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梅
细菌感染性疾病是淡水养殖业的常见疾病,一般多采用抗菌药物防治此类疾病[1].养殖业抗菌药物的不恰当使用,使得许多软体动物来源的致病嗜水气单胞菌产生了耐药性.细菌耐药性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在同一种属乃至不同种属细菌之间转移扩散,造成耐药菌株大量出现,严重威胁人类用药安全[2].
作者:朱建萍;叶展翔;朱烨;赵燕艳;岑敏敏;邱婷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通过测定不同海拔实验性高原重症急性胰腺炎(SPA)血清淀粉酶、组织病理学评分以及胰腺腺胞细胞的凋亡指数和HIF-1α的表达,探讨凋亡在高原SAP中的作用及缺氧对凋亡的影响,以求初步探讨高原SAP的发病机制,为更好的诊治SAP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将造模成功后的72只SPF级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个大组,再将每个大组随机分成4个小组.P组采用胰胆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NaTc)的方法建立SAP的动物模型,n组仅打开腹腔翻动胰腺数次.P组在造模后的第6、12、24 h分批处死大鼠,n组在造模后6 h处死大鼠.结果 成功建立高原SAP模型:P组大鼠胰酶增高、胰腺病理损害加重,在同一海拔内,与n组相比,P组各时点的胰腺HE病理评分、AMY、HIF-1α均显著增高(P<0.05).p12h组与p6h组相比,AMY显著增高(P<0.05),而p24h组与p12h组相比AMY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海拔P组AMY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组内HE评分、HIF-1α的表达随着时点的增加而增加(P<0.05).3个海拔P组同一时间点AI、HIF-1α的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海拔P组HE评分比较,H组与L组、M组与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组与M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个海拔P组同一时点胰腺腺胞细胞AI比较,随海拔高度的增加AI逐渐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海拔P组内胰腺腺胞细胞AI随着时点的增加而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海拔内胰腺腺胞细胞AI与HE评分、HIF-1α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 可通过胰胆管逆行注射牛磺胆酸钠法建立高原大鼠SAP模型;凋亡在SAP的发病过程中起减轻病情的作用;高原地区SAP因为缺氧更加严重导致凋亡反而减少;缺氧时高表达的HIF-1α对凋亡的发生起一定的作用;SAP的严重程度与胰腺腺胞细胞的凋亡及海拔高低密切相关.
作者:林均凯;吴新民;郭亚民;朱海宏;徐芹芹 刊期: 2009年第23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由于不合理膳食结构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直肠癌发病率明显上升,2007年1月~2009年1月,我科为5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实施了乙状结肠肛门拖出式保肛根治术,均获得了成功.
作者:赵静 刊期: 2009年第23期
Survivin是一种在肿瘤细胞中高表达的抗凋亡蛋白,对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复发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利用抗Survivin的靶向治疗在肿瘤的治疗策略方面越来越受到关注.
作者:张秀梅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笔者对2002年6月~2008年12月收治的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患者41例资料进行分析,现将诊治经验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男30例,女11例;年龄15~68岁,平均39岁;车祸伤31例,打击伤、坠落伤10例.
作者:张小军;罗湘辉;王晔晖;何佳宏;肖益安;谢卫龙 刊期: 2009年第23期
高速逆流色谱(HSCCC)技术是一种较新型的液-液分配技术,它不用任何固体载体或支撑体,由美国国立卫生院Yiochiro Ito博士于1982年首创,可在短时间内实现高效分离和制备,并可达到几千个理论塔板数[1].上世纪80年代后,随着逆流色谱仪的改进和完善,HSCCC的分析能力也大大提高,其应用范围已从制备量级扩展到微量分析.
作者:朱艳丽 刊期: 2009年第23期
患者,男,69岁,体重66 kg,因车祸致左下肢挤压疼痛肿胀.门诊X光片示左胫腓骨骨折,门诊医师以左胫腓骨骨折、左下肢软组织挤压伤收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7年,糖尿病病史6年,自行间断服药,未行系统治疗.
作者:段斌斌;刘雅静;刘大伟 刊期: 2009年第23期
血管内导管技术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它经历了从诊断性血管造影到介入治疗的发展阶段.20多年来,这项技术不断发展并趋于成熟,本文着重综述支气管、肺动脉疾病的介入治疗技术.
作者:王永萍 刊期: 2009年第23期
在现今医疗竞争激烈与收益递减的年代,医院必须将营销列为重要考虑因素之,以求得长远的生存发展及永续经营.除了积极利用适当的方法,找出医院提供小区民众服务的特色与定位外,也要了解市场竞争情形,正视病患需求,以提供符合市场机制之医疗服务.
作者:简武雄;刘芳兰;周毅鹏;刘启明;王嬿婷;林淑霞;董道兴;刘荣宏 刊期: 2009年第23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目前认为是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笔者对自2004年3月~2009年3月收治的80例COPD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严国胜;徐明旗 刊期: 2009年第23期
产后疼痛是产科常见、蕈要的临床表现之一.产后疼痛的原因有多种,虽然程度各有不同,但都会对产妇造成痛苦,而且可能产生不良情绪,影响产后恢复,危害母婴健康.为此笔者在临床上分析了产后疼痛的原因,初步探索了减轻产妇产后疼痛的护理干预措施,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丽;李琳;刘莉 刊期: 2009年第23期
原发性气管肿瘤相对于呼吸道其他部位的肿瘤如肺癌发病要低.成人原发性气管肿瘤多为恶性,而儿童多为良性.成人气管原发恶性肿瘤占上呼吸道肿瘤的2%[1],气管肿瘤虽然不多见,但由于其常常阻塞气道造成通气障碍,严重威胁患者生命,根治性切除与气管重建仍是治疗气管肿瘤的好方法.
作者:廖振涛;达嘎;李勇;武建英 刊期: 2009年第23期
大隐静脉(ITA)作为冠状动脉旁路搭桥术(CABG)搭桥血管易于发生进行性内膜增生,致远期硬化阻塞,术后10年通畅率仅30%~35%[1-2],ITA又称乳房内动脉,作为搭桥血管,具有解剖位置恒定,术后跟踪无进行性内膜增生硬化阻塞,10年通畅率高达95%,且具有大隐静脉相似血供率,促使了ITA作为心脏搭桥血管的临床应用[1,3].
作者:许玲娟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通心络胶囊和硝酸酯类合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治疗组各60例,两组均使用硝酸酯类扩充冠状动脉、阿司匹林抗血小板、他汀类调脂及控制血压、血糖;治疗组增加通心络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疗程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胸痛、心悸、胸闷发作减少次数以及心率、血压、心电图变化.结果 对照组显效26例,有效18例,无效16例,有效率73.3%;治疗组显效45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有效率96.7%.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痛患者合用通心络胶囊和硝酸酯类治疗效果较好,患者症状消除较快,在社区医院中值得推广.
作者:王文真;罗艳春;方立洁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糖尿病常伴脂代谢紊乱,为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纠正糖尿病患者脂代谢紊乱,有助于防治心脑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应积极治疗,笔者采用二甲双胍联合辛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峻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糖尿病是南遗传基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面引起的一组以高血糖为共同特征的代谢异常综合征[1].目前全世界糖尿病患者已逾2亿[2],并每年以2.5%的速度增加,已成为继心腑血管疾病和肿瘤之后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作者:张小兰;陈彩红;黄主华 刊期: 2009年第23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及文化水平不断提高,患者对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对医疗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服务质量及职业道德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患矛盾不断上升.
作者:董和桂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了解2005~2008年浦口区出生缺陷的发生情况,分析影响因素,提出干预措施.方法 用现况研究方法.对目标人群自2005~2008年实施全出生人口监测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出生缺陷的发生率为8.82‰,前5位分别是:多指(趾)、足外翻、先天性脑积水、外耳道畸形、神经管畸形;围产儿死亡率为7.94‰.结论 加强宣教,加强婚前、孕前保健,加强产前检查、产前诊断,是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和围产儿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周小红 刊期: 2009年第23期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和急救用药及供给营养的重要途径,也是护士基本的护理操作技术之一,但是小儿往往因血管充盈度差、暴露不清晰、患儿不合作、固定不好、护士操作技术水平以及家长期望值高等诸多因素,使静脉穿刺不能顺利进行,以至于延长患儿的治愈和康复时间,同时也增加了不必要的矛盾冲突.
作者:黄春辉;黄丽燕 刊期: 2009年第23期
食管癌早期症状不明显.肿瘤及淋巴结具有跳跃转移的特点,目前疗效仍不理想[1].尽管在分期标准上尚存争议,但治疗前的准确分期,已被公认可以帮助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疗效[2].
作者:陈洁;张召珍 刊期: 2009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