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春;武祥仁
血清脂蛋白(a)[Lp(a)]是挪威遗传学家Berg在1963年发现并命名,1974年Berg又首次报道冠心病(CHD)患者血清Lp(a)浓度增高.40多年来国内外从事流行病、临床医学、生物化学和遗传学的学者研究发现Lp(a)在化学组成、理化特性等许多方面与LDL不同,特别是Mclean等人发现载脂蛋白(a)[apo(a)]与纤溶酶原(PLG)有80%以上的同源性,从而揭示了这个独特的高度多同源性的脂蛋白变异体的基因结构和功能,也揭示了高血清Lp(a)水平与冠状动脉疾病(CAD)和AS发生之间的可能机制,确认高Lp(a)为心脑血管疾病(CCVD)十分重要、与遗传密切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1,2].基于这种认识,近年来有许多学者开始注意各种运动训练对血清Lp(a)的作用,研究结果 表明不同的运动训练对血清Lp(a)浓度的影响也不尽相同.
作者:王召友;李古强 刊期: 2009年第19期
新生儿肺炎本来是儿科的一种常见疾病,但由于患儿年龄小,病情重,易并发呼吸衰竭,进一步引起心力衰竭,且在抢救治疗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再度出现,直接威胁患儿生命安全,是导致围产期小儿死亡的重要原因[1].笔者对2006年5月~2008年11月收治的新生儿肺炎患儿30例进行有效的治疗和精心细致的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娟珍 刊期: 2009年第19期
近年来,子宫颈癌发病率逐年增高并趋于年轻化.35岁以下的妇女宫颈癌发病率明显上升.年轻宫颈癌患者不仅要忍受躯体上的痛苦,而且在精神上也是一重大打击.宫颈癌术后由于子宫的全切除使妇女性生活质量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1].而性生活是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家庭的稳定.为此,笔者对2007年1月~2008年12月住院的24例子宫颈癌患者采用谈话形式进行有关性心理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梅;陈秀云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昏迷患者胃管注入乳果糖干预便秘的疗效.方法 80例重度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给予胃管鼻饲乳果糖通便;对照组40例,给予胃管注入清水、腹部按摩.两组观察期间均未用其他通便药物,观察7 d后统计比较两组排便情况.结果 治疗组未见不良反应,治疗组显效率87.5%,有效率100.0%;对照组显效率60.0%,有效率72.5%.两组间显效率和有效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管鼻饲乳果糖能有效干预重度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便秘的发生.
作者:陈雪林;李季林;肖建;盛罗平;陈仁辉;陆林其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与胃癌相关的血清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9-9(CA19-9)、糖链抗原72-4(CA72-4)3种肿瘤标志物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76例胃癌患者、28例健康人血清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CEA值,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CA19-9、CA72-4值.结果 胃癌患者血清中CEA、CA19-9、CA72-4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EA、CA19-9、CA72-4单独检测时敏感性分别为59.2%、44.7%、46.1%.联合检测CA19-9及CA72-4特异性为63.15%,3项联合检测的特异性达71.1%.结论 3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提高胃癌诊断的特异性和有效性.
作者:杨洪云 刊期: 2009年第19期
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由多因素引起,不仅给病人带来痛苦,而且增加了病人的经济负担.笔者对社区门诊2007年1月~2008年12月外科门诊手术切口感染状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以降低社区门诊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现报道如下.
作者:莫少田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调查影响学龄前儿童龋齿的相关因素,为儿童龋病的早期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调查本地区4所幼儿园共1082名4~7岁学龄前儿童的龋齿情况及饮食卫生等相关因素,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学龄前儿童的龋齿病与饮食、卫生习惯等因素有关,尤其是睡前吃糖、甜食、饮料及不刷牙是龋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加强口腔保健教育,养成良好的刷牙和饮食卫生习惯,是防治龋病的有效措施.
作者:赵红芳;侍学琴;程小云 刊期: 2009年第19期
新生儿换血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主要的方法 .主要用于重症母婴血型不合的溶血病.溶血病换血可及时换出抗体和致敏的红细胞,减轻溶血,降低血清胆红素,防止核黄疸,同时纠正贫血.笔者对2008年行新生儿换血术5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郭红霞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异丙酚静脉全麻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探讨佳药物配伍组合.方法 选择ASA Ⅰ~Ⅱ级妊娠6~9周、无全麻禁忌证、自愿接受无痛人工流产术的孕妇168例,随机分为R1、R2、R3组,每组56例.各组均先缓慢静脉注射瑞芬太尼(R1组0.5 μg/kg、R2组1.0 μg/kg、R3组1.5μg/kg)45 s,再缓慢静脉注射异丙酚(剂量:R1组2.0mg/kg、R2组1.5 mg/kg、R3组1.0 mg/kg)至患者入睡并睫毛反射消失后手术开始,术中可酌情追加异丙酚0.5~1.0 mg/kg.观察记录注药前、睫毛反射消失时、扩宫吸宫时、手术结束时的MAP、HR、SpO2、RR变化及麻醉效果和各种不良反应.结果 3组患者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各组麻醉后睫毛反射消失时MAP、HR、SpO2、RR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尤以R3组明显(与R1、R2组比P<0.05),其中R3组有3例一过性呼吸暂停,SpO2降至90%,经面罩加压吸氧后很快回升至95%以上;麻醉效果:R2、R3组明显优于R1组(P<0.05);异丙酚用量:R1组明显大于R2、R3组(P<0.05);术后宫缩痛:R2、R3组明显少于R1组(P<0.05).结论 瑞芬太尼1.0μg/kg复合异丙酚1.5 mg/kg静脉全麻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具有麻醉效果好、镇痛作用强、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的优点,是较为合理的药物配伍组合.
