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社区白内障手术复明率相关因素分析

柳淑芳;杨芳

关键词:白内障, 复明手术, 脱盲率, 社区
摘要:目的 分析影响白内障术后复明的有关因素,并探讨基层预防及医疗在提高白内障手术复明效果及根治可复性白内障盲的进展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统计手术前后相关报表资料,对上海市金杨社区154眼白内障患者术后复明情况进行常规分析,并用卡方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154眼中有139眼复明,15眼未明,脱盲率90.3%.结论 术前视力级别不同,手术复明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不同级别医院开展白内障复明手术,术后脱盲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穴位注射治疗慢性湿疹46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穴位注射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方法 门诊确诊病例78例,男35例,女43倒,随机分成治疗组46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采用穴位注射加外擦皮质激素软膏,对照组单用外擦皮质激素软膏,治疗1周,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治疗组46例,有效率93.5%;对照组32例,有效率53.1%.结论 穴位注射治疗慢性湿疹疗效显著.

    作者:李雁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苏州市小学生行为问题与家庭环境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 为更有效地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了解儿童行为问题的现状及家庭环境因素对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提供依据.方法 以苏州地区小学生2669名为调查对象.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家长用表,CBCL)调查儿童的行为问题,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调查儿童的家庭环境.结果 男生行为问题中,分裂样8.7%居高,抑郁1.2%居低.女生行为问题中,性问题9.3%居高,攻击性行为和违纪行为均为1.9%居低.父母亲的教育程度都对小学生的行为问题有显著的影响,以母亲的受教育程度的作用更具有统计学意义.家庭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成功性和知识性对小学生行为问题有影响.其中亲密度、情感表达和知识性是小学生行为问题的保护因素,矛盾性和成功性是小学生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结论 行为问题在小学生中有较高的发生率,家庭环境因素对小学生行为问题的发生有显著的影响.

    作者:马小颖;徐勇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某校控烟干预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学校控烟工作的有效途径,为学校控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以陕西某校07级卫生专业的全体新生为调查对象,对比控烟干预措施实施前后吸烟相关健康知识、行为及吸烟状况.结果 控烟干预措施对普及吸烟相关健康知识效果明显,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学生对吸烟的态度和行为.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学生对吸烟的认识仍存在误区;学生参与控烟活动的积极性不够高,存在认识态度与行为不一致的现象.结论 学校控烟工作形势严峻,平时要加强监督引导尤其是男生,动员学生积极参与学校控烟工作.

    作者:王荣德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长托宁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疗效观察及护理

    在基层医院有机磷农药中毒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抢救不及时,常危及生命.我科自2008年以来应用新型抗胆碱药长托宁代替阿托品伍用解磷定救治有机磷农药中毒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雅玲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食管贲门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及护理

    食管贲门癌患者均因进行性吞咽困难所致的营养缺乏和癌肿本身导致的营养消耗等原因,表现为蛋白-热量营养不良.如果再加上手术本身带来的严重创伤及过强的应激反应,将使术后营养不良加重,因此术后早期开始营养支持对患者恢复、预防感染和发生吻合口瘘具有重要作用[1].我院对2007年11月~2009年11月收治的327例食管贲门癌患者常规留置十二指肠营养管进行早期肠内营养,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海珊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广州市海珠区社区妇幼保健人力资源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从事社区妇幼保健服务的人力资源状况,为卫生行政部门决策提供信息.方法 发放调查表,现场核对,对广州市海珠区46名社区妇幼保健人员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广州市海珠区社区妇幼保健人员97.83%为兼职,工作经验不足,学历层次虽较高,但技术职称较低,其中23.91%无技术职称与执业证.结论 加强社区妇幼保健人员的医师执业资格管理及继续教育培训,加大对社区妇幼保健工作的财政投入,稳定社区妇幼保健技术队伍,提高整体素质.

    作者:卢良坚;卢雪珍;褚瑞峰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产后出血5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56例发生产后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产后出血发生率为2.34%,宫缩乏力、胎盘因素及软产道裂伤是主要原因.结论 减少产后出血的关键是做好产前检查,正确处理产程,提高剖宫产技术,控制剖宫产.

