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情志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李云芳

关键词:中医, 情志护理, 手术室
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手术室护理中中医情志护理效果.方法 抽选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采取中医情志护理实施于50例研究对象的手术室护理中,对比护理前后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对比护理前,患者的SAS评分及SDS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护理满意度显著提升(P<0.05).结论 中医情志护理实施于手术室护理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其可有效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光明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功能康复疗效分析

    目的 探析在脑梗死患者的功能康复中,中医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抽签的方式将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共74例)随机分为2组:参照组和实验组各37例,分别施行常规护理、常规护理联合中医康复护理,对2组患者获得的护理效果予以评价.结果 2组患者护理前的BADL以及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参照组的BADL评分显著低于实验组,NIHSS评分显著高于实验组,且P<0.05;参照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低于实验组(81.08%<97.30%),且P<0.05.结论 在脑梗死患者的功能康复中,中医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优异,能够使患者的神经功能以及生活活动能力得到显著改善.

    作者:武江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中医情志加健康宣教对糖尿病患者情绪的影响

    目的 探究中医护理联合健康宣教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影响.方法 从2015年5月—2017年5月随机选取在我院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共62例作为本次探究的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中医情志护理,观察组采用中医情志护理联合健康宣教护理,观察2组患者抑郁评量表评分(SDS)、焦虑评量表评分(ASA)和依从性.结果 观察抑郁评量表评分(SDS)、焦虑评量表评分(ASA)均优于对照;总依从性率大于对照组(96.77%>80.65%),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健康宣教护理相比,中医情志护理联合健康宣教护理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不仅能改善负性情绪,更利于提高患者依从性.该护理方式具有独特的临床优势,值的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许丽蓉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针刺联合综合康复疗法对于脑卒中后吞咽、 认知、心理功能障碍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针刺联合综合康复疗法对于脑卒后吞咽功能、认知功能、心理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间收治的102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合并认知功能障碍与心理功能障碍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入选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以综合康复疗法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治疗一疗程后,评估2组吞咽功能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吞咽功能指标洼田试验评分,认知功能指标、心理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20%,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2.35%,观察组吞咽功能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均较本组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WMS、MOCA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WMS、MOC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MMSE、HAMD、HAMA、COR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MMSE、HAMD、HAMA、COR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刺联合综合康复疗法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后吞咽功能、认知功能、心理功能障碍患者的各项功能,全面提高患者吞咽功能疗效,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杨得利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中医综合护理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疗效的分析

    目的 探讨中医综合护理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94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根据数字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7例,2组患者均采取常规抗感染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基础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中医综合护理,观察对比2组疗效.结果 干预组各项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且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综合护理能缓解慢性盆腔炎各项症状,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牛保秀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马云枝教授治疗中晚期帕金森病经验总结

    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异常为主要症状,属于中医学颤症范畴;全国名中医、博士生导师、国家二级教授马云枝老师从事临床40余年,承古拓新,对于帕金森病的病因病机有自己独到的认识和见解,认为该病的病因为五脏俱虚,尤以肝脾肾三脏亏虚为主,属本虚标实证;善于用独活寄生汤加减以扶正祛邪缓解症状,笔者经过对马云枝老师近几年门诊治疗中晚期帕金森病患者的用药总结,发现独活寄生汤对延缓中晚期帕金森病患者的症状有着明显的作用.

    作者:荆雷;马云枝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穴位敷贴联合艾灸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应用中药穴位敷贴联合艾灸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8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90例.对照组只用艾灸治疗;实验组穴位敷贴联合艾灸治疗.比较2组的疗效情况.结果 穴位敷贴联合艾灸治疗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艾灸治疗组(P<0.05).结论 应用中医外治法穴位敷贴联合艾灸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治疗效果明显,简便有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朱磊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平喘止咳汤治疗COPD急性加重临床观察

    目的 探索平喘止咳汤治疗COPD急性加重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2日—2017年3月22日期间我院COPD急性加重100例患者(实施信封随机分组模式),对照组的50例患者进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的50例患者进行平喘止咳汤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咳嗽评分(0.29±0.42)分、咳痰评分(0.18±0.32)分、喘息评分(0.19±0.15)分、哮鸣评分(0.33±0.16)分、FEV1/FVC(82.96±3.42)%、FVC(30.54±7.82)L、FEV1(3.86±0.16)L、总有效率(98.00%)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COPD急性加重患者实施平喘止咳汤治疗效果明显.

