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新路;王艳军;高清梅
目的 对中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进行调查,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2012年9月选择泗洪县峰山乡中小学校在校学生339名作为调查对象,从学校收集学生采集当日的新鲜粪便送检,采用改良加藤厚片法和饱和盐水漂浮法分别进行肠道寄生虫卵的检测.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率(18.23%)高于中学生(8.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823,P<0.05).男生与女生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600,P>0.05).49名感染者,钩虫感染占65.31%,蛔虫感染占28.57%,鞭虫感染占6.12%.结论 中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率仍然较高,应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以降低其感染率.
作者:张言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调查泰安市某医院护士的心理授权状况,为提高护士心理授权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2011年5月—2012年2月随机抽样选择某三甲医院612名临床一线护士,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用心理授权量表进行评分.采用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t检验等方法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护士心理授权总均分为(3.60±0.47)分,其中4个维度由高到低为自我效能、工作意义、自主性和工作影响,均分分别为(4.01±0.45)、(3.64±0.57)、(3.32±0.61)、(2.80±0.70)分.职称、工作年限、学历水平不同的护士心理授权水平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护士心理授权处于中等水平,随时间和经验的积累而增强,管理者应重视护士的有效授权感知,进一步提高医疗保健水平.
作者:刘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性急性脑血管病的发病时间规律,寻求更适当及时的预防及治疗的方法.方法 选取神经内科高血压性脑血管病患者200例作为观察组,收集临床资料,系统分析高血压性急性脑血管病的发病时间规律.选取同期轻中度高血压住院且未发生急性脑血管疾病的患者2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血压随着时间的变化规律.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脑出血的好发时间为上午,脑梗死的好发时间为早晨和上午,腔隙性脑梗死的好发时间为上午.观察组患者各时间段内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596、10.978、22.169、15.483、16.019、18.040,均P<0.05).急性脑血管组患者夜间平均收缩压、舒张压下降较少,减小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8.503、26.765、21.308、43.568,均P<0.05).结论 高血压患者急性脑血管病的发生与昼夜节律密切相关,因此,临床上对血压实时监测,注意调节患者的昼夜血压波动,对于预防脑血管病的发生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张晓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间苯三酚联合卡孕栓用于人工流产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3月—2012年11月要求终止妊娠的妇女317例,随机分为A组106例、B组107例、C组104例.A组:在人工流产术前30 min消毒阴道后将卡孕栓0.5 mg置于阴道后穹隆部,术前15 min肌内注射间苯三酚40 mg;B组:单用间苯三酚,术前15 min肌内注射40mg;C组:单用卡孕栓,方法同A组.三组患者均在设定时间内行人工流产术.术中观察患者宫颈松弛情况、镇痛效果、出血量以及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情况.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A组无阻力扩宫71.70%,B组67.29%,C组66.35%,A组无阻力扩宫率与B组、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488、0.704,均P>0.05).术中出血量A组(10.31±7.76)ml、B组(12.14±7.78)ml、C组(11.28±8.52)ml,A组术中出血量与B组、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719、0.863,均P>0.05).仅B组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征1例.镇痛总有效率A组92.45%、B组57.94%、C组50.96%,A组与B组、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33.926、44.735,均P<0.05).结论 间苯三酚和卡孕栓联合应用于人工流产可从不同方面起到镇痛作用,可大限度地减轻手术带来的疼痛,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
作者:张守荣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苏子降气汤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astroesophageal reflux induced chronic cough,GERC)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5月—2012年5月符合诊断标准的GERC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以苏子降气汤加减治疗,嗳气、呃逆较甚加旋覆花、代赭石,纳呆、舌苔厚腻加竹茹、炒莱菔子,咽干口渴加玄参、麦冬、桑叶,烧心、反酸较重加乌贼骨、煅瓦楞.水煎服,日1剂.对照组服用奥美拉唑20 mg/次,2次/d;多潘立酮10 mg/次,3次/d.两组治疗期间停服其他药物,定时进餐,每次进食不宜过饱,尽量进食低脂肪高蛋白的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或引起松弛食管下端括约肌的饮料和食品,如浓茶、酒、咖啡、巧克力等,不吸烟.均治疗4周后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29/30),对照组66.67%(20/3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017,P<0.05).结论 苏子降气汤治疗GERC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药治疗,且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说明该方是治疗GERC的有效方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艺超;白海涛;高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苏州市社区居民血压现状,分析居民血压水平与人体测量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2012年9-11月随机抽取苏州市社区居民422名,测量血压、身高、体重、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WC)、臀围,计算出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臀比(waist-to-hip ratio,WHR)、腰围身高比(waist-to-height ratio,WHtR),并将人体测量指标与血压水平作相关分析.结果 苏州市社区居民高血压率为32.7%(138/422),男42.0%(84/200),女24.3%(54/222),男性高于女性(x2=14.937,P<0.05);除身高与血压无显著相关性外,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其余各人体测量指标均与收缩压、舒张压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中WHtR与收缩压的相关系数大,其次是WC.结论 苏州市社区居民高血压率较高,WHtR是人群中与血压水平关系密切的人体测量指标,可作为人群高血压的早期、初步筛查指标.
