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

郭恩浦;王磊;王敏;王瑜

关键词:
摘要: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顺利通过肠道,称为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的病症.肠梗阻不但可引起肠管本身解剖与功能上的改变,并可导致全身紊紊乱,临床病象复杂多变[1].1病因与分类1.1机械性肠梗阻这一类常见,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肠腔变狭小,使肠内容物通过发生障碍.原因可能是:肠腔堵塞,如粪块、大胆石、异物等;肠管受压,如粘连带压迫、肠管扭转、嵌顿疝或受肿瘤压迫等;肠壁病变,如肿瘤、先天性肠道闭锁、炎症性狭窄等.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

    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顺利通过肠道,称为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的病症.肠梗阻不但可引起肠管本身解剖与功能上的改变,并可导致全身紊紊乱,临床病象复杂多变[1].1病因与分类1.1机械性肠梗阻这一类常见,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肠腔变狭小,使肠内容物通过发生障碍.原因可能是:肠腔堵塞,如粪块、大胆石、异物等;肠管受压,如粘连带压迫、肠管扭转、嵌顿疝或受肿瘤压迫等;肠壁病变,如肿瘤、先天性肠道闭锁、炎症性狭窄等.

    作者:郭恩浦;王磊;王敏;王瑜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吉西他滨固定剂量率输注联合体部伽玛刀治疗中晚期胰腺癌58例

    目的 观察吉西他滨固定剂量率(fixed dose rate,FDR)输注联合体部伽玛刀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的效果.方法 选择2006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中晚期胰腺癌患者58例,采用OUR-QGD型立体定向体部伽玛刀治疗系统进行放疗,首程化疗与放疗同步,吉西他滨500 mg/m2,以10 mg·m-2·min-1速度输注50 min,放疗开始的第1、8天给药.放疗结束后3周开始序贯化疗,吉西他滨1 000 mg/m2,以10 mg·m-2·min-1速度输注100 min,第1、8天给药.21 d为1个周期,序贯化疗3个周期.治疗后2个月评价近期疗效,观察黄疸消退及CA199下降情况,随访观察生存率、临床受益反应(clinical benefitresponse,CBR)、不良反应.结果 58例治疗2个月后总有效率81.0%.18例白陶土大便患者全部恢复正常,31例梗阻性黄疸患者中27例明显缓解,缓解率87.1%,14例患者血清总胆红素下降至正常,22例CA199升高患者降至正常.1年生存率67.2%,2年生存率29.3%,3年生存率5.2%.临床受益率为96.6%.Ⅰ、Ⅱ级不良反应45例,Ⅲ级不良反应13例.放射反应主要为急性胃肠道反应12例,经对症治疗后缓解.结论 吉西他滨FDR输注联合体部伽玛刀治疗中晚期胰腺癌近期效果好,不良反应较小,是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的有效方法.

    作者:侯继院;单国用;刘兴安;张松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黄芪颗粒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黄芪颗粒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RRTIs)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1-12月收治的RRTIs患儿9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抗感染对症治疗,治疗组给予黄芪颗粒(15g/袋)口服,6个月~3岁每次1/2袋,3~6岁每次2/3袋,6~12岁每次1袋,2次/d,用温开水冲服.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疗效.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86.0%,对照组5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391,P<0.05).结论 黄芪颗粒治疗小儿RRTIs效果显著,安全性高,且口感较好,价格相对低廉,患儿及家长易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平;王辉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子宫肌瘤切除术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子宫肌瘤切除术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8月进行子宫肌瘤切除的患者187例,随机分为实验组95例与对照组92例,实验组预防性使用抗生素1d,使用方法为抗生素溶于100 ml生理盐水,于术后立即快速静脉滴注,术后2h再应用1次.对照组在实验组基础上,再使用同一抗生素溶于10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连续治疗5d.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感染情况、术后出血量、体温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两组术后均无切口、感染,实验组住院时间[(5.1±1.0)d]明显短于对照组[(5.7±13)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肌瘤切除术后立即快速静脉滴注抗生素可达到预防感染的效果,无特殊情况一般不必追加用药次数.

