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明红
郁证是临床常见病症,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人口的老龄化,老年人存在多病共存现状,而患者躯体疾病与精神疾病共存率增大.郁证患者的症状纷繁多样,笔者临床发现少阳太阴合病为本病的主要病机,运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补虚扶正,和少阳,补太阴,调畅枢机.从而使气机调畅,气血津液得以敷布,取得了很好的疗效.郁证患者常虚实夹杂、寒热错杂,而柴胡桂枝干姜汤调和阴阳,和解枢机,畅达三焦,使郁证患者的诸多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作者:唐大苹;马万千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究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1月治疗的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10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参芎葡萄糖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效果及脑电图变化.结果 研究组患者脑电图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能够有效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使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能够正常地从事日常工作,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应当在以后的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
作者:张志宏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针药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针刺疗法,穴位选用肾腧、大肠腧、关元腧、阿是穴、委中、环跳、承扶、阳陵泉、绝骨、承山、昆仑等.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深刺腰大肌,口服加减独活寄生汤;7次为一个疗程,共2个疗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疼痛程度进行评估;治疗结束时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进行疗程1、2 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1及疗程2,2组患者VAS评分进行比较,治疗组均较对照组评分降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临床疗效观察,治疗组显愈率为66.67%,对照组显愈率为53.34%;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6.67%,2组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深刺腰大肌配合口服加减独活寄生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明显提高患者临床疗效.
作者:陈奕樑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抵当汤合四妙勇安汤对髋关节周围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治疗的髋关节周围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术后均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疗程为2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抵当汤合四妙勇安汤治疗,疗程为2周.观察2组患者术后和治疗2周后的D-二聚体(D-D)水平、纤维蛋白原(Fbg)、血浆黏度与血沉指标;记录2组患者术后24 h内、治疗2~14 d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D-D水平、Fbg水平、血浆黏度与血沉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后24 h、治疗2~14 d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概率无明显差别(P>0.05),观察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总概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抵当汤合四妙勇安汤对髋关节周围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比传统西医治疗效果更好.
作者:刘三元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止痛润肠汤治疗肛裂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的观察对象为2016年8月—2018年4月收治的82例肛裂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每组41例,对照组选择痔瘘熏洗剂坐浴联合肛泰软膏外用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用中药止痛润肠汤治疗,对2组临床效果及治疗前后出血量、疼痛情况变化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VAS评分、出血量相比,组间不具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2组比较,治疗组的VAS评分、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止痛润肠汤治疗肛裂效果良好,可有效缓解疼痛,减少出血量,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徐志伟 刊期: 2018年第24期
中药外用制剂在我国传统医药中有悠久的应用历史,是中医药宝库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近年来,随着国家的富强,政策的支持,中医药的发展正处于十分有利的时机,文章从中医外用制剂的类型、应用及现状深入探讨了中药外用制剂的传承与发展.笔者希望中药外用制剂能够被更好地挖掘、传承、保护、利用和发展.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中医药人共同肩负.
作者:郭阿莉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究养血通脉汤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型眩晕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中医证候与颅内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8年3月就诊的VBI型眩晕患者12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2例)与对照组(62例).对照组予以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养血通脉汤,2组患者疗程均为2周.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及双侧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收缩期峰流速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2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95.16%、82.26%,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证候积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更显著(P<0.05),2组患者治疗后左、右椎动脉及基底动脉收缩期峰流速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养血通脉汤辅助治疗VBI型眩晕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中医证候积分及颅内血流动力学指标,疗效显著,应用价值高.
作者:李习文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对医院降脂茶组方中决明子、荷叶、绞股蓝、何首乌、山楂的药理作用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查阅近年来上述中药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降脂茶组方中各味中药具有良好的降脂效果,适合血脂高的人群使用.结论 降脂茶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深受广大患者的认可与青睐,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地开发与推广.
作者:赵卫云 刊期: 2018年第24期
赫烜教授是山西省首批中医学术经验指导老师,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文章通过总结其治疗寒凝气滞型胃脘痛的经验,介绍其对病因病机的看法,治疗上以疏肝、理气、散寒、和胃为主,自拟胃痛基本方,临证中进行灵活加减,并附以典型临床医案,以及对本病在精神和饮食上的预防和调护,目的是有利于名中医学术经验的传承和发扬.
作者:张丽娜;赫烜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补脾益肾方应用于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研究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1月镇江市中医院肾内科收治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48例,依据随机原则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方案,实验组在此基础联合补脾益肾方治疗,2组患者的疗程均为3个月,评估2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肾功能及24小时尿蛋白定量情况.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7.50%、66.67%,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开展治疗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均较前好转,实验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脾益肾方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能够改善临床症状,有效降低尿蛋白水平,保护肾功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费佳;马源;朱辟疆 刊期: 2018年第24期
为了深入探究中医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诊疗方法及疗效,文章查阅近几年来慢性乙型肝炎相关医籍和文献,分别从中医病名、病因病机认识、治则治法、临床治疗等方面进行论述总结,发现中医在抗乙肝病毒方面具有多中心、多靶点的独特优势,临床疗效显著,从而弥补西医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相关不足,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更多的思路.
