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79例手足口病统计分析

乔艳艳

关键词:手足口病, 小儿, 统计分析, 住院费用, 病案管理
摘要:手足口病,又称发疹性口腔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与手足口病患者日常接触,或饮用被污染的水,或吸入唾液飞沫中的病毒均可传染此病.轻度患者发病一般可在一至两周内,口服药物就可治愈;重度患者必须住院治疗.从2010年3月份发生手足口病以来,我市重症患者比较多,截至4月底,共出院79例,其中1例合并呼吸衰竭,78例合并脑炎,年龄多集中在3岁以下.现将79例重症手足口病统计分析如下.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人卵巢肿瘤诊治体会

    本文总结我院近年来诊治的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卵巢肿瘤150例,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150例老年卵巢肿瘤患者,术后均有病理诊断.其中年龄大者86岁,小60岁.3例无生育史.合并症情况:高血压26例,冠心病20例,慢性支气管炎13例,糖尿病6例,老年性精神病2例.临床症状与体征:腹部包块49例,占32.6%;腹胀、食欲不振、恶心等消化道症状45例,占30.4%;卵巢肿瘤蒂扭转17例,占11.6%;感染发烧5例,占3.3%;腹水23例,占15.3%;阴道流血3例,占2.0%.

    作者:张永英;崔学锋;张永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不同时点血糖与冠心病的关系

    糖尿病与冠心病关系密切.在冠心病患者中,绝大多数患者合并糖代谢异常或糖尿病.然而在临床工作中,因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需多次抽血而不被患者广泛接受,造成漏诊情况相当普遍.为了减少误诊,探求既简便又实用的血糖筛查方法以及对冠心病和心血管事件的预测方法,本文对空腹血糖、餐后血糖、随机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的临床价值及其与冠心病发病和心血管事件预测的关系进行了综合分析.

    作者:文轶;曾高峰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中医治疗周围性面瘫及心理护理体会

    周围性面瘫以突发面部麻木、口眼歪斜等为主要临床表现,患者因容貌改变而易于出现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而不良情绪的存在,反过来又影响该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形成恶性循环.医护人员在治疗患者身体疾病的同时,应积极了解患者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并予以相应的心理治疗和护理,以期对临床疗效和预后起正面作用.我科对2007-2009年住院的周围性面瘫患者进行中医辨证治疗的同时实施心理护理,取得了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李锐;周玮;王坤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南京市玄武区132例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2009-2010年玄武区132例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病学特征,总结防控经验,为今后处理类似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甲型H1N1流感病例,描述三间分布特点,结合疫情处置资料,分析疫情发展特点.结果 玄武区甲型H1N1流感疫情分为三个阶段:输入性阶段、暴发阶段、散发阶段.132例分为三群:轻症126例(95.45%),重症4例(3.03%),危重2例(1.52%);职业以学生所占比例较多(56.8%),年龄以11~30岁所占比例较多(73.5%).结论 甲型H1N1流感高发人群为青少年学生,危害性较小.

    作者:周莉芸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低氧性肺动脉高压肺血管重构中的细胞因子调控

    低氧性肺动脉高压( HPH)是以低氧性肺动脉收缩和低氧性肺血管重构引起的肺动脉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临床常见病症.细胞增殖与凋亡是肺血管重构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低氧诱导分子-I、一氧化氮、一氧化碳、K+通道及5 -羟色胺均参与并影响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及凋亡.本文就上述致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因素在肺血管重构中的机制及作用作一综述,为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分子水平干预和早期康复措施介入提供新的靶点.

    作者:申霖;高芬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城市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与血糖水平间的关系

    目的 探讨泰安市城市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与血糖水平的联系,为高危人群确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分别抽取泰安市泰山区岱西社区和后七社区内常住人口且年龄≥35岁的人群共1942人作为流行病学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检测血糖和血压).利用专用数据统计软件对调查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统计学处理.结果 血糖正常、血糖异常、糖尿病与这三个级别相对应的血压水平及高血压患病率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泰安市城市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可能与血糖水平无关,高血压与糖尿病之间易患危险因素相近,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相互交叉、相互作用,对制定社区居民高血压和糖尿病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有相互借鉴意义.

