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心动图在肺动脉高压中的临床应用

赵俊美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 肺动脉高压, X线, CT
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在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2010年5月收治的80例PH患者应用超声心动图的诊断结果,并将其与X线及CT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超声心动图诊断为PH 79例,诊断率为98.75%;X线诊断为PH 5例,诊断率为6.25%;CT诊断为PH 7例,诊断率为8.75%;超声心动图与X线、C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而X线与CT多诊断为肺部感染,诊断率分别为31.25%和45.00%.结论 超声心动图诊断PH具有快速、无创、准确率高等特点,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医院综合档案信息化建设浅谈

    随着医院规模的扩大及诊疗技术的升级,医院综合档案信息量增长迅速.医院综合档案信息化建设进程对提高医院管理效能意义重大.本文从医院发展需求、档案管理功能改进、社会功能完善等方面分析实现医院综合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意义,结合新形势下医院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医院档案信息化系统的应用方法,以期实现综合档案信息化的持续改进,提高医院管理水平.

    作者:王伟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探索公立医院直管改革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能力

    政府加大投入和政策引导是推进公立医院直管改革、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能力的根本保证,应通过公立医院直管社区医疗模式改革,提升社区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本文通过探讨公立医院以大带小的有效途径,以解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才、硬件环境、设备、直管体系运行等问题,畅通双向转诊渠道,充分发挥公立医院公益性优势,解决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使百姓得实惠.

    作者:李红丽;汪旭东;肖远莉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适应性支持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适应性支持通气(adaptive support ventilation,ASV)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机械通气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 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同步间歇指令-压力支持联合通气模式(SIMV-PSV),观察组采用ASV,比较两组HR、BP、潮气量(VT)、呼吸频率(RR)、平均气道压(Pmean)、呼气流速(Exp Flow)、吸气流速(Insp Flow)、呼气阻力(Rexp)、吸气阻力(Rinsp)、呼气时间常数(RCexp)、吸气时间常数(RCinsp)、平均动脉压(MAP)、血气分析结果、撤机成功率和舒适度.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VT、RR、RCexp、Insp Flow对照组分别为(441±26)ml、(18.5±8.2)次/min、(1.3±0.4)s、(32.6±1.9)L/min,观察组分别为(667±15)ml、(13.2±0.9)次/min、(2.5±0.3)s、(38.4±3.9)L/min,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5.204、5.565、20.785、11.578,均P<0.05);舒适度优良率对照组84.00%,观察组94.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78,P<0.05).结论 ASV模式能够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RR、耗氧量及呼吸功,提高VT,操作简单,患者舒适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玲;白黎峰;魏厚华;李占江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黄芪颗粒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黄芪颗粒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RRTIs)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1-12月收治的RRTIs患儿9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抗感染对症治疗,治疗组给予黄芪颗粒(15g/袋)口服,6个月~3岁每次1/2袋,3~6岁每次2/3袋,6~12岁每次1袋,2次/d,用温开水冲服.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疗效.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86.0%,对照组5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391,P<0.05).结论 黄芪颗粒治疗小儿RRTIs效果显著,安全性高,且口感较好,价格相对低廉,患儿及家长易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平;王辉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

    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顺利通过肠道,称为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的病症.肠梗阻不但可引起肠管本身解剖与功能上的改变,并可导致全身紊紊乱,临床病象复杂多变[1].1病因与分类1.1机械性肠梗阻这一类常见,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肠腔变狭小,使肠内容物通过发生障碍.原因可能是:肠腔堵塞,如粪块、大胆石、异物等;肠管受压,如粘连带压迫、肠管扭转、嵌顿疝或受肿瘤压迫等;肠壁病变,如肿瘤、先天性肠道闭锁、炎症性狭窄等.

    作者:郭恩浦;王磊;王敏;王瑜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中成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治疗中的应用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病,中医对冠心病的诊治经过数千年的临床积累,形成了完整的辨证论治理论体系.中成药在改善冠心病临床症状等方面的疗效已得到广泛认可,在治疗冠心病过程中,应根据疾病辨证施治.中成药使用方便,能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是对西医治疗的重要补充.随着研究进一步深入,中成药治疗冠心病的机制将更加明确,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张宪军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过程管理在PICC化疗所致静脉炎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过程管理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化疗所致静脉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1-12月收治的行PICC进行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过程管理.化疗结束时比较两组静脉炎发生情况和患者满意度.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静脉炎发生率对照组38.18%,观察组9.0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894,P<0.05);患者满意度对照组78.18%,观察组96.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185,P<0.05).结论 在经PICC化疗中应用过程管理方法能有效预防静脉炎的发生,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黄伟;和晓美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吉西他滨固定剂量率输注联合体部伽玛刀治疗中晚期胰腺癌58例

