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金刚藤丸加康妇消炎栓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观察

童丽春;秦少荣;冯建辉

关键词:金刚藤, 消炎, 栓治疗, 慢性盆腔炎, 现报告如下, 慢性盆腔痛, 异位妊娠, 身心健康, 治愈率, 复发率, 常见病, 疗效, 妇女, 妇科, 不孕
摘要:慢性盆腔炎是妇科的常见病,治愈率低,复发率高,可导致不孕、异位妊娠、慢性盆腔痛,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近年来,我院采用金刚藤丸加康妇消炎栓治疗慢性盆腔炎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上海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农村医学成人学历教育的余杭模式成效评估

    杭州市余杭区卫生学校(简称“余杭区卫校”)多年来致力于农村医学成人学历教育工作,在农村医学人才成人学历教育方面积累了诸多工作经验,并形成了农村卫生人才学历教学“6+12”的余杭模式。余杭模式由6项核心框架和12项行动要素组成,6项核心框架是:坚持“政府统筹”部署的教学目标设置[1],依照“社会需求”定位的培养专业选择,遵循“宽进严出”原则的教学管理制度,突出“教学相长”前提的质量评价制度,借助“系统运行”工具的学用反馈制度,注重“社会应用”评价的目标考评制度。12项行动要素是:行政主管负责,课程精心设计,授课因地制宜,师资队伍多元,考试管理规范,多方绩效评价,回炉提升相辅,校际联动协作,学员选择宽松,学习周期灵活,教学环境舒适,实习场所轮转。现通过回顾性调查,对余杭模式的成效进行分析、评估,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作者:孔晓明;张宝津;钟金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实时远程视频监控技术在食品高风险业态中的应用

    近年来,上海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根据监管工作实际,在高风险食品业态中试点应用实时远程视频监控技术,将其作为实时监控预警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管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解决了餐饮服务单位中加工过程复杂程度高、从业人员管理难度大、高风险环节控制手段单一、管理措施效能低下的问题,取得了预期的效果,提升了监管部门监管和企业自身管理效能,实现了食品安全社会效益,体现了新时期下食品安全技术监管的特点。

    作者:邱从乾;李黎军;丁敏;袁巍;刘晔青;付长鸿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应用德尔菲法评估上海市松江区2013-2014年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风险

    [目的]通过风险评估,探讨上海市松江区2013-2014年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发生的可能性、危害性、人群易感性及综合风险大小,为针对性地开展传染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德尔菲法,邀请各相关领域专家评分,后根据既定风险评估方案,应用公式P(风险)=[L(可能性)+I(危害性)+V(人群易感性)]/3计算风险等级,综合评价传染病的风险大小。[结果]通过两轮专家风险评估,专家积极系数为1.00,三个方面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70、0.73、0.71,协调系数分别为0.68、0.65、0.67,专家意见趋势一致。将传染病发生的可能性、危害性和易感性进行综合分析,流行性感冒的综合风险为高,肺结核、手足口病、甲型H7 N9流感、水痘和甲型H1 N1流感的综合风险较高,麻疹、猩红热、流行性腮腺炎和人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综合风险一般。[结论]松江区2013-2014年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工作应重点关注风险高和较高的疾病。相关科室应完善相应传染病应急预案,定期开展演练,总结工作经验和教训,努力做好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工作。

    作者:毛琦;王瑞平;郭晓芹;张清慧;吴毅凌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启东市某中学一起风疹爆发疫情的调查

    2012年4月19日,我院接到本市某中学发生风疹爆发的疫情报告后,立即组织人员赶赴现场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控中心)专业人员共同进行调查处理,经采取针对性有效措施,短期内控制了疫情蔓延。现将调查及处理情况报告如下。1疫情资料1.1基本情况该中学为一所农村初级中学,位于启东市吕四港镇,全校共有17个班级,学生827人,教职员工65人,无寄宿师生。学校的卫生条件较好,教室通风状况一般。

    作者:束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上海市黄浦区食品从业人员戊型病毒性肝炎感染状况调查

    食品安全是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2009年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对餐饮服务行业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的内容做了相应的修改,取消了乙型病毒性肝炎、增加了戊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戊肝)的检测。目前有关食品从业人员戊肝病毒感染的相关情况及资料还比较缺乏,而食品从业人员多为青壮年,是戊肝的高发人群。为了解上海市黄浦区食品从业人员的戊肝感染状况,防止戊肝通过饮食传播,我们对本区食品从业人员开展了戊肝感染状况调查。另外,结合戊肝疫苗即将在上海市实施应用的契机,征询这一特殊人群的接种意向,为戊肝疫苗的接种工作做好准备。

