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有创与无创序贯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26例

张元荣

关键词:机械通气, COPD, 急性呼吸衰竭, 肺部感染控制窗
摘要:目的 探讨有创与无创机械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并急性呼吸衰竭中的疗效. 方法 将26例COPD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对照组给予有创机械通气.观察两组患者病情变化、血气分析、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死亡数、机械通气时间等. 结果 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发生VAP的例数分别为0和4例(P<0.05),总机械通气时间为(11.8±6.3)d和(23.1±14.7)d(P<0.05),住院时间为(14±6)d和(19±13)d(P<0.05). 结论 在适当时机将有创通气改为无创通气,可降低COPD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VAP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和住院时间,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艾滋病知识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预防医学门诊前来体检的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对艾滋病知识认识情况以及态度. 方法 通过调查问卷方式,对预防医学门诊前来体检的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进行调查,并进行预防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 结果 对艾滋病危害性的认识正确率为84.9%,对艾滋病的名称、感染病毒者症状认知率不足50.0%;对艾滋病是否有疫苗、有无预防方法、有无治愈的方法,有50.0%以上的人不了解.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知识的了解为56.1%:了解有关艾滋病预防知识的为65.4%. 结论 在预防医学门诊中对前来体检的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进行艾滋病健康知识教育紧迫而重要.

    作者:曾维;李学云;舒彬;程慧;潘瑞胤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甲醛对病理工作人员的健康危害及预防

    甲醛是医院病理科常用的防腐液体,但同时也成为危害病理科工作人员健康的一大杀手.本文就甲醛对从事病理科工作人员的危害现况与预防措施进行综述.

    作者:任传伟;杨燕初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双眼视盘先天性异常一例

    患者,女,9岁,因家人发现双眼视力差半年,于2006年8月5日来我院就诊,患儿为第1胎足月顺产.家族中无类似疾病,父母非近亲结婚.体检未见异常.患儿眼部检查:右眼视力0.5,戴+1.50DS=0.6;左眼视力0.4,戴+1.75DS=0.5.双眼前节未见异常,眼压:右眼16mmHg,左眼14mmHg.右眼底可见两个视乳头,各自独立,各有一套独立的视网膜中央血管系统,视乳头间有血管相连接.在下方另一血管弓间可见一类似黄斑区.

    作者:冯小玲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TGF-β1表达的影响

    目的 旨在研究阿托伐他汀降脂以外的作用--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TGF-β1表达的影响. 方法 选取血糖控制达标的糖尿病(CKD2-3期)患者60例,随机分成3组,1组为对照组,未使用阿托伐他汀;2、3组为治疗组分别给与阿托伐他汀20 mg/d、40 mg/d.治疗组给予治疗16周,分别检测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前、治疗后6、12、16周血TGF-β1、β2-微球蛋白、24 h尿蛋白、血肌酐、血尿酸、血脂. 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经阿托伐他汀治疗6、12、16周后,血TGF-β1、尿蛋白明显下降,12周和16周与治疗前水平比较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16周与6、12周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但6周与治疗前比较则差异无显著性(P>0.05);20 mg/d组与40mg/d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减轻糖尿病肾病的蛋白尿,该作用可能通过降脂以外的降低TGF-β1的作用实现.

    作者:刘桂美;刘丽秋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液基细胞学检查在宫颈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宫颈癌的年龄分布特点及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对诊断宫颈病变的意义. 方法 对681例患者进行液基细胞学检查,细胞学诊断采用TBS分级系统,对细胞学检查阳性者进行阴道镜检查取组织活检. 结果 TCT阳性患者中,40岁以下占61.5%(40/65),其中30~40岁占43.1%(28/65).液基细胞学阳性与病理诊断符合率达73.8%(48/65),磷状细胞癌(SCC)诊断符合率达100%(3/3),磷状上皮内高度病变(HSIL)符合率达94.1%(16/17),磷状上皮内低度病变(LSIL)符合率达75.0%(15/20),不典型磷状上皮细胞(ASCUS)符合率迭56.0%(14/25). 结论 已婚或有性生活史的妇女,应每年进行一次宫颈防癌普查,特别是30~40岁育龄妇女,而TCT能显著提高癌前病变的检出率和准确性,是一种简便、高效的宫颈癌筛查方法.