    作者:李茂珍;夏迎春;陈华生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先兆流产200例效果观察

    目的 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先兆流产,尽大限度发挥治疗效果,避免病情发展为难免流产.方法 对200例先兆流产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结果 200例中有效191例(95.5%),无效9例(4.5%),其中习惯性流产3例.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先兆流产,强调整体治疗,保胎效果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张如苗;殷守卿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Ⅰ、Ⅱ期胃癌原癌基因、雷帕霉素靶蛋白和转化生长因子α表达与复发转移的关系

    目的 探讨Ⅰ、Ⅱ期胃癌原癌(c-erbB-2)基因、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pmTOR)、转化生长因子α(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α,TGF-α)表达与复发转移的关系.方法 收集青海大学附属医院2003年3月~2004年10月62例Ⅰ、Ⅱ期胃癌患者切除标本,其中复发转移组和非复发转移组各31例,至少随访5年或随访至复发.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原发瘤组织中c-erbB-2、p-Mtdr、TGF-α蛋白表达.结果 复发组c-erbB-2、p-Mtcir、TGF-α过表达率分别为58.1%、67.7%、61.3%,非复发组分别为38.7%、29.O%、48.4%.复发组p-Mtor、TGF-α过表达率明显高于非复发组(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p-Mtor、TGF-α表达与术后复发转移有关.结论 p-Mtor、TGF-α表达可能与Ⅰ、Ⅱ期胃癌术后复发转移有关.

    作者:高晟;张成武;窦拉加;郭新建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老年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8例临床分析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以及环境因素和药物因素等影响,老年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有增多的趋势,老年甲亢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缺乏高代谢症候群,极易被误诊、漏诊或延误诊断.笔者对38例老年甲亢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老年人甲亢临床特点,以加深对本病的认识.提高诊治水平.

    作者:魏开芳;胡军霞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发酵丝孢酵母利用麻风果油饼固态发酵产油效果观察

    目的 利用发酵丝孢酵母榨过油的麻风果油饼进行固态发酵产油,提高产油量.方法 从若尔盖草原取样的土壤中筛选出的产油性能较好的菌株发酵丝孢酵母,利用混合糖发酵产油脂,初步分析该酵母分别以葡萄糖、木糖和混合糖为碳源发酵生产油脂的特性.结果 分别利用70 g/L葡萄糖和70 g/L木糖作为碳源在30℃下摇瓶发酵96 h,糖利用率均达90%以上,菌体生物量分别为14.1 g/L和13.1 g/L,油脂含量分别为55.7%和52.6%.相同条件下该菌株利用混合糖(葡萄糖46.6 g/L,木糖23.4 g/L)为碳源时总糖利用率、生物量和油脂含量分别为75.1%、15.0g/L和40.0%.结论 该菌株利用混合糖发酵产油的佳培养基组成:混合糖浓度79.8g/L、酵母粉浓度8.9 g/L、FeSO4浓度8.0 mg/L、KH2PO4浓度7 g/L、Na2HPO4浓度2 g/L、Mgso4浓度1 g/L、NH4C1浓度0.5 g/L.经摇瓶培养,该菌株生物量达到了18.0 g/L、油脂量为10.9 g/L、油脂含量达到了60.6%;在7 L发酵罐扩大培养中,生物量达到了27 g/L、油脂量达到了15.8 g/L、油脂含量达到了58.8%.

    作者:程志远;林国秀;王培;刘晓宁;李真;张杰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骨肽注射液在骨科的应用进展

    骨肽注射液含多种骨代谢的活性肽类,具有调节骨代谢,刺激成骨细胞增殖,促进新骨形成,以及调节钙、磷代谢,增加骨钙沉积,防治骨质疏松以及促进骨折愈合、抗感染、镇痛等作用.临床用于增生性骨关节疾病及骨折等治疗.现就骨肽注射液在骨科中的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作者:施莱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鲁米那对高危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早期干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鲁米那早期口服对具有高危围产因素的新生儿(高危新生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预防作用.方法 把高危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早期给予鲁米那口服,观察发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例数及总胆红素变化的情况.对照组不做任何防治.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新生儿出现高胆红素血症的几率大为降低,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鲁米那早期口服对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具有较好的疗效,特别适合基层医疗单位.

