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华
目的 了解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变化情况及影响其变化的因素.方法 青岛市自2005年免费抗病毒治疗开始截止到2012年2月底,所有参与免费抗病毒治疗满1年且依从性良好的109例成人患者,从青岛市艾滋病患者随访管理档案和“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管理系统”中获取资料,将资料按照治疗前CD4+T淋巴细胞水平、年龄、性别、婚姻和传播途径分组.结果 109例成人患者治疗3个月后,87.16%的患者CD4+T淋巴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治疗6个月后和12个月后,治疗前CD4+T淋巴细胞≤200组和>200组之间细胞计数的增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40岁组和>40岁组在治疗6个月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增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治疗可以及时控制病毒复制,防止免疫损伤的进展,有利于维持和重建免疫功能,从而延迟疾病的进展,过晚的治疗不利于患者免疫功能的恢复.
作者:刘明华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新生儿心律失常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2008年3月-2012年6月收治的心律失常新生儿65例,及时分析病因,治疗原发病,同时给予保护心肌的治疗.结果 65例新生儿心律失常主要原因有:先天性心脏病占15.38%,感染占26.15%,围生期缺氧占30.77%,低血糖占13.85%,电解质紊乱占7.69%,其他原因占6.15%.65例患儿经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92%.结论 新生儿心律不齐需要加强产前宣传教育、及时诊断原发病、采取适合的治疗方法,可有效降低发病率.
作者:冯迎军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在治疗上消化道粘膜下肿瘤(submucosal tumor,SMT)病变中的疗效、安全性及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2011年12月采用ESD方法治疗的40例上消化道粘膜下病变,先行CT及超声内镜明确病变的性质及层次,再行ESD治疗.结果 本组40例病变中,食管病变10例,胃内病变30例,34例完整切除,4例借助圈套器切除.3例术中穿孔,其中食管病变1例,胃病变2例,术后出血2例例,内科治疗后好转.结论 ESD技术可以一次性完整切除消化道粘膜下肿瘤,提供完整的病理学资料,缺点是操作时长,技术难度大,应由有经验的内镜医师开展.
作者:杨晓钟;刘欣;戴伟杰;王琼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了解烟台市基层执业医师对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认知情况,为基本药物制度的顺利实施提供相关对策和建议.方法 对烟台市五所区级医院165名执业医师进行知识、态度、行为(knowledge-attitude-practice,KAP)问卷调查,采用随机抽样方法.结果 本次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91.5%,研究对象中52.98%为男性,47.02%为女性,年龄集中在25~45岁,大多数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中级及以上职称.其中,50.99%的人对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一般了解,37.09%的人比较熟悉,11.92%的人表示不熟悉.82.12%的人支持该制度,71.52%的人认可基本药物的疗效,被调查者了解基本药物制度的途径主要通过业务培训和电视、报纸等媒体,并有92.72%的人希望通过业务培训增进了解.在处方时,92.72%的人首选基本药物,80.79%的人会主动推荐患者选用基本药物,50.33的人表示处方基本药物制度会降低个人收入.结论 烟台地区的基层执业医师对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认知程度相对较高,大多数执业医师支持基本药物制度,并能在处方时优先选择基本药物,主动向患者推荐基本药物.但是基本药物制度的推广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采取相应的措施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完善激励机制,加强相关培训和媒体宣传,提高公众对基本药物制度的认可度和依从性,才能促进基本药物制度的广泛实施.
作者:韩文婷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了解我国法定病毒性肝炎的发病及流行特点.方法 对2007-2011年我国法定病毒性肝炎传染病病例进行回顾统计和分析.结果 2007-2011年我国共报告法定病毒性肝炎发病数6948 438例,在五种类型肝炎中,乙肝发病数多,共5 673 039例,占81.645%.结论 乙肝发病数高,仍是今后病毒性肝炎传染病防治的重点.
作者:杨丽春;李国军;李冬莲 刊期: 2012年第24期
自我价值感是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提升老年人的自我价值感有助于积极老龄化和健康老龄化.本文从自我价值感的定义和理论、与相关概念的关系、研究对象、测量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回顾了自我价值感在老年学方面的研究,并进行了评价和思考.
