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36例

辛凡永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 顽固性心力衰竭, 难治性心力衰竭, 充血性心力衰竭, 现报告如下, 持续存在, 终末期, 心脏病, 扩血管, 症状, 运用, 应用, 疗效, 利尿, 方法, 处理
摘要:顽固性心力衰竭又称难治性心力衰竭,是指充血性心力衰竭经充分的正规传统治疗(包括休息、限盐,应用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心力衰竭症状仍持续存在或继续加重者.这种心力衰竭有人认为是心脏病终末期的表现.但是,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治疗不力或处理不当所致.近年来,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36例,均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心肌梗塞病人便秘原因分析与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病情急,变化快,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尤其便秘用力排便时,易诱发各种并发症,是引起突然死亡的因素之一.因此,我们对2006年4月至2008年2月住院的120例AMI病人容易产生便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采取了相应的护理措施,无1例因便秘致心脏事件发生,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翠苏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36例

    顽固性心力衰竭又称难治性心力衰竭,是指充血性心力衰竭经充分的正规传统治疗(包括休息、限盐,应用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心力衰竭症状仍持续存在或继续加重者.这种心力衰竭有人认为是心脏病终末期的表现.但是,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治疗不力或处理不当所致.近年来,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36例,均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辛凡永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辛伐他汀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氧化应激的影响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治疗3天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早期血浆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xLDL)的影响. 方法 将92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0mg/d(48例)辛伐他汀治疗组和40me/d(44例)辛伐他汀治疗组.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天测定oxLDL. 结果 两组患者于辛伐他汀治疗后其oxLDL均低于治疗前水平(P值分别<0.05和<0.01),40mg/d辛伐他汀组较20mg/d辛伐他汀组有继续降低oxLDL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短期应用辛伐他汀即可降低oxLDL水平,显示出抗氧化应激的调脂外作用.

    作者:汪凡;高英俊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H2受体拮抗剂心脏副作用的研究进展

    近年发现H2受体拮抗剂(H2 receptor aIltagomsts,H2A)对心血管系统有一定的副作用,据报告其发生率为18~76/10万.近10年来随着许多新的H2A用于临床,心脏副作用的发生率也在增加.国内报道已有几十例.本文对这方面文献进行综述并阐述其发生机理,以引起临床医师的足够重视.

    作者:刘斌;李翠萍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妊娠期补充氨基酸螯合钙的临床观察

    目的 为寻求安全有效的药物预防孕期低钙现象,观察孕期补充氨基酸螯合钙的效果及对妊娠的影响. 方法 将同期产前检查的20~28周的孕妇100例,随机分为补钙组50例(口服氨基酸螯合钙胶囊)和对照组50例.分别于服药前测血钙、尿蛋白,观察期间每2~4周测定孕妇血压、体重、宫高,并观察下肢水肿及缺钙症状发生情况,孕38~39周复查血钙、尿蛋白,随访生后3个月内婴儿的钙缺乏疾病. 结果 妊娠期血钙较正常值低,补钙组随妊娠进展血钙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上升(P<0.05),补钙组缺钙症状及妊娠高血压疾病、胎儿生长受限、婴儿缺钙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1). 结论 氨基酸螯合钙胶囊用于妊娠期补钙,有利于降低钙缺乏症状的发生,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生长受限、生后3个月内婴儿缺钙症状的发生率.

    作者:陈小菊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分子吸附再循环人工肝治疗重度肝损害的临床观察和护理

    目的 探讨分子吸附再循环(以下简称MARS)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度肝损害的疗效和护理. 方法 选取10例急性重度肝损害病人作为实验组,选取10例慢性乙型重症肝炎病人作为对照组,总计行78例次MARS人工肝治疗,分别对代表肝脏损害程度的指标ALT、TBIL、NH3给予治疗后比较. 结果 MARS人工肝对于急、慢性重度肝损害引起的血清毒素累积均有显著的清除作用,对急性重度肝损害引起的ALT、TBIL、NH3升高的清除作用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慢性肝病基础上的重度损害引起的ALT升高的作用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TBRL、NH3升高的作用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MARS人工肝可以有效地清除急、慢性重度肝损害引起的脂溶性、水溶性代谢毒素,减轻肝脏的负担,改善临床症状,延缓病情的进展.

    作者:宋洪梅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乡镇卫生院冷链管理调查报告

    为了解我市各乡(镇)卫生院冷链管理情况,我们对我市各县(区)进行了冷链管理抽样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志猛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与分离培养法在脊柱结核诊断中的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与分离培养法在脊柱结核诊断中的检出效果. 方法 应用PCR技术与分离培养法检测脊柱结核和非骨结核标本各24份,比较两种方法检出效果. 结果 24例脊柱结核标本阳性率:PCR法为91.67%,分离培养法为20.00%,PCR法检出率优于培养法,差异有显著性(P<0.05).24例非骨结核分离培养法均为阴性,PCR法阳性率为9%. 结论 PCR技术检测脊柱结核具有快速、敏感等优点,对脊柱结核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范世珍;陈安彬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有创与无创序贯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26例

    目的 探讨有创与无创机械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并急性呼吸衰竭中的疗效. 方法 将26例COPD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对照组给予有创机械通气.观察两组患者病情变化、血气分析、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死亡数、机械通气时间等. 结果 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发生VAP的例数分别为0和4例(P<0.05),总机械通气时间为(11.8±6.3)d和(23.1±14.7)d(P<0.05),住院时间为(14±6)d和(19±13)d(P<0.05). 结论 在适当时机将有创通气改为无创通气,可降低COPD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VAP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和住院时间,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张元荣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老年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护理体会

    随着人口老龄化,我国老年人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患者逐年增多.老年AOSC是外科常见急腹症,发病急、病情重,若急救及护理不当,死亡率高.我院1995-2005年收治老年AOSC 42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贺俊匣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急性脑血管病并发症与防治对策

    急性脑血管病(Acute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ACVD)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其病死率和致残率甚高,ACVD发生后机体处于高度应激状态,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各类并发症相继出现.除了针对病情采取治疗措施外,其并发症也对预后产生重要影响.现将ACVD的常见并发症和防治措施以及合理用药综述如下.