作者:刘燕玲;袁成民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自拟养心方对心阳不振型心动过缓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沈阳市中医院内二科就诊的80例心动过缓患者,经中医辨证分型为心阳不振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依据西医诊疗指南采取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自拟养心方对患者进行治疗,疗程为1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变化来判断临床有效率.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阳不振型心动过缓患者采取自拟养心方治疗,可以明显的改善中医证候评分,提高临床有效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中医治疗心动过缓提供依据,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高勃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讨论在胃溃疡的治疗上,中药六味安消胶囊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胃溃疡患者(68例)依照住院日期分成例数相等的研究组和参照组,其中,参照组接受PPI制剂治疗,研究组与此同时另加用中药六味安消胶囊,对2组的治疗成效给予评价.结果 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94.12%vs73.53%),复发率显著低于参照组(5.88%vs26.47%),无不良反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的症状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胃溃疡的治疗上,中药六味安消胶囊可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薛翠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参苓白术散联合穴位贴敷对尿毒症血液透析后营养不良的临床疗效,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尿毒症血液透析营养不良提供方法和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1月—12月就诊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2组均在低盐优质蛋白饮食、降压、降糖、补钙降磷、纠正贫血等基础治疗方案上加用小剂量复方a酮酸2片,每日3次(开同,0.6 g/片,德国费森尤斯公司生产),治疗组在此基本上加用参苓白术散及中药穴位贴敷中脘、足三里,3个月后评估疗效.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年龄、性别、体质量、透析时间、中医症状轻重、HGB、ALB、Ca、P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在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轻重、ALB等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参苓白术散联合穴位贴敷能改善营养不良患者的营养状况,缓解营养不良患者的症状,效果优于单纯西药组.
作者:张祖洪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全国中医护理骨干人才培训项目在基层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 总结本人参与全国中医护理骨干人才培训项目学习收获的内容,归纳将学习内容应用于基层临床护理工作的途径和取得的效果.结果 通过七站学习,掌握了中医护理基础知识,如经络、腧穴等,学会了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如循经络按摩法、穴位贴敷、中药足浴、耳穴贴压、药罐疗法、腹部推拿等,领会了中医情志护理及中医护理管理相关内容.通过中医基础知识讲座、学习成果汇报会、中医护理技术学习班以及考核促全院护理人员学习掌握中医护理操作技术.中药膏疗结合穴位按摩治疗乳痛症、穴位贴敷在普外科的广泛应用均取得令患者满意的效果.结论 将全国中医护理骨干人才培训项目学习内容应用于基层临床护理工作中,有助于提高基层护理人员中医护理技术、实践能力,展现中医护理优势,培养造就具有中医理论扎实、临床经验丰富、勇于开拓创新的优秀中医护理人才,促进中医护理学科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张建霞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究加味青蒿鳖甲汤治疗晚期肺癌癌性发热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收治的晚期肺癌癌性发热患者120例为本次的探究对象,将其随机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乙酰氨基酚片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乙酰氨基酚片的基础上再采取加味青蒿鳖甲汤对患者进行治疗,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和白细胞数目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8.3%,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3.3%,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白细胞数量减少程度要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要显著好于对照组患者.结论 晚期肺癌癌性发热采取加味青蒿鳖甲汤进行治疗,效果显著,患者生活质量较高,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董林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评价中医特色护理联合西医常规护理应用于小儿手足口病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选取100例手足口病患儿,收治时间为2017年4月—8月,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2组患者各为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西医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接受西医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中医特色护理.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皮疹消退时间、住院时间以及退热时间加以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皮疹消退时间、住院时间以及退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儿,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足口病患儿接受中医特色护理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患儿的护理满意度较高,且皮疹消退时间以及退热时间显著缩短,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秦晋萍;闫冰梅;冀娟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玉屏风散合消风散加减治疗慢性湿疹98例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98例慢性湿疹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除湿止痒软膏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玉屏风散合消风散加减治疗.分析2组患者EASI评分、临床症状评分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采用玉屏风散合消风散加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EASI评分和临床症状评分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2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 对慢性湿疹患者在临床治疗中采用玉屏风散合消风散加减治疗,产生的临床疗效较好,安全性高,值得应用.
作者:房洁;刘秀燕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中医情志护理联合穴位按摩对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负性情绪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12月收治的86例PS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干预方法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应用药物治疗+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中医情志护理配合穴位按摩.评估干预前、干预1个月抑郁状况[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希望水平[Herth希望量表(HHI)]、应对方式[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生活质量[Spitzer生存质量指数评定量表(QLI)].结果①干预1个月后,2组HAMD得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2组HHI得分、QLI得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变动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②干预1个月后,2组MCMQ量表中面对得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2组MCMQ量表中回避、屈服得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变动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情志护理配合穴位按摩对降低PSD患者负性情绪效果显著,且有利于改善患者希望水平、疾病应对方式和生活质量.
作者:白玲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和分析针灸治疗颅脑损伤导致的顽固性呃逆患者效果.方法 抽取2000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颅脑损伤导致的顽固性呃逆患者(45例)作为分析的对象,以入院顺序分甲组、乙组,甲组患者为23例,乙组患者为22例.此次研究甲组是针灸治疗,乙组是常规西药治疗,总结疗效、治疗满意度.结果 甲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5.65%)大于乙组患者(7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99,P=0.034).甲组患者对于治疗的总满意度(91.30%)大于乙组患者(6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80,P=0.026).结论 在颅脑损伤导致的顽固性呃逆患者中,针灸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且提高了患者对于治疗的满意度.
作者:王卫峰 刊期: 2018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