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炮制对药物作用的影响研究

曹宏伟

关键词:药物作用, 中药炮制, 用药安全性
摘要:目的 研究中药炮制对药物作用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8年5月收治的128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4例患者,对照组选择未炮制的中药进行治疗,治疗组选择炮制过的中药进行治疗,对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相比,对照组明显低于治疗组,组间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对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比较,发现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炮制有利于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其具有存放、口服方便及矫正异味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普及应用.
光明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护理方案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中西医护理方案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共5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例数均等,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分别观察2组患者术后肠鸣音、肛门排气恢复所需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出现率(腹胀、切口疼痛、切口感染)、术后康复情况(尿管拔除所需时间、下床独自活动所需时间、进食所需时间、输液所需时间).结果 观察组术后肠鸣音、肛门排气恢复所需时间、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总出现率、术后康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加快患者身体康复,尽早进行社会活动,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薛娥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分析小包装中药饮片在使用中存在的弊端及应对措施

    近年来,随着中药的发展,小包装中药饮片在临床治疗中被广泛应用,为了应用方便中药饮品形式应运而生.小包装中药饮片使中药的调配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且有利于保存,能够避免传统包装模式带来的弊端,但是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文章主要是对小包装中药饮片在使用中的弊端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旨在为小包装中药饮片今后的发展提供参考.

    作者:梁锦华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中药敷脐联合热敷在肝胆术后腹胀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消肿散贴敷脐部联合局部热敷治疗肝胆术后患者腹胀的临床疗效和患者静脉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在焦作市中医院外科接受肝胆手术术后患者116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治疗组在对照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在肝胆术后6 h给予消肿散外敷脐部,并配合局部热敷,连续治疗3d为一个疗程,共进行2个疗程.对2组患者术后腹胀、胃肠功能进行评价,并检测静脉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结果 经过治疗,2组患者在腹胀缓解程度、胃肠蠕动功能的恢复和静脉血CD3+、CD4+、CD8+的变化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消肿散贴敷脐部联合局部热敷能够缓解患者的术后腹胀,还可以改善患者免疫机能,值得推广.

    作者:杨利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三黄泻心汤联合消化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分析三黄泻心汤联合消化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4月收治的8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实验组(应用三黄泻心汤联合消化内镜治疗方法)和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联合消化内镜治疗方法),每组44例.采用统计学分析2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再出血发生率、平均止血时间、彻底止血时间、生存质量评分以及治疗前后脾静脉血流量、门静脉血流量.结果 2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前脾静脉血流量、门静脉血流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后脾静脉血流量、门静脉血流量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9.55%,实验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再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三黄泻心汤联合消化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臧丽丽;赵君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郑绍周教授治疗老年人肺性脑病的经验介绍

    介绍郑绍周教授从肺与大肠的关系角度来治疗老年人肺性脑病急性发作的临床经验.郑教授根据肺与大肠相表里的原理,采用黄龙汤的润下通腑之功,恢复肺的升降之职,使清气以升,浊气得降,治疗因肠腑不通加重肺系疾病,进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疾患.

    作者:骆书庆;赵铎;王丹;王厚强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失眠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失眠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改变,失眠的发病因素和临床证候也有了明显的改变,中医对失眠的治疗无论是在理论的完善,还是方药的应用,或是针灸及外治疗法的运用上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名老中医及各医家从脏腑辨证和六经辨证的角度阐述了失眠的病因病机和治疗方法,大量临床资料证明中医药治疗失眠顽症具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王玉民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我院降脂茶的药理作用研究概况分析

    目的 对医院降脂茶组方中决明子、荷叶、绞股蓝、何首乌、山楂的药理作用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查阅近年来上述中药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降脂茶组方中各味中药具有良好的降脂效果,适合血脂高的人群使用.结论 降脂茶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深受广大患者的认可与青睐,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地开发与推广.

