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构建应用型的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唐明德;欧阳江;唐美秀;刘娟

关键词:预防医学, 应用型人才, 人才培养模式
摘要:预防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必须适应培养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应用型人才.通过改革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强化基本技能训练,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强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体系,构建应用型的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该模式的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和现场工作能力强,具有综合分析和应用创新能力,成为适应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工作要求的应用型人才.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安全管理隐患及对策

    护理安全是护理管理的重心,是护士长的工作重点,也是护理质量的保证,同时也是衡量一个医院管理水平高低的一个标准,护理安全所涉及的面很广,患者的日常护理、护患沟通、病区环境诊疗场所、各种突发事件的应对、各种危急状态下的抢救护理、各种抢救设备的完好状态、各种医疗设备的运行情况等.只有做好安全管理,才能确保医疗工作的正常进行.通过加强护理管理,有效地促进护理安全,全面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于荣翠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构建应用型的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预防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必须适应培养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应用型人才.通过改革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强化基本技能训练,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强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体系,构建应用型的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该模式的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和现场工作能力强,具有综合分析和应用创新能力,成为适应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工作要求的应用型人才.

    作者:唐明德;欧阳江;唐美秀;刘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山东骨髓库淄博地区志愿者HLA基因分布特征

    目的 分析淄博地区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A、B、DRB1位点等位基因频率,明确该地区HLA基因分布特征.方法 应用HLA基因分型技术进行HLA基因分型,应用直接计数法进行HLA基因频率分析.结果 得到一组较为准确的淄博地区HLA基因频率分布资料,初步明确淄博地区HLA基因分布特征,确定了淄博地区的常见HLA基因.结论 山东淄博地区HLA基因分布具有多态性,多数基因符合山东地区分布特点,少数基因分布具本地区特征.

    作者:宋永红;朱传福;聂向民;张毅;庄云龙;刘艳;乔文本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胱抑素C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胱抑素C(cystatin C,CysC)是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超家族2中的成员之一.既往研究表明CysC是评价肾功能的一项敏感指标,参与机体诸多的生理、病理过程.而近期研究显示,CysC可能参与动脉粥样硬化中斑块的形成并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在当前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发病率愈来愈高的大背景下,本文就CysC与ACS相关性的研究做一概述.

    作者:周丽娟;雷长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2007-2011年佛山市澜石社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因性死亡情况调查

    目的 对佛山市澜石社区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l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相关肝因性死亡状况进行调查,为社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通过国家“死亡病例网络报告系统”收集2007-2011年5年间社区总死亡病例,结合医院的住院病案,筛选出当地社区常住人口中NAFLD/NASH相关的肝因性死亡病例,率的比较应用x2检验,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总死亡率为220.5/10万.其中肝病死亡专率为24.2/10万,有15例死于NAFLD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lic steatohepatitis,NASH)相关的肝硬化,死亡专率为2.8/10万,占肝硬化死亡者的32.6%,占所有死亡人数的1.25%,男女性NAFLD死亡率差异无显著性,未发现NAFLD相关肝癌死亡的病例.NAFLD肝因性死亡的平均年龄为63.9岁,患者比一般人群早3.59年.结论 佛山市澜石社区NAFLD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尚处于较低水平,由于NAFLD的肝因性死亡可使患者的平均寿命缩短,因此,积极治疗NAFLD相关性肝病将有利于延长患者的生命.

    作者:何粤发;杨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居家无创正压通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疾病管理情况调查

    目的 对居家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PPV)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自我疾病管理情况进行调查.方法 选择2008年1月-2011年12月接受居家NPPV的COPD患者33例,由课题组自行设计调查表,内容包括姓名、性别、职业、年龄、文化程度、婚姻、家庭收入、医疗付费形式等.结果 33.3%的患者压力调节完全正确,39.4%的患者湿化等级不正确,72.7%的患者呼吸锻炼不正确.结论 NPPV作为一种医疗技术,操作者的经验和技巧对治疗成败有着重要的影响,受过专门培训的NPPV治疗的成功率和耐受性明显优于没有受过培训者.

    作者:梁君;鞠贞会;李军鹏;邢晓燕;张荣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小组负责制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的影响

    目的 探讨小组负责制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治疗的影响.方法 将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68例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同时,予以小组负责制进行护理,入院第1、3、5、7、14天进行评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入院后第1、3天,对照组和干预组患者满意度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入院后第53、14天,干预组患者满意度量表评分[(82.89 ±9.09)分、(83.98±7.98)分、(89.89 ±9.82)分]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入院后第5、7、14天干预组CPIS明显降低[(7.81±3.04)、(6.95±1.97)、(2.80 ±0.13)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组负责制护理模式有助于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的治疗.

