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38MAPK信号通路在免疫调节中的研究

李超;罗志刚

关键词:p38MAPK, T细胞, B细胞, 树突状细胞, 免疫调节
摘要:器官移植是目前治疗器官终末期病变的有效手段,但是移植后的免疫排斥反应明显降低了器官移植的治疗效果.抑制免疫排斥反应是器官移植界的重要课题.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通路是当今的研究热点,其与免疫细胞的相关性研究已受到广泛关注.p38MAPK作为MAPK家族的重要一员,它不仅参与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及炎症刺激等病理生理过程,还在免疫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无痛结肠镜检查与常规结肠镜检查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无痛结肠镜检查与常规结肠镜检查的安全性及舒适度.方法 选择2012年3月-2013年1月行结肠镜检查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检查时给予射异丙酚1.5~2.5 mg/kg+2%利多卡因2~3 m1+芬太尼1~2 μg/kg,静脉注射;对照组给予常规检查,比较两组插镜时间、舒适度(舒适、不适、痛苦)和满意度.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插镜时间观察组(5.98±0.68)min,对照组(13.14±1.79)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122,P<0.05).舒适、不适、痛苦观察组分别为62.86%、37.14%、0,对照组分别为0、68.57%、31.4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32.083、6.937、13.051,均P<0.05).满意度观察组74.29%,对照组34.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283,P<0.05).结论 无痛结肠镜检查较常规结肠镜检查舒适、痛苦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文娇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缬沙坦胶囊在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缬沙坦胶囊在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治疗的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所有患者均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方式配合药物治疗以促进治疗效果;控制血糖:根据患者情况使用降糖药物,如胰岛素等;扩血管,改善微循环:前列地尔注射液10 μ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1次、d;降血压:卡托普利25 mg口服,1次/d,或加硝苯地平控释片10 mg口服,1次/d;降血脂:辛伐他汀片10 mg口服,1次/晚;对症处理:伴水肿者加利尿剂.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缬沙坦胶囊80 mg口服,1次/d.两组均治疗12周评价疗效,比较两组血钾、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4 h尿蛋白量及血压.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总有效率观察组95.0%,对照组7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24 h尿蛋白量、收缩压、舒张压[(1.05±0.57)g、(121.47±7.53)、(78.73±7.36)mm Hg(1 mm Hg=0.133 kPa)]与对照组[(1.50±0.79)g、(133.63±8.89)、(87.84±8.04)mm H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于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缬沙坦胶囊,可显著降低24 h尿蛋白量,起到保护肾脏作用.

    作者:乔宗星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p38MAPK信号通路在免疫调节中的研究

    器官移植是目前治疗器官终末期病变的有效手段,但是移植后的免疫排斥反应明显降低了器官移植的治疗效果.抑制免疫排斥反应是器官移植界的重要课题.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通路是当今的研究热点,其与免疫细胞的相关性研究已受到广泛关注.p38MAPK作为MAPK家族的重要一员,它不仅参与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及炎症刺激等病理生理过程,还在免疫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李超;罗志刚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踝臂指数对严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预测价值

    踝臂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是一项无创、经济、简单而有效的预测严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包括左主干病变和三支病变)的指标.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下肢外周血管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PAD),近年来对ABI与严重冠心病相关性的研究增多,为临床上提供了很大帮助,本文从ABI测量方法、诊断标准、临床意义等方面做出综述.

    作者:李英伟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2009-2012年泗洪县峰山乡婴幼儿手足口病流行情况调查

    目的 对2009-2012年泗洪县峰山乡婴幼儿手足口病流行情况进行调查,为制订相关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09-2012年统计上报的峰山乡手足口病患儿为调查对象,年龄<3岁.采用描述性统计学方法分析手足口病流行情况,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09-2012年共报告手足口病142例,其中婴幼儿占71.13%.2009年占9.90%,2010年占19.80%,2011年占28.71%,2012年占41.58%,发病呈逐年增加趋势,各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占62.38%,女占37.62%,男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住人口占38.61%,流动人口占61.3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年四季均有发病,7-9月发病多,占58.42%.结论 婴幼儿手足口病发病有一定的流行病学特征,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可降低发病率.

