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秀梅
目的 比较艾灸与针刺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4月-2012年10月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48例,随机分为艾灸组和针刺组各24例,艾灸组给予艾灸治疗,针刺组给予针刺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总有效率艾灸组100.0%,针刺组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灸治疗带状疱疹效果优于针刺,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詹巧莲;温萍;陈建宁;李旭方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对苏州市平江区8岁儿童家长口腔健康知识知晓情况进行调查.方法 2012年7-8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择班级,确定平江区14所小学8岁儿童的250名家长作为调查对象,发放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口腔健康知识、观念和行为以及获得知识的途径等,发放问卷250份,有效246份.结果 63.8%的儿童每天至少进食1次面包、蛋糕等甜点,95.1%的家长认同口腔健康对生活很重要,60.6%的家长对窝沟封闭不了解,78.9%的家长不能做到每天检查孩子刷牙效果,46.7%的家长不了解含氟牙膏的作用,52.8%的儿童1年内因牙齿问题影响到咀嚼食物,仅有24.8%的家长认为孩子口腔健康很好,而45.1%的家长认为孩子全身健康,44.7%的家长通过电视、广播、报刊、杂志获取口腔保健知识.结论 学生和家长的口腔健康知识、行为都需要进行干预,以进一步提高儿童口腔健康水平.
作者:刘红亚;张泓洁;褚兆洪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室内装修污染对儿童外周血象的影响.方法 2011年6月选取泰安市城区五所小学的2~4年级(7~9岁)学龄儿童200名,其中,男105名,女95名,按1年内家里有无室内装修分为装修组和无装修组各100名,进行室内污染物甲醛、苯及总挥发性有机物(total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TVOC)指标的监测.结果 外周血象RBC、Hb、WBC、Plt异常率:装修组分别为15.00%、20.00%、11.00%和6.00%;未装修组分别为4.00%、6.00%、1.00%和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装修组苯浓度超标家庭儿童的外周血象各项指标RBC(3.88±0.30)×1012/L、Hb(115.60±9.81)g/L、WBC(5.72±2.59)×109/L、Plt(140.60±43.84)×109/L与未超标家庭儿童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室内装修污染尤其室内苯暴露对儿童的外周血象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孙铮;刘风云;肖运迎;唐小蕾;张敏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醋酸曲普瑞林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器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8年2月-2011年2月收治的165例子宫腺肌病患者给予醋酸曲普瑞林与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器联合治疗.治疗前、治疗3个月、治疗12个月比较子宫大小、疼痛症状及低雌激素水平症状.结果 治疗前子宫大小(162.12±6.35)mm,治疗3、12个月子宫大小分别为:(143.74±4.31)、(146.38±5.61)mm,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后疼痛症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醋酸曲普瑞林与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器联合治疗子宫腺肌病对缩小子宫、缓解痛经、减少低雌激素水平症状等方面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邓庆珊;李慧 刊期: 2012年第23期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各种原因所致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依据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通常将脑梗死分为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腔隙性脑梗死,另外,还有几种特殊类型脑梗死.脑梗死的病因既有共性,不同类型之间又存在一定差异.常见的病因:脑血栓形成为动脉粥样硬化和动脉炎;脑栓塞为心源性和非心源性栓子;腔隙性脑梗死为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和微栓子等.本节以脑血栓形成为重点,是脑梗死常见的类型,约占全部脑梗死的60%.
