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蜈蚣三黄混合液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魏秀芝;王丽;丁瑶

关键词:蜈蚣, 混合液, 治疗, 带状疱疹, 现报道如下, 效果满意, 临床应用
摘要:笔者在临床应用蜈蚣三黄混合液治疗带状疱疹,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瘢痕子宫自发性破裂1例报道

    患者女,35岁.既往G5P2,瘢痕子宫.末次月经:2007年8月24日,预产期:2008年6月8日.孕27周时曾突发腹痛,能忍受,未行任何治疗,自行缓解.现临近预产期腹痛而入院待产.

    作者:徐雪莲;于立刚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高压氧综合治疗软组织撕脱挤压伤42例体会

    我院高压氧科与骨伤科自2007年4月~2009年6月联合应用高压氧综合治疗软组织撕脱挤压伤,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大春;武祥仁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肺下积液X射线的诊断价值分析

    肺下积液是肺底和横膈之间胸膜腔内的一层积液,临床上并不少见,但又容易被忽略,造成误诊.笔者分析了50例肺下积液的临床特点,着重提出X线的诊断方法 和鉴别诊断,报道如下.

    作者:马连红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红霉素与阿奇霉素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疗效观察

    儿童支原体肺炎是儿科一种常见的肺炎,病原为肺炎支原体,笔者2003年1月~2009年1月232例肺炎支原体患者,分别采用红霉素静脉滴注后阿奇霉素口服及阿奇霉素静脉滴注后再间歇口服两种序贯疗法治疗支原体肺炎,比较两者的疗效、安全性和经济性,报道如下.

    作者:陈巧恩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膀胱冲洗频率对预防尿路感染效果分析

    留置导尿是临床上解决排尿异常和观察尿量的基本手段,是各临床科室普通且经常应用的一项基本操作,也是造成医院内感染的常见原因之一.尿路感染占医院内感染的20.8%~31.7%,仅次于呼吸道感染[1].为了降低感染的发生率,临床多采用膀胱冲洗来作为预防和控制留置导尿患者尿路感染的措施,以达到清洁膀胱、稀释尿液、清除沉淀物、防止导尿管堵塞、维持尿液引流通畅的目的 [2].为了寻求膀胱冲洗频率与预防尿路感染的相关性,笔者对160例留置导尿患者进行了.膀胱冲洗,现报道如下.

    作者:吕秀艳;吴医学;张娟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合并糖尿病46例临床分析

    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ravers病)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常见病因,约占全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80%~85%.Gravers病合并糖尿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是与遗传、免疫调节异常相关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笔者对自2004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46例患者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李富元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甲磺酸帕珠沙星注射液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甲磺酸帕珠沙星注射液对急性细菌性呼吸系统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选择细菌性呼吸系统感染患者120例.试验组(60例)用帕珠沙星0.3 g,静脉滴注,2次/d;对照组(60例)用左氧氟沙星0.2 g,静脉滴注,2次/d.疗程均为7~10 d.结果 试验组痊愈率为76.7%,总有效率98.3%;对照组痊愈率为73.3%,总有效率为96.7%.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5.9%和91.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对照组为1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帕珠沙星注射液治疗急性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安全性较好.

    作者:牛庆海;刘兆恩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事业单位人员脂肪肝患病情况及与体重指数、血脂水平的关系

    目的 了解事业单位人员的脂肪肝患病情况及与体重指数(BMI)、血脂水平的关系,为改善事业单位人员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 以2008年参加体检的部分事业单位人员813名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脂肪肝检查,身高、体重测量和血脂检测,分析事业单位人员脂肪肝患病情况,及其与BMI、血脂水平的关系.结果 肪事业单位人员脂肪肝检出率男性为59.09%、女性为39.41%;19~45岁年龄组脂肪肝检出率为26.02%,46~59岁年龄组为58.01%.≥60岁年龄组为49.67%,各年龄组脂肪肝检出率男性均高于女性.脂肪肝患病组BMI、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分别为(27.08±3.11)kg/m2、(2.14±1.26)mmol/L,与非脂肝组的(22.19±3.02)kg/m2、(1.60±0.81)mmol/L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事业单位人员脂肪肝患病率较高,且患病人群的体重和甘油三酯水平较高.

    作者:高磊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社区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分析

    糖尿病(DM)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我国DM的患病率正在呈快速上升趋势,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的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它的急、慢性并发症,尤其是慢性并发症累及多个器官,致残、致死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并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蕈的负担,已成为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社会问题,引起各国政府、卫生部门及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1].因此,在社区中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显得十分紧迫而重要.