    作者:巩建厂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在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对于恶性肿瘤,静脉化疗和胃肠外静脉营养在提高肿瘤的治愈率、延长生存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为了避免化疗、高渗药物和反复穿刺对表浅静脉血管的损伤,特别是对表浅静脉条件不好的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是必要的选择[2].传统的中心静脉置管途径为经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穿刺等,要由麻醉科或临床医师操作完成,需局部麻醉、缝针,创伤较大,有发生气胸、血胸的风险,因而限制了护理人员的应用.

    作者:卢爱霞;王军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康妇炎胶囊配合甲硝唑灌肠治疗盆腔炎61例

    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高,病情顽固,易反复发作,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严重影响了妇女的身心健康和生育能力,进而影响其工作和生活质量.我中心妇科应用康妇炎胶囊口服配合甲硝唑液灌肠综合治疗盆腔炎61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建平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质量保证管理对护理质量零缺陷的促进作用

    护理质量的零缺陷是21世纪医院质量管理的目标,也是医院发展的生命线.其中质量保证是管理的基础,质量控制是管理的手段.现代管理学家克劳斯比提出:“质量管理的标准就是零缺陷,是要求每一个人第一次把事情做对,提高质量的良方是事先预防而不是事后检验.”护理学科的不断发展使其质量内涵不断拓展,护理质量的概念不应简单地以护士的服务态度和技术标准去定义.从护理质量的零缺陷来讲,质量保证管理涉及到护理活动的全过程;从医疗发展的角度理解,护理质量保证管理是提高医疗效果的必然手段.因此,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是护理管理的核心,是满足护理质量零缺陷的需要.

    作者:李玲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微山县欢城镇2009年狂犬病暴露人群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欢城镇狂犬病情况,为控制狂犬病疫情,采取针对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全镇2009年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登记的所有狂犬病暴露人员情况进行常规的汇总统计分析.结果 欢城镇2009年狂犬病暴露人员男性略多于女性,伤口部位主要在四肢,以7、8、9月狂犬病暴露人员较多,暴露人群以Ⅲ级暴露为主.结论 综合防治策略是预防狂犬病的有效措施,需公安、卫生、畜牧等多部门联合行动,加强对家犬的管理、免疫及病犬捕杀;普及狂犬病知识,提高群众防护意识,加强暴露后预防.

    作者:周新永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干细胞表面标志物CD133与大肠癌的研究进展

    大肠癌( col orectal carcinoma)是指大肠粘膜上皮在环境或遗传等多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发生的恶性病变,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预后不良,死亡率较高.全世界每年有近100万的新发病例,至少有50万患者因其而死亡.大肠癌的发病率在男性肿瘤中居第4位,在女性中居第5位[1].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肠癌的发病率正在以每年2%的速度上升[1].2006年国家卫生部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大肠癌死亡率已位居恶性肿瘤第5位,其发病率在40岁开始上升,至60 -75岁时达到高峰,大肠癌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加强对早期大肠癌的诊治,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提高大肠癌的生存率有重大意义.

    作者:李娟;范钟麟;王学红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79例手足口病统计分析

    手足口病,又称发疹性口腔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与手足口病患者日常接触,或饮用被污染的水,或吸入唾液飞沫中的病毒均可传染此病.轻度患者发病一般可在一至两周内,口服药物就可治愈;重度患者必须住院治疗.从2010年3月份发生手足口病以来,我市重症患者比较多,截至4月底,共出院79例,其中1例合并呼吸衰竭,78例合并脑炎,年龄多集中在3岁以下.现将79例重症手足口病统计分析如下.

    作者:乔艳艳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更年期妇女的健康问题及社区保健

    世界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老年人口数量的持续增长,随之而来的是进入绝经期妇女数量的逐年增加,预计到2030年中国将有超过2.7亿的妇女进入绝经期.妇女生命的三分之一时间将在绝经后度过.妇女进入更年期后,随着卵巢功能的逐渐衰退,雌激素水平的逐渐下降,会导致生理和心理功能的失调而影响健康,所引发的低雌激素水平相关疾病还会影响到老年妇女的健康和生活质量[1].

