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60例临床观察

吴智珊;廖承广

关键词:还原型谷胱甘肽,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氧化损伤因子, 心室功能
摘要:目的 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240 mg,加入100ml生理盐水,静脉注射,每日1次,连用两周.比较两组疗效、氧化损伤因子含量(一氧化氮、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及心室功能(包括等容舒张时间、舒张早期血流的流速积分、心输出量和射血分数).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60.00%,观察组总有效率8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57,P<0.05).一氧化氮、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含量对照组分别为(50.17±5.67)nmol/ml、(72.69±6.80)U/ml、(5.97±1.15)nmol/ml,观察组分别为(56.39±4.07)nmol/ml、(82.36±5.39)U/ml、(4.60±1.64)nmol/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90、8.63、5.30,均P<0.05).等容舒张时间、舒张早期血流的流速积分、心输出量和射血分数对照组分别为(98.91±10.65)ms、(9.57±2.40)m、(8.20±1.98)L/min、(0.62±0.07)%,观察组分别为(82.36±11.30)ms、(12.36±2.39)m、(7.36±2.17)L/min、(0.71±0.0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26、6.38、2.22、6.11,均P<0.05).结论 还原型谷胱甘肽可以在冠心病的治疗中发挥积极作用,能够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者体内氧自由基对缺血心肌的损伤程度,提高心室功能.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探索公立医院直管改革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能力

    政府加大投入和政策引导是推进公立医院直管改革、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能力的根本保证,应通过公立医院直管社区医疗模式改革,提升社区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本文通过探讨公立医院以大带小的有效途径,以解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才、硬件环境、设备、直管体系运行等问题,畅通双向转诊渠道,充分发挥公立医院公益性优势,解决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使百姓得实惠.

    作者:李红丽;汪旭东;肖远莉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治疗药物监测在结核病治疗中的应用

    结核病仍然是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一种主要传染病,由一线抗结核药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酵和吡嗪酰胺组成的标准治疗方案对结核病治疗有效,但是仍有部分患者疗效欠佳.不同结核病患者对相同剂量抗结核药物的吸收、代谢和排泄存在个体差异,导致给药后药物浓度存在显著不同.一般认为,标准治疗方案疗效欠佳的原因主要是药物浓度低于有效治疗浓度,通过对患者进行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根据血药浓度调整剂量即可提高疗效.因此,TDM对结核病患者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笔者就结核病患者进行TDM的情况作一概述,为临床制订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作者:刘庆勇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雾化吸入噻托溴铵联合舒利迭治疗稳定期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雾化吸入噻托溴铵联合舒利迭治疗稳定期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稳定期中重度COPD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舒利迭(50/500μg)吸入,2次/d.治疗组采用噻托溴铵胶囊1粒(18μg),使用吸入装置于8:00-9:00雾化吸入,1次/d;舒利迭(50/500μg)吸入,2次/d.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orcedvitalcapacity,FVC)、1s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first second,FEV1)、1s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以及治疗开始和结束时动脉血氧饱和度(arterial blood oxygen saturation,SaO2)、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dioxide,PaCO2).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治疗3个月FVC、FEV1、FEV1/FVC对照组分别为(2.2±0.5)、(1.4±0.5)L、(73.1±12.1)%,治疗组分别为(2.5±0.6)、(1.7±0.5)L、(89.9±12.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29、2.683、6.133,均P<0.05).SaO2、PaO2、PaCO2对照组分别为(82.3±5.2)%、(56.9±4.9)、(48.8±8.9)mmHg(1 mm Hg=0.133 kPa),治疗组分别为(92.8±5.2)%、(71.1±4.6)、(42.1±11.1)mm Hg,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030、13.363、2.978,均P<0.05).结论 雾化吸入噻托溴铵联合舒利迭能减轻稳定期中重度COPD患者临床症状,有效改善肺功能,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夏米西努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适应性支持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适应性支持通气(adaptive support ventilation,ASV)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机械通气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 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同步间歇指令-压力支持联合通气模式(SIMV-PSV),观察组采用ASV,比较两组HR、BP、潮气量(VT)、呼吸频率(RR)、平均气道压(Pmean)、呼气流速(Exp Flow)、吸气流速(Insp Flow)、呼气阻力(Rexp)、吸气阻力(Rinsp)、呼气时间常数(RCexp)、吸气时间常数(RCinsp)、平均动脉压(MAP)、血气分析结果、撤机成功率和舒适度.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VT、RR、RCexp、Insp Flow对照组分别为(441±26)ml、(18.5±8.2)次/min、(1.3±0.4)s、(32.6±1.9)L/min,观察组分别为(667±15)ml、(13.2±0.9)次/min、(2.5±0.3)s、(38.4±3.9)L/min,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5.204、5.565、20.785、11.578,均P<0.05);舒适度优良率对照组84.00%,观察组94.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78,P<0.05).结论 ASV模式能够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RR、耗氧量及呼吸功,提高VT,操作简单,患者舒适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玲;白黎峰;魏厚华;李占江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综合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分析