    作者:尚毛措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分析

    慢性支气管炎(慢支)是由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是一种慢性老年多发性疾病,病程较长.2008年笔者对264例慢支急性加重期患者进行了痰培养及药物敏感监测,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晶;郗崇利;刘淑芳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新癀片治疗轻型阿弗他溃疡75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新癀片治疗口腔轻型阿弗他溃疡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新癀片,3片/次,每日3次,饭后含服,7 d为1疗程.对照组:西瓜霜喷剂,少许,每日3次,喷患处;维生素B2 10 mg/次,每日3次,口服;泼尼松片,10 mg/次,每日3次,饭后口服,7 d为1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5.0%,对照组71.4%,两组经χ2检验χ2=7.7168,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新癀片治疗口腔轻型阿弗他溃疡有显著疗效,副作用少.

    作者:刘文学;杨慧;沈振祥;黄威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50例分析

    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是一种以长期疲劳为突出表现,同时伴有低热、头痛、肌肉关节疼痛、失眠和多种精神症状的一组症候群,体检和常规实验室检查一般无异常表现.笔者于2007年4月~2009年4月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50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范修云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生存率的透析前因素研究分析

    目的 分析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CHD)患者透析前年龄、血压、原发病、早期诊断和晚期诊断、血清白蛋白(Alb)等因素对其累积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对行CHD的患者115例,要求Kt/V>1.2,回顾性分析年龄、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晚期诊断和早期诊断、透析前血压、Alb、心胸比例(CTR)等因素与累积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115例CHD患者中平均60岁以上的患者累积生存率明显降低(P<0.05);原发病为糖尿病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较非糖尿病患者的累积生存率下降(P<0.01);晚期诊断与早期诊断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压对累积生存率呈正相关,包括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P<0.01);血清Alb与累积生存率呈明显正相关,Alb≤35 g/L组较其他组(35 g/L50%的CHD患者的预后不良;血Alb低于35g/L的患者累积生存率极低,提示营养支持在CHD患者起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涛;刘子栋;张霞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131碘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致周期性麻痹发作12例分析

    笔者对2006~2008年接诊的J2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131碘治疗后导致周期性麻痹发作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牛伟;李宝华;张荣荣;侯超;张善龙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腰硬联合麻醉套件针内针在脊麻中的应用

    在临床麻醉工作中,脊麻操作简单,麻醉效果确切,适用于下肢及下腹部手术,但由于传统的脊麻方法 引起术后头痛发生率较高,从而限制其在临床上的应用,脊麻引起的术后头痛发生率与脊麻穿刺所用的穿刺针粗细、类型有直接关系[1].我科自2006年起用腰硬联合麻醉套件的针内针(25 G)实行腰穿,对预防术后头痛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蔡团序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腧穴自血疗法配合扑尔敏、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血清总IgE值升高及影响

    目的 观察腧穴自血疗法配合扑尔敏注射液、氯雷他定片治疗血清总IgE值升高的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血清IgE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开放、平行对照法,以腧穴自血疗法配合扑尔敏注射液、氯雷他定片治疗作为治疗组,单纯口服氯雷他定片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疗效观察.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治疗组血清IgE水平与对照组无差别(P>0.05),治疗后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期间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腧穴自血疗法配合扑尔敏注射液、氯雷他定片治疗血清总IgE值升高的慢性荨麻疹患者安全、有效.

    作者:陈铁军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学龄前儿童龋齿的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影响学龄前儿童龋齿的相关因素,为儿童龋病的早期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调查本地区4所幼儿园共1082名4~7岁学龄前儿童的龋齿情况及饮食卫生等相关因素,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学龄前儿童的龋齿病与饮食、卫生习惯等因素有关,尤其是睡前吃糖、甜食、饮料及不刷牙是龋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加强口腔保健教育,养成良好的刷牙和饮食卫生习惯,是防治龋病的有效措施.

    作者:赵红芳;侍学琴;程小云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药源性低钾血症31例临床分析

    任何原因导致的血清钾浓度<3.5 mmol/L称为低钾血症,笔者将自2008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因药物所致的低钾血症31例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李玉叶;林红伍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经皮激光椎间盘汽化减压术联合臭氧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分析

    经皮激光椎间盘汽化减压术(PLCC)联合臭氧溶解术是近年来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微创非开放性手术方法 .笔者对2007年1月~2008年1月采用PLCC联合臭氧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8例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李成香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注射过程发生晕厥护理分析

    探讨注射过程中发生晕厥的原因.针对不同原因的晕厥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由于判断准确,处理及时,36例患者全部康复,无一例出现并发症.晕厥是注射过程中常见的急症,如果我们能够掌握晕厥的临床特点,做好预防,并及时治疗和护理是可以很快康复的.

    作者:蔡妙英;周小燕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