    作者:谭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绝经后妇女宫内节育器取出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绝经后妇女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device,IUD)取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08年1月-2011年1月要求取出IUD绝经后妇女112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56例,A组:于术前3d早、晚各服米非司酮25mg,两次服药间隔12 h,服药前后空腹2h,总量150 mg,手术当日术前2h阴道后穹隆置米索前列醇400 μg;B组:米索前列醇400μg术前晚置于阴道后穹隆,术前2h舌下含化米索前列醇200μg.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宫颈软化率A组85.7%,B组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取器顺利89.3%,B组取器顺利6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应用绝经后妇女取器,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轻受术者痛苦,且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小,可作为绝经后妇女取器的术前用药.

    作者:厉彦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社区医疗体系在高血压防治中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

    高血压及其并发症时刻危害人类健康,科学进行高血压的防治,降低其患病率、致残率、致死率的有效方法就是开展社区防治.本文通过分析社区医疗体系在高血压防治中的现状,探讨其科学防治的对策.笔者认为只有采用行之有效的社区防治,不断完善社区防治体系,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发生,以提高社区人群整体健康水平.

    作者:方云晓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医学教育改革视阈下关于强化医学生人文医学教育的思考

    强化医学生人文医学教育,提升医学生人文医学执业能力,已经成为医学进步和医学教育发展的根本要求.本文在医学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从人文医学教育的现状、原因及必要性三个角度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了医学生人文医学教育的强化路径.

    作者:王成磊;程乐森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某铜冶炼企业工人肝损害因素探讨

    目的 检测某铜冶炼企业工作场所空气中砷化物浓度,并对岗位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方法 选择2012年8月-2012年10月某铜冶炼企业铜冶炼作业工人389人作为暴露组,另选择非冶炼作业工人554人作为对照组,进行工作场所砷尘浓度测定、职业健康检查.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该企业生产环境砷CSTEL超标率7.8%,砷CTWA超标率61.9%.熔炼车间工作岗位砷CSTEL存在超标情况;熔炼车间、转炉车间、备料车间部分工种CTWA存在超标情况.职业健康检查:发砷超标率83.5%;B超异常率82.3%,脂肪肝检出率76.3%,肝功能异常检出率41.9%.未检出血铅超标劳动者.暴露组各车间工人B超异常、脂肪肝检出率、肝功能异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硫酸车间工人肝功能异常与对照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暴露组工人B超异常、脂肪肝检出率、肝功能异常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暴露组各年龄段B超异常率、脂肪肝检出率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组间比较各工龄间B超异常率、脂肪肝检出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工人肝功能异常率、B超异常率、脂肪肝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铜冶炼行业的致肝损害毒物主要职业病危害是砷、铅、铜、砷化氢,建议将铜、砷化氢纳入职业健康监项目.根除或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就可以减少工人脂肪肝、肝损伤、心电图异常罹患机会.

    作者:王先庆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Apelin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研究进展

    本文集中阐述一种新发现的生物活性肽—一Apelin与心血管系统的关系.通过G蛋白偶联受体,Apelin主要作用于血压调控,也可能在心力衰竭和心肌再灌注损伤方面发挥效应.此外,Apelin的某些作用似乎来源于其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相互作用.Apelin可能成为治疗心血管病疾病的药物作用靶点.

    作者:杨宏发;曾高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中医药综合治疗对中风中经络风痰入络型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医药综合治疗对中风中经络风痰人络型患者的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中风中经络(风痰入络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予西药肠溶阿斯匹林、维脑路通、脑复康、维生素E等,并配合降压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灸配合大秦艽汤加减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84.44%,对照组总有效率64.44%,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两组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配合大秦艽汤加减治疗中风中经络(风痰入络型)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杜利民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2012年晋江市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哨点监测信息分析

    目的 分析男男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的特殊性,为有效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调查对象为2012年在晋江市旅馆、浴池、会所等地点有男男性接触经历的人群.调查统一采用“晋江市健康调查表”,一人一次一表,内容包括:基本情况、艾滋病防治基本知识、性行为状况、安全套使用情况、HIV、梅毒和HCV检测情况等.调查数据经逻辑校对后采用Excel2003录入,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近6个月,与同性肛交性行为每次都用安全套的占32.63%,与同性商业性行为每次都用安全套的占34.48%,与异性发生性行为每次都用安全套的占20.00%.HIV阳性率为10.00%,梅毒阳性率为16.00%,未发现HCV阳性.结论 MSM人群对艾滋病的认识还有待提高,高危行为持续存在,部分人同时异性性行为,传播途径更加复杂,HIV和梅毒感染率较高.应针对MSM行为特点,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对该人群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

    作者:李文宇;张珊珊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临床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 2011年5月-2012年4月对6例门诊或急诊有不同程度腹痛的患者进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检查.确诊后均应用糖皮质激及对症治疗1~4周.结果 均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白细胞总数增高3例,血IgE增高4例;大便常规均有不同程度的白细胞、红细胞,大便潜血实验均阳性,大便培养全部阴性,无一例发现寄生虫或寄生虫卵;尿常规、肝功、肾功等均正常.1例腹水常规符合渗出液,但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6例患者血嗜酸性粒细胞均增高,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疗效满意.结论 本病极易与常见的急性胃肠炎病例相混淆,易误诊及延误治疗.特殊病例更为少见,但提高警惕,充分利用血常规中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等检查是筛查或诊断嗜酸性胃肠炎的简便、有价值、基本的方法.