    作者:张菊根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桂枝茯苓胶囊、康复消炎栓联合微波治疗输卵管不通120例效果观察

    输卵管不通或通而不畅是原发或继发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占不孕症的30%~40%,多继发于盆腔感染之后.临床治疗效果多不理想,笔者自2007年1月~2009年1月采用桂枝茯苓胶囊、康复消炎栓及微波治疗输卵管不通120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翟春华;孙海霞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盐城地区低出生体重对青少年肝脏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低出生体重对青少年肝脏功能的影响,为早期干预和预防胎源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07年4月,在盐城市城区随机抽取1200名17~22岁健康青少年,从出生体重<2500 g人群中选取20名为实验组,从出生体重正常者中按1:1配对选取20名为对照,检测并比较部分血液生化指标.结果 检测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0人,低出生体重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高于出生体重正常组(P<0.05),直接胆红素水平与乳酸脱氢酶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总胆红素、总蛋白、白蛋白、碱性磷酸酶、r-谷氨酰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载脂蛋白平均水平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出生体重对青少年(17~22岁)肝脏功能有影响,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工作应从胎儿时期抓起.

    作者:程应华;许红;茅彩萍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窦性心律震荡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影响

    目的 回顾性分析窦性心律震荡现象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影响.方法 对137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39例,急性心肌梗死98例),发病后的动态心电图进行分析,测量窦性心律震荡参数,震荡初始(TO)与震荡斜率(TS)值,观察TO、TS变化对急性冠状动脉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患者随访(21.0±11.0)月,共死亡16例.窦性心律震荡减弱程度与低左心室射血分数、年龄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展变化显著相关.结论 窦性心律震荡现象可作为反映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预后及心功能预测的参考指标.

    作者:靳艳辉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研究进展

    目前,腰痛有很高的发病率[1],椎间盘退行性变可能是发生慢性腰痛的主要原因之一[2-3].根据组织学和MR检查,我们发现早在20岁时,椎间盘就已经有了退行性变[4-5].早发生在髓核(nucleus pulposus,NP),以现有细胞的丢失和基质的改变为主.随着病变的进展,纤维环(annulus fibrosus,AF)的外层会改变其正常的层状排列顺序,从而使椎间盘的受力发生改变.久而久之,从AF内部向外部逐渐开始出现裂隙慢慢变为裂口,进而导致了整体性力学改变[6].这些变化增加了传递到椎体终板的力,引起微小的骨折和边缘骨赘形成.产生并刺激血管和神经向椎间盘内部生长的细胞因子在腰痛中也起了重要的作用[7].椎间盘退行性变的程度与腰痛的临床表现之间并没有很大的关系[8].

    作者:武玉恒;孔庆奎;张立涛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带状疱疹误诊为不稳定型心绞痛2例

    在临床心电图工作中,遇到2例带状疱疹误诊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现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女,67岁,因左侧胸痛2 d来诊.患者于2 d前突感左侧乳房下烧灼样疼痛,呈阵发性加剧,无心慌及气短,经查体未见阳性体征,心电图检查未见异常,初步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给与扩充冠状动脉、活血化瘀等治疗3 d,疼痛末见好转,再次复查心电图时,发现患者左侧乳房下散在成簇的透亮皮疹,呈粟粒状,周围红润,请皮肤科会诊,确诊为带状疱疹.

    作者:陈青枝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流行性感冒裂解疫苗临床安全性调查

    目的 了解流行性感冒(流感)疫苗临床接种安全性和预防效果,为开展流感预防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6~2007年免疫组936人和对照组907人进行6个月追踪观察,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接种流感疫苗的936人中,出现接种部位疼痛7例(0.75%),皮肤瘙痒2例(0.21%),发热(≥37.5℃)2例(0.21%),皮疹发生1例(0.11%).流感样症状的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接种流感疫苗能极显著地减少流感样症状的发生,对儿童的预防作用尤为明显.

    作者:刘志华;常婕;张希军;谢新莉;张启中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体育运动对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焦虑情绪及改良Kupperman评分的影响

    目的 研究体育运动对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焦虑情绪及改良Kupperman评分的影响.方法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改良Kupperman评分量表对156名围绝经期妇女进行调查,分析其抑郁焦虑水平和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严重程度.结果 经常进行体育运动的围绝经期妇女的SDS、SAS和Kupperman评分明显小于不常运动的妇女(P<0.05).结论 体育运动能明显缓解围绝经期妇女的抑郁焦虑情绪和围绝经期综合征.

    作者:李梅;孙红兵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