    目的 观察吉西他滨固定剂量率(fixed dose rate,FDR)输注联合体部伽玛刀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的效果.方法 选择2006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中晚期胰腺癌患者58例,采用OUR-QGD型立体定向体部伽玛刀治疗系统进行放疗,首程化疗与放疗同步,吉西他滨500 mg/m2,以10 mg·m-2·min-1速度输注50 min,放疗开始的第1、8天给药.放疗结束后3周开始序贯化疗,吉西他滨1 000 mg/m2,以10 mg·m-2·min-1速度输注100 min,第1、8天给药.21 d为1个周期,序贯化疗3个周期.治疗后2个月评价近期疗效,观察黄疸消退及CA199下降情况,随访观察生存率、临床受益反应(clinical benefitresponse,CBR)、不良反应.结果 58例治疗2个月后总有效率81.0%.18例白陶土大便患者全部恢复正常,31例梗阻性黄疸患者中27例明显缓解,缓解率87.1%,14例患者血清总胆红素下降至正常,22例CA199升高患者降至正常.1年生存率67.2%,2年生存率29.3%,3年生存率5.2%.临床受益率为96.6%.Ⅰ、Ⅱ级不良反应45例,Ⅲ级不良反应13例.放射反应主要为急性胃肠道反应12例,经对症治疗后缓解.结论 吉西他滨FDR输注联合体部伽玛刀治疗中晚期胰腺癌近期效果好,不良反应较小,是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的有效方法.

    作者:侯继院;单国用;刘兴安;张松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自拟运脾止泻散联合小儿推拿治疗婴幼儿腹泻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自拟运脾止泻散联合小儿推拿治疗婴幼儿腹泻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4月-2012年11月收治的婴幼儿腹泻患儿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口服自拟运脾止泻散,发热口渴者加石膏,湿甚者加泽泻、薏苡仁,腹痛者加木香,夹不消化食物残渣者加炮姜,久泻者加煨益智仁、肉豆蔻.浓煎100 ml,日1剂.服法:6个月~1岁每次20~25 ml,4次服完;1~2岁每次30~40ml,3次服完.小儿推拿,每穴150~200次/min,每日1次.对照组口服蒙脱石散每袋3 g,<1岁每日1袋,1~2岁每日1~2袋,≥2岁每日2~3袋,分3次服用.两组均治疗3d后观察疗效.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91.4%,对照组62.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拟运脾止泻散联合小儿推拿治疗婴幼儿腹泻起效快,效果显著,患儿痛苦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增显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舒适护理对巨大子宫肌瘤患者手术治疗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对巨大子宫肌瘤患者手术治疗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巨大子宫肌瘤手术治疗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并在出院前比较两组护理质量满意率、总生活质量评分及各因子评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护理质量满意率对照组73.3%,观察组9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20,P<0.05);总生活质量评分、对疾病认识、心理能力、睡眠、食欲、自理能力指标评分对照组分别为(1.7±0.5)、(3.2±0.3)、(1.8±0.4)、(1.9±0.4)、(2.4±0.4)、(2.3±0.3)分,观察组分别为(4.0±0.7)、(3.7±0.3)、(4.0±0.7)、(3.4±0.7)、(4.2±0.8)、(3.7±0.6)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644、6.455、14.964、10.190、11.023、11.431,均P<0.05).结论 对巨大子宫肌瘤手术治疗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钟琴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6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240 mg,加入100ml生理盐水,静脉注射,每日1次,连用两周.比较两组疗效、氧化损伤因子含量(一氧化氮、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及心室功能(包括等容舒张时间、舒张早期血流的流速积分、心输出量和射血分数).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60.00%,观察组总有效率8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57,P<0.05).一氧化氮、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含量对照组分别为(50.17±5.67)nmol/ml、(72.69±6.80)U/ml、(5.97±1.15)nmol/ml,观察组分别为(56.39±4.07)nmol/ml、(82.36±5.39)U/ml、(4.60±1.64)nmol/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90、8.63、5.30,均P<0.05).等容舒张时间、舒张早期血流的流速积分、心输出量和射血分数对照组分别为(98.91±10.65)ms、(9.57±2.40)m、(8.20±1.98)L/min、(0.62±0.07)%,观察组分别为(82.36±11.30)ms、(12.36±2.39)m、(7.36±2.17)L/min、(0.71±0.0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26、6.38、2.22、6.11,均P<0.05).结论 还原型谷胱甘肽可以在冠心病的治疗中发挥积极作用,能够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者体内氧自由基对缺血心肌的损伤程度,提高心室功能.