    作者:陈书忠;王清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台风灾害卫生应急成功案例分析

    我国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决定了我国是世界上受台风影响严重的国家之一.虽然目前人类仍无法阻止台风的发生,无法改变台风的路径或者削弱它的威力,但我们能够依靠科学方法在与台风的不断博弈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通过关口前移、超前准备、提早防御等措施,将台风造成的损失降至低.本文通过全面回顾2012年防御台风“达维”的整个卫生应急过程,进一步总结台风灾害卫生应急处置工作的经验和启示,进而为今后同类事件的处置提供借鉴.

    作者:明萌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保留盆腔自主神经腹腔镜手术在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保留盆腔自主神经腹腔镜手术在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直肠癌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实施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腹腔镜手术进行淋巴结清扫,对照组使用传统开腹手术.术后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淋巴结清扫情况,术后第10天比较两组排尿功能包括尿管拔除时间、排尿量及残尿量,术后第一次复查时比较两组生活质量包括活动能力、心理症状、对生活的影响.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术中出血量观察组为(135.06±19.47)ml,对照组为(223.29±21.54)ml;尿管拔除时间观察组为(2.24±0.78)d,对照组为(4.31±0.72)d;排尿量观察组为(339.33±25.94)ml,对照组为(219.87±38.40)ml;残尿量观察组为(11.59±3.51)ml,对照组为(21.00±5.49)ml;活动能力评分观察组为(86.59±4.39)分,对照组为(7930±5.47)分;心理症状评分观察组为(65.41±13.20)分,对照组为(78.44±14.35)分;对生活的影响评分观察组为(60.11±6.58)分,对照组为(76.99±7.40)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27、13.65、18.05、10.11、7.28、4.68、11.93,均P<0.05).结论 保留盆腔自主神经腹腔镜手术在直肠癌根治术中能够在取得与开腹手术同样手术效果的同时,降低术中出血量、保护患者排尿功能、提高术后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作者:唐元贵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新形势下医患关系问题产生的原因与对策

    新形势下,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进步、新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医学服务模式深层转变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意识、法制观念的增强,医患关系日益突出.本文针对此现状,剖析医院管理方面存在的缺陷,分析不和谐医患关系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以加强医院管理,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作者:刘艳;杜相学;周建芳;刘慧;张淼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超声乳化玻璃体切割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玻璃体切割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7年9月-2010年10月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患者104例133眼,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65眼与对照组52例68眼,观察组给予患眼超声乳化玻璃体切割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对照组给予患眼晶状体玻璃体切割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随访2年.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患眼随访期内视力改善率及黄斑水肿发生率、两组患眼补光凝后虹膜新生血管发生率.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角膜水肿、玻璃体出血、眼压升高等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分别为3.08%、4.62%、3.08%,对照组分别为13.24%、16.18%、16.1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520、4.716、6.466,均P<0.05).患眼补光凝后虹膜新生血管发生率观察组0,对照组22.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82,P<0.05).随访期内视力改善率和黄斑水肿发生率观察组分别为78.46%、13.85%,对照组分别为58.82%、32.3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5.932、6.368,均P<0.05).结论 超声乳化玻璃体切割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的疗效确切,具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随访期视力改善效果好、黄斑水肿发生率低,补光凝后虹膜新生血管发生率低等诸多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洪周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6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240 mg,加入100ml生理盐水,静脉注射,每日1次,连用两周.比较两组疗效、氧化损伤因子含量(一氧化氮、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及心室功能(包括等容舒张时间、舒张早期血流的流速积分、心输出量和射血分数).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60.00%,观察组总有效率8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57,P<0.05).一氧化氮、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含量对照组分别为(50.17±5.67)nmol/ml、(72.69±6.80)U/ml、(5.97±1.15)nmol/ml,观察组分别为(56.39±4.07)nmol/ml、(82.36±5.39)U/ml、(4.60±1.64)nmol/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90、8.63、5.30,均P<0.05).等容舒张时间、舒张早期血流的流速积分、心输出量和射血分数对照组分别为(98.91±10.65)ms、(9.57±2.40)m、(8.20±1.98)L/min、(0.62±0.07)%,观察组分别为(82.36±11.30)ms、(12.36±2.39)m、(7.36±2.17)L/min、(0.71±0.0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26、6.38、2.22、6.11,均P<0.05).结论 还原型谷胱甘肽可以在冠心病的治疗中发挥积极作用,能够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者体内氧自由基对缺血心肌的损伤程度,提高心室功能.