    作者:赵卫云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赫烜教授治疗寒凝气滞型胃脘痛的经验

    赫烜教授是山西省首批中医学术经验指导老师,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文章通过总结其治疗寒凝气滞型胃脘痛的经验,介绍其对病因病机的看法,治疗上以疏肝、理气、散寒、和胃为主,自拟胃痛基本方,临证中进行灵活加减,并附以典型临床医案,以及对本病在精神和饮食上的预防和调护,目的是有利于名中医学术经验的传承和发扬.

    作者:张丽娜;赫烜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针灸治疗颅脑损伤所致顽固性呃逆23例

    目的 探讨和分析针灸治疗颅脑损伤导致的顽固性呃逆患者效果.方法 抽取2000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颅脑损伤导致的顽固性呃逆患者(45例)作为分析的对象,以入院顺序分甲组、乙组,甲组患者为23例,乙组患者为22例.此次研究甲组是针灸治疗,乙组是常规西药治疗,总结疗效、治疗满意度.结果 甲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5.65%)大于乙组患者(7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99,P=0.034).甲组患者对于治疗的总满意度(91.30%)大于乙组患者(6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80,P=0.026).结论 在颅脑损伤导致的顽固性呃逆患者中,针灸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且提高了患者对于治疗的满意度.

    作者:王卫峰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中医特色护理联合西医常规护理应用于小儿手足口病的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中医特色护理联合西医常规护理应用于小儿手足口病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选取100例手足口病患儿,收治时间为2017年4月—8月,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2组患者各为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西医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接受西医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中医特色护理.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皮疹消退时间、住院时间以及退热时间加以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皮疹消退时间、住院时间以及退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儿,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足口病患儿接受中医特色护理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患儿的护理满意度较高,且皮疹消退时间以及退热时间显著缩短,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秦晋萍;闫冰梅;冀娟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温针灸联合中成药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温针灸联合月月舒痛经宝颗粒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 将92例原发性痛经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温针灸治疗,观察组在温针灸基础上,联合口服月月舒痛经宝颗粒治疗,2组疗程均为3个月经周期,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VAS、COX痛经症状评分变化以及综合疗效情况.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VAS、COX痛经症状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COX痛经症状评分降低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综合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95.7%,对照组总有效率7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温针灸联合月月舒痛经宝治疗原发性痛经可提高临床疗效,有效缓解患者痛经症状.

    作者:陆明红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茵陈五苓散联合阿托伐他汀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安全性与有效性分析

    目的 分析茵陈五苓散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选取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106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均为53例.2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单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开展茵陈五苓散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对比2组患者肝功能、血脂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γ-GT、ALT、ALP及AST肝功能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经8周治疗后2组肝功能指标均比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LDL-C、TC及TG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2组肝区不适、乏力及纳差呕吐例数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茵陈五苓散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有利于改善患者肝功能,稳定血脂水平,且用药安全性较高,确保疗效,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陈艺;周伟泽;李燕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益气健脾法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对COPD困难脱机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益气健脾法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困难脱机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1例,对照组41例.2组均予机械通气、早期肠内营养及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健脾法之中药治疗,疗程为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营养状态、脱机相关指标、机械通气时间、撤机成功率、住ICU时间等指标.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TP、P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ALB、Hb无明显差异(P>0.05);2组治疗后氧合指数、呼吸浅快指数、口腔闭合压和肺动态顺应性都较治疗前改善(P<0.05),但2组间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撤机成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机械通气时间及住ICU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气健脾法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可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肠内营养治疗的效果,改善患者营养及呼吸肌疲劳状态,并能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和住ICU时间.

    作者:赖海峰;谢洁芸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滋肾通阳活血方对冠心病心绞痛治疗效果及发作指标的影响