    作者:徐红;肖萍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概述

    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ypox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HPH)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和慢性高原病的重要发病机制.急性缺氧引起肺血管收缩( hypoxicpulmonary vasoeonstrietion,HPV),慢性缺氧可致肺血管重塑(hypoxic puhnonary vessel remodeling,HPVR).HPV和HPVR是HPH发生发展中的两个重要病理过程.HPH的发生机制非常复杂,涉及离子通道、信息通道、细胞及生长因子、活性介质、神经因素等多个途径,现就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石海霞;高芬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并发雷诺现象的系统性红斑狼疮血NO、ET-1、vWF测定分析

    目的 研究一氧化氮(N0)、血管内皮素-1(ET-1)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与并发雷诺现象(RP)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相关性,以探讨其在继发R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以并发RP的SLE女性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并用无RP的SIE女性患者30例作为阴性对照组,30名健康女性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测定血清NO、vWF浓度及血浆ET-1浓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并发RP的SLE患者NO、ET-1及vWF浓度均明显高于无RP的SLE患者,后者又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NO、ET-1及vWF水平的升高可能加重血管病变并诱发RP的发生.

    作者:周爱红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颈椎病术后窒息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

    颈椎病的手术部位较高,术后易发生窒息,可引起死亡.我科于2005年1月-2010年4月,对36例颈椎病患者围手术期实施了护理干预,有效预防了颈椎病术后窒息的发生,保证了患者术后的顺利恢复.现将护理干预及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36例颈椎病患者中,男27例,女9例;年龄大79岁,小34岁,平均年龄54岁.颈前路术式26例,颈后路术式10例.其中采用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11例,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固定术15例,单纯行后路减压植骨术2例,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3例,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5例.

    作者:王志坚;柳晓芳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的研究进展

    细胞凋亡抑制蛋白(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s,IAP)是一类在结构上具有高度同源性的细胞内源性凋亡抑制蛋白家族,包括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linked IAP,XIAP,也称为Hilp、MIHA和BIC4),神经凋亡抑制蛋白(NAIP),存活素(survivin),Livin,MI - IAP等.其中XIAP是1996年由Rajcan - Separovic E等鉴定出来的,后来的研究表明其参与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和增殖的调控、血管生成等过程;XIAP是lAP家族有效的caspase抑制剂[1],也是唯一可与凋亡启动因子caspase -9和效应因子caspase-3、caspase -7结合的凋亡抑制蛋白.本文就近年来对XIAP的研究进展情况作一综述.

    作者:胡密;李占全;柴克霞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肝癌中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表达的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肝癌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的表达,探讨其与肝癌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为临床上寻找肝癌表达的新的生物学标志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取山东省昌邑市人民医院2008年6月-2010年6月肝癌手术切除标本36例,按照Edmondson - Steiner组织学分级标准进行分级.选用3例外伤性肝破裂患者手术肝切除标本作正常对照.使用鼠抗人TIMP-1多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PV- 9000通用型二步法染色.染色结果根据反应强度及面积判断,评分标准按Shimizu方法,根据两项打分之和判断.结果 对照组中TIMP-1的表达为阴性.TIMP-1在肝癌中的表达阳性率为74.8%.TIMP-1的阳性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甲胎蛋白(AFP)是否阳性、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是否阳性均无关(均P>0.05).有癌栓组、无癌栓组和包膜不完整组、包膜完整组的TIMP-1在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侵袭转移组与低侵袭转移组间,TIMP-1阳性率分别为89.6%和48.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IMP-1在肝癌组织中的过度表达是肝癌侵袭与转移程度的一个重要生物学标志物.

    作者:曹风俊;黄东力;姜维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观察

    随着社会的发展,糖尿病作为严重影响全球公共健康的主要疾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1].伴随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视网膜光凝仍是DR的重要保守治疗方法.为观察按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光凝研究组( DRPS)的指导原则对不同时期DR进行针对性视网膜光凝的临床疗效,笔者分析了我院患者视网膜光凝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贾伟宁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烧伤患者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探讨

    在烧伤患者中由于不规则的皮肤损伤使静脉穿刺部位极度局限,尤其是大面积烧伤的患者,因静脉破坏严重,可视下静脉穿刺较一般患者的静脉穿刺更为困难.而快速补液是抢救烧伤和烧伤休克患者的关键措施,所以选择恰当的穿刺部位、掌握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对于减轻病人痛苦,保存烧伤患者血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具体操作和部位选择的体会如下.

    作者:赵丽辉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