    作者:梁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舒适护理在晚期癌症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晚期癌症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2010-2012年收治的110名晚期癌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实验组给予舒适护理.住院30d后两组均采用欧洲生活质量协作组癌症核心量表、住院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表和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定期进行评定分析.计量资料用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发生率实验组9.09%,抑郁发生率对照组1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率实验组94.54%,满意率对照组72.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舒适护理模式对晚期癌症患者实施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内涵.

    作者:刘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效果与预防保健机构技术支持的关系研究

    目的 分析预防保健机构技术支持与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效果的关系.方法 2010年6-9月采用现场调查的方法,调查青岛市所辖的区市疾病预防控制(疾控)机构、妇幼保健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和负责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在合作关系上,认为目前与社区机构合作关系良好疾控部门有34.7%,妇幼机构有31.9%,社区机构人员中有1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200,P<0.05).仅有33.3%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25.0%妇幼机构将项目技术指导纳入2010年工作计划;疾控部门中72.2%的调查对象认为开展技术指导时不顺利,妇幼机构中则有68.1%;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有53.8%的调查对象认为需要上级部门协调,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x2=8.107,P<0.05).有58.3%通过卫生行政部门协调建立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信息报告制度;90.3%的疾控部门工作人员,91.7%的妇幼机构工作人员和87.9%的社区工作人员认为信息沟通机制不健全,获得社区项目进展信息有障碍.所调查的12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与妇幼保健机构共开展项目技术指导165次,平均(13.75±9.46)次;指导社区卫生服务机构312次,平均指导(26.00±16.79)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防保健机构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间的合作关系欠佳,两者间的技术指导工作开展多不顺利,信息沟通也多存在障碍.

    作者:顾理平;林永峰;刘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黄冈市城区社区卫生服务现状调查

    目的 调查黄冈市城区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现状、民众的反应性.方法 2012年5月印发相关内容问卷,对369名居民进行社会调查,并分析结果.结果 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就诊的174人,占47.2%.认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主要任务是卫生保健、疾病预防的205人,占55.6%.居民愿意到社区卫生中心(站)就诊的原因为:离家近,方便;不用排长队等侯;价格相对便宜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提供优先服务项目为:免费体检;健康教育讲座;妇女、儿童、老年人等人群的家庭医疗服务;家庭出诊、家庭护理和家庭病床等;义诊等.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建立倾向于由三级医院筹建,占62.1%.结论 黄冈市区社区卫生服务仍处于初级阶段,其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开展工作需要做更大的努力.

    作者:周瑶;何平;王丽萍;肖利春;肖俏;吴涛;张红;鄢小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咖啡酸苯乙酯对人结肠癌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

    目的 探讨咖啡酸苯乙酯(caffeic acid phenethyl ester,CAPE)对人结肠癌Lovo细胞内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以体外培养人结肠癌细胞Lovo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5组:CAPE浓度分别为0、2.5、5.0、7.5、10.0μg/ml.运用MTT法检测CAPE对人结肠癌Lovo细胞的生长增殖的影响,并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磷酸化AKT、caspase-3和caspase-9表达的情况.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CAPE以浓度和时间依赖的方式抑制人结肠癌Lovo细胞的增殖,10μg/ml的CAPE作用72 h后对Lovo细胞的抑制率达(61.28±5.15)%,明显高于2.5μg/ml作用72 h后(29.63±0.69)%的抑制率(P<0.05),也明显高于10 μg,/ml作用24h后(37.84±3.05)%的抑制率(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CAPE以剂量依赖性的方式使人结肠癌Lovo细胞内磷酸化AKT的表达下降,10μg/ml组的p-AKT的蛋白相对表达量为(0.52±0.11),caspase-3、caspase-9的表达上升,10 μg/ml组的caspase-3、caspase-9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58±0.07)、(1.23 ±0.12).结论 CAPE可能通过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中磷酸化AKT、caspase-3和caspase-9的表达以剂量依赖性的方式抑制人结肠癌Lovo细胞的增殖.

    作者:杨琨;何葵;李鹏;薛文;梁路昌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48例临床诊治体会

    目的 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诊治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2010年3月-2012年12月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48例,患儿均卧床休息,以减轻心脏负荷.给予辅酶A+葡萄糖注射液+维生素静脉滴注,2次/d,同时予以抗病毒、抗休克等对症治疗.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2次/d.连续治疗15d.结果 48例患儿经治疗后痊愈占56.25%,显效占20.83%;有效,占12.50%,总有效率89.58%.结论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表现多样,需及时诊断,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疗效显著.

    作者:冯媛元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