作者:褚湜婧;杨胜慧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了解急诊死亡病例的流行病学特点,为提高急诊危重病例抢救成功率,制订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11年12月731例急诊死亡病例,收集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既往史、初诊及后诊断、院前及急诊科抢救情况、后死因等资料.结果 731例急诊死亡病例中,男520例,女性211,男女比2.46∶1;20 ~39岁年龄段和60~79岁年龄段是急诊死亡的高峰年龄段,分别死亡252例和232例,占34.47%和31.74%;急诊患者前5位死因分别为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创伤、恶性肿瘤及呼吸系统疾病.结论 相关部门必须结合当地实际、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急诊救治水平和完善急救网络,以减少急诊死亡率.
作者:冯玉平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正常妊娠孕妇、轻度子痫前期及重度子痫前期孕妇血浆D-二聚体(D-dimer,D-D)、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水平及其临床指导意义.方法 选择2011年8月-2012年4月在湖南省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并诊断为子痫前期患者60例为研究组,其中轻度子痫前期组30例,重度子痫前期组30例,体检正常孕妇3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用散射免疫比浊法,Clauss法测定所选对象血浆中D-D、FIB水平.观察并比较各组间浓度的差异.结果 轻度子痫前期组[(3.096±1.764) mg/L]及重度子痫前期组[(4.686±1.123)mg/L]孕妇血浆D-D水平较正常妊娠妇女组明显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子痫前期组孕妇血浆FIB[(5.20±1.46)mg/L]水平较正常妊娠妇女组明显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子痫前期组孕妇血浆FIB水平[(4.62±1.53)mg/L]较正常妊娠妇女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D的检测对妊娠子痫前期凝血功能障碍及纤溶系统的早期监测有重要临床意义,可作为临床实验室诊断的重要指标,有利于早期诊断、预防.FIB可作为辅助指标,对子痫前期的分期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闫妍;刘协红;张红玉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泰山赤灵芝提取物灵芝多糖抗鸭乙型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Bvirus,DHBV)的作用.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荧光PCR技术筛选DHBV阳性麻鸭雏鸭60只.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模型组,灵芝多糖高、中、低剂量组和阿昔洛韦组.取用药前、用药第7、14天及停药第5天各组麻鸭静脉血,以RT-PCR检测血清DHBV DNA含量,并检测血清中AST、ALT含量.结果 灵芝多糖高、中、低剂量组的病毒载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灵芝多糖各剂量组AST和ALT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灵芝多糖高、中、低3个剂量组未见明显抑制DHBV复制的作用,但对肝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冯小龙;王佩;朱成星;李竹耸;纪龙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了解齐鲁石化地区中小学生视力低下状况,以制定有效地保护视力的防范措施.方法 2011年3-6月,按照《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实施方案》及《检测细则》的要求,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对数视力表灯箱对齐鲁石化地区6所小学,3所中学的学生进行了裸眼视力检测.结果 检查1 456名,视力低下504名,视力低下率为34.62%.视力低下中,小学生28.67%,初中生4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力低下率女生高于男生(P<0.05).结论 随着年级的升高及年龄的增加,视力低下率不断上升,社会、学校及家庭应高度重视,采取合理有效地防护措施,保护好学生的视力.
作者:王仁明;李秀波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雷帕霉素药物支架体外加速释放条件.方法 雷帕霉素药物支架体外加速释放条件采用蠕动泵循环装置模拟血流环境,溶出介质选择2%十二烷基硫酸钠+10%乙腈+ 88% PBS缓冲液.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物释放,比较摇床法28 d释放结果与加速释放法1d释放结果的相关性.结果 摇床法28 d后药物累计释放了70%,加速释放法1d后药物累计释放了79%,两者都经历了初期的快速释放阶段和后期的平缓释放阶段.结论 建立雷帕霉素药物支架体外加速释放条件,加速释放法与摇床法的结果具有相关性.
作者:马冬云;毛连燕 刊期: 2012年第24期
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不仅参与胚胎发育、组织重塑、伤口愈合等过程,也是肿瘤发生发展以及转移的重要机制之一.EMT发生过程中,肿瘤微环境的细胞因子如TGF-β、EGF、ET-1、BMP等参与并调节相关信号通路促进卵巢癌发展和转移,而且与卵巢癌化疗药物耐药性相关.为此,探讨肿瘤化疗药物耐药性的具体分子机制,将为肿瘤化疗新策略提供理论依据,对提高卵巢癌患者生存率以及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梁革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欣母沛联合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在高危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0年6月-2012年5月具有高危剖宫产手术指征的产妇80例,随机分为欣母沛联合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组(A组)和欣母沛联合乳酸钠林格注射液组(B组).监测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出血情况、欣母沛使用总量、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比例.结果 欣母沛的使用剂量A组250 μg 32例,500 μg6例,750 μg2例;B组250 μg 22例,500 μg12例,750 μg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2h和术后24h出血量比A组明显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术后出血量>500 ml的8例,占20%;宫腔填塞和手术的3例,占7.5%;恶心呕吐的17例,占42.5%.B组术后出血量>500 ml的17例,占42.5%;宫腔填塞和手术的6例,占15%;恶心呕吐的32例,8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高危剖宫产使用欣母沛联合围术期静脉滴注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可以减少产后出血、欣母沛使用量以及恶心呕吐,降低因大出血所致宫腔填塞和手术的比例,且不良反应小.