    目的 评价综合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osteoarthrosis,OA)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2月治疗的OA患者57例,随机分为中药组20例、透明质酸钠组17例和综合疗法组20例,中药组给予中药熏洗治疗,熏洗后将中药覆盖在患病部位.透明质酸钠组消毒后局部麻醉,穿刺将抽取的膝关节液送检,抽吸完后将透明质酸钠(剂量依据病情选择1~3 ml)缓慢注入患者关节腔内.综合疗法组首先按照透明质酸钠组的方法治疗,3d后再按照中药组的方法进行中药熏洗,另外,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病情进展情况进行适量的运动康复训练,在关节无肿胀现象时采取静蹲等练习方法,同时避免进行膝关节弯曲的活动.三组均治疗1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总有效率中药组60.0%,透明质酸钠组64.7%,综合疗法组95.0%,综合疗法组与中药组、透明质酸钠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综合疗法治疗OA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长安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社区中老年高血压患者抑郁和焦虑状况分析

    目的 分析社区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状况,为制订防控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2年4月-2013年4月治疗的≥50岁的高血压患者72例为观察组,并于同期随机选取进行健康体检的居民50名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抑郁和焦虑发生情况,并比较两组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抑郁发生率分别为29.17%、4.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71,P<0.05).焦虑发生率分别为36.11%、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455,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SDS评分分别为(56.71±7.83)、(39.43±10.0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92,P<0.05),SAS评分分别为(49.26±8.15)、(33.70±7.6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73,P<0.05).结论 中老年高血压与抑郁和焦虑可能存在一定的关联,关注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状况,及时发现和缓解抑郁和焦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中老年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王永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外固定结合中医骨科理论治疗胫腓骨骨折探讨

    胫腓骨是常发生骨折的部位之一,并发症多,较难愈合.骨折的治疗观点从国际内固定研究学会提出的治疗理论(简称AO理论或AO技术)到生物学治疗(biological osteosynthesis,BO)理论到现在的中西医结合的治疗(chineseosteosynthesis,CO)理论经历了几十年的时间,CO理论的治疗原则是“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合作”.近年来,外固定器结合CO理论治疗胫腓骨骨折越来越被临床医生所重视.外固定器结合CO理论是复杂胫腓骨骨折治疗有效的手段之一,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君;孙兆民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黄芪颗粒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黄芪颗粒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RRTIs)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1-12月收治的RRTIs患儿9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抗感染对症治疗,治疗组给予黄芪颗粒(15g/袋)口服,6个月~3岁每次1/2袋,3~6岁每次2/3袋,6~12岁每次1袋,2次/d,用温开水冲服.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疗效.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86.0%,对照组5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391,P<0.05).结论 黄芪颗粒治疗小儿RRTIs效果显著,安全性高,且口感较好,价格相对低廉,患儿及家长易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平;王辉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超声心动图在肺动脉高压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在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2010年5月收治的80例PH患者应用超声心动图的诊断结果,并将其与X线及CT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超声心动图诊断为PH 79例,诊断率为98.75%;X线诊断为PH 5例,诊断率为6.25%;CT诊断为PH 7例,诊断率为8.75%;超声心动图与X线、C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而X线与CT多诊断为肺部感染,诊断率分别为31.25%和45.00%.结论 超声心动图诊断PH具有快速、无创、准确率高等特点,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赵俊美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浅谈“地沟油”的监管

    为减少或杜绝“地沟油”流向餐桌,本文从“地沟油”的定义与危害、监管现状、法律法规、流向餐桌的原因、对策等方面进行分析,探索“地沟油”的有效监管办法.