    作者:张言国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急性肺损伤的临床证治

    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是各种直接和间接因素导致的肺泡上皮细胞及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中医认为其病位在肺,肺不主气、肺肾两虚后累及心、肝、脾,导致热毒内侵、燥热下行、脾失健运、气滞血瘀.治则为补气固表、益气扶正、清热解毒、利湿祛邪、活血化瘀,均以恢复肺的功能为主.本文对ALI的临床证治情况进行总结,为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向红;王雅莉;邱桐;翟健宇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基于“钻石模型”的我国城市社区居家养老发展条件分析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以及机构养老自身的不足,逐步完善社区服务,支持居家养老的发展具有深刻意义.本文运用迈克尔·波特的钻石理论,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和支持产业以及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机会和政府管理等六个要素对社区居家养老发展条件进行了分析,并探寻相应的对策建议,为实现健康和积极的老龄化提供相应借鉴.

    作者:陈偲;胡善菊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和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变化

    目的 研究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CHC)患者血清脂联素和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水平变化,探讨CHC与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1年10月-2012年3月确诊的CHC患者40例为观察组,以同期健康体检者40名为对照组,测定两组血糖、脂联素及IR水平并比较.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血糖、脂联素和IR水平观察组分别为(6.27±3.15)mmol/L、(3 754.8±1 078.74)pg/ml、2.31±1.84,对照组分别为(5.16±0.36)mmol/L、(5 313.74±2 105.08)pg/ml、1.57±1.0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CHC与MS有着重要的相关性,可从代谢性疾病方面入手为CHC的临床诊疗、防治提供新的依据.

    作者:肖芦山;张惠冰;陈丽华;王湘香;金蓉;罗宇虹;谭伟雄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40例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阿奇霉素0.5 g加入生理盐水500 ml静脉滴注,1次/d,连续用药2 d;换用阿奇霉素0.5 g口服,1次/d,连续用药5d.对照组给予注射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2 g加入生理盐水500 ml静脉滴注,每12小时1次,连续用药7d.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疗效.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及血象恢复正常时间[(4.3±0.6)、(6.4±1.1)、(5.3±0.9)d]均快于对照组[(5.8±0.8)、(7.9±1.4)、(6.5±1.1)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487、5.328、5.340,均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97.5%,对照组8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07,P<0.05).结论 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抗菌谱广,起效快,效果显著.

    作者:于升高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2011-2012年如皋市3230名0~2岁散居儿童营养状况调查

    目的 对2011-2012年如皋市3 230名0~2岁散居儿童营养状况进行调查,为制订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1年1月-2012年12月系统管理的0~2岁散居儿童3 230名,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测量体重和身高.儿童营养状况分为超重和肥胖、营养不良.数据输入上海微博公司妇幼保健服务信息系统,采用描述性分析.结果 3 230名散居儿童超重患病率为18.17%,1岁患病率高,为20.43%;肥胖患病率为7.12%,0岁患病率高,为11.90%;营养不良患病率为0.87%,1岁患病率高,为1.51%.轻度肥胖患病率为5.91%,0岁患病率高,为9.66%;中度肥胖患病率为1.11%,0岁患病率高,为2.09%;重度肥胖患病率为0.09%,0岁患病率高,为0.14%.低体重患病率为0.15%,0岁患病率高,为0.22%;生长迟缓患病率为0.40%,1岁患病率高,为0.80%;消瘦患病率为0.31%,1岁患病率高,为0.62%.结论 肥胖是目前影响散居儿童营养状况的主要问题,预防肥胖是今后儿童保健工作的重点,营养不良虽依然存在,但患病率比较低.

