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二甲双胍联合辛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疗效观察

李峻

关键词:
摘要:糖尿病常伴脂代谢紊乱,为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纠正糖尿病患者脂代谢紊乱,有助于防治心脑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应积极治疗,笔者采用二甲双胍联合辛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等离子射频经内镜治疗消化道隆起病变疗效观察

    消化道隆起病变指起源于消化道黏膜或黏膜下、局限性隆起并向腔内突起的病变.消化道隆起病变是常见的消化道病变.由于其具有癌变可能以及许多隆起病变并发炎症时出血而影响生活和工作,从而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作者:宋芳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产后疼痛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产后疼痛是产科常见、蕈要的临床表现之一.产后疼痛的原因有多种,虽然程度各有不同,但都会对产妇造成痛苦,而且可能产生不良情绪,影响产后恢复,危害母婴健康.为此笔者在临床上分析了产后疼痛的原因,初步探索了减轻产妇产后疼痛的护理干预措施,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丽;李琳;刘莉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经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的介入性治疗进展

    血管内导管技术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它经历了从诊断性血管造影到介入治疗的发展阶段.20多年来,这项技术不断发展并趋于成熟,本文着重综述支气管、肺动脉疾病的介入治疗技术.

    作者:王永萍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高速逆流色谱技术在天然产物分离中的应用分析

    高速逆流色谱(HSCCC)技术是一种较新型的液-液分配技术,它不用任何固体载体或支撑体,由美国国立卫生院Yiochiro Ito博士于1982年首创,可在短时间内实现高效分离和制备,并可达到几千个理论塔板数[1].上世纪80年代后,随着逆流色谱仪的改进和完善,HSCCC的分析能力也大大提高,其应用范围已从制备量级扩展到微量分析.

    作者:朱艳丽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参数与脑梗死面积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发病过程中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IB)及血小板(PLT)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的意义与梗死面积的相关性.方法 检测47例脑梗死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CRP、FIB、PLT、PDW、MPV的含量.结果 梗死急性期MPV明显增高(P<0.05);CRP、FIB、PDW显著增高(P<0.01);PLT显著降低(P<0.01).结论 CRP、FIB、MPV、PDW的变化值随梗死面积的增加而增加,PLT则随梗死面积的增加而减少.

    作者:王飞霞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探索Ⅰ期经肛门Soave改良术根治先天性巨结肠术后康复护理

    先天性巨结肠是小儿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之一.目前国内临床治疗此病多采用开腹手术,术中出血多,创伤大,病程长,患儿不易耐受.手术前后护理难度大,康复效果差,并发症多.

    作者:郝玉梅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慢性锰中毒并精神分裂患者1例报道

    患者男53岁,电焊作业18年.1999年诊断为慢性重度锰中毒;曾3次进我院治疗,前2次病情稳定无精神症状,第3次进院后发现精神紧张、多汗、烦躁易怒,表情淡漠、情绪改变,幻想、幻听、自言自语,自己的意念不受支配,总觉得脑子里有人对他下达指令,7个昼夜不能入眠,喜独处不与外界交往,多疑,社会兴趣缺乏,缺乏主述能力,请精神病医院会诊,诊断为精神分裂症.

    作者:于江红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SELDI蛋白芯片技术在筛选中草药靶点中的应用

    药物靶点的选择和验证是药物开发研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出现了大量可供治疗干预的新型分子靶点,对这些新型分子靶点进行验证成为药物开发科学家所面临的重要任务[1].SELDI蛋白芯片技术利用蛋白质组学筛选中草药靶点,这必将给中医药的发展带来契机,为中医的自身发展创新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作者:玄毅;刘君;赵坤生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A类清道夫受体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研究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AS)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主要病理学基础,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在As发生的早期单核细胞被内皮细胞征募,并分化为巨噬细胞,同时巨噬细胞表达清道夫受体(SR),从而介导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的摄取,导致脂质积聚形成泡沫细胞,这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事件.

    作者:唐娟;文红艳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糖尿病患者术后腹部切口感染26例心理护理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被认为是实施其他治疗成败的关键.从2002年1月~2009年4月,我院普外科确诊糖尿病手术患者283例,其中26例腹部切口感染,笔者对这部分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采取了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陈西秀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银屑病防治知识问卷调查分析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对社区居民进行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而银屑病作为皮肤科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疾病,社区医师对其防治知识的理解和接受情况将直接影响到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从而影响银屑病的综合防治效果.