    作者:吴智珊;廖承广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2012年青岛市住院分娩产妇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检测及新生儿首针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2012年青岛市住院分娩产妇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检测及新生儿首针乙型肝炎疫苗(乙肝疫苗)接种情况,为进一步完善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13年1-4月对2012年青岛市各级医疗保健机构上报的住院分娩产妇(98 006名)HBsAg检测情况及新生儿(98 006名,其中双胞胎或多胞胎按1名统计)首针乙肝疫苗接种情况监测资料进行分析,总结住院分娩产妇HBsAg检测情况、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接种情况及新生儿未及时接种首针乙肝疫苗原因.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12年青岛市各级医疗保健机构住院分娩产妇HBsAg检测率为98.20%,已检测产妇HBsAg阳性率为4.17%.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出生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接种率为98.83%,及时接种率为96.43%,其中,城区及时接种率为95.23%,农村及时接种率为97.6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0.682,P<0.05).未及时接种原因主要为患病(54.70%)、早产难产(20.39%)、低出生体重(17.29%)、发热(2.92%)及死亡(1.04%)等.结论 2012年青岛市住院分娩产妇HBsAg检测率、医院出生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及时接种率均处于较高水平,城区首针乙肝疫苗及时接种率低于农村地区.

    作者:肖婷婷;董海英;李晓帆;孙海燕;管境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医院综合档案信息化建设浅谈

    随着医院规模的扩大及诊疗技术的升级,医院综合档案信息量增长迅速.医院综合档案信息化建设进程对提高医院管理效能意义重大.本文从医院发展需求、档案管理功能改进、社会功能完善等方面分析实现医院综合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意义,结合新形势下医院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医院档案信息化系统的应用方法,以期实现综合档案信息化的持续改进,提高医院管理水平.

    作者:王伟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云南白药对结扎术后切口感染恢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云南白药对结扎术后切口感染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6年6月-2012年12月行输卵管结扎术和输精管结扎术后切口感染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术后常规用药,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8万U/次肌内注射,2次/d,连续用药5d;发现切口感染后加用头孢曲松钠2g次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连续用药7d或至血常规正常;发现感染化脓后敞开引流,换敷料直至痊愈.治疗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加服云南白药胶囊,2粒/次,3次/d,根据患者情况服药至痊愈.比较两组伤口愈合情况以及痊愈情况.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治疗组甲级愈合5例,乙级愈合24例;丙级愈合1例.对照组甲级愈合3例,乙级愈合18例,丙级愈合9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痊愈情况分别为<11 d 13例,11~15 d 10例,15~19 d 6例,19~23 d 1例,23~27 d 0例;对照组<11 d 8例,11~15 d 7例,15~19 d 5例,19~23 d 5例,23~27 d 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云南白药可促进结扎术后切口愈合,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蔡全一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综合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分析

    目的 评价综合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osteoarthrosis,OA)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2月治疗的OA患者57例,随机分为中药组20例、透明质酸钠组17例和综合疗法组20例,中药组给予中药熏洗治疗,熏洗后将中药覆盖在患病部位.透明质酸钠组消毒后局部麻醉,穿刺将抽取的膝关节液送检,抽吸完后将透明质酸钠(剂量依据病情选择1~3 ml)缓慢注入患者关节腔内.综合疗法组首先按照透明质酸钠组的方法治疗,3d后再按照中药组的方法进行中药熏洗,另外,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病情进展情况进行适量的运动康复训练,在关节无肿胀现象时采取静蹲等练习方法,同时避免进行膝关节弯曲的活动.三组均治疗1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总有效率中药组60.0%,透明质酸钠组64.7%,综合疗法组95.0%,综合疗法组与中药组、透明质酸钠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综合疗法治疗OA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长安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非药物综合疗法对高血压亚健康状态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非药物综合疗法对高血压亚健康状态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4月-2012年4月收治的高血压亚健康状态的患者60例,实施非药物综合疗法,包括调整生活方式、运动、减肥、戒酒、戒烟、饮食干预、限盐、减轻压力等措施.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遵医行为(按时返院检查、合理饮食、自我监测血压)和血压情况.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按时返院检查、合理饮食、自我监测血压情况干预前分别为61.67%、58.33%、65.00%,干预后分别为90.00%、86.67%、95.00%,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3.141、12.079、16.875,均P<0.05);收缩压、舒张压干预前分别为(141.68±13.47)、(91.54±7.36)mm Hg(1 mm Hg=0.133 kPa),干预后分别为(121.41±14.85)、(77.36±6.14)mm Hg,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893、11.940,均P<0.05).结论 非药物综合治疗对高血压亚健康患者的遵医行为和血压有明显改善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董砚奉;张秀英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参麦注射液的质量控制研究进展