作者:赵学芳;张雪莹;饶春平;王晓莺;句连云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动态检测子宫内膜厚度判断妊娠部位,以避免宫内孕、宫外孕误诊误治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2012年52例患者临床资料,检测子宫内膜厚度变化,并统计宫内孕、宫外孕发生率.结果 52例患者中,宫内孕23例,占44.23%;宫外孕20例,占38.46%;流产(生化妊娠)9例,占17.31%.宫内孕子宫内膜厚度变化与时间延长成正比,异位妊娠子宫内膜厚度增加不显著或与时间延长成反比.超声探及宫内妊娠囊的时间短4d,长9d.超声诊断宫外孕的时间短4d,长7d.血β-HCG检测:宫内孕患者呈倍增,宫外孕患者增加缓慢或非倍增.20例宫外孕患者中,手术治疗14例,保守治疗6例.结论 动态检测子宫内膜厚度可显著提高宫内孕、宫外孕的诊断率,减少和避免误诊误治的发生.
作者:王秀云;全桂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成都市温江区2009-2012年出生的围生儿报表数据,揭示产妇的年龄、死胎死产、出生缺陷构成比的变化趋势,为相应的干预提供可靠有效的依据.方法 对2009-2012年温江区围生儿年报表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两样本率的x2检验,了解各指标的变化趋势.结果 温江区2009-2012年共出生17421名围生儿,其中高龄产妇1152名,比率为6.61%,近4年整体变化不明显,但城镇高于农村(x2=8.669,P<0.05),呈逐年上升趋势(x2=3.969,P<0.05);低龄产妇664名,比例为3.81%,整体呈下降趋势,农村高于城镇(x2=153.088,P<0.05);死胎死产145名,比率为8.32‰,整体呈下降趋势,农村高于城镇(x2 =4.606,P<0.05);出生缺陷儿126名,比率为7.23‰,整体呈上升趋势.结论 加强优生优育的宣传,降低低龄产妇的比率,寻找可能的干预方式,避免出生缺陷上升的趋势.
作者:刘佑斌;谢小芳;赵荣蓉;罗卓颖;谭大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圆利针聚刺筋结治疗颈椎病的临床优势.方法 将2010年8月—2011年10月收治的280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0例.观察组用圆利针治疗1周1次,共治疗6次.对照组用毫针治疗每日1次,治疗6~7 d时依据个人情况不休息或仅休息1~2 d日继续治疗,治疗1个半月而止.比较两组治疗的显效率、总有效率.计量资料采用u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x2=4.933,P<0.05).两组治疗后疼痛、僵硬、麻木、眩晕评分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u =7.021、7.624、3.108、2.398,均P<0.05).结论 圆利针聚刺筋结治疗颈椎病具有“自然疗法”的特点,治疗过程安全,针后无不良反应;对施治环境有高度的适应性;医疗工作者易学易会,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史海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患者对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满意度情况,为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2012年3-7月对650例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医的患者进行调查,采取填写调查表方式对社区医疗服务满意度进行调查,有效问卷600份.结果 患者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总体满意度较高,但在就诊流程、候诊时间、设备条件上,满意度一般所占比例大,分别为47.0%、44.0%、48.0%.患者选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主要原因为距离近,占33.6%;患者主要以外来务工人员为主,占38.3%;医疗费用支付方式自费多,占26.3%;认为医疗费用较为合理的占35.5%;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主要是觉病治疗,占38.0%.结论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需大力发展首诊模式、加快医疗队伍建设、加大设备购置、完善就医环境及做好健康宣传教育工作,才能进一步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陈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大剂量氯吡格雷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0年5月—2012年4月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124例,依患者意愿随机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治疗前均依据年龄、病程、心功能状态及有无并发症等进行综合危险度评估,确保样本患者均符合试验条件.观察组术前7d口服阿司匹林100 mg/d,并在行冠心病介入治疗前6h分别给予阿司匹林300 mg/d和氯吡格雷600 mg/d口服.术后次日再口服阿司匹林300 mg/d和氯吡格雷150 mg/d,1个月后改为100 mg/d和75 mg/d,持续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7d.同时依据患者情况给予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和他汀类降脂药等辅助治疗.对照组仅将氯吡格雷换成噻氯匹定,使用方法同观察组.分别于术前、服药12、24 h后检测两组血小板聚集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服药后12、24h血小板聚集率观察组分别为(31.0±5.2)%、(27.3±1.8)%,对照组分别为(36.4±2.6)%、(31.4±3.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239、9.295,均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3.1%,对照组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50,P>0.05).结论 大剂量氯吡格雷对减少冠心病介入治疗中血栓形成疗效确切,临床不良反应小,可推广应用.