    作者:戴夏琳;阳纯国;周艾筠;韦华生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小儿阑尾切除术后早期急性肠梗阻42例诊治体会

    我2000年至今共收住急性阑尾炎切除术后早期发生性肠梗阻患儿42例,经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健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城市社区护理纠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病人在医疗服务中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不断增强,使城市社区护理人员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与责任.护理工作也由以疾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转变为要把病人的健康问题放在首位,围绕满足病人健康需求的同时,还要从生理、心理、精神、社会、文化等各个层面帮助人们提高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1],开展全方位的护理服务.由于护理人员自身条件及服务意识等方面相对滞后,在工作过程中,往往引起冲突,轻则出现小纠纷、闹得不愉快,重则被患者告上法院、遭受暴力.因此,为进一步避免和化解矛盾,增强护患和谐关系,现对城市社区护理纠纷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作如下综述.

    作者:李世敏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无创通气联合小剂量低分子肝素对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无创通气联合小剂量低分子肝素对慢性肺心痛急性加重期的疗效. 方法 将90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病人分成两组:治疗组(4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机械通气(BiPAP),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速避凝)0.4ml腹壁皮下注射,1次/d,疗程7天.对照组(45例)采用常规内科治疗.在治疗前后检测动脉血气、血流变学、D-二聚体. 结果 治疗组在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显著改变(P<0.01),血流变指标中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细胞比容及D-二聚体显著下降,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 结论 无创通气联合小剂量低分子肝素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肯定,无创通气可有效改善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缺氧和二氧化碳储留,速避凝能显著降低肺心病血液高凝状态,改善微循环.

    作者:邹慎春;李丰环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复配式粗杂粮对社区慢性病的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复配式粗杂粮对社区慢性病的干预效果,寻找慢性病社区防治的措施. 方法 从南京市鼓楼区三个社区中抽取45岁以上的中老人共731人进行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等流行病学调查,整群抽出干预组(158人)和对照组(165人).干预组给予粗杂粮干预和健康教育,对照组只给予健康教育,干预时间为1年. 结果 干预组的BMI、WHR、血压、血脂水平明显下降(P<0.05),超重/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的患病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 结论 复配式粗杂粮能够有效的控制社区慢性病的患病率.

    作者:马燕;吴永金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运用护理程序对慢性肾衰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评价

    慢性肾衰(CRF)患者预后不佳,治疗费用昂贵,尤其需要长期透析或做肾移植手术时,病人及家属心理压力较大,会出现各种情绪反应,如抑郁、恐惧、绝望等,从而丧失治疗信心.在实际工作中,传统的健康教育已经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我科自2006年8月至2007年12月对60例CRF患者应用护理程序进行健康教育,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远荣;孙健美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与分离培养法在脊柱结核诊断中的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与分离培养法在脊柱结核诊断中的检出效果. 方法 应用PCR技术与分离培养法检测脊柱结核和非骨结核标本各24份,比较两种方法检出效果. 结果 24例脊柱结核标本阳性率:PCR法为91.67%,分离培养法为20.00%,PCR法检出率优于培养法,差异有显著性(P<0.05).24例非骨结核分离培养法均为阴性,PCR法阳性率为9%. 结论 PCR技术检测脊柱结核具有快速、敏感等优点,对脊柱结核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范世珍;陈安彬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分子吸附再循环人工肝治疗重度肝损害的临床观察和护理

    目的 探讨分子吸附再循环(以下简称MARS)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度肝损害的疗效和护理. 方法 选取10例急性重度肝损害病人作为实验组,选取10例慢性乙型重症肝炎病人作为对照组,总计行78例次MARS人工肝治疗,分别对代表肝脏损害程度的指标ALT、TBIL、NH3给予治疗后比较. 结果 MARS人工肝对于急、慢性重度肝损害引起的血清毒素累积均有显著的清除作用,对急性重度肝损害引起的ALT、TBIL、NH3升高的清除作用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慢性肝病基础上的重度损害引起的ALT升高的作用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TBRL、NH3升高的作用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MARS人工肝可以有效地清除急、慢性重度肝损害引起的脂溶性、水溶性代谢毒素,减轻肝脏的负担,改善临床症状,延缓病情的进展.