    作者:臧姬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欣母沛用于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疗效观察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是较为常见的妊娠合并症之一,其发生率同内报道为O.3%~7.2%[1],且有逐年上升趋势.由于刮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增加了术中出血等危险,目前对刮宫产时子宫肌瘤剔除的安全性尚有待于进一步探讨.我科将欣母沛用于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可减少出血量,报告如下.

    作者:陈永红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液基细胞学检查在宫颈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宫颈癌的年龄分布特点及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对诊断宫颈病变的意义. 方法 对681例患者进行液基细胞学检查,细胞学诊断采用TBS分级系统,对细胞学检查阳性者进行阴道镜检查取组织活检. 结果 TCT阳性患者中,40岁以下占61.5%(40/65),其中30~40岁占43.1%(28/65).液基细胞学阳性与病理诊断符合率达73.8%(48/65),磷状细胞癌(SCC)诊断符合率达100%(3/3),磷状上皮内高度病变(HSIL)符合率达94.1%(16/17),磷状上皮内低度病变(LSIL)符合率达75.0%(15/20),不典型磷状上皮细胞(ASCUS)符合率迭56.0%(14/25). 结论 已婚或有性生活史的妇女,应每年进行一次宫颈防癌普查,特别是30~40岁育龄妇女,而TCT能显著提高癌前病变的检出率和准确性,是一种简便、高效的宫颈癌筛查方法.

    作者:戴夏琳;阳纯国;周艾筠;韦华生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护理干预在喉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喉癌术后早期实施肠内营养的有效护理干预措施. 方法 将在我院住院的喉癌患者51例分为2组:对照组(25例)术后实施传统的鼻饲喂养方法;观察组(26例)术后早期有计划地实施肠内营养全程护理干预.比较2组病人入院、术后1周、术后2周体重变化、拔胃管时间、体力恢复状态等. 结果 2组病人术后2周体重变化有显著差异(p<0.05),体力恢复有明显差别. 结论 对喉癌病人术后早期有计划地实施肠内营养全程护理干预,有利于病人的早日康复,且能缩短住院天数.

    作者:荆向卫;公丕欣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子痫前期胎盘早剥并发DIC 1例术中抢救及护理

    2007年11月,我院收治1例子痫前期,胎盘早剥并发DIC的患者,经积极抢护理,住院7天,治愈出院.1病例介绍

    作者:胡群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广州市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深化城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有效解决城市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要举措.1999年由卫生部等10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若干意见>强调:社区卫生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政府领导、社区参与、上级卫生机构指导下,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全科医师为骨干,合理使用社区资源和适宜技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

    作者:李燕茹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重庆市社区中老年健康状况及卫生服务需求调查及分析

    目的 了解重庆社区中老年居民基本健康状况及卫生需求,为更好地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入户调查的方法对1340名45岁及以上中老年人进行调查,并对45~60岁(A组)和60岁以上(B组)的两组人群进行比较. 结果 调查人群中,A、B两年龄组对健康主观评价的3项指标均有显著差剐(P<0.05);A组有230人(34.43%),B组有415人(61.76%)惠有各种慢性病,两年龄组人群各种慢性病患病率比较发现,高血压、脑血管疾病、慢性支气管炎和冠心病两年龄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别(P<0.01);对于日常生活行为,其中吸烟、饮酒、喜爱甜食、喜成食和经常体育锻炼两年龄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别(P<0.05);A、B两组对主要健康的需求及服务顺位排序没有区别,均把健康咨询需求列居第1位. 结论 针对社区中老年居民的健康状况和卫生需求,应立足社区开展全方位中老年社区卫生服务,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努力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从而更好地完善社区卫生服务.

    作者:石凯;谢莎丽;张玲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甲状旁腺激素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甲状旁腺激素(PTH)的变化及意义. 方法 将CRF患者分为四期,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其PTH水平,分别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结果 慢性肾功能衰竭代偿期PTH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个阶段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 结论 血清PTH水平随肾衰严重程度逐渐升高,可反应肾脏损害程度.

    作者:荆丽艳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美托洛尔治疗中度高血压病临床观察

    目的 比较联合应用左旋氨氯地平(施慧达)及美托洛尔(倍他乐克)与单用左旋氨氯地平对中度高血压的降压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 选择172例原发性中度高血压病人,给予左旋氨氯地平2.5mg/次,每日1次,治疗4周后筛选出血压控制未达目标者8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0例,A组在原来使用施慧达基础上加服美托,洛尔(12.5~25.0)mg,每日2次;B组将左旋氨氯地平剂量加大为5mg,每日1次,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降压效果及对心率的影响、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A组降压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2.5%、12.5%;B组分别为72.5%、22.5%;治疗后A组心率有所下降,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美托洛尔有协同降压作用,减少了不良反应并克服了施慧达增快心率的影响.

    作者:粟浩然;付文涛;莫除清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疗效分析

    股骨颈骨折是骨科难治性骨折之一,骨不愈合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率均较高.自2002年~2007年我科收治股骨颈骨折患者中,有57例行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郭学斌;龙芳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