作者:杨占彪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手术前后视功能情况.方法 选择2009年2月—2012年9月确诊的间歇性外斜视并手术的患儿46例.用德国产同视机检查三级视功能,Ⅰ级功能用警察与岗亭图片,Ⅱ级功能用四色球图片,Ⅲ级功能用水桶图片.近立体视用Titmus,检查距离为40 cm,视线与图案垂直,室内光线自然.结果 29例术前无双眼单视功能的者,术后有8例恢复正常重合点;术前17例有双眼单视功能者,术后正常重合点13例.术前有融合范围9例与术后43例.用同视机立体画片检查远立体视,术前有3例有立体视,术后增加到16例.46例手术前有立体视17例,其中中心凹立体视4例,手术后恢复到有立体视43例,中心凹立体视7例,手术对中心凹立体视的改善不明显,对近立体视的恢复有效.结论 儿童间歇性外斜视尽早手术有利于视功能趋于正常发育.
作者:王延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比较经皮胸腔内置管和常规胸腔穿刺抽液并胸腔内灌注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效果,探讨胸腔内置管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2008年1月—2011年10月确诊为肺癌致胸腔积液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经皮胸腔内置管引流胸腔积液,对照组采用常规胸腔穿刺抽液方法引流胸腔积液,两组均行胸腔内灌注顺铂化疗,1次/4d,连续灌注3~4次,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95.2%,对照组3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7.584,P<0.05).治疗组平均临床费用(1345.54±5.31)元、平均住院时间(14.78±2.41)d,对照组分别为(1617.36±6.32)元、(17.92±4.23)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1.245、4.155,均P<0.05).胸腔内置管患者发生小量气胸1例,置管局部发红1例.结论 经胸腔内置管引流胸腔积液并胸腔内灌注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确切,应用方便,提高了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王蓬伟;刘美娟;黄琰;王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康复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提高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2010年10月—2011年10月在门诊或住院后症状好转出院的34例COPD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分别对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主诉症状、呼吸功能障碍程度等进行康复前后对比.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康复后FEV1、FEV1/FVC、LSaO2、MSaO2分别为(55.28±10.37)%、(55.22±11.57)%、(77.36±10.93)%、(86.79±8.86)%,与康复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57、2.220、2.269、2.361,均P<0.05).患者康复训练后咳嗽、咳痰、气短症状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康复训练后呼吸功能障碍程度在日常生活能力中的变化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康复训练可以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提高其生存质量.
作者:黄伟坚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植入及连接种植体对犬颅面骨发育的影响.方法 2011年12月—2013年1月选择8只Beagle系狗,随机分成A组(非连接实验组)和B组(连接实验组)各4只,每只狗均植入植入体2颗,A组不行种植体间连接,B组于种植后1个月进行种植体间连接.半年后处死实验狗,对各解剖标志进行测量并组间比较.结果 A组两颗种植体之间距离随着颅面骨的生长显著增加,B组两颗种植体之间距离随着颅面骨的生长未出现增加.两组颧骨弓、眼眶及颅面骨等部位骨生长发育差异不显著.结论 将种植体植入并连接固定种植体并不明显抑制颅面骨的生长,其产生的影响比较局限,因此临床上可将此技术在未成年患者中应用.
作者:宣铁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对佛山市禅城区石湾镇登革热社区爆发疫情进行调查分析,为登革热的防控积累经验.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了解疫情分布情况,即爆发时长、波及范围、人群分布以及蚊媒密度;采用ELISA法进行登革热IgM抗体检测;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12年9-11月,佛山市禅城区石湾发生了一起登革热爆发疫情,共报告确诊病例117例,发病率为49.4/10万,无死亡病例.男性发病率为46.3/10万,女性发病率为52.6/10万,男女发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787,P>0.05).主要发病人群以青壮年为主.患者平均年龄为(39.96±1.49)岁,其中男性平均年龄为(36.40±1.98)岁,女性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3.10±2.28)岁,女性患者的年龄比男性大6.70岁(t=2.876,P<0.05).职业分布以商业服务、工人和离退老人为主.病例有聚集性:以疫点200m范围聚集的病例占91.5%.发病曲线呈多峰形,说明本次疫情属多次暴露.有家庭续发,续发率为4.85%.主要发病区为石湾镇街道的传统制陶区以及陶制品销售区.扩散范围较大,有65.7%(23/35)的村居委受波及.结论 本次疫情爆发属本地感染的登革热,是一次疫情控制不佳的案例.主要原因是疫情监测不灵敏,传染源发现和控制不及时;早期重视程度不足,切断传播途径的综合措施不力,蚊密度高,造成疫情不断扩大和绵延,应汲取教训.