    以近年研究文献资料为依据,查阅整理.对参麦注射液在有效成分含量测定和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分析,为参麦注射液的生产和二次开发提供参考.

    作者:王中彦;张状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中成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治疗中的应用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病,中医对冠心病的诊治经过数千年的临床积累,形成了完整的辨证论治理论体系.中成药在改善冠心病临床症状等方面的疗效已得到广泛认可,在治疗冠心病过程中,应根据疾病辨证施治.中成药使用方便,能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是对西医治疗的重要补充.随着研究进一步深入,中成药治疗冠心病的机制将更加明确,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张宪军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舒适护理对巨大子宫肌瘤患者手术治疗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对巨大子宫肌瘤患者手术治疗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巨大子宫肌瘤手术治疗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并在出院前比较两组护理质量满意率、总生活质量评分及各因子评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护理质量满意率对照组73.3%,观察组9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20,P<0.05);总生活质量评分、对疾病认识、心理能力、睡眠、食欲、自理能力指标评分对照组分别为(1.7±0.5)、(3.2±0.3)、(1.8±0.4)、(1.9±0.4)、(2.4±0.4)、(2.3±0.3)分,观察组分别为(4.0±0.7)、(3.7±0.3)、(4.0±0.7)、(3.4±0.7)、(4.2±0.8)、(3.7±0.6)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644、6.455、14.964、10.190、11.023、11.431,均P<0.05).结论 对巨大子宫肌瘤手术治疗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钟琴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过程管理在PICC化疗所致静脉炎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过程管理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化疗所致静脉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1-12月收治的行PICC进行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过程管理.化疗结束时比较两组静脉炎发生情况和患者满意度.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静脉炎发生率对照组38.18%,观察组9.0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894,P<0.05);患者满意度对照组78.18%,观察组96.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185,P<0.05).结论 在经PICC化疗中应用过程管理方法能有效预防静脉炎的发生,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黄伟;和晓美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药品不良反应86例分析

    目的 对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集上报的ADR 8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合并用药19例,占22.09%;单独用药67例,占77.91%.86例ADR共涉及34种药品,其中抗菌药多12种,发生ADR占56.98%.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多,占38.37%.86例ADR经对症处理全部治愈.结论 ADR具有普遍性,应避免不必要的多种药物联用,坚持合理用药,加强医疗机构临床用药管理.

    作者:翟茂军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期抑郁症对照研究

    目的 比较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期抑郁症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老年期抑郁症患者50例,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和帕罗西汀组各25例,艾司西酞普兰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以5 mg/d为起始剂量,高剂量20 mg/d;帕罗西汀组给予帕罗西汀以10 mg/d为起始剂量,高剂量40 mg/d;均晚餐后口服给药1次,疗程6周.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定疗效,不良反应症状量表评定不良反应,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2、4、6周末各评定1次.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治疗2周末艾司西酞普兰组评分[(14.5±4.5)分]较帕罗西汀组[(17.2±3.9)分]有明显下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67,P<0.05).两组总有效率、第4、6周末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艾司西酞普兰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评分均低于帕罗西汀组,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抑郁药物,适合老年患者应用.

    作者:吴强;魏晓艳;连卓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