    作者:陆瑾;牟文;吴维寿;姜铭波;张国华;王婧;何景雄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中药浴足加穴位按摩对剖宫产术后康复及泌乳的影响

    剖宫产术虽是产科常见手术,但手术创伤疼痛、麻醉药物刺激以及术后并发症严重影响产妇产后康复和早期哺乳,不仅影响母子早期情感交流,还不利于母体自身恢复。因此,减轻术后并发症,帮助产妇尽快恢复体能及泌乳十分必要。为此,我院自2010年6月开始对剖宫产术后产妇实行中药足浴,同时辅以穴位按摩护理并观察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赖慧峰;陈仙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上海市联洋社区居民大肠癌筛查结果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饮食结构变化以及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上海市居民癌症患病率和经济负担呈上升趋势。资料显示,上海地区人群大肠癌筛查的研究证实了筛查的有效性[1],为此,2013年上海市全面实施社区居民大肠癌筛查项目,旨在提高居民的大肠癌防治知识知晓率和大肠癌早期发现率,保障人民健康。现将浦东新区联洋社区的筛查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江宗星;姚奕;杨晓丹;何贵凤;顾晓瑜;周卫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9月20日第26个“全国爱牙日”宣传主题:健康每一天,从爱牙开始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居民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巨大变化。有资料表明,当代人类45%的疾病和60%的死因与生活方式不良有关。我国的前10位死因中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占致病因素的45%。说明我国人民的健康正面临着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威胁。只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学习、培养和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就能有效地减少罹患多种疾病的风险。在人民群众追寻健康的努力中,应该关注、经济有效、简便易行的是改变不健康的行为习惯,采纳健康的生活方式。培养和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人们追求健康基本的方法和原则。一颗牙就是一个器官,牙齿健康关系到全身健康的诸多方面。牙齿健康是现代人健康与文明的标志。牙齿一旦出现问题,将会对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健康的生活方式,从提高爱牙的健康素养开始,健康的每一天,从爱牙开始。

    作者: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上海市金山区农村土壤重金属检测结果分析

    金山区地处上海远郊,南接杭州湾入海口,区内水系支流发达,全区以农业和化工产业著名,但两大产业间却存在极大的生态矛盾。为了解区内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为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及措施提供依据,2013年10-12月,我们对辖区内部分乡镇的农田土壤进行了铅( Pb )、镉( Cd )、汞( Hg )、铬( Cr)、砷( As)等5种重金属含量及pH值的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朱莉;顾信君;季海峰;吴云;冯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后应用曼月乐预防复发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息肉经宫腔镜手术治疗后应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商品名曼月乐)预防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宫腔镜对12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实行电切除术,术后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术后放置曼月乐,对照组不应用任何治疗。随访4年后,观察两组患者的子宫内膜息肉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率为1.6%,对照组为1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可对子宫内膜息肉做出较明确的诊断及治疗,术后应用曼月乐治疗有助于预防子宫内膜息肉的复发。

    作者:施文银;高群;郁雅敏;王海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2010年上海市恶性肿瘤发病率

    作者: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上海 200336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某社区白领人群亚健康状况与中医体质相关性调查

    亚健康状态是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随着社会的发展,它对人类健康的威胁日趋严重。我国一项5万人以上的调查显示,亚健康人群约占全部城市劳动力人口的61%,健康人群约占10%[1]。卫生部对我国10个城市上班族的调查发现,处于亚健康状态者占48%以上[2]。吴桐等[3]调查了北京CBD地区269名白领的健康状况,亚健康比例为75.8%,45岁左右的人亚健康率高。体质是在人群生理共性的基础上,不同个体的生理特殊性,王琦[4]将体质状态分为9种基本类型。体质是决定健康和疾病的基础和条件,研究表明,体质对亚健康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5-6]。为探讨白领人群亚健康状态与体质类型之间的相关性,2012年9-12月,我们对上海市静安寺街道商务楼宇内的白领人群进行了亚健康状况及体质类型调查。

    作者:徐剑文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用于脉冲场凝胶电泳指纹图谱分析的分区条带计数法的建立

    [目的]建立操作简便、软件依赖性低、结果易于交流的脉冲场凝胶电泳( PFGE)指纹图谱分析新方法。[方法]按PulseNet标准操作规程,对44株副溶血性弧菌进行PFGE分型试验,分别利用分区条带计数法和BioN-umerics软件对图谱进行分析,并以型别数、成簇数和Simpson’ s多样性指数( DI)对2种分析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分区条带计数法可将44株菌分为32个型(DI=97.6%),能发现5簇。 BioNumerics 聚类分析可分为29个BN型(DI=95.5%),能发现4簇。在发现菌株成簇的能力上,2种分析方法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条带计数法能大大减少肉眼观察的图谱数量,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对软件依赖性小、结果显示简单直接的特点,能直观反映菌株条带的分布特征,因此应能满足分型信息共享与交流的要求。