作者:何粤发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大汶河流域农村小型供水系统应用HACCP前后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变化情况,为制定农村小型供水系统饮用水安全发展规划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依据.方法 2011年4月—2012年10月对大汶河流域上、中、下游附近16家农村小型供水系统应用HACCP前后分别采集水样检测,并对检测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项目实施1年后16家供水系统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合格率,实施1年后均高于实施前(x2=40.926、36.969、30.072,均P<0.05).大汶河流域上、中、下游附近农村小型供水系统HACCP应用前水质合格率分别为62.50%、58.33%、50.00%,应用后水质合格率 分别为100.00%、95.83%、91.66%,HACCP应用前后效果比较:上游比中、下游明显.枯水期、丰水期HACCP应用前水质合格率分别为65.00%、50.00%,应用后水质合格率分别为100.00%、93.75%,HACCP应用前后效果比较:枯水期比丰水期明显.出厂水、末梢水、家庭存水HACCP应用前水质合格率分别为62.50%、59.38%、53.13%,应用后水质合格率分别为100.00%、96.88%、93.75%,HACCP应用前后效果比较:出厂水、家庭存水比末梢水明显.结论 HACCP的应用对于大汶河流域农村小型供水系统水质的改善,特别是对微生物学指标的改善有明显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消除介水传染病传播的隐患.建议采取有效措施加强HACCP在农村小型供水系统中的推广应用,保障农村生活饮用水安全.
作者:胡作林;王玉莲;郑金华;王延勇;张新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者血清chemerin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0年5月—2011年6月NAFLD患者46例,轻度24例B组,中重度22例C组,正常对照组26例A组,分别检测各组空腹血糖(FBS)、胰岛素(FINS)、血脂、chemerin水平及体质指标.甘油三酯、空腹胰岛素、HOMA-IR、chemerin均经对数(lg10)转换使之正态化后再分析.采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偏相关分析以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三组中的收缩压、舒张压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NAFLD组(B+C组)WC、WHR、BMI、FBS、FINS、HOMA-IR、TG、TC、LDL-C、Chemerin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HDL-C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中重度NAFLD组(C组)BMI、FINS、TG、HOMA-IR、Chemerin水平均显著高于轻度NAFLD组(均P<0.05).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Chemerin水平与BMI(r=0.482)、WHR(r =0.421)、TG(r =0.390)、HOMA-IR(r =0.329)、FINS(r=0.301)、TC(r=0.287)LDL-C(r=0.253)正相关,与HDL-C(r=-0.316)负相关(P<0.05).以是否患NAFLD为应变量,以WC、WHR、BMI、FBS、FINS、HOMA-IR、rG、TC、LDL-C、Chemerin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G、Chemerin、进入方程,Y=31.533+1.372*TG+0.864*Chemerin.结论 NAFLD患者中血清Chemerin水平增加,在NAFLD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东玲;吴冬梅;孙福敦;庄向华;李晓博;潘喆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工作场所卫生与急性结膜炎疫情的关系,为有效控制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2年11月19日—12月5日,采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急性结膜炎患者451例开展问卷调查,并对其发病和场所卫生的关系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被调查的451例患者中,同寝室和同工作场所发病分别为50.11%和80.27%.发病前3d内曾到公共浴池洗浴、到食堂就餐和到网吧上网分别为29.27%、98.89%、12.42%.非住宿员工发病为6.87%.当快速隔离患者、疫点开展终末消毒和广泛开展本病健康教育等综合防制措施实施后,该病的罹患率短期内大幅度下降,暴发被控制.结论 急性结膜炎在企业员工中暴发呈现同寝室和同工作场所的聚集性;及早在宿舍区与生产线上搜索和隔离治疗患者和早消毒、早开展健康教育等综合控制措施是暴发得以控制的关键.
作者:徐绍山;王健;薛慧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调查姑苏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资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人力资源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2012年姑苏区疾控中心专业技术人员个人信息情况调查收集到的64名在编人员的数量、学历、职称、专业技术资格等数据,结合岗位设置情况统计分析.结果 核定编制119名,实际在编64名.在编人员中男女性别比0.45∶1,平均年龄35岁;本科学历多占59.38%;预防医学专业占51.56%;初级职称占41.29%;仅9.38%的人员参加过培训进修;论文发表平均1.38篇/名.结论 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政策支持,建立长效机制,加快人才培养步伐是确保疾控事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作者:周丰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