉推注或滴注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20例患者无1例死亡,平均住院时间为7 d,随访1个月无1例出现急性CO中毒迟发脑病,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 早期、大剂量应用地塞米松抢救CO中毒效果显著.
作者:王有芝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成都市温江区幼儿园儿童健康状况及变化趋势,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促进儿童的催康成长.方法 分析2008-2012年成都市温江区幼儿园儿童健康体检资料.结果 温江区幼儿园儿童体格发育正常率、肥胖率、消瘦率、视力筛查阳性率逐年呈增长趋势;低体重率、生长发育迟缓率、贫血率、龋齿率逐年呈下降趋势.结论 温江区幼儿园儿童肥胖率和消瘦率在升高,视力筛查阳性率、贫血率、龋齿率虽有下降,但是2008年与2012年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因此提示视力筛查阳性、贫血、龋齿、肥胖应作为温江区幼儿园儿童健康干预的重点.
作者:刘佑斌;杨世琼;邓坚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调查分析输卵管妊娠术后不孕及重复性异位妊娠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06年4月-2011年1月进行手术治疗的278例输卵管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不同自身基本情况、并发疾病情况和治疗情况患者的重复性异位妊娠发生率及不孕率进行比较.结果 不同年龄的重复性异位妊娠发生率及不孕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伴有盆腔炎、不孕史、盆腔粘连、输卵管粘连及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重复性异位妊娠发生率及不孕率高于其他患者,而开腹手术患者发生率高于腹腔镜手术(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输卵管妊娠术后不孕及重复性异位妊娠的危险因素包括盆腔炎、不孕史、盆腔粘连、输卵管粘连、子宫内膜异位及开腹手术,应给予充分重视.
作者:杨春芳;蒋凤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不同程度吸烟患者的凋亡抑制蛋白Bcl-2的表达情况.方法 选择37名行牙龈切除、拔除智齿及牙冠延长术的患者,年龄21 ~65岁,男34例,女3例.按照吸烟史分为Ⅰ组(吸烟史<6年,日均支数<11支)17例,Ⅱ组(吸烟史≥6年,日均支数≥11支)20例.选7例健康牙龈作为对照组.牙龈标本制作石蜡切片,行组织学观察.采用SP免疫组化法对凋亡抑制基因Bcl-2的表达进行组织定位.石蜡切片脱蜡、水化至水,按照SP免疫组化说明书步骤操作,常规脱水封片后行组织学观察.Bcl-2的阳性表达呈棕黄色,阴性为蓝色.PBS作阴性对照.结果 Bcl-2阳性表达主要分布在颗粒层和棘层,胞质呈棕黄或褐色,越接近基底层表达越强.吸烟组Bcl-2的在颗粒层和棘层的阳性表达细胞数较对照组减少且着色变浅,基底层细胞则都为阴性表达.凋亡阳性表达的细胞胞核呈棕黄褐色.对照组较吸烟组阳性表达弱,胞核着色轻.对照棘层和基底层的细胞凋亡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431和0.672,低于各吸烟组的平均水平.吸烟组牙龈上皮基底层及棘层细胞的阳性表达与对照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吸烟Ⅰ组与吸烟Ⅱ组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吸烟可导致牙龈Bcl-2基因的表达降低.
作者:于西佼;唐开亮;杜毅;薛兰德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雷米芬太尼复合七氟醚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 60例胆囊炎、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为雷米芬太尼复合七氟醚(Ⅰ组)、雷米芬太尼复合依托咪酯(Ⅱ组)、芬太尼(Ⅲ组)三组,每组20例.观察三组患者术中、术后血流动力学变化,记录睁眼时间、取出喉罩时间.计量资料用x2±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三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Ⅰ组睁眼时间为(8.3 ±2.5) min、取出喉罩时间为(10.3 ±2.7)min,Ⅱ组为(8.6 ±2.8)min、(10.8 ±2.8)min,Ⅲ组为(16.1±4.9) min、(19.1±5.7)min,Ⅰ组、Ⅱ组术毕睁眼和取出喉罩时间较Ⅲ组短(P<0.05).结论 雷米芬太尼复合七氟醚与雷米芬太尼复合依托咪酯麻醉均能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提供满意的麻醉方法.
作者:孙家良;宋俊玲;徐光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西毗氯铵口含片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9年2月-2010年2月收治的56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西吡氯铵口含片1片/次,4次/d连续治疗1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溃疡面积、疼痛强度均比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而组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的患者愈合时间(8.6±1.2)d明显的少于对照组(9.5±1.3)d(P<0.05).结论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患者采取西毗氯铵口含片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而且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强;刘明;张兴政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社区卫生服务作为公共卫生服务领域的基层,是人民群众得到医疗卫生服务直接、便捷的途径.社区卫生服务立足于基层人们群众,发挥自身特色作用,实现与医疗保险制度相接轨,努力做好居民医疗保障,通过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医院转诊体系,推动全民医疗保健,促进基层卫生服务事业迅速发展,有效地解决看病贵看病难等问题.
作者:陈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敬老院老年期抑郁症的护理干预方法和价值.方法 根据部分敬老院的实际情况制定可行性的老年期抑郁症护理干预方法,对68例老年期抑郁症患者进行护理干预3个月,在护理干预前后对患者的抑郁症状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分,分析比较,研究护理干预的价值.结果 68例患者中,HAMD总分、焦虑(躯体化)、认识障碍、阻滞、绝望感的因子分在护理干预前后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它因子分在护理干预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敬老院护理干预对老年期抑郁症患者的康复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张娜;高镇松;钟飞燕;谢雪玉;黄瑞儿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社区老年人健康状况的管理方法.方法 2011年5月-2012年5月采取随机抽样方法选取辖区200名在海角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健康档案的65岁以上老年人,采取配对设计分为管理组和对照组,对管理组的100名老年人利用综合手段,包括生活方式、健康状况评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健康指导、健康教育宣传、定期随访、社区生活方式指导和个体化的健康管理等,进行综合干预.对照组一般不施加任何干预,经过1年的健康管理服务,比较两组人群生活习惯变化差异及慢性病控制满意率.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干预后管理组生活习惯改善(饮酒10.0%、高盐摄入28.0%、不规则服药6.0%、缺乏运动15.0%)、高血压控制满意率(71.1%)、糖尿病控制满意率(73.3%)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健康管理的社区老年人健康效果明显,有助于改善社区居民的不良生活习惯,改善慢性病的控制现状,减轻了社区居民的经济负担.
作者:吴福彬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