    作者:陈洪友;屠丽红;陈敏;宋元君;张曦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人高脂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对老年人高脂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符合要求的高脂血症老年人153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低剂量组(10 mg/d,A组)79例和常规剂量(20 mg/d,B组)74例。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8周采集空腹静脉血,比较两组间治疗前后血脂的差异、疗效,并观察肝、肾、肌肉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A、B组总胆固醇分别下降19.6%、20.0%,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分别下降17.4%、20.1%,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两组间血脂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A、B组治疗后均未发现肝、肾、肌肉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A组治疗后尿酸水平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治疗后不良反应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阿托伐他汀10 mg/d与20 mg/d同样可使老年人血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下降。与20 mg/d阿托伐他汀相比,10 mg/d口服无明显肝、肾、肌肉不良反应。10 mg/d组在降脂同时还能降低血尿酸水平,对老年人的降脂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程天一;王俊;施争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金刚藤丸加康妇消炎栓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观察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的常见病,治愈率低,复发率高,可导致不孕、异位妊娠、慢性盆腔痛,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近年来,我院采用金刚藤丸加康妇消炎栓治疗慢性盆腔炎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童丽春;秦少荣;冯建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心境-促进协作医疗”模式对社区老年抑郁症的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心境-促进协作医疗”( IMPACT)管理模式对社区老年抑郁症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在上海市浦东新区精神卫生网络系统中,抽取符合病例要求的60例社区老年抑郁症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干预组实施为期18个月的IMPACT管理治疗,对照组为常规的社区精神病康复管理。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抑郁自评量表( SDS)和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 ITAQ)评价两组干预前与干预后第6、12、18个月时的抑郁症状及服药依从性得分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在干预期间的复发住院率。使用生活质量表( SF-36)评价干预前、后(第18个月)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分变化情况。[结果]在干预后第6、12、18个月,干预组患者的HAMD和SDS得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均<0.05),ITAQ得分提升高于对照组(P<0.05)。 SF-36评价中,干预组患者的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及健康变化得分提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组无1例复发住院,对照组有6例复发住院,复发住院率为20%(χ2=6.67,P<0.05)。[结论] IMPACT管理模式能有效减轻社区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降低复发住院率,改善老年抑郁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孙一颖;孙喜蓉;张明;傅伟忠;杨建飞;杨振东;唐强;卢瑛;方海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不同敷料用于血液肿瘤患者颈内静脉置管的效果比较

    静脉化疗是血液肿瘤患者重要的治疗方法,尤其在肿瘤内科可满足多种药物治疗及其他特殊要求[1],安全、有效的静脉通路是肿瘤患者化疗成功的重要保障。颈内静脉置管作为中心静脉置管的途径之一,有效减少了由于化疗药物外渗引起的组织坏死,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对治疗的信心。但大量的中心静脉置管加大了临床护理工作量,尤其在置管期间出现并发症时,如皮肤过敏、插管处感染[2-3],因此,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颈内静脉置管重要的护理措施。而敷料的选择直接影响是否发生感染和皮肤过敏等。2013年4-11月,我们对颈内静脉置管患者应用不同敷料的效果进行了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沈晶晶;陈叶龙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健康教育在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结核病是我国重点控制的传染病之一。提高患者的发现率和治愈率是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 DOTS)的目标,而涂阳患者的发现,特别是新发涂阳患者的发现是结核病控制工作的重要前提。肺结核患者的发现、登记和治疗情况也是评价一个地区结核病控制效果的重要指标。目前肺结核治疗失败普遍、主要的原因是不规律化疗或过早停药[1],而健康教育是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我们将2012-2013年金华市婺城区160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加强各方面宣传教育工作,对照组则只是在随访期进行服药及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的宣教,对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

    作者:李剑飞;胡跃强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欢迎订阅2015年《上海预防医学》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台州市2013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结果分析

    随着预防接种工作的发展,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 , AEFI )受到了公众与社会的广泛关注。 AEFI是指在预防接种过程中或接种后发生的可能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且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反应[1]。开展AEFI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AEFI,对于改善预防接种服务质量,评价疫苗的安全性以及增强公众对预防接种的信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对台州市AEFI监测系统2013年的监测资料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作者:王连华;施文平;李敏;毛燕燕;陈怡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上海预防医学杂志

上海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上海市卫生局

主办:上海市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