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台北市北投区小区居民医疗需求评估调查

简武雄;刘芳兰;周毅鹏;刘启明;王嬿婷;林淑霞;董道兴;刘荣宏

关键词:
摘要:在现今医疗竞争激烈与收益递减的年代,医院必须将营销列为重要考虑因素之,以求得长远的生存发展及永续经营.除了积极利用适当的方法,找出医院提供小区民众服务的特色与定位外,也要了解市场竞争情形,正视病患需求,以提供符合市场机制之医疗服务.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硫酸镁、654-2联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45例临床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目前认为是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笔者对自2004年3月~2009年3月收治的80例COPD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严国胜;徐明旗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社区护士工作价值观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社区护士工作价值观现状,探讨影响社区护士工作价值观的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湖南省长、株、潭地区社区护士552名,选用工作价值观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社区护士为关注的是情感型价值观;影响社区护士工作价值观的因素主要有年龄、文化程度、职称与任职方式.结论 社区护理管理者应重视社区护士情感和人际关系,对社区护士工作价值观进行科学引导,进而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质量.

    作者:朱葵阳;张平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SELDI蛋白芯片技术在筛选中草药靶点中的应用

    药物靶点的选择和验证是药物开发研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出现了大量可供治疗干预的新型分子靶点,对这些新型分子靶点进行验证成为药物开发科学家所面临的重要任务[1].SELDI蛋白芯片技术利用蛋白质组学筛选中草药靶点,这必将给中医药的发展带来契机,为中医的自身发展创新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作者:玄毅;刘君;赵坤生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黛力新联合逍遥丸治疗脑卒中后抑郁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黛力新联合逍遥丸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缺损的疗效.方法 将6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黛力新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逍遥丸.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斯堪的纳维亚卒中量表(SSS)对患者进行评定,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时照组(P<0.01),HAMD评分和S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黛力新联合逍遥丸治疗脑卒中后抑郁不仅明显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而且能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作者:邹立华;李惠;蒙巍;陈小丹;戚璟莹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对小肠肿瘤的诊断价值

    小肠肿瘤早期大多无症状,发病率约占胃肠道肿瘤的3%~6%,约占伞身恶性肿瘤的0.1%~0.3%.笔者对小肠肿瘤的多层螺旋CT低张小肠造影(MSCTE)与手术病理进行对照分析,探讨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双期增强扫描在小肠肿瘤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侯海涛;李伟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MR弥散加权成像对梗阻早期患者肾脏的诊断价值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是利用磁共振成像(MRI)的特殊序列观察活体组织中水分子的微观弥散运动的一种成像技术,在临床应用中,DWI除了可以直接观察组织信号改变外,更重要的是能够进行弥散差值的计算,有利于对病变进行量化分析[1].

    作者:韩明山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疤痕子宫妊娠引产69例分析

    疤痕子宫一直被视为中期妊娠引产的禁忌证.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疤痕子宫育龄妇女也相应增多,若避孕失败则会带来高危人工终止妊娠的问题,尤其是中晚期妊娠引产面临较大危险.

    作者:夏迎春;李茂珍;陈华生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通心络胶囊和硝酸酯类合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治疗组各60例,两组均使用硝酸酯类扩充冠状动脉、阿司匹林抗血小板、他汀类调脂及控制血压、血糖;治疗组增加通心络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疗程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胸痛、心悸、胸闷发作减少次数以及心率、血压、心电图变化.结果 对照组显效26例,有效18例,无效16例,有效率73.3%;治疗组显效45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有效率96.7%.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痛患者合用通心络胶囊和硝酸酯类治疗效果较好,患者症状消除较快,在社区医院中值得推广.

    作者:王文真;罗艳春;方立洁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银屑病防治知识问卷调查分析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对社区居民进行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而银屑病作为皮肤科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疾病,社区医师对其防治知识的理解和接受情况将直接影响到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从而影响银屑病的综合防治效果.