    作者:吴智珊;廖承广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子宫肌瘤切除术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子宫肌瘤切除术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8月进行子宫肌瘤切除的患者187例,随机分为实验组95例与对照组92例,实验组预防性使用抗生素1d,使用方法为抗生素溶于100 ml生理盐水,于术后立即快速静脉滴注,术后2h再应用1次.对照组在实验组基础上,再使用同一抗生素溶于10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连续治疗5d.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感染情况、术后出血量、体温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两组术后均无切口、感染,实验组住院时间[(5.1±1.0)d]明显短于对照组[(5.7±13)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肌瘤切除术后立即快速静脉滴注抗生素可达到预防感染的效果,无特殊情况一般不必追加用药次数.

    作者:陈书忠;王清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云南白药对结扎术后切口感染恢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云南白药对结扎术后切口感染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6年6月-2012年12月行输卵管结扎术和输精管结扎术后切口感染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术后常规用药,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8万U/次肌内注射,2次/d,连续用药5d;发现切口感染后加用头孢曲松钠2g次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连续用药7d或至血常规正常;发现感染化脓后敞开引流,换敷料直至痊愈.治疗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加服云南白药胶囊,2粒/次,3次/d,根据患者情况服药至痊愈.比较两组伤口愈合情况以及痊愈情况.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治疗组甲级愈合5例,乙级愈合24例;丙级愈合1例.对照组甲级愈合3例,乙级愈合18例,丙级愈合9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痊愈情况分别为<11 d 13例,11~15 d 10例,15~19 d 6例,19~23 d 1例,23~27 d 0例;对照组<11 d 8例,11~15 d 7例,15~19 d 5例,19~23 d 5例,23~27 d 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云南白药可促进结扎术后切口愈合,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蔡全一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台风灾害卫生应急成功案例分析

    我国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决定了我国是世界上受台风影响严重的国家之一.虽然目前人类仍无法阻止台风的发生,无法改变台风的路径或者削弱它的威力,但我们能够依靠科学方法在与台风的不断博弈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通过关口前移、超前准备、提早防御等措施,将台风造成的损失降至低.本文通过全面回顾2012年防御台风“达维”的整个卫生应急过程,进一步总结台风灾害卫生应急处置工作的经验和启示,进而为今后同类事件的处置提供借鉴.

    作者:明萌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中西医结合在社区湿疹治疗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在社区湿疹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2年7月治疗的湿疹患者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包括氯雷他定每日10 nmg,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每日涂抹2次.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治疗方案:口服中药,10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1周;中药坐浴熏洗,7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按摩,3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3d;针刺,每2天治疗1次,共治疗7次.各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瘙痒程度得分、疗效及疾病相关生活质量得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瘙痒程度得分[(2.13±0.46)分]低于对照组[(2.94±0.52)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5,P<0.05).总有效率对照组46.15%,观察组76.9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0,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理健康状态、白日功能和睡眠质量得分[(85.49±6.59)、(86.92±4.01)、(83.60±5.80)分]均高于对照组[(76.85±6.98)、(77.59±4.38)、(73.28±7.33)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59、8.01、5.63,均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在社区治疗湿疹可提高治疗效果,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姚伟擎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浅谈“地沟油”的监管

    为减少或杜绝“地沟油”流向餐桌,本文从“地沟油”的定义与危害、监管现状、法律法规、流向餐桌的原因、对策等方面进行分析,探索“地沟油”的有效监管办法.

    作者:朱其彪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手足口病的护理

    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2009年4月-2013年1月治疗的手足口病患儿12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总有效率对照组74.60%,观察组96.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704,P<0.05);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2222%,观察组3.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309,P<0.05).结论 护理干预用于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黄飞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参麦注射液的质量控制研究进展

    以近年研究文献资料为依据,查阅整理.对参麦注射液在有效成分含量测定和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分析,为参麦注射液的生产和二次开发提供参考.

    作者:王中彦;张状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注射用血栓通联合中药治疗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效果研究

    目的 观察注射用血栓通联合中药治疗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1月-2012年11月确诊的渗出型AMD患者64例73眼,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39眼和对照组31例34眼.两组均给予生理盐水250 ml加注射用血栓通250 mg静脉滴注,1次/d.治疗组加服中药.两组均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1~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84.8%,对照组5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73,P<0.05).治疗过程中仅治疗组出现口苦、口干2例,停药后恢复正常.结论 注射用血栓通联合中药治疗渗出型AMD可显著改善视功能,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玉远林;罗善佑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治疗药物监测在结核病治疗中的应用

    结核病仍然是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一种主要传染病,由一线抗结核药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酵和吡嗪酰胺组成的标准治疗方案对结核病治疗有效,但是仍有部分患者疗效欠佳.不同结核病患者对相同剂量抗结核药物的吸收、代谢和排泄存在个体差异,导致给药后药物浓度存在显著不同.一般认为,标准治疗方案疗效欠佳的原因主要是药物浓度低于有效治疗浓度,通过对患者进行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根据血药浓度调整剂量即可提高疗效.因此,TDM对结核病患者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笔者就结核病患者进行TDM的情况作一概述,为临床制订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作者:刘庆勇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