    作者:耿继飞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益气解毒胶囊的质量控制研究

    目的 建立益气解毒胶囊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益气解毒胶囊中黄芪、白术、防风、黄芩进行定性鉴别;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益气解毒胶囊中的黄芩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黄芪、白术、防风及黄芩TLC鉴别图谱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黄芩苷进样量在98.5~1970 n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0.999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32%,RSD=1.22%.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简便易行,专属性强、重复性好,能有效的控制益气解毒胶囊的质量.

    作者:周晓荣;孟霜;冯振宇;赵建平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康复训练联合针灸治疗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肢体 功能及Barthel评分的影响观察

    目的 观察康复训练联合针灸治疗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Barthel评分的影响.方法 抽取100例脑梗死后偏瘫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50例)行康复训练,研究组(50例)行康复训练+针灸治疗,比较治疗后的效果.结果 治疗后,在治疗总有效率、FMA评分、Barthel评分上,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行康复训练+针灸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提高Barthel评分,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利军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中药药浴与少儿养生保健及亚健康调理

    中药药浴古已有之,因药物不经胃肠破坏,直接作用于皮肤,利用水温本身对皮肤、经络、穴位的刺激和药物的透皮吸收,使腠理疏通,气血调和,脏腑阴阳平衡,较之内服药,具有见效快,舒适,无任何毒副作用的优点,也不会增加肝脏负担.本文从药浴的历史及其临床应用出发,探讨药浴与少儿养生保健及少儿亚健康调理的关系,指出药浴治疗疾病过程中,少儿没有肌肉注射或静脉输液的紧张和恐惧,使少儿在身心放松、精神愉快中达到治疗疾病、调理亚健康状态、养生保健的目的.

    作者:孙德仁;夏慧萍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温针灸治疗老年性膝骨关节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温针灸治疗老年性膝骨关节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7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80例老年性膝骨关节病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观察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与治疗组各240例,各予以单纯针刺和温针灸方法治疗,分析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治疗效果、复发率.结果 2组治疗2个疗程后的HS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组间予以对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低于治疗组,其复发率则显著高于治疗组,2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 老年性膝骨关节病实施温针灸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膝关节功能,减少复发,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谢建军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消化内镜筛查早期大肠癌个案报导

    目的 阐述大肠癌的疾病特点,明确消化内镜筛查、诊断、治疗早期大肠癌的必要性,以期建立一种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 阐述1例早期大肠癌患者的临床表现、术前检查及术后病理结果,并对其进行详细分析.结果 因大肠癌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不明显,不易发现,消化内镜有助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有效提高其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生存率.结论 消化内镜筛查有利于预防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临床应广泛应用.

    作者:刘晓芸;崔伯岩;商健;肖铃;高扬;侯松涛;张俊仲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桑白皮汤治疗泪液分泌不足型干眼症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桑白皮汤治疗泪液分泌不足型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0例被临床确诊为泪液分泌不足型干眼症患者参与本次研究,采取数字随机分组的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中医治疗组(采用桑白皮汤进行治疗)和对照组(用复方氯化钠滴眼液治疗),每组患者皆为30例.治疗1个月之后,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中医治疗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3.3%,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则为70.0%,中医治疗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经过治疗后,中医治疗组患者泪液分泌量明显多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 用桑白皮汤治疗泪液分泌不足型干眼症,能够提高患者泪液分泌量,改善患者眼部干燥症状.