作者:卢莉萍;徐学森;宋婷婷;魏红艳 刊期: 2012年第24期
丹参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活血化瘀、养血安神之功效.随着心血管疾病发生率的逐年上升,中药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丹参作为传统中药的代表,在心血管疾病的药物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对丹参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分析其抗氧化、减少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等作用,为其临床应用价值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宋立群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胃郁热型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并给予适当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2006年1月-2012年10月治疗的慢性胃炎患者30例,均给予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西医:清除幽门螺杆菌感染、根据病因对症处理、治疗自身免疫性胃炎、治疗异型增生.中医:温脾健胃止痛,艾灸、耳穴压豆、推拿、复方吴茱萸糊穴位贴敷、内服中药.并给予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效果显著,且精心护理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朱定香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和探讨鲑鱼降钙素注射液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了2010年1月-2012年1月入院治疗的164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2例.治疗组给予鲑鱼降钙素注射液肌内注射,连续使用3个月,同时加服钙尔奇 D;对照组给予单纯口服钙尔奇,连续使用3个月.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骨密度为(0.716±0.241) g/cm2,治疗后骨密度为(0.796 ±0.121) g/cm2;对照组的82例患者,治疗前骨密度为(0.712 ±0.111) g/cm2,治疗后骨密度为(0.711±0.091) g/cm2.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治疗后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 鲑鱼降钙素注射液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显著,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傅莉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并腔内博来霉素、白介素-2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细胞学确诊为恶性胸腔积液的患者148例,博来霉素组(A组)70例,胸腔内注入生理盐水60ml+博来霉素75 mg;白介素-2组(B组)78例,胸腔内注入生理盐水60ml+白介素-2 100万U.间隔一周重复上述治疗,共计三次.观察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A、B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1.4% 、75.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发热、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发生率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内注射白介素-2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好,局部刺激较轻,耐受性好,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较好的方法.
作者:曹亮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产后出血的原因,探讨产后出血的护理措施,以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方法 选择2006年8月-2012年6月86例产后出血的产妇作为研究组,同期86例出血量小于500 ml的产妇为对照组,分析两组临床资料,回顾性总结产后出血的护理体会和预防措施.结果 两组产妇在孕产史、巨大儿、剖宫产、疤痕子宫、双胎、妊娠并发症、软产道损伤、胎盘因素等方面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认真细致观察,加强产后护理,重在预防,正确处理产程,根据相关因素实施护理干预,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
作者:张莲萍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沪籍与非沪籍儿童生长发育之间的差别,为今后指导儿童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12年4-5月对延吉社区某团队两个幼儿园沪籍与非沪籍儿童进行身高、体重、血红蛋白、龋齿的检查,观察两组儿童生长发育情况.结果 3岁沪籍男童体重大于非沪籍男童体重,5岁沪籍男童身高和体重大于非沪籍男童身高和体重,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龋齿发病率沪籍16.82%,非沪籍15.2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197,P>0.05).结论 非沪籍儿童与沪籍儿童之间的生长发育仍存在差异,建议相关部门给予更大的关注.
作者:刘宇;杨谋冰;林绮频;袁先春;卢月婷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步长脑心通对不稳定型心绞痛D-二聚体和血粘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6年11月-2009年11月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4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2例,患者均给予综合治疗,A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应用步长脑心通胶囊,B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应用阿司匹林.比较分析两组治疗前后D-二聚体和血粘度表达.结果 治疗6个月后A组总有效率90.62%,B组总有效率93.7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D-二聚体和血粘度均有明显降低,治疗后两组各时间点D-二聚体、血粘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治疗后各时间点A组D-二聚体、血粘度与B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6个月后,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和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步长脑心通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可降低D-二聚体和血粘度,且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姜同辉 刊期: 2012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