    目的 分析滋肾通阳活血方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效果及心绞痛发作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2月收治的11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滋肾通阳活血方口服.对比2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指标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心绞痛发作指标均无明显差别(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绞痛程度得分更低(P<0.05),发作次数更少(P<0.05),持续时间更短(P<0.05).结论 滋肾通阳活血方能有效提高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改善发作指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胡爱群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黄芪桂枝活络汤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黄芪桂枝活络汤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94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7例,对照组应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法加以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黄芪桂枝活络汤加以治疗,对2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运动功能、疼痛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2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上,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2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低于治疗前,FMA评分高于治疗前,而组间相比,研究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康复训练基础上联合黄芪桂枝活络汤治疗,可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疼痛症状进行有效缓解,提高肢体活动功能和临床疗效,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郭鹏;王婧;车旭东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当归六黄汤联合推拿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当归六黄汤联合推拿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的疗效.方法 将2016年6月—2017年5月治疗的RRTI患儿12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均6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及推拿治疗,观察组则加用当归六黄汤颗粒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变化等.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相对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CD4+水平、治疗前CD8+、CD4+/CD8+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较对照组相比,观察组CD4+/CD8+相对较高,CD8+相对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当归六黄汤、推拿联合应用可提升小儿RRTI治疗效果,减少RRTI发作次数,恢复机体免疫功能,促进疾病转归.

    作者:王天秋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止痛润肠汤治疗肛裂疼痛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止痛润肠汤治疗肛裂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的观察对象为2016年8月—2018年4月收治的82例肛裂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每组41例,对照组选择痔瘘熏洗剂坐浴联合肛泰软膏外用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用中药止痛润肠汤治疗,对2组临床效果及治疗前后出血量、疼痛情况变化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VAS评分、出血量相比,组间不具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2组比较,治疗组的VAS评分、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止痛润肠汤治疗肛裂效果良好,可有效缓解疼痛,减少出血量,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徐志伟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瓜蒌薤白半夏汤结合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瓜蒌薤白半夏汤结合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6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偶数奇数法分为对照组(48例)和实验组(48例),对照组予以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治疗,实验组予以瓜蒌薤白半夏汤结合血府逐瘀汤治疗,对2组临床指标变化、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与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比较,实验组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心绞痛持续时间、发作次数、硝酸甘油使用量均比对照组显著减少,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冠心病心绞痛采用瓜蒌薤白半夏汤结合血府逐瘀汤治疗,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可有效控制疾病发作,缩短病程,具有临床借鉴和进一步推广价值.

    作者:柴松波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慢性乙肝中医证型与血常规检验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患者血常规检验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用统计学的方法调查研究289例慢性乙肝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资料主要涵盖中医证型的相关内容以及患者在检验科血常规检验的相关结果等.整个过程包括调查并研读相关的病历资料、咨询当时的医务工作者以及患者及其家属,后把所得到的数据资料进行规范的统计学研究并得出相关性的结论.结果 将289例慢性乙肝的患者中医证型以及血常规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可得到,中医证型为肝郁脾虚型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RBC、HGB值在所有分型中高,而中医证型为肝肾阴虚型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WBC、PLT值则高,对对比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发现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可以说以上4项血常规的检验指标可以达到正常值.结论 临床上,中医领域的医生可以联合中医证型以及血常规检验结果的相关性来分析慢性乙肝患者中医证型的分类,从而为临床上治疗慢性乙肝提供可靠的中医证型的判断依据,从而更好的治疗乙肝以及做好预防和康复工作.

    作者:柳直英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中医内科学专业学位硕士需求调研及对培养机制的启示

    目的 调查分析中医内科学专业学位硕士的发展需求,为完善中医内科学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机制提供思路.方法 选择中医内科学专业学位硕士30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结合访谈的形式从专业了解及发展需求、理论知识学习需求、临床技能学习需求、科研能力提升需求四大方面开展调研.结果 绝大多数学生具有较牢固的专业思想,重视中医经典学习,希望除了学校设置课程以外,在临床中也能增加中医经典的学习,此外对科研实用技能(如统计学、文献检索)和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也有比较迫切的需求;临床轮转安排的需求集中于增加中医内容的实习和培训,增加临床技能培训;希望增加临床科研课题设计的教学.结论 中医内科学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机制应注重帮助学生明确培养方向和目标,强化中医经典学习及临床技能提升,培养临床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自我学习的能力.

    作者:俞洁;吴丽凡 刊期: 2018年第24期

光明中医杂志

光明中医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