    作者:刘贵民;杨世虎;卓金凤;徐新博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气管肿瘤治疗进展

    原发性气管肿瘤相对于呼吸道其他部位的肿瘤如肺癌发病要低.成人原发性气管肿瘤多为恶性,而儿童多为良性.成人气管原发恶性肿瘤占上呼吸道肿瘤的2%[1],气管肿瘤虽然不多见,但由于其常常阻塞气道造成通气障碍,严重威胁患者生命,根治性切除与气管重建仍是治疗气管肿瘤的好方法.

    作者:廖振涛;达嘎;李勇;武建英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2004~2008年淄博市孕产妇死亡情况调查分析

    孕产妇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医疗卫生乍保健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反映母婴安全的重要指标,已受到世界和各国政府的广泛关注.笔者对淄博市2004~2008年的孕产妇死亡数据及相关资料进行分析,为今后更有效地采取干预措施和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供依据.

    作者:王荫红;边鹏;王茜云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武汉市某社区人群高血压危险因素水平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武汉市社区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高血压流行现况,为开展高血压人群防治和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整群抽样武汉市某社区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调查一般人口统计学指标、高血压病患病情况和相关危险因素情况,采用卡方检验、非条件Logistic回归等统计分析方法.结果 本社区35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3.6%;与高血压发病关系密切的因素有:体重指数(BMI)、吸烟、过量饮酒、口味偏成、睡眠差、高血压认知差、缺少体育锻炼等危险因子.结论 针对本社区高血压主要的行为危险因素采取膳食平衡、戒烟限酒和正确运动等有效干预措施,开展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作者:张小寒;陈小丽;杜满芬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骨科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分析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致血液运行障碍,从而出现患肢肿胀疼痛等一系列症状和体征[1],常好发于小腿深静脉(胫前静脉、胫后静脉、腓静脉及肌肉静脉窦)以及心静脉、股深静脉、股浅静脉、股总静脉、髂静脉[2].

    作者:刘丽娜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电针配合TDP照射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症分析

    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症又称颞颌关节功能障碍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关节功能障碍性疾病,多发一侧,也可发为双侧,主要表现为颞颌关节弹响、疼痛和张口受限,给患者日常生活带来不便,笔者2003~2009年运用电针配合TDP照射治疗此病,现报道如下.

    作者:姚磊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急性肺栓塞诊疗现状分析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临床常见的病症,美国每年有60万PE病人,其中1/3终死亡[1].在我国PE患病率有逐年增多的趋势.而在高原环境因为继发性红细胞增多使血液黏滞度增加,导致PE发病率增加.由于PE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加之客观诊断技术和设施受限.

    作者:王伟;达嘎;李勇;武建英;姚兵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导乐配合腰硬联合无痛分娩技术应用分析

    为了顺应围生医学的发展,提高产科工作质量,笔者所在科室自2001年以来逐渐开展导乐分娩,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近几年来,又将腰硬联合无痛分娩技术应用于导乐分娩中[1],大程度的缓解了宫缩阵痛,加快产程进展,提高顺产率,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苏琴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大隐静脉用于冠状动脉旁路搭桥术解剖基础分析

    大隐静脉(ITA)作为冠状动脉旁路搭桥术(CABG)搭桥血管易于发生进行性内膜增生,致远期硬化阻塞,术后10年通畅率仅30%~35%[1-2],ITA又称乳房内动脉,作为搭桥血管,具有解剖位置恒定,术后跟踪无进行性内膜增生硬化阻塞,10年通畅率高达95%,且具有大隐静脉相似血供率,促使了ITA作为心脏搭桥血管的临床应用[1,3].

    作者:许玲娟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前列腺癌的应用分析

    前列腺癌已经成为老年男性的主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我国的发病率正逐年上升.由于肿瘤发病部位隐匿,临床缺乏特异性征象,对于病变的检出及分期一直是个难题.随着超声检查技术的日臻成熟,尤其经直肠彩色多普勒在前列腺癌应用,对前列腺癌的研究也进一步深入.

    作者:付蕾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