    作者:朱其彪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期抑郁症对照研究

    目的 比较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期抑郁症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老年期抑郁症患者50例,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和帕罗西汀组各25例,艾司西酞普兰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以5 mg/d为起始剂量,高剂量20 mg/d;帕罗西汀组给予帕罗西汀以10 mg/d为起始剂量,高剂量40 mg/d;均晚餐后口服给药1次,疗程6周.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定疗效,不良反应症状量表评定不良反应,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2、4、6周末各评定1次.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治疗2周末艾司西酞普兰组评分[(14.5±4.5)分]较帕罗西汀组[(17.2±3.9)分]有明显下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67,P<0.05).两组总有效率、第4、6周末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艾司西酞普兰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评分均低于帕罗西汀组,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抑郁药物,适合老年患者应用.

    作者:吴强;魏晓艳;连卓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医院综合档案信息化建设浅谈

    随着医院规模的扩大及诊疗技术的升级,医院综合档案信息量增长迅速.医院综合档案信息化建设进程对提高医院管理效能意义重大.本文从医院发展需求、档案管理功能改进、社会功能完善等方面分析实现医院综合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意义,结合新形势下医院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医院档案信息化系统的应用方法,以期实现综合档案信息化的持续改进,提高医院管理水平.

    作者:王伟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中山市社区慢性疼痛患者现况调查

    目的 调查中山市社区慢性疼痛患者的现况,为制订相应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2011年6-12月从中山市23个区(镇)中抽取62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对前来就诊的慢性疼痛患者发放调查问卷660份,回收有效问卷624份.将调查表资料录入数据库,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慢性疼痛患者624例,疼痛部位主要为颈肩(28.8%)、腰背(28.2%)、下肢(21.8%),疼痛性质主要为钝痛(75.0%),有疼痛就医经历91.0%.44.2%不知道引起疼痛的病因,85.9%选择社区卫生服务站就诊,主要原因:43.3%离该医疗机构近、38.1%是社保定点医院、23.9%考虑所患是小病、20.9%因为服务态度好、19.4%因为收费便宜.73.7%对治疗效果表示满意,89.1%接受了药物治疗,91.0%服用过止痛药,62.1%采取了按需服药方式,75.5%对止痛药止痛效果满意.60.9%没有转诊经历,21.0%有双向转诊经历.41.7%对慢性疼痛相关知识不了解,71.2%愿意了解慢性疼痛相关知识.结论 需重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治疗慢性疼痛的相关硬件设施及人才建设,建立有效的双向转诊机制,重视对慢性疼痛相关知识的宣教.

    作者:漆海如;曾宪明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保留盆腔自主神经腹腔镜手术在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保留盆腔自主神经腹腔镜手术在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直肠癌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实施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腹腔镜手术进行淋巴结清扫,对照组使用传统开腹手术.术后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淋巴结清扫情况,术后第10天比较两组排尿功能包括尿管拔除时间、排尿量及残尿量,术后第一次复查时比较两组生活质量包括活动能力、心理症状、对生活的影响.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术中出血量观察组为(135.06±19.47)ml,对照组为(223.29±21.54)ml;尿管拔除时间观察组为(2.24±0.78)d,对照组为(4.31±0.72)d;排尿量观察组为(339.33±25.94)ml,对照组为(219.87±38.40)ml;残尿量观察组为(11.59±3.51)ml,对照组为(21.00±5.49)ml;活动能力评分观察组为(86.59±4.39)分,对照组为(7930±5.47)分;心理症状评分观察组为(65.41±13.20)分,对照组为(78.44±14.35)分;对生活的影响评分观察组为(60.11±6.58)分,对照组为(76.99±7.40)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27、13.65、18.05、10.11、7.28、4.68、11.93,均P<0.05).结论 保留盆腔自主神经腹腔镜手术在直肠癌根治术中能够在取得与开腹手术同样手术效果的同时,降低术中出血量、保护患者排尿功能、提高术后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作者:唐元贵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2007-2012年济南市无偿献血者HIV感染情况调查

    目的 分析2007-2012年济南市无偿献血者HIV感染情况,为采供血机构开展献血者招募和检测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07-2012年无偿献血者466 095名,收集其血液样本466 095份,均经过两种不同厂家的ELISA试剂筛查,筛查阳性标本送往济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用免疫印迹法确认,分析其抗-HIV的检测数据及相关资料.结果 2007-2012年共确认HIV抗体阳性45例,占0.97/万.其中,男43例,女2例;18~29岁32例,30~39岁7例,≥40岁6例;2007年1例,2008年4例,2009年7例,2010年10例,2011年12例,2012年11例.结论 无偿献血者HIV感染呈急剧增长趋势,已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严重影响血液安全.