作者:赵锁良;李国宏;马建军;林红艳 刊期: 2009年第19期
儿童支原体肺炎是儿科一种常见的肺炎,病原为肺炎支原体,笔者2003年1月~2009年1月232例肺炎支原体患者,分别采用红霉素静脉滴注后阿奇霉素口服及阿奇霉素静脉滴注后再间歇口服两种序贯疗法治疗支原体肺炎,比较两者的疗效、安全性和经济性,报道如下.
作者:陈巧恩 刊期: 2009年第19期
为了解门诊处方规范化状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笔者对不合理处方进行综合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王莉萍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笔者对2006~2008年接诊的J2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131碘治疗后导致周期性麻痹发作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牛伟;李宝华;张荣荣;侯超;张善龙 刊期: 2009年第19期
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高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发病率为23/10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7%~10%[1].发病后要尽早实施手术治疗,常用的方法 是根治术.因根治术切除患者胸大肌、胸小肌、腋窝淋巴结及结缔组织,切除范围广.
作者:孙俊伟;邱红梅;夏琛 刊期: 2009年第19期
有效降压是高血压患者获益的基石,降压达标是高血压治疗的核心,降压治疗的目的 不仅仅是降低血压水平,其终的目的 是有效降低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的危险性,进而减少心血管终点事件的发生,笔者应用健康信念模式指导社区中老年高血压病的干预,提高了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颜园香;章正华 刊期: 2009年第19期
手术室护士是在特殊环境中从事特殊护理的专业人群,在诊疗和护理过程中,若不注意个人防护容易造成职业性损伤[1].资料表明:手术室人员防护意识不达标率为72.8%,自我防护知识合格率50%[2].因此,充分地重视手术室护士的职业防护,有效的做好日常工作的职业防护,保护护士的身心健康,是一项十分重要和有益的工作.
作者:杨慧 刊期: 2009年第19期
全科医师培训主要培养社区实践应用型人才和学科复合型人才[1].传统的教学模式专业学习主要是课堂学习和课堂练习,只有到毕业实习时,才开始社会实践.
作者:辛崇萍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对临沂市铁强化酱油项目推广前后妇女、儿童缺铁性贫血状况以及人群对铁强化酱油知识的知晓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为在全市推广铁强化酱油项目的开展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 ,抽取临沂市城区和农村监测点各1个,2007年基线测定血红蛋白值女性825名、3~7岁儿童200名;项目推广4个月后测定人数分别为1237人和447人,项目推广1年后测定人数分别为1278人和433人.同时进行铁缺乏和铁强化酱油的知识、态度行为及相关情况问卷调查:2007年基线调查600人,项目推广4个月后调查600人,1年后调查601人.结果 2007年项目点女性贫血率为31.64%,儿童贫血率为13.50%.经过1年的宣传推广,目标人群铁营养知识及铁酱油知晓率快速上升,同时贫血率显著下降,2008年项目点女性贫血率为18.62%,儿童贫血率为6.47%.结论 铁强化酱油作为改善我市居民缺铁性贫血的措施是有效和可行的,开展铁缺乏和铁强化酱油知识的健康教育,对人们选择铁强化酱油及防治缺铁性贫血的知识-态度-行为改善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左慧彬;陈丽琴 刊期: 2009年第19期
原发性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是常见的慢性终生性疾病之一,可引起多种并发症[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及工作节奏的加快,高血压已成为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因此,健康教育在高血压的治疗与护理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有计划、系统的健康教育活动,促使人们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
作者:张如梅 刊期: 2009年第19期
先天性梅毒,又称胎传梅毒,是梅毒螺旋体经胎盘和脐静脉由母体侵入胎儿血液循环所致的感染[1].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近年来孕妇患梅毒者不断增多,导致先天性梅毒发病率逐步增高[2].笔者对自2006年2月~2009年6月收治的先天性梅毒患儿26例进行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翠凤 刊期: 2009年第19期
近年来,糖尿病患病率急剧上升,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处于一种高发病率、高并发症、治疗效果欠佳的状态[1].虽然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现在的治疗方法 比较明确,国际糖尿病联盟提出了糖尿病现代治疗的五个要点:糖尿病教育、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血糖监测、药物治疗,其中健康教育被公认为是其他治疗成败的关键[2].目前针对糖尿病健康教育的研究很多,但大多集中在内容上,笔者尝试采取不同的形式看能否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
作者:张建芳;王鹏飞 刊期: 2009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