    作者:史孝红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针刀结合中药痛愈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针刀结合中药痛愈方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平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观察组患者采取针刀结合中药痛愈方治疗,对照组采取牵引结合西药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和VAS、JOA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治愈患者2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治愈6例,总有效率46.67%,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JOA评分(28.3±2.5)分显著高于对照组(22.6±1.8)分,VAS评分(1.2±0.6)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4±0.6)分(均P<0.05).结论 针刀结合中药痛愈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确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王海龙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自拟生津通便散治疗老年性习惯性便秘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老年性习惯性便秘采用生津通便散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习惯性便秘患者15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各75例.对照组予以普瑞博思治疗,观察组采用自拟生津通便散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及病情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排便时间及排便次数均少于对照组,排便困难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病情好转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老年习惯性便秘患者自拟生津通便散治疗可有效加快其相关临床症状的好转,进而促进疾病恢复,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董正军;崔赛赛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中医非药物疗法治疗偏头痛研究进展

    中医非药物疗法是中医治疗的特色和优势体现,通过对偏头痛的中医非药物疗法相关文献进行搜集和整理,对针刺疗法、推拿疗法、运动疗法等多种中医非药物疗法进行概述,五音疗法是一种独特的音乐治疗方法,在疼痛类疾病的治疗方面具有鲜明的中医特色,有望在偏头痛的中医非药物治疗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有助于发挥中医药治疗的特色优势,提高偏头痛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蔚;江云东;江燕;杜渊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中西医联合疗法对脑血栓患者临床疗效 和生存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究对于脑血栓患者采用中医联合诊疗对其临床疗效和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 2012年1月—2012年12月时间段内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88例脑血栓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的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4例,前者给予传统的溶栓、降血脂及降血压等西医治疗,后者在相同的基础上根据中医的辨证观点给予针灸和汤剂治疗,比较2组研究对象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和随访的预后评价结果等.结果 治疗结束后研究组患者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Ful-meyer运动功能评分结果亦显示患者经过中西医的结合疗法后运动功能显著得以改善;离院后通过对患者的后续随访结果显示整体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后期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5年生存率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5年时间内死亡风险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本研究结果初步证实对于脑血栓患者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方式相对于单纯传统的西医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远期预后评价结果亦显示疗效突出,患者的耐受性较好,值得诊疗实践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曹祖盛;刘鑫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抑郁症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分布特点的文献研究

    目的 通过抑郁症中医证候文献研究分析抑郁症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分布特点.方法 对近20年有关抑郁症的文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研究按照循证医学原则,通过EpiData3.0软件建立数据库,二次录入核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数据应用SPSS18.0进行分析.结果 抑郁症患者出现频率≥5%的常见中医证候有肝郁脾虚、心脾两虚、气滞血瘀、肝郁气滞、心肾不交、肝郁痰阻6个;证候要素有16个,其中病位类证素6个,病性类证素10个.结论 抑郁症常见的中医证候共有6个,通过证候要素对抑郁症进行中医证候的研究,可以找到证与征之间存在的一定规律性的关系,继续深入开展证候要素的研究对抑郁症中医治疗标准化研究有积极意义.

    作者:李德智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2220例不寐病用药配伍规律分析

    目的 通过对某院不寐病配伍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了解某院不寐病临床用药实际,分析不寐病临床用药配伍规律和特点,为中药的临床配伍和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2017年2220例临床诊断为不寐病或失眠、睡眠障碍的中药处方,利用Excel电子表格等多种工具对处方用药频次,各类药物用药频次及君臣配伍情况等方面对其用药规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某院不寐病处方用药中,按药物,首乌藤用药频次高,其次是甘草、酸枣仁、合欢皮、茯苓等;按类别,安神类和补虚类中药用药频次高;按配伍,以安神类为君药的处方多,且安神药所配伍的药物种类多.结论 我院不寐病用药特点明显,合乎中医失眠辨证用药理论,但辨证用药思维略显单一,尚待改进.

    作者:罗茂玉;章建群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急性 脑梗死伴头痛患者的疗效

    目的 评价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伴头痛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2016年8月—2018年2月入住本院的126例急性脑梗死伴头痛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即对照组(63例)和治疗组(63例),对照组应用盐酸氟桂利嗪治疗,治疗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应用养血清脑颗粒,对2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头痛积分变化进行比较.结果 对2组治疗总有效率展开比较,对照组低于治疗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头痛程度积分、发作频率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组间予以比较,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2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伴头痛采用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可有效缓解头痛,控制头痛发作次数,值得临床使用和大力推广.

    作者:王苏琴;徐王勇 刊期: 2018年第19期

光明中医杂志

光明中医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