    作者:曹磊;朱海峰;唐建华;李文超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中成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治疗中的应用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病,中医对冠心病的诊治经过数千年的临床积累,形成了完整的辨证论治理论体系.中成药在改善冠心病临床症状等方面的疗效已得到广泛认可,在治疗冠心病过程中,应根据疾病辨证施治.中成药使用方便,能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是对西医治疗的重要补充.随着研究进一步深入,中成药治疗冠心病的机制将更加明确,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张宪军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大肠息肉中抑癌基因PTEN与环氧化酶-2的表达研究

    目的 检测大肠息肉中抑癌基因PTEN与环氧化酶(cyclooxygenase,COX)-2的表达,探讨两者的表达与大肠息肉发生部位、不同病理类型等因素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0年7月-2011年11月大肠息肉患者60例及行结肠镜检查并HE染色病理证实大肠粘膜正常的志愿者30名为对照组,结肠镜下钳取活检,部位分别为息肉组织、息肉旁组织(距息肉5 cm以上)、对照组乙状结肠粘膜组织,所有息肉患者均经病理证实并分型.免疫组化检测肠粘膜PTEN和COX-2.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PTEN在息肉组织、息肉旁组织、对照组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48.3%、63.3%、6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息肉组织与息肉旁组织间、对照组组织间PTEN表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OX-2在息肉组织、息肉旁组织、对照组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0%、68.3%、6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息肉组织与息肉旁组织间、对照组组织间COX-2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陋N在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腺瘤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6.7%、64.3%、32.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增生性息肉与腺瘤、炎性息肉与腺瘤中的表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OX-2在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腺瘤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0.0%、78.6%、90.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增生性息肉与腺瘤中的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EN在息肉中的表达明显减低,腺瘤性息肉中更为明显,不同病理类型的腺瘤中表达亦有差别.COX-2在息肉尤其是腺瘤中的表达明显增加,亦随腺瘤病理类型不同而有差别,联合检测对大肠息肉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李福康;张晔;李文芳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6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月治疗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两组均采用止咳、化痰、吸氧、镇静、抗病毒及糖皮质激素等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细辛脑0.5 mg/kg+生理盐水20ml雾化吸入,每次20 min,2次/d,雾化吸入结束后翻身、叩背、吸痰.观察组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含布地奈德0.5 mg)1 ml+生理盐水20 ml,用空气压缩泵雾化,每次20 min,2次/d.治疗5d后比较两组疗效和主要症状、体征持续天数和住院天数.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总有效率对照组73.33%,观察组9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咳嗽、气促、憋喘、体征持续天数和住院天数对照组分别为(5.17±2.16)(4.13±1.18)(5.73±1.63)(8.75±2.69)(9.79±2.36)d,观察组分别为(3.22±1.35)、(2.21±1.22)、(2.79±1.02)、(4.79±1.69)、(7.62±1.97)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毛细支气管炎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缩短住院天数,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赵洪波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氯霉素滴耳液2~3滴/次,观察组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6~10滴/次,两组均2次/d,治疗7d比较疗效及不良反应.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69.0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小,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文超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超声乳化玻璃体切割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玻璃体切割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7年9月-2010年10月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患者104例133眼,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65眼与对照组52例68眼,观察组给予患眼超声乳化玻璃体切割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对照组给予患眼晶状体玻璃体切割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随访2年.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患眼随访期内视力改善率及黄斑水肿发生率、两组患眼补光凝后虹膜新生血管发生率.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角膜水肿、玻璃体出血、眼压升高等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分别为3.08%、4.62%、3.08%,对照组分别为13.24%、16.18%、16.1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520、4.716、6.466,均P<0.05).患眼补光凝后虹膜新生血管发生率观察组0,对照组22.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82,P<0.05).随访期内视力改善率和黄斑水肿发生率观察组分别为78.46%、13.85%,对照组分别为58.82%、32.3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5.932、6.368,均P<0.05).结论 超声乳化玻璃体切割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的疗效确切,具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随访期视力改善效果好、黄斑水肿发生率低,补光凝后虹膜新生血管发生率低等诸多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洪周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