作者:颜秀梅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鼻内镜下手术治疗单纯性蝶窦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单纯性蝶窦病变患者22例,所有患者均在鼻内镜下行蝶窦手术,清除窦内病变组织并保持引流通畅,术后对蝶窦新生物进行病理检查.结果 所有患者除2例失访外,术后5~7 d头痛症状减轻至消失15例,术后视力不同程度改善4例.1例病理报告示恶性淋巴瘤,转肿瘤科放疗、化疗.术后1、3、6个月复查CT、MRI或鼻内镜,均无病变及症状复发.结论 鼻内镜下手术治疗单纯性蝶窦病变,并发症少,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薛颖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04例,根据康复治疗的不同时间分为早期康复治疗组(A组)51例和非早期康复治疗组(B组)5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A组在生命体征平稳、病情稳定48 h内实施康复治疗;B组在生命体征平稳、病情稳定48 h后实施康复治疗.康复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能力和预后情况.结果 康复治疗3个月后Barthel指数A组66.67±8.54,B组57.46±9.32;恢复良好和轻残率A组68.63%,B组37.73%;死亡和植物生存率A组13.72%,B组32.0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早期康复治疗可以显著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从而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陈华轩;范润金;何家全;唐辉;杨理媛;任海波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有限内固定结合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8年2月-2011年6月收治的胫腓骨不稳定性骨折患者43例,先行小切口复位,螺旋形骨折与斜行骨折用加压螺钉固定,粉碎性骨折骨片用钢丝捆扎,再行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固定.术中可直视检查骨折复位固定情况,术后可主动练习膝踝关节功能,随时查看固定情况,一周左右持拐不负重下床活动.结果 本组43例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X线复查骨折处,均基本恢复正常解剖关系.42例2~6个月愈合,平均3.7个月愈合,1例延迟愈合,经配合中药治疗1年后愈合.结论 有限内固定结合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不稳定性骨折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经济的方法,可实现患者早期功能锻炼,值得推广.
作者:张太平;胡斌祥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钙拮抗剂苯磺酸氨氯地平和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9年6月-2012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2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氨氯地平组47例和硝苯地平组45例,氨氯地平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 mg/d,硝苯地平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20 mg/d,治疗8周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总有效率氨氯地平组87.23%,硝苯地平组68.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明确,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杜茜琳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自拟骨质增生方经治疗仪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3月-2012年6月收治的膝骨关节炎患者15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75例,治疗组采用自拟骨质增生方经治疗仪治疗,对照组给予针灸、推拿、理疗等方法治疗.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91.2%,对照组7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拟骨质增生方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刘新民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急诊晕厥的临床特点及病因.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月急诊晕厥患者54例,通过查看接诊记录及入院病历,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结果及病因分类等情况.结果 43例首次发作,11例多次发作,所有患者均为突然发作.发作前12例出现头晕、黑蒙、大汗、胸闷、心悸等先兆症状,发作时14例出现不同程度身体擦伤,发作时或发作后17例出现血压偏低.所有患者入院后给予血液、心电图及神经系统等相关检查.神经介导性晕厥占40.7%,脑源性晕厥占20.4%,心源性晕厥占13.0%,直立性低血压性晕厥占7.4%,其他晕厥占7.4%,病因不清占11.1%.结论 院前急救中对晕厥患者应给予严密的监护和观察,及时明确病因对晕厥的治疗和预后十分重要.
作者:范小勇;张照华;石德志;吴景录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小剂量铁剂联合食疗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2年2月收治的轻中度缺铁性贫血患儿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铁剂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儿桂圆蛋方.比较两组治疗前后RBC、Hb和HCT.结果 治疗30 d后RBC、Hb及HCT对照组分别为:(3.08±0.35)×1012/L、(113.0±5.5)g/L、(32.0±4.0)%;治疗组分别为:(4.04±0.06)×1012/L、(121.0±6.2)g/L、(37.0±2.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小剂量铁剂联合食疗方法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英 刊期: 2012年第23期
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在特定条件下,可以分化成机体的各种细胞及组织器官.干细胞移植就是将干细胞移植到患者体内或者直接注入病变部位,进而修复病变细胞,重建病变组织器官的功能.研究证明,干细胞移植对脑出血、脑梗死等神经系统疾病治疗有效,本文阐述了干细胞的种类及生物学性状、干细胞移植治疗脑出血与脑梗死的研究现状及干细胞治疗产生神经保护可能的作用机制.
作者:田轶;汤永红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抗纤维化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1-12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26例和治疗组28例,对照组单用拉米夫定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ALT、AST)、肝纤维化指标[血清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层粘连蛋白(laminin,LN)、Ⅲ型前胶原(procollagen Ⅲ,PC-Ⅲ)、Ⅳ型胶原(collagen type Ⅳ,C-Ⅳ)]及炎症纤维化相关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24周后HA、LN、PC-Ⅲ、C-Ⅳ、TNF-α的含量对照组分别为(195.4±22.5)ng/ml、(203.7±20.9)ng/ml、(173.9±32.0)μg/ml、(89.0±22.3)μg/ml、(112.2±10.5)ng/ml,治疗组分别为(120.4±34.5)ng/ml、(156.6±19.2)ng/ml、(100.3±31.3)μg/ml、(48.9±7.6)μg/ml、(85.1±12.7)ng/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ALT、AST复常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纤维化治疗,扶正化瘀胶囊与拉米夫定的联合作用效果明显优于单用拉米夫定.