    作者:吉苏梅;王洁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多种游离皮瓣在毁损性烧(创)伤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多种游离皮瓣在毁损性烧(创)伤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09年3月-2012年6月收治的烧(创)伤患者40例,针对创面的部位及受损大小和形状,用多种游离皮瓣进行修复,使修复后的创面恢复.结果 应用40例游离皮瓣,37例成活良好;2例有血管危象,经手术重新血管吻合后皮瓣存活;1例游离皮瓣远端稍坏死,经植皮后二期愈合.所有患者随访6~12个月,皮瓣后期恢复良好,无明显臃肿,功能恢复较好.结论 应根据患者创面的大小和部位选择合适的游离皮瓣修复毁损性烧(创)伤创面组织缺损,以获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李振强;李浪;陈国恩;李基才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研究进展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h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无过量酒精摄入史,病变主体在肝小叶,以肝细胞弥漫性脂肪变性和脂肪贮积为主的临床病理综合征,持续进展则会出现严重肝损害,是我国愈来愈重视的慢性肝病问题.本文对NAFLD近年的研究新进展进行总结,主要包括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和治疗,以期为下一步研究和临床合理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寇会玲;宗立永;徐伟君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局部微生态疗法治疗细菌性阴道炎50例观察

    目的 探讨局部微生态疗法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细菌性阴道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生素治疗,替硝唑500 mg口服,2次/d;甲硝唑500 mg每晚睡前置入阴道深部(甲硝唑过敏者口服克林霉素,阴道内使用2%克林霉素阴道霜,每晚1次睡前置入阴道).观察组采用局部微生态疗法,给予乳杆菌活菌胶囊1枚每晚睡前放于阴道深部.治疗10d后比较两组疗效、临床症状(盆腔积液、子宫或附件压痛、腹痛和白带增多)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治疗10d后,总有效率对照组72.00%,观察组94.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575,P<0.05);盆腔积液、子宫或附近压痛、腹痛和白带增多对照组分别占22.00%、68.00%、36.00%、34.00%,观察组分别占8.00%、34.00%、8.00%、16.0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3.843、11.565、11.422、4.320,均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38.00%,观察组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457,P<0.05).结论 局部微生态疗法治疗细菌性阴道炎效果好,不良反应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云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手足口病(hand foot mouth disease,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其中以71型病毒为严重)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主要由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及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引起.主要临床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斑丘疹、疱疹,重症病例可出现脑炎、脑脊髓炎、脑膜炎、肺水肿、循环衰竭等.近几年来其并发症发生率与病死率有增高趋势,对其治疗,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临床研究,现综述如下.

    作者:丁兆泗;丁连琦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围术期脑钠肽浓度变化与心功能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围术期脑钠肽浓度变化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0年7月-2011年12月经非体外循环CABG患者30例,于术前1d、术后6、24、72 h及7d静脉取血测定血浆脑钠肽浓度及左心室射血分数.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重复测量资料采用重复设计资料方差分析,相关性用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术后24、72 h的脑钠肽浓度分别为(258.1±43.5)、(336.2±46.4)pg/ml与术前1d的(102.1±28.1)pg/m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6.499、23.637,均P<0.05).术后6、24、72 h、7d左心室射血分数较术前均有所降低,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673、1.475、0.000、0.588,均P>0.05).脑钠肽浓度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关系显示:随着脑钠肽浓度的升高,左心室射血分数逐步下降,左心室射血分数水平越高者,脑钠肽值越低,二者呈负相关关系(r=-0.837,P<0.05).结论 脑钠肽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脑钠肽浓度越高,左心室射血分数越低,心功能越差,脑钠肽可以作为疾病预后的一个重要检测指标.