    作者:宋洪梅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磷霉素治疗小儿急性菌痢92例分析

    目前,小儿细菌性痢疾的耐药菌株随着抗生素的滥用而不断增加,我院于2005年至2007年间应用磷霉素治疗小儿急性菌痢92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巧恩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护理记录在举证倒置下的法律作用探讨

    从2002年起,一旦发生医疗纠纷,医院须自己证明无过错,即必须承担举证责任,否则医院就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在诉讼程序上称为举证责任倒置[1,2].<医疗事故处理条理>第二章第10条规定:病人有权复印和复制门诊病历、住院病历、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单、病理资料,护理文书记录以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病历资料[3].这就表明,一旦发生医疗纠纷需要由医院提供法律依据,而此时医疗文书将是举证倒置中的重要证据.医疗文书包括医生的治疗记录和护理文书记录.临床上通常对医生病历的书写记录强凋的较多,而对护理文书记录有较多忽视.为了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保证病人的合法权益,更为了保护护理人员自身,并保证护理工作的正常开展,现对举证倒置下如何完善护理文书的书写进行探讨.

    作者:李春兰;范素莲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输尿管结石静脉尿路造影与B超检查的对比分析

    输尿管结石是泌尿系统常见病,B超诊断输尿管结石具有方便快捷、无创伤、准确的优点,是很受临床医生欢迎的检查手段,但B超有其局限性,会产生假阳性和假阴性.为了提高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水平,笔者对J28例输尿管结石进行了腹部平片、静脉尿路造影与B超检查的比较,现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傅忠;舒源河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老年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护理体会

    随着人口老龄化,我国老年人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患者逐年增多.老年AOSC是外科常见急腹症,发病急、病情重,若急救及护理不当,死亡率高.我院1995-2005年收治老年AOSC 42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贺俊匣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社区老年人健康状况调查及护理对策

    目的 了解某市社区老年人健康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探索提高中小城市社区老年人健康水平的护理对策. 方法 采用SRHMS便利抽样调查某市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结果 社区老年人自测健康得分均值为(242.04±40.64)分;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居住方式、既往职业、个人月收入之间,老年人自测健康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之间自测健康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该市社区老年人的健康总体水平一般,社区护理工作者应为社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物质、心理、社会支持和健康教育.

    作者:贺玲玲;张平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护理干预在喉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喉癌术后早期实施肠内营养的有效护理干预措施. 方法 将在我院住院的喉癌患者51例分为2组:对照组(25例)术后实施传统的鼻饲喂养方法;观察组(26例)术后早期有计划地实施肠内营养全程护理干预.比较2组病人入院、术后1周、术后2周体重变化、拔胃管时间、体力恢复状态等. 结果 2组病人术后2周体重变化有显著差异(p<0.05),体力恢复有明显差别. 结论 对喉癌病人术后早期有计划地实施肠内营养全程护理干预,有利于病人的早日康复,且能缩短住院天数.

    作者:荆向卫;公丕欣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循征护理在诺维苯静脉化疗中的应用

    恶性肿瘤作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主要疾病之一,近几年有发病增长的趋势,其中肺癌更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临床化疗药物的应用仍然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我科对收治的行诺维苯静脉化疗的肺癌病人,实施循征护理,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秀花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乳酶生辅佐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观察

    轮状病毒(RV)是引起婴幼儿秋季腹泻的常见病原微生物,我院RV肠炎采用一般治疗辅佐乳酶生治疗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贾铷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