作者:苏运安 刊期: 2012年第23期
微小核糖核酸(micro ribonucleic acid,miRNA)是一类内生的、较短的单链非编码RNA分子,由21~25个核苷酸组成.近年来,发现其与基因表达、细胞生长发育、肿瘤发生等诸多方面的机制和作用具有相关性.在我国发病率高的泌尿系统肿瘤是膀胱癌,其中来自尿路上皮的移行细胞癌占90%以上.国内外研究表明,miRNA与膀胱癌的发生发展有明显的相关性,miRNA可能在膀胱癌细胞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关键的调节作用,有望为膀胱癌的临床诊断、判断预后及治疗提供新的解决思路.本文对miRNA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其与肿瘤及膀胱癌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作者:李国军;黄江波 刊期: 2012年第23期
慢性咳嗽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也是中医常见的疾病之一.中医诊治慢性咳嗽有系统的理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本文综合国内的相关文献,对慢性咳嗽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概况进行总结,为临床提高慢性咳嗽的辨证论治水平提供依据.
作者:王书龙;陈宪海 刊期: 2012年第23期
随着免疫规划范围的不断扩大,提高接种质量和接种率是现今免疫规划工作的首要任务,而冷链系统是整个免疫规划工作的基础.本文总结了冷链及冷链系统的定义、疫苗与冷链系统的关系、冷链系统各环节中存在的问题、产生原因及完善冷链系统的措施,为提高工作质量提供依据.
作者:陆兆华;冯辉煌;伍海燕;苏磊静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通过调查某县当前乡镇卫生院医生队伍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建议.方法 2011年6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潍坊市某县20所乡镇卫生院的556名医生,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人员使用统一设计、印制的《乡镇卫生院医生人力资源情况调查表》调查其专业、学历、职称、执业资格、培训、编制、收入及工作满意度情况.结果 556名医生内科专业多,占67.45%;大专学历多,占49.64%;初级职称多,占82.73%;已取得执业资格占93.17%;所有医生年均培训1次,培训形式和内容以短期培训和理论授课为主;正式在编人员占58.81%;人事代理人员占41.19%;月收入3 000~3 999元多,占47.48%;对在乡镇卫生院从事临床工作比较满意占44.24%,一般满意占45.32%,不满意占10.43%.结论 该县乡镇卫生院医生队伍现状,与当前农村不断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要相比,还存在诸多问题.
作者:张强;庞凯;陈晓云;蔡维生;苏倩;井淇 刊期: 2012年第23期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主要侵犯脊柱(中轴关节),是以骶髂关节炎为标志的慢性进行性炎性疾病.西医对AS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常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及免疫抑制剂治疗,甚至应用糖皮质激素来缓解症状.而在中医中,AS属“痹证”范畴.本文从张鸣鹤对AS的认识、治疗大法和辨证用药三方面介绍了其诊治AS的临床经验.
作者:刘新兵;张立亭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螺距对骨盆骨折患者CT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12月-2012年10月收治的36例骨盆骨折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18例,采用不同螺距进行CT检查,A组螺距1.35∶1,B组螺距1.75∶1,其他扫描参数保持一致.对每次扫描所见的骨盆骨折显示情况进行分析,分别评价两组图像的噪声,记录两组患者的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ose-length product,DLP)和扫描时间,并计算有效剂量(ED).结果 两组图像对骨折显示评分A组(3.61±0.35)分,B组(3.55±0.23)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ED A组(11.99±0.37)mSV,B组(7.35±0.12)mSV;DLP A组(630.88±19.49)mGy·cm,B组(386.57±6.60)mGy·cm;平均扫描时间A组(14.47±0.48)s,B组(5.17±0.10)s.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图像的客观噪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螺距优化后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明显减少,而且不影响图像的诊断质量.
作者:刘颖;刘忠啸;张磊;许倩;孟闫凯 刊期: 2012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