    作者:王亮;余义文;张瑞敏;王晓明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急诊内科意识障碍患者病因构成及对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急诊内科意识障碍患者常见病因构成及对预后的影响,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 选择2008年1月-2012年12月接诊的意识障碍患者451例,排除来院时已经死亡的患者,共326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病历资料,分析病因构成、年龄、平均动脉压及预后情况.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及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线性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病因构成:神经系统疾病占30.98%、中毒占29.14%、休克占10.43%、心力衰竭占5.52%、肝性脑病占2.15%、肺性脑病占5.83%、低血糖性昏迷占4.9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占1.84%、恶性肿瘤致意识障碍占3.07%、癔症占1.84%、电解质紊乱占1.53%、各种意外占1.23%、其他病因占1.53%.急诊病死率6.13%,以心力衰竭高为33.33%,其次为恶性肿瘤致意识障碍为20.00%;病因为中毒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3.14±4.05)岁均明显低于其他组(均P<0.05),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平均动脉压为(107.32±22.51)mmHg(1mmHg=0.133 kPa)均高于其他组(均P<0.05).将患者死亡率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之间进行线性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随着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升高,患者死亡率降低,两者呈负相关(r=-0.76,P<0.05).结论 急诊内科意识障碍患者病因较为复杂,主要为神经系统疾病及中毒,意识障碍程度越严重,患者病死率越高,应及时诊断及进行病因治疗以降低病死率.

    作者:张绍江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抗精神病药致便秘187例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抗精神病药致便秘的原因,探讨对策,以期对住院精神病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出现便秘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2年7-12月住院服用抗精神病药的精神病患者187例,通过查阅患者病历资料,统计符合条件患者服用的抗精神病药种类、有无合用苯海索、药物剂量和每天大便次数,比较服用不同抗精神病药、是否合用苯海索及不同用药剂量患者便秘发生率.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87例患者中发生便秘83例,占44.39%.便秘发生率氯氮平单用为43.33%,氯氮平+氯丙嗪为69.44%,氯氮平+其他为52.54%,吩噻嗪类为26.09%,其他(利培酮、奎硫平等)为20.51%,氯氮平单用或联用的前3种组合便秘发生率高于吩噻嗪类和其他药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86,P<0.05).前3种组合中氯氮平+氯丙嗪的便秘发生率高,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5,p<0.05).抗精神病药合用苯海索74例,便秘发生率为59.46%;未合用苯海索113例,便秘发生率为34.5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27,P<0.05).用药剂量≥300 mg/d 134例,便秘发生率为50.75%;<300 mg/d 53例,便秘发生率为28.3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75,P<0.05).结论 通过合理用药、护理干预和适当药物治疗等综合治疗措施可有效降低抗精神病药致便秘的发生率.

    作者:肖逸丽;柳勤斌;高镇松;邱鹏;陈仪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创伤性休克抢救中的急救护理

    目的 探讨急救护理在创伤性休克抢救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在手术室急救的创伤性休克患者43例,并对其进行严格的手术室急救护理,总结并分析急救护理在创伤性休克患者急救中的作用.结果 43例患者通过早期临床急救治疗与护理后,存活41例,占95.35%;死亡2例,占4.65%,2例死亡患者,有1例在复苏过程中死亡,1例在入院抢救1h之内死亡.结论 护理人员通过专业的护理知识,娴熟的急救技术,配合医生及时抢救,可大程度地挽救创伤性休克患者的生命.

    作者:姜晶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8例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2月-2012年2月住院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8例,治疗给予:(1)20%甘露醇125ml静脉滴注,2次/d,连用3d.复方丹参注射液30 ml、七叶皂苷钠1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连用7d.双氯芬酸钠75 mg口服,1次/d,连用10d.以上全部治疗完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2)采用XQC-B熏蒸牵引床进行熏蒸牵引治疗,熏蒸与牵引同步,每次持续30 min,1次/d,治疗10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治疗后6个月评价疗效.结果 优75例,良20例,可8例,差5例,有效率为95.4%.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标本兼治、疗效肯定、成本低、痛苦小,且可以避免手术,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希宝;张少军;宋向飞;张建强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因病机及《伤寒论》中的相关治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起病缓慢,病程较长.近年来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上升,已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并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本文探讨COPD的病因病机,并且从《伤寒论》探讨其治法,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曾静玲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