    作者:刘贵民;杨世虎;卓金凤;徐新博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二甲双胍联合辛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疗效观察

    糖尿病常伴脂代谢紊乱,为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纠正糖尿病患者脂代谢紊乱,有助于防治心脑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应积极治疗,笔者采用二甲双胍联合辛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峻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A类清道夫受体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研究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AS)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主要病理学基础,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在As发生的早期单核细胞被内皮细胞征募,并分化为巨噬细胞,同时巨噬细胞表达清道夫受体(SR),从而介导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的摄取,导致脂质积聚形成泡沫细胞,这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事件.

    作者:唐娟;文红艳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小儿隐匿性腹股沟斜疝的超声诊断分析

    腹股沟斜疝是小儿外科常见病,临床上以单侧疝为主,但合并对侧隐匿性斜疝者诊断困难易造成漏诊,笔者自2000年应用彩超诊断隐匿性斜疝,漏诊率明显降低,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连波;李磐志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荧光光谱法研究左旋紫草素与胰蛋白酶相互作用分析

    目的 研究模拟生理条件下中药活性组分左旋紫草素与胰蛋白酶的相互作用情况.方法 本文利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左旋紫草素与胰蛋白酶猝灭机制;根据Stem-Volnler和Scathard方程求得不同温度下左旋紫草素与胰蛋白酶相互作用的结合常数及结合位点数;并且利用Forster能量转移理论,求得两者间的键合距离.结果 在温度为303、310、318 K时,测得两者相互作用的结合常数分别为1.84502×105、1.28896×105、0.74927×105/M及结合位点数分别为1.16106、1.12327、1.11062;同步荧光研究表明左旋紫草素与胰蛋白酶有着较强的结合,结合位置与色氨酸残基闻的距离r为3.36nm.结论 左旋紫草素与胰蛋白酶有强的结合,左旋紫草素对胰蛋白酶的荧光猝灭机制为静态猝灭,并综合实验得到的结果,确定了二者间的作用力,结合位置与色氨酸残基间的距离r都小于7nm(为3.36 nm).

    作者:陈莹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41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治疗体会

    笔者对2002年6月~2008年12月收治的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患者41例资料进行分析,现将诊治经验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男30例,女11例;年龄15~68岁,平均39岁;车祸伤31例,打击伤、坠落伤10例.

    作者:张小军;罗湘辉;王晔晖;何佳宏;肖益安;谢卫龙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Survivin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Survivin是一种在肿瘤细胞中高表达的抗凋亡蛋白,对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复发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利用抗Survivin的靶向治疗在肿瘤的治疗策略方面越来越受到关注.

    作者:张秀梅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伊曲康唑胶囊治疗角化型足癣疗效观察

    角化型足癣是一种比较顽固难治的足真菌病.笔者于2005年1月~2008年6月对角化型足癣患者用两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伊曲康唑胶囊治疗达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叶辉胜;高金莲;蔡洁莹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普外科护理纠纷原因分析及对策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及文化水平不断提高,患者对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对医疗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服务质量及职业道德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患矛盾不断上升.

    作者:董和桂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老年肺栓塞合并恶性肿瘤12例临床分析

    老年人中易发生肺栓塞且易误诊漏诊,当合并恶性肿瘤时,肺栓塞的诊断变得更加困难和复杂.笔者回顾性分析老年肺栓塞合并恶性肿瘤12例,旨在进一步探讨老年肺栓塞合并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及鉴别诊断,报道如下:

    作者:徐伟;张晓红;靳艳辉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超声在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急性血栓中的作用分析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是一种仅次于缺血性心脏病和脑卒中的常见心血管疾病,在各类手术中,深静脉血栓是骨科手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能及时准确发现深静脉血栓的部位、范围及阻塞程度.

    作者:南淑伟;张理玲;孙琦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肥胖与膳食的关系研究进展

    近年来,肥胖现象越来越普遍.目前,肥胖病已经取代了由营养不良和感染所引起的疾病.肥胖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某些肿瘤以及睡眠-呼吸紊乱等疾病有明显的关系.肥胖已经不仅仅影响个体形象,而成为一种威胁着全人类健康的疾病.

